(2021年整理)高二生物模拟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高二生物模拟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高二生物模拟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高二生物模拟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高二生物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所揭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
应激性和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
生殖和发育
2。
纤维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都含有的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
D.C、H、O、N、P、S
3。
200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生物体内细胞的死亡很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的“程序”进行的,而且这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
这意味着细胞的死亡可能与下列哪种物质有直接关系( )
A。
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
水
4.右表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
的,选项中不是此表分类依据的是有无()
A。
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壁
D。
高尔基体
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在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
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6。
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C.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7.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
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内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
氨基酸种类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丝氨酸
食物中0.01g/g0.10 g/g0。
05 g/g0.20 g/g
人体蛋白质
0.20 g/g0。
01 g/g0。
10 g/g0.04 g/g
中
A。
脱氨基作用 B。
氧化作用 C.氨基转换作用 D.缩合作用
8.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
A.有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
有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
有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
有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9.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 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切除5 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 d,过10 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
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其他几组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
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A。
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
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 d后再移植甲状腺的实验组
C。
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 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10。
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
A.都是由左向右
B。
都是由右向左
C。
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1.现有甲、乙、丙三个苹果品种。
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最相似于( )
A。
甲 B。
乙 C。
丙D。
甲和丙
12。
下图中I、Ⅱ两图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回答中正确的是( )
A.图I B表示了胚的发育,图I表示有胚乳种子的形成
B。
图I A表示了胚乳的发育,图I表示有胚乳种子的形成
C。
图ⅡB表示了胚乳的发育,图Ⅱ表示无胚乳种子的形成
D。
图ⅡA表示了胚乳的发育,图Ⅱ表示了无胚乳种子的形成
13。
下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它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A.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
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 粘稠物(还含有较多其它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1)放入0.14 mol/L 的NaCl 溶液中,搅拌过滤,得滤液A 1和粘稠物A 2
(2)放入2mol/L 的NaCl 溶液中,搅拌过滤,得滤液B 1和粘稠物B 2
(3)放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中,搅拌过滤,得滤液C 1和粘稠物C 2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粘稠物中,因含有DNA 少而可以丢弃的是( )
A.A 1、B 1、C 1
B.A 2、B 2、C 2 C 。
A 1、B 2、C 1 D 。
A 2、B 1、C 2
15。
由n 个碱基对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2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 ,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 .6na B 。
3na -18(3n -2) C.na -18(n -2) D.6na -18(6
n -2) 16。
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
甘氨酸:GGU 、GGC 、GGA 、GGG ;缬氨酸:GUU 、GUC 、GUA 、GUG ;甲硫氨酸:AUG 。
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突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 )
A.GGU B 。
GGC C.GGA D.GGG
17.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 。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 。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18.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
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
A。
卵细胞 B.精子 C。
精子或卵细胞 D。
精子和卵细胞
19。
右图所示系谱中,与Ⅲ—4个
体既非直系血亲,又非三代以内旁系血
亲的异性个体(Ⅲ—3除外)是( )
A.Ⅱ—1
B.Ⅱ—7
C.Ⅲ—8
D。
没有
20。
过去主要依据形态学特征进行植物分类,近年来出现了以基因或蛋白质的相似性作为分类依据的方法。
同类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越想似,亲缘关系越近。
下面是对甲、乙、丙、丁四种植物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研究结果(虚构)。
依据此结果,按与甲相似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列出了四种植物的亲缘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甲: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甘氨酸乙: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
丙: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丝氨酸丁: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甘氨酸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
甲—丁-乙-丙 D.甲—丁-丙—乙
21.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机制是( )
A。
形成地理隔离 B.基因频率的改变 C.产生生殖隔离 D。
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22.“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许多鸟类在春季交配繁殖”。
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依次是()
A.阳光、水、温度
B.温度、水、阳光
C。
温度、温度、水 D.阳光、水、阳光
23。
图甲和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24。
右图硫循环图解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a
B.b
C.c
D。
d
25。
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有充足的能量来源
B.有丰富的物质基础
C.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D。
有人类控制调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
(8分)下右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请
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这一结构图只有通过才能观
察到。
(2)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3)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
在此细胞的(填序号)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4)若这是人的肝脏细胞,则肠道内的葡萄糖至少要通过层磷脂分子层,才能到达此细胞中.
(5)如果该细胞能产生胰岛素,则胰岛素水解后的终产物的结构通式
是 .
(6)若以上所指为同一生物体内3种细胞(肌细胞、肝细胞、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其核内所含的DNA和细胞内所含的RNA是否一样? .
27。
(6分)某校高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运用所学知识来鉴定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指导教师为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提供以下材料用具,并要求同学们写出此实验的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A、斐林试剂B、苏丹Ⅲ、试管3支、量筒3支、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清水、尿液样品2瓶(已知其中有一瓶是健康者的尿液,但未贴标签)。
以下是小王同学根据以上材料用具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有些未完成,请你帮他补充。
[实验目的]验证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实验步骤]
(1)取样:用两支量筒分别从两瓶尿样中各取2mL,分别注入2支试管内.
(2)取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与试剂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浴加温:将两支试管用酒精灯隔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5)预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8分)下右图示植物无土栽培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矿质元素X是否为该种植物所必需的实验中发现,培养在无X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的该植物营养生长正常,只是其花粉管
不能正常发育.对照组一切正常.实验结论
是: .
(2)人们发现,在通气状态下,植株单位时间内
吸收的矿质营养量远远高于不通气状态,请简要解
释其原因。
(3)如图所示,将叶片3置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14CO2中数小时,然后将叶片1、2、3和组织4、5分别切下来检测,可以预期会在何种组织中测出放射性标记的有机物?。
(4)若镁营养不足,顶部新生叶片表现的颜色很可能是。
(5)若想促使叶片2部位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侧枝,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6)若想在一段时间内使该植物尽快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可采取的措施是(要求至少答出3点)
①;②;③。
29。
(7分)下图甲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与甲过程有关的几个分裂细胞,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A和F时期细胞中主要的变化为。
(2)乙图中的细胞分裂图象分别对应甲图中时期为:I一、Ⅱ一、Ⅲ一 .
(3)在I-O过程中,细胞中无染色单体的时期为 .
(4)在A-E时期中,细胞中始终观察不到细胞核的时期为。
(5)N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30。
(9分)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正常.妻子怀孕后经彩色B超检查得知她
怀的是双胞胎。
下图是该双胞胎的发育过
程示意图.
(1)过程A、B的名称分别
是: 、
;若该双胞胎为男孩,则图中精子内的染色体组成应为。
(2)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
该夫妇迫切想知道他们的双胞胎胎儿是否携带致病
基因。
①若丈夫是患者,胎儿为男性时,是否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为什么?
.
②若妻子为患者,表现型正常的胎儿的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3)经彩色B超检测发现,胎儿甲患有六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乙正常.
①产生这一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②若胎儿为男性,甲发育为成人后,在婚前切除多余手指并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子
女性状表现如何? .
31。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了两项专题研究。
请根据有关信息和原
理回答问题:
(1)同学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考察。
下面是他们有关的考察内容和
相关建议:
①夏季,农民经常在田地里除草、灭虫。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
是 .
②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
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kg。
③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
其主要危害是。
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的同学向有
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以
减少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
“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中1~2个月就会分解掉,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
④某农民因不慎使用了假化肥导致农作物迅速死亡。
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农田中的植物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画出了如右图的曲线。
请在图中画出该农田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的名称。
(2)他们调查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蛙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了,二是鼠害严重,虫害频繁.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假如让你查明上述两个问题,你将采取的科学方法步骤是:
②一般认为,蛙数量的急剧减少,是由于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
和。
③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
试参考上述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写出两种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参考答案:
1。
D 2.C 3。
B 4.A 5。
D 6。
D 7。
C 8.B 9.C 10.C 11.A 12.C 13。
D 14。
C 15。
B 16。
D 17。
D 18。
B 19。
A 20。
C 21.C 22.B 23。
B 24.D 25。
C
26.(1)电子显微镜(2)3和6 (3)2(4)14(5)(6)DNA一样,RNA不同
27.(2)用量筒先取2 mL斐林试剂A,倒入一支空试管中,清洗量筒后,再取4~5滴斐林试剂B,倒入上述试管中,充分振荡混合(3)将制好的斐林试剂均分后,分别倒入装有尿液的两支试管内,充分振荡混合(5)一支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另一支试管无反应
[结果分析]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为含有可溶性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无反应的是健康者的尿液,在实验中作对照。
28.(1)矿质元素X是该植物的必需元素(2)植物吸收矿质营养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通气与否直接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植物对矿质营养吸收(3)所有组织中(4)绿色(5)摘掉顶芽(6)①辅助人工光照,延长光照时间②适当提高CO2浓度③适当降低夜间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昼夜温差④及时补充必需矿质营养⑤适当调整光照强度。
(答出以上5点中的任意3点均正确)
29。
(1)完成DN 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K D N(3)N、O(4)C、D(5)AABB、AAbb、aaBB、aabb
30.(1)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卵裂) 22+Y(2)①需要。
因为妻子表现正常,但可能是携带者,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②女性。
因为妻子为患者,丈夫正常,其后代中男性一定是患
者,而女性一定是携带者(3)①胚胎甲在发育(细
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②若甲为纯合子,则子女都是患者;若甲为杂合子,则子女中一半患者,一半正常。
31.(1)①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②45 ③导致空气污染分解者④如右图(2)①调查访问→处理信息→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开放式试题,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②大量使用农药过量捕杀③保持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引入害虫的天敌(捕食者)引入害虫的寄生物(或引入不损害农作物的害虫的竞争者;运用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获得抗虫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