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3B(g) ===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
3 mol·L -1,B的浓度是5 mol·L-1,2 min后,B的浓度减少1.2 mol·L-1,则
(1)v(C) = 。

(2)在2min末,B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答案】(1)v (C) =" 0.4" mol · L -1 ·min-l (2)c (B) =" 3." 8 mol · L -1
【解析】(1)由于∆c(B)= 1.2 mol/L,由于物质改变的浓度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比,所以∆c(C)= 0.8mol/L,V(C)=∆c(C)÷∆t=0.8mol/L÷2 min=0.4mol/(L·min) ;(2) c(B)(开始)= 5
mol/L,∆c(B)= 1.2 mol/L,所以在2min末,B的浓度是c(B)(末)= 5 mol/L,-1.2 mol/L=3.8mol/L。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的关系的知识。

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

c
3
(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
1∶c
2
=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D.c
1
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c
1
<0.14 mol/L
【答案】C
【解析】A、达到平衡时,X、Y浓度比是1:3,消耗的浓度比也是1:3,所以起始浓度比也是1:3,错误;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之比,应是3:2,错误;C、因
为X、Y的起始浓度比等于系数之比,消耗的浓度比也符合系数比,所以X、Y的转化率相等,
正确;D、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则c
1的最大浓度是当Z完全由反应生成转化,所以c
1
的最大值
是0.1+0.08/2=0.14mol/L,但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均不为0,所以c
1
<0.14 mol/L;若反应从逆反应
开始,则c
1的浓度最小,只需c
1
>0即可,所以c
1
的取值范围为0 mol/L<c
1
<0.14 mol/L,错误,
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关系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
【答案】D
【解析】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4.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
5
(g),发生反应:
PCl
5(g) PCl
3
(g) +Cl
2
(g) △H=+Qkj.mol-1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容器内压强随反应时间的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
3
)="0.1" mol·L-1.s-1 B.达到平衡时放出0.6Q kJ热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 PCl
5(g),则达新平衡时,c(PCl
5
)>0.4mol·L-1
【答案】AD
【解析】A项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平衡时混合气体
的物质的量为1.6mol,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1.6-1)mol=0.6mol,设生成PCl
3
的物质的量为x,
PCl
5(g)⇌PCl
3
(g)+Cl
2
(g)气体增加的物质的量
1mol 1mol
x 0.6mol
解得x=0.6mol,V(PCl
3
)==0.1mol/(L.s),正确;
B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当气体增加1mol时吸收的热量是QKJ,则气体增加
0.6mol时吸收的热量是0.6QKJ,错误;C项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错误;D项平衡体系中
再加入1mol的PCl
5,重新到达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2mol的PCl
5
,体积增大为原来
的2倍,达平衡(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后再将体积压缩到原来大小,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浓度大于原来的两倍,即c(PCl
5
)>0.4mol·L-1,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对于可逆反应N
2(g)+3H
2
(g)2NH
3
(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
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H
2)=0.3mol/(L·min)B.υ(N
2
)=0.2mol/(L·min)
C.υ(NH
3)=0.25mol/(L·min)D.υ(H
2
)=0.4mol/(L·min)
【答案】B
【解析】运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用ABCD中给出的化学反应速率直接除以它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哪个比较大,则它的反应速率最快。

A为0.3除以3等于0.1 ,B为0.2 C为
0.25除以2等于0.125 D为0.4除以3等于0.133,故最大的是B选项,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
6.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答案】B
【解析】将四个选顶的反应速率均转换为同一物质(B)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0.25 mol/(L·s)、0.3 mol/(L·s)、0.8/3 mol/(L·s)、0.2mol/(L·s),故B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7.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N、M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

(2)t
1到t
2
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答案】(6分,每空2分)(1)2;(2) mol·L-1·min-1;(3)CEF(对2个给1分,有错
不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像可知,从开始到平衡,△n(N)=8mol-2mol=6mol,△n(M)=5mol-2mol=3mol,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2。

(2)t
1到t
2
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M)= mol·L-1·min-1。

(3)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是反应过程的一种状态,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B.无论反应进程如何,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会变化,故B不能判断;C.若反应还在正向进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若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达到平衡;D.单位时间
内每消耗a mol N,为正速率,同时生成b mol M,为正速率,都是正速率,不能判断;E.混合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压强减小,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说
明已经达到平衡;F.若反应还在正向进行,N的质量分数减少,若其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则说明已经达到平衡。

【考点】物质的量变化图像与反应计量数的关系、反应速率的计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判断。

8.将2.5 mol A和1.25 mol B通入容积为1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经5s达到平衡状态。

3A(g)
+B(g)pC(g)+2D(g),生成0.5 mol D,又知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s),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的转化率为20%②B的转化率为25%③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④方程式中p=2⑤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mol的A会产生2mol的D,现在产生0.5 mol D,所以
反应消耗0.75 mol的A,因此A的转化率为0.75 mol ÷2.5 mol =30%.因此①错误;根据
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1mol的B会产生2mol的D,现在产生0.5 mol D,所以反应消耗
0.25 mol的B,因此B的转化率为0.25 mol ÷2.5 mol =10%.因此②错误;
V(A)=3/2×V(C)= 3/2×0.1 mol/(L·s)=0.15 molmol/(L·s),所以③错误V(D)= 0.5 mol ÷1L÷5s
=0.1mol/(L·s)=V(C);故p=2则④正确;V(B)=1/2 V(C)= 0.05 mol/(L·s),所以⑤正确。

故选项
是D。

【考点】考查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转化率的关系的知识。

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
1~t
4
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
3
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低
C.在t
2~t
3
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t
3
-t
2
)]mol/(L·s)
D.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2C
【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的数据可知在t
3
时刻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反应仍然在进行,错误;B.物质的平衡转化率A的转化率是4÷6="2/3;" B的转化率是2÷5.所以A的比B的高,错误;
C.在t
2~t
3
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3-2)" mol/L÷(t
3
-t
2
) s=[1/(t
3
-t
2
)]mol/(L·s),正确;
D.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比等于方程式中该物质的系数比,所以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 C,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物质的转化率及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10. 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 4(g)+2NO 2(g)N 2(g)+CO 2(g)+
2H 2O(g) ΔH =a kJ/mol 在温度T 1和T 2时,分别将0.50 mol CH 4和1.2 mol NO 2充入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 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A .10 min 内,T 1时CH 4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 2时小
B .温度:T 1<T 2
C .ΔH :a < 0
D .平衡常数:K(T 1)<K(T 2) 【答案】D
【解析】A 、根据公式v=△n/V △t 计算,10 min 内,T 1时υ(CH 4)=0.015mol•L -1•min -1,T 2时时υ(CH 4)=0.02mol•L -1•min -1,T 1时υ(CH 4)比T 2时小,正确;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T 2>T 1,正确;C 、温度升高,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所以a <0,正确;D 、T 1时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因此平衡常数更大,K(T 1)>K(T 2),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1. 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
B .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试管中进行镁和水反应时,稍微加热
D .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答案】A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这个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外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压强一般是对于有其他参与的反应才有影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认为是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一般的做法是把反应物进行碾碎成粉末。

则它的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故A 选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B 选项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 选项增大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 选项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因素
12. 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0.7mol/(L·s) B .v (B) =1.8mol/(L · s) C .v (C)=1mol/(L·s) D .v (D) =1.6mol/(L·min)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首先要统一单位,然后把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以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后进行比较。

A 、v(A)=0.7mol/(L·s),A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v=0.7mol/(L·s)÷1=0.7mol/(L·s);B 、v (B) =1.8mol/(L · s),B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3,v=1.8mol/(L · s)÷3=0.6mol/(L·s);C 、v (C)=1mol/(L·s),C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2,v= 1mol/(L·s)÷2=0.5mol/(L·s);D 、v (D) =1.6mol/(L·min),D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2,v=1.6mol/(L·s)÷2=0.8mol/(L·s);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D 。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

13. 把下列4种Na 2S 2O 3溶液和相应体积的水,分别加入4个盛有20 mL 2 mol 硫酸的烧杯中,
此时,Na
2S
2
O
3
和H
2
SO
4
缓慢地进行反应:
其中最早出现明显浑浊的是
A.25 .20 mL 3 mol的Na
2S
2
O
3
溶液,25 mL蒸馏水
B.0 .30 mL 2 mol的Na
2S
2
O
3
溶液,15 mL蒸馏水
C.25 .10 mL 4 mol的Na
2S
2
O
3
溶液,35 mL蒸馏水
D.0 .10 mL 2mol的Na
2S
2
O
3
溶液,35 mL蒸馏水
【答案】A
【解析】最先看到浑浊意味着反应速率最快,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比较
4种情况,A、C的温度较高,再比较二者中的Na
2S
2
O
3
溶液的浓度,加水后A中的Na
2
S
2
O
3

液的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答案选A。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判断
14.已知反应4CO+2NO
2N
2
+4CO
2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
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B.v(NO
2
)=0.7 mol·L-1·min-1
C.v(N
2)=0.4 mol·L-1·min-1D.v(CO
2
)=1.1 mol·L-1·min-1
【答案】C
【解析】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在表示时要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
的速率,然后在进行比较。

我们不妨用V(N
2)来表示。

A.v(N
2
)=0.375 mol/( L·min);B.v(N
2
)=
0.35 mol/( L·min);C. v(N
2)=0.4 mol/( L·min); D. v(N
2
)=0.275 mol/( L·min);.因此化学反应速率最
快的是C。

【考点】考查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的知识。

15.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反应30S内,NO增加了0.3mol,则在30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O
2
)=0.01mol·L-1·s-1B.V(NO)=0.08mol·L-1·s-1
C.V(H
2
O)=0.01mol·L-1·s-1D.V(NH3)=0.002mol·L-1·s-1
【答案】D
【解析】V(NO)= 0.3mol÷5L÷30S=0.002mol/(L·S);所以B错误。

A V(O
2
)=" 5/4×V(NO)="
5/4×0.002mol/(L·S)= 0.0025mol/(L·S).错误。

C.V(H
2
O)=" 5/4×V(NO)="
6/4×0.002mol/(L·S)=0.003mol/(L·S).错误。

D. V(NH
3
)=" V(NO)=" 0.002mol/(L·S);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的知识。

16.(8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 。

(2)该反应是由开始的。

(①正反应②逆反应③正逆反应同时。


(3)该反应第 ______ 分钟到达平衡状态。

(4)反应开始至3 min,气体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

【答案】(1) 3X+Y 2Z (2)①正反应 (2分)
(3) 2 (2分) (2分) (4)0.05 mol/(L·min) (2分)
【解析】(1)由图知,X、Y的物质的量分别减少0.3mol、0.1mol,说明X、Y是反应物;Z
的物质的量增加0.2mol ,Z 是生成物;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改变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 (2)开始时Z 的物质的量是0mol ,所以该反应是由①正反应开始的。

(3)第2min 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 (4)反应开始至3 min,气体X 的浓度减小(1-0.7)
mol/2L=0.15mol/L,v(X)=△c/t=0.15mol/L/3min=0.05 mol /(L·min)
【考点】考查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化学方程式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
17. Ⅰ.某实验小组对H 2O 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 2O 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 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 2O 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有关。

Ⅱ.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A,B,C 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A)= 2v(B)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逆(A)= v 正(C)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由图求得A 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答案】Ⅰ.(1)2H 2O 22H 2O +O 2↑;放热;(2)催化剂接触面积 Ⅱ.(3)2A+B 2C ;(4)0.1mol/(L·min);(5)b,c ;(6)40% 【解析】(1)H 2O 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 +O 2↑,根据
试管很烫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由由图象可以看出,A 、B 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 、B 为反应物,C 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作为C 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 时,△n (A )=2mol ,△n (B )=1mol ,△n (C )
=2mol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 (A ):△n (B ):△n (C )=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2C 。

(4)物质B 浓度的变化量为1mol÷5L =0.2mol/L ,所以B 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2min =0.1mol/(L·min)。

(5)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则a .v(A)= 2v(B)符合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但不能确定反应方向,因此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 不正确;b .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因此压强也是减小,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c .v 逆(A)= v 正(C) 符合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且反应方向相反,可以说
明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不正确,答案选bc。

(6)A物质的起始量是5mol,平衡时消耗A是2mol,所以A物质的转化率为×100%=40%。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与平衡状态判断
18.在一个2L的容器中,放入2mol气体A,5分钟后,测得这种气体A还剩余0.5mol,该反应中气体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1.5mol/(L·min)B.0.15mol/(L·min)
C.0.75mol/(L·min)D.0.075mol/(L·min)
【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值。

所以V(A)=Δc÷Δt=(2mol-
0.5mol)÷2L÷5min=0.15mol/(L·min).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的知识。

19.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7mol/(L·s) B.v (B) ="1.8mol/(L" · s)
C.v (C)=1mol/(L·s) D.v (D) =1.6mol/(L·min)
【答案】A
【解析】将四个反应速率都转化为A表示的形式,A不变,B、v(A)="0.6" mol/(L · s);C、
v(A)="0.5" mol/(L · s);D、v(A)="0.0133" mol/(L · s);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答案选A。

【考点】考查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20.下列各项不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是()
A.气体的体积变化B.颜色的深浅变化
C.焓变的大小D.反应的剧烈程度
【答案】C
【解析】A、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用于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错误;B、用单位时间内颜色的深浅变化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可以用于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错误;C、反应速率不同时,焓变可以相同,所以焓变的大小不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正确;D、反应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的判断
21.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
1mol/L降到0.4mol/L,则ν(C)为
A.0.06mol/(L·s) B.0.12mol/(L·s)
C.0.6mol/(L·s) D.1.2mol/(L·s)
【答案】B
【解析】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减小了0.6mol/L,则C的浓度增加1.2mol/L,所以ν(C)
=1.2mol/L/10s=0.12mol/(L·s),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2.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②v(B)="0.45" mol·L-1·min-1;③v(C)="0.015" mol·L-1·min-1;④v(D)="0.45" 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

A.③
B.①
C.④
D.②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
比,v(A)∶v(B)∶v(C)∶v(D)=3∶1∶2∶2,则转化为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 mol·L-1·min-1;②v(A)="1.35" mol·L-1·min-1;③v(A)="0.022" 5 mol·L-1·min-1;④v(A)="0.675" mol·L-1·min-1,所以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进行最快的是②,D项正确。

2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8.8 0.08 mol·L-1
【解析】 3A(g) +B(g) 2C(g)
起始浓度(mol·L-1): 1.0 0.5 0
转化浓度(mol·L-1): 0.06×2=0.12 0.04 0.08
2 s时浓度(mol·L-1): 1.0-0.12="0.88" 0.5-0.04="0.46" 0.08
则2 s时,n(A)="0.88" mol·L-1×10 L="8.8" mol,c(C)="0.08" mol·L-1。

24.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
2SO
4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应熟记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除反应物的本身外,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有多种,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反应物的表面积、光照等。

因此A、B、C项均能影响产生H
2的速率。

而加入少量Na
2
SO
4
与反
应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D。

25.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 2C(g)
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
2 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9∶3∶4B.3∶1∶2C.2∶1∶3D.3∶2∶1
【答案】B
【解析】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v(A)=0.6 mol/(L·s),v(B)=0.2 mol/(L·s),v(C)=0.4 mol/(L·s)。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0.2∶0.4,即3∶1∶2。

26.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3 mol H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
2

1.9 mol,则以H
2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
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________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答案】(1)0.6(2)0.05 mol·L-1·s-1 (3)8.80.08 mol·L-1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v(B)=3v(A)=3×0.2 mol·L-1·min-1=0.6 mol·L-1·min-1。

(2)解法一:3 s内消耗的N
2的物质的量为2 mol-1.9 mol=0.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
2
+3H
2
2NH
3,可以计算出3 s内消耗的H
2
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公式,v(H
2
)==0.05 mol·L-1·s-1。

解法二:先计算出以N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
2
)= mol·L-1·s-1,再根据化学方
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计算出以H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
2
)=3v(N
2
)=0.05 mol·L-1·s-1。

(3) 3A(g)+B(g) 2C(g) 起始浓度/(mol·L-1) 1.0 0.5 0
转化浓度/(mol·L-1) 0.04 0.08
2 s时浓度/(mol·L-1) 0.08
则2 s时,n(A)=0.88 mol·L-1×10 L=8.8 mol
c(C)=0.08 mol·L-1。

27.对于可逆反应H
2(g)+I
2
(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
2
(g)和I
2
(g)开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
(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BD
【解析】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H
2
(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比为1∶2,A项错误。

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
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二者的比值是变化的,C项错误。

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B项正确。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D项正确。

2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是正值,是反应物的平均速率,且不能用纯液体或纯固体表示反应速率,故A、B错误。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而言,速率大小与现象没有关系,故D不正确。

29.在某化学反应中,生成物B的浓度在10 s内从1.5 mol/L变成2.0 mol/L,则这10 s内B的
平均反应速率是
A.0.05 mol/(L·s)B.0.05 mol/L
C.0.20 mol/(L·s)D.0.20 mol/L
【答案】A
【解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则如果生成物B的浓度在10 s内从1.5 mol/L变成2.0 mol/L,则这1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5 mol/(L·s),答案选A。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计算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则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
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反应物如果是固体或液体,则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不正确;升高温度正逆
反应速率一定是增大的,B正确;可逆反应的特征是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不正确;如果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是减小的,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可逆反应的特征判断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阴极可逆反应特征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
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

3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通入两种气体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
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6s时υ(B)=υ(C)
C.反应进行到6s时,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
D.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停止了
【答案】C
【解析】高考图像可知,B、D的物质的量减小,A、C的物质的量增加,因此B、D是反应物,A、C是生成物。

反应进行到6s是,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
和D分别减少了0.6mol、0.8mol,A、C的物质的量分别增加了1.2mol、0.4mol。

根据物质的量
的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3B+4D6A+2C,选项A不正确;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2υ(B)=3υ(C),B不正确;反应进行到6s时,用B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C正确。

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方程式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

答题时注意根据图中物质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依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

32.某温度时,在2 L 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是由开始反应的(填“正反应”、“逆反应”或“正、逆反应同时”)
【答案】(1) Y+2Z3X
(2) 0.15m0L/(L·min)
(3)正、逆反应同时
【解析】(1)有图可以知道Y和Z的物质的量减少了,而X的物质的量增加了故YZ为反应物,而
X为生成物,其变化为了为Y减少了0.2mol,Z减小了0.4mol,而X增加了0.6mol,所以三者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2:0.4:0.6=1:2:3,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2Z3X ;(2)反应开始
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0.6/2/2m0L/(L·min)=0.15m0L/(L·min);(3)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反应的。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形来分析,该题有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33.已知4NH
3(g)+5O
2
(g)=4NO(g)+6H
2
O(g)。

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
3
)、ν(O
2
)、ν(NO)、
ν(H
2
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4ν(NH
3)=5ν(O
2
)B.5ν(O
2
)=6ν(H
2
O)
C.2ν(NH
3)=3ν(H
2
O)D.4ν(O
2
)=5ν(NO)
【答案】D
【解析】由于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6ν(NH
3
)=
4ν(H
2O)、4ν(O
2
)=5ν(NO)、6ν(O
2
)=5ν(H
2
O),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的关键是明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结合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34.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1)____________时(填t
1、t
2
或者t
3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2)计算0到t2时间内N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

(用t2的式子表示)(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t
3 (2)4/t
2
mol/(L*min) (3)2N M
【解析】(1)有图可以知道,在 t
3
时反应物N和生成物M均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该时刻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2)从图可以看出,N的浓度刚开始为
8mol/L,到t
2
时,为4mol/L,所以0到t2时间内N的反应速率是:
4/t
2
mol/(L*min);(3)由图可以看出,从反应到开始,反应物N的浓度变化了6,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了3,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M。

【考点】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比较容易。

35.对于A
2+3 B
2
="=" 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ν(B
2)=" 0.8mol" /(L•s) B.ν(A
2
)=" 0.4mol" /(L•s)
C.ν(C)=" 0.6mol" /(L•s) D.ν(B
2
)=" 4.2mol" /(L•min)
【答案】B
【解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
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

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如果都要物质B
2
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0.8mol/(L·s)、1.2mol/(L·s)、0.9 mol/(L·s)、0.07mol/(L·s),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反应速率的转换时,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