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高校后勤如何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时期高校后勤如何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发布时间:2021-06-17T15:46:28.34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作者:毛庆子[导读] 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其为师生生活、教学及科研提供多种需求支持,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目前高校后勤工作的人员素养、制度体系、服务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高校后勤工作并不理想。

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后勤保障与基本建设处毛庆子 232000摘要: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其为师生生活、教学及科研提供多种需求支持,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
容。

但目前高校后勤工作的人员素养、制度体系、服务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高校后勤工作并不理想。

因此,对高校后勤的创新性开展工作势在必行,需采取提升人员综合素养、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服务意识等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校;后勤工作;创新性;开展引言:高校后勤工作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和高校其他部门积极协调、落实管理,充分发挥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思想育人功能。

目前,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及服务质量虽有提高,但其跟不上高校发展要求,后期管理的软实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1]。

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不断善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创新管思路,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综合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2]。

1高校后勤创新性开展的价值高校教育工作需要后勤部门给予必要支持,包含物质及行为服务支持[3]。

后勤部门工作需要适应学校发展,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高校后勤部门已经不仅提供基础保障服务,还应不断加强学习、改革创新,适应更多元化的教学科研及学习生活需求,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高校后勤创新性开展期间存在的不足 2.1人员素养问题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管理人员对的学历低于学校其他管理部门,虽然后勤管理属于行政管理部门,但其工作内容具有特殊性,加之后勤管理部门学历的问题,导致其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上存在诸多短板[4]。

具体工作中,后勤干部重视如何强化管理,但缺乏主动开展工作的研究,缺乏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的意识。

正是由于这种人员素养上的问题,导致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速度并不理想。

2.2制度体系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确保高校后勤管理有效落实之基础,但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例如,在校园食堂、宿舍等管理工作中,一些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的设置重视管理,轻视服务,一些食堂、公寓交由社会企业管理。

虽然此类企业已经经过资质审查,但实际工作中社会企业最优先考虑自身收益,其次才是为师生提供服务,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存在明显差异,这需要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约束,若制度体系不健全,也就无法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3缺乏服务意识
多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行政化管理特点明显,日常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轻视“服务”,服务意识不强,不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需求。

若此类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势必导致高校发展和后勤创新脱节,后勤工作甚至阻碍高校可持续发展[5]。

3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创新性开展策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特殊性决定其必须重视在为学校的师生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工作理念及方式,为高校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3.1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促进高校后勤工作有序开展之保障。

一方面,后勤管理部门要把好用人管,注重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素质,要求人员提供“微笑服务”,将师生需求放在第一位,服务和管理并重;另一方面,要设置针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为后勤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提供学历提升渠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此外,要不定期展开业务工作研讨会、思想教育培训会,注重强化对后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思想教育,加强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

3.2完善制度体系
制度的建设也是确保后勤管理服务落实的关键的。

首先,可结合高校发展需求,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后勤工作都可以找到参考的制度规范,有章可循;再者,制度的设置要反复推敲,确保制度不出现逻辑问题,突出制度的精简性、可行性、合法性、原则性,避免出现违法国家的规范的状况;最后,需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考虑各项后勤工作的内容、面对的服务对象,突出后勤服务的“人性化”,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3.3提升服务意识
后勤工作的创新开展对后勤工作人员要求严格。

要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强化自身服务意识,认识到后勤工作之于高校发展、师生教育学习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要采取精细化的后勤管理方式,引入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再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后勤管理和监督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倾听学生对后勤工作的心声及需求,及时避免重“管理”、轻“服务”的状况发生,创新工作内容,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此外,后勤部门也要积极听取学校各个部门和师生的建议、意见,可以设置建议信箱、微信公众号,搜集各个部门对后勤工作的看法,互相理解,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也提高后勤服务综合质量及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勤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时期高校进一步发展,其对应的后勤工作也需要更加扎实、有效的落实。

应找到传统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从实际出发,改革后勤管理方式,创新思维、丰富内容,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满足各个时期师生的要求,也适应高校发展节奏,在高校育人建设过程中发挥后勤管理最大价值,对高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学生更好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娜萍.新时期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水平的路径探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23(01):24-27.
[2]林时进,沈佩琼.新时期我国高校后勤研究:合作、演进、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10-2019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8):89-93.
[3]董学兴,张建中,张奇,周云峰,戴建.新时期高校后勤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1):116-118.
[4]朱玥腾.围绕新时期高校中心工作探索后勤青工团建新思路——记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0(14):219-220.
[5]王艳,沈丽伟.新时期高校后勤育人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探索——基于清华大学后勤的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8(06):6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