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一物理(必修1)
本试卷共4页,16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

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 、控制变量
B 、理想模型
C 、等效替代
D 、科学假设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 、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加速度
B 、质量
C 、路程
D 、时间 4、在某段上,分别有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5、下列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选错、不答的得0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甲 乙
7、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个小物体,从这时开始(不计空气阻力) A .物体的加速度为g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 .气球仍匀速上升 D .气球将加速上升
8.如右图所示,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B 物体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B 、B 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
C 、B 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B 物体中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
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5N 、7N 、8N
B 、2N 、3N 、6N
C 、1N 、5N 、10N
D 、1N 、10N 、10N
10.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
象如右图所示,则前4s 内
A 、乙比甲运动快
B 、2s 末乙追上甲
C 、4s 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远
11、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质量为1kg 的重物,
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
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12N 。

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g 取10/s 2

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
B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C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D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4分)(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其中三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 .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在白纸上记下O 点的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F 2;示数;桌面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②在纸上根据F 1、F 2的大小,应平等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③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量与两根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遗漏。

请分别指出它们各错在哪里,并加以纠正和补充。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图2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

①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下图(a )所示,自A 点起,相
邻两点的距离分别为10.0mm 、12.0mm 、14.0mm 、16.0mm 、18.0mm ,则打E 点时小车速度为
m/s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2

②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和质量M 的关系,应该保持 ;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 和拉力F 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
③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 图象,如图(b )所示,则图中直线不过原点的原
因可能是 。


13.(9
分)汽车以v 0=10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2s 后它的速度降为6m/s 。

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经多长时间汽车停下;
(3)汽车从刹车开始到停下所发生的位移 14.(10分)如右图所示,在倾角a=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
间放有一个m=2kg 的光滑圆球,处于平衡状态。

(1)试画出球体的受力图;
(2)求出球体对档板和斜面的压力。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
) 15.(10分)如右图所示,直杆长L 1=0.5m ,圆筒高为L 2=2.5m 。

处。

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

试求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 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6.(12匀速运动,前进了0.45m 抵达B 点时,立即撤去外力,为零。

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6
3

,木块质量m =1kg (1)木块向上经过B 点时速度
(2)木块在AB 段所受的外力。

(g=10m/s 2

(b)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一物理(必修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选错、不答的得0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三、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4分)
(1)①应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1分),还应记下两细线方向(1分); ②应先选定标度(1分),根据F 1、F 2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再作出F 1和F 2的合力(1分)
③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方向(2分) (2)①0.85(2分);5(2分);
②拉力F (1分);小车质量M (1分) ③平衡摩擦力过度 13.(9分) 解:(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t
v v a 0
-=
①(2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可解得:2
/2-s m a = ②(1分) (2)汽车停车所需时间t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a
v v t 0
-= ③ (2分) 由③式阿解得:t=5s ④ (1分)

3)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是s ,则:
as v v t 22
02=- ⑤ (2分)
由⑤式阿解得:s=25(m) (1 分) 14.(10分) 解:(1)球体受力如图所示
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N 1,球受到挡板的压力为N 2,(2分) (2)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N 2=N 1sin37° ①(1分)
G=N 1cos37° ②(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挡板的压力
22
N N =' ③(1分) 球体对斜面的压力11
N N =' ④(1分) 联合以上各式解得:N N 152=' (1分) 方向水平向左 (1分) N N 251
=' (1分)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1分) 15.(10分) 解:(1)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gH v 221= ①(2分)
由①式解得:)/(48.41s m v = ②(1分) (2)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 1 2
12
1
gt H = ③ (2分) 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t 2
2
2212
1gt L H L =++ ④ (2分)
t=t 2-t 1 ⑤(1分)
由上式联解得 t=0.45(s)(2分) 16.(12分) 解:(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 运动到C ,设加速度大小为a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mg mg =θμθcos sin + ①(2分)
又由运动学公式有: as v v B C 22
2-=- ②(2分)
由以上式子联解得:v B =1.5(m/s) ③(2分)
(2)设刚开始从A 运动到B 的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cos sin (ma mg mg F =θμθ+- ④(2分)
刚开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112
2s a v B = ⑤(2分) 代入数据可求得:F =10(N )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