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之
A.闪点B.燃点C.沸点D.自燃点
2.生产与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
A.≤10%B.<10%C.≥10%D.>10%
3.在含有CO的环境中,能够工作8h的CO同意浓度为ppm。

A.30 B 50 C.80 D 100
4.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
A.A类火灾B.B类火灾C.C类火灾D.D类火灾
5.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
6·——是粉尘爆炸的显著特点。

A.多次爆炸B、较大压力持续时间较短C、爆炸压力上升较快D、爆炸所需点火能量小
7。

生产与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B.<28℃C≥28℃D,≤28℃
8.可燃固体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9.如使用冷却灭火,关于汽油燃烧务必将其冷却到之下时,燃烧才会中止。

A.燃点B、闪点C.自燃点D、0℃
10.木炭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11.窒息灭火其要紧灭火机理是。

A.减少可燃物B.降低温度C.降低氧浓度D.降低燃点
12.下列物质中,——是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
B、CO C.C02 D、HCN
13.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

A、镁粉
B、钾C.动物油D、过氧化钠
14·——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

A.氧气B、松节油C、蜡D、漂白粉
15.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A.蚁酸B.二硫化碳C.氨气D.氟气
16·——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要紧参数。

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氧指数
17·——是划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A.燃点B.自燃点C.闪点D.氧指数
18.可能因吸附放热发生自燃。

A.锯末B.活性炭C.金属硫化物D.硝化棉
19.的液体,其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乙类。

A.闪点<28℃B.28℃≤闪点<60℃C.闪点=60℃D.闪点>60℃20·——的液体,其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丙类。

A.闪点<28℃B.闪点二28℃C.闪点<60℃D.闪点≥60℃21.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22.沥青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23.焦炭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24·——是影响初期火灾进展的最.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交换
25·——火灾属于B类火灾。

A、麻
B、煤气C.木材D、原油
26.黄磷发生自燃的方式是
A.分解放热B.氧化发热C.聚合放热D.发酵放热
27.稻草、树叶等发生自燃的方式是
A.分解放热B.氧化发热C.聚合放热D.发酵放热
28.城市煤气的爆炸极限是。

A.1.0%~5.0%B.5.3%~32.0%C.33.0%~35.0%D.36.0%~40.0%
29.粉尘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蒸气爆炸
30、沸溢性油品足指含水军的渣油、重油等油晶。

A、0.1%~2.0%
B、0.3%~2.0%
C、0.3%~4.0%
D、2.0%一6.0%
31.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A类的火灾有
A.纸张B.钾C.石蜡D.沥青
32.二氧化碳灭火剂要紧靠灭火。

A降低温度B.降低氧浓度C.降低燃点D、减少可燃物
33.二氧化碳灭火机理其本质是
A.物理作用B.化学反应C抑制链式反应D.物理作用与化学反应
34.卤代烷要紧靠灭火
A降低温度B.降低氧浓度C.稀释可燃物D.抑制链式反应
35.赛璐珞发生自燃的方式是
A氧化发热B,分解放热C.聚合放热D。

吸附放热
36.干粉灭火剂灭火的要紧机理是
A.降低氧浓度B.降低温度C.化学抑制D.降低氧浓度与冷却
37.泡沫灭火剂灭火的要紧机理是
A.冷却、窒息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C.降低氧浓度D.降低温度
38.的闪点小于28℃。

A.丁醇B、甲醇C煤油D柴油
39、的闪点大于60℃。

A、汽油
B、乙醚
C、煤油
D、机油
40·——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41.当火灾处于进展阶段时,——是热传播的要紧形式。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交换
42.充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

A.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小B.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大C.上限越高D.下限越低
4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乙类爆炸危险性气体的爆炸下限
A.≤5%B.<10%C.≥1.0%D.≤10%
44.下列物质中,的导热系数最大。

A.空气B.水C.铁D.木材
45.可能发生阴燃。

A.塑料B.煤C.橡胶D.蜡烛
46。

通常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者蒸气在氧浓度低时不能维持燃烧。

A.10%B.15% C.18%D.20%
47.要紧是靠冷却作用灭火。

A.水B.干粉灭火剂C.砂土D.卤化烷灭火剂
48.低闪点液体与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的关系是。

A、低于平均值B.等于平均值C.高于平均值D.无必定联系49.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之自燃。

A.物理、化学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D.生物、物理、化学50.合成高分子材料完全燃烧后会产生——等有毒与强烈刺激性的气体。

A碳、氢、硫的氧化物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及某些可燃气体D.氯化氢、氮氧化物、氰化氢5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含氧量增加时,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危险性增大。

A.上升、降低B、降低、上升C.降低、降低D、上升、上升
52.下列物质的氧指数分别为:聚乙烯17.4,聚氯乙烯46,聚氟乙浠22.6,氯丁橡胶26,上述四种物质最难燃烧的是
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氟乙烯D氯丁橡胶
53.热辐射是以.形式传递热量的。

A.光波B电磁波C.介质流淌D物体接触
54.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一——现象,称之燃烧。

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D.火焰、发光与(或者)发烟55.在低于某液体的——温度下,就不可能点燃它上面的空气与蒸气的混合物。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D.沸点
56.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与温度升高的迹象称之
A.闪燃B、自燃C.阴燃D.爆燃
57·——是造成火灾中人员死亡的要紧原因
A、火烧
B、高热B吸入有毒气体D脱水
58.液化石油气的要紧成分是。

A、氧化碳与水蒸汽
B、乙炔
C、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
D、甲烷59.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混合气中,维持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之氧指数。

A.空气B.氧气、空气C.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
60.燃烧产物之一的——,在有些火场中浓度可达15%,它要紧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人量增加。

A、C02 B.NO2 C.CO D.HCN
61.能帮助与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之A.氧化剂B.还原剂C.引火源D.催化剂
62.固体可燃物务必通过,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A.加热、通风、蒸发B.受热、蒸发、热分解C受热、热分解D.热分解、蒸发
63.明火焰是比较强的火源,火焰温度在之间,它能够点燃通常的可燃物质。

A.200~800t:B.700~2000℃C.500-800t:D.800-1200t:
64.烟气在建筑物内沿垂直方向流淌时,流速大约为。

A.1m/s B.2m/s C.3—5m/s D。

6m/s
65.从物质燃烧的过程来看,物质能够发生自燃的条件是
A.物质氧化的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B.物质氧化的放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C.物质氧化的放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D.物质氧化的放热速率小于等于散热速率66。

许多物质的燃烧产物具有毒性,在火灾死亡人员中,有左右是由于中毒或者窒息死亡的。

A.20%B.60%C.80%D.95%
67.可燃与易燃液体的闪点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系物的闪点随的增加而升高。

A.分子含碳比率B分子含氧量C.分子量D氢原子的含量
68.爆炸性混合物,当时,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最大。

A.处于爆炸浓度下限B.处于爆炸浓度上限
C.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D.可燃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化学计量浓度
69.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再发生——,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

A.热分解、氧化B.裂变C链引发D.链传递
70.根据物质燃烧的机理可知,燃烧速率最快的是——
A.胶体B.气体C固体D.液体
71.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A.2.0% B.4.0% C.4.7% D.5.0%
72.是单质的燃烧产物。

A、P205 B.HCl C、COCL2 D、HCN
73.车用汽油的闪点为-38℃,照明用煤油闪点为40℃,若将二者按1:1的比例混合,则混合物的闪点——。

A.高于40℃B.低于-38℃C.低于二者的平均值(1℃) D.高于二者的平均值(1℃)
二、多项选择题
74.发生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A.可燃物B湿度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E.氧化剂
75.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

A.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火灾与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

带电火灾
76.灭火的基本原理是
A。

冷却B窒息C隔离D化学抑制E.稀释
77.热传播的途径有
A.热传导B热感应C热对流D热辐射E.热蒸发制
78,粉尘爆炸的条件是。

A.粉尘本身务必是可燃性的
B.粉尘务必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
C、粉尘务必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
D.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E.粉尘务必在密闭空间内
79.粉尘爆炸的特点有。

A多次爆炸
B.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C.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D.释放的能量大
E.破坏力强
80.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
A.颗粒尺寸B粉尘浓度C.空气的含水量D含氧量E可燃气体含量
81.的燃烧方式是分解燃烧。

A纸张B.磷C木材D.合成橡胶E.木炭
82.爆炸极限能够根据——计算确定。

A.闪点B.燃点C.最小点火能量D。

理论混合比E.氧指数83·——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液体。

A.汽油B,煤油C.乙醚D.柴油E.丁醚
84.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E.戊类
85,——火灾属于B类火灾。

A.汽油B.木材C.天然气D.石蜡E.乙醇
86.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要紧有。

A易燃易爆性B.扩散性与窒息性
C.可压缩性与膨胀性D.静电性与氧化性E.腐蚀毒害性
87·——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A.黄磷B.液氯C。

电石D.苯E,金属钾
88·——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

A.氧气B.沥青C.镁粉D。

氟气E.氨气
89.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要紧表现在等方面。

A.易燃性B。

热膨胀性与蒸气的爆炸性C.流淌性D.静电性E.毒害性
90.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要紧表现在——等方面。

A.阴燃性B.燃点低,易点燃C.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D.本身或者燃烧产物有毒E、自燃性
91.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要紧表现在——等方面。

A遇空气自燃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C.积热自燃性D.静电性E.还原性
92.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要紧表现在——等方面。

A.遇水易燃易爆性B.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C 自燃危险性D.毒害性E.腐蚀性
93.氧化剂的危险特性有——。

A.可燃性与强烈的氧化性
B.受热撞击,与酸作用、与水作用的分解性
C、与可燃物质作用的自燃性
D.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的分解性
E.腐蚀毒害性
94.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有——。

A.分解爆炸性B.还原性C.易燃性D.伤害性E.自燃性95.可燃助燃的毒害品的危险特性要紧是——o
A.毒害性B.遇湿易燃性C.氧化性D.易燃性E.易爆性96.可燃助燃的腐蚀品的危险特性有——。

A.腐蚀性B.毒害性C氧化性D.易燃性E.遇水分解易燃性97.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其要紧产物有——。

A.水B.乙醇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E.二氧化硫
98.气体物质燃烧的要紧方式有——。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扩散燃烧E.预混燃烧99.等粉尘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A硫磺B.铝粉C有烟煤粉D.松香E.硬质橡胶
100.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要紧有。

A.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B。

可燃物的蒸发潜热C爆炸D.气象E.扩散
101.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燃烧可能产生突沸现象。

A.汽油B.煤油C.柴油D。

原油E.重油
102.的氧指数低于27。

A.聚乙烯B.木材C.砖D.环氧树脂E.石膏板
103.有焰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A.一定的可燃物浓度B.一定的氧气含量C.一定要有明火D.一定的点火能量E.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104.以闪点为火灾危险性分类重要参数的物质有。

A.气体B.液体C固体材料D.可熔化固体E.核物质
105.下列物质中,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有。

A.汽油B.煤油C.天然气D.木材E.沥青
106.通常物质燃烧的产物包含。

A.空气D.燃烧生成的气体C热量D.未燃尽的物质E.可见烟107.下列物质中,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的液体有。

A汽油B.煤油C.-35号柴油D.润滑油E.机油
108.下列物质中,属于可燃毒性气体的有。

A.压缩氢气B.氨气C.氧气D.水煤气E.煤气
109.闪点是——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根据。

A.固体D.液体C液化气体D.生产厂房E.储存物品仓库110.可燃气体、蒸气与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其爆炸极限值与等有关。

A.初始温度B.初始压力C惰性介质及杂质D.氧含量E.点火能量
111.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有。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E.沸溢112.下列燃烧产物中,是有毒性或者强烈刺激性气体。

A。

水蒸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氰化氢E.二氧化氮113.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地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
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按照爆炸的能量传递速率,化学爆炸有。

A爆燃B.爆炸C爆震D.核爆炸E.液化气钢瓶爆炸
114.按照遇湿或者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危害大小,将遇湿易燃物品分为二类。

下列物品中,属于一级遇湿易燃品的有。

A钾B锌粉C保险粉D.氢化钠E.碳化钙
115.按照自燃的难易程度与危险性大小将自燃物品分成两级。

下列物品中不属于一级自燃物品的有。

A黄磷B.油布C.金属粉末D.三乙基铝E、油纸
116.评定易燃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要紧理化性质有——。

A.自燃点B.熔点C单位体积的表面积D。

热分解温度E.闪点117.下列燃烧产物中,人们仅凭嗅觉即可辨别的气体有——。

A.一氧化碳B.氯化氢C二氧化碳D.硫化氢E.氮氧化物
118.下列物质燃烧时,容易产生黑烟的有——。

久一氧化碳B.石油产品C.氢气D橡胶E.醋酸纤维
119.传热系数较小的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下列固体材料中能够作为隔
热材料的有。

A铸铁B.玻璃C.石棉板D.合金板E.纤维板
三、正误推断题
120.沥青火灾属于固体物质火灾。

——
121.火灾是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失去操纵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122.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之闪燃。

123.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者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之自燃。

——
12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之闪点。

125.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引起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之燃点。

126.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液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之氧指数。

127.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者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者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之爆炸。

128.粉尘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129.爆炸极限是指易燃、可燃的气体、蒸气或者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者最低的浓度。

130.易燃、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者粉尘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之该气体、蒸气或者粉尘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
131.粉尘的浓度越大就越容易发生粉尘爆炸。

——
132.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
133.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
134.只有液态可燃物才会产生闪燃现象。

——
135.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传播。

——
136、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容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不易燃烧。

137.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机理要紧是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

——
138.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是根据其燃点来划分的。

——
139.一切可燃液体的闪点都低于其燃点。

140.可燃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141.燃烧产物是指燃烧后剩余的物质。

142.储有氯气的钢瓶与储有氢气的钢瓶可同车运输。

143.压缩气体、氧气不可与一级氧化剂混存。

144.棉、麻、煤、草、湿木材等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或者含水分较重时会阴燃。

145.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H、S02、N02等,而CO 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要紧燃烧产物之一。

146.根据GB4968—85《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D.C、D.E五类。

147.可燃气体、蒸气或者粉尘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其爆炸下限随初始温度与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148.氯酸钾与浓硫酸能够同车运输。

-
149.物质的燃烧需要氧化剂,氧化剂就是含氧的化合物。

150.一切物质的燃烧都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

先是氧化剂与可燃物质的分子互相
接触而开始的缓慢氧化反应,温度不断地升高而达到自燃;然后便是连续的燃烧阶段。

151.可燃液体或者固体燃烧时,从火焰结构来看,内焰比焰心与外焰的亮度强,因此,内焰的温度最高。

152.自燃点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不需要明火源的作用,就能自动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质的自燃点只与物质本身属性有关,而与浓度、压力等因素无关。

153.通常情况下,含氧量高的有机化合物燃烧时,其火焰不显光或者发出蓝色的光,很少有烟熏现象。

154.一级自燃物品是指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氧化或者分解,从而产生热量达到自燃的物品。

155.可燃固体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的机会越多,氧化的速率越快,燃烧也就越容易。

156.通常的规律是,可燃气体与蒸气在氧气中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比在空气中的大,因此,可燃气体与蒸气在氧气中的危险性更大。

——
157.按照最小点火能量的高低,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为易燃液体与可燃液体。

——158.石油、化工、粮食加工、粉末加工、纺织企业用管道输送气、液、粉体、纤维的作业中,不能产生静电。

——
159.静电火花能否成为火源,一是要看被可能引燃的对象的最小点火能量;二是要看静电的放电能量。

四、综合分析题
160.一辆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在市郊公路上行驶,回答下列问题:
①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性分类应为——。

A.甲类D。

乙类C.丙类D.丁类
②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

A.A类火灾B.B类火灾C.C类火灾D.D类火灾
③该槽车务必。

A办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B.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C设置液面指示计D.设置安全阀E.设置压力表
④为节约时间与燃料,该槽车计划直接穿过市内去液化石油气站,此种做法是同意的。

A正确D.错误
⑤该槽车最后抵达液化石油气站等待卸车。

站内配有干粉、泡沫灭火器,符合防火要求。

A正确D.错误
⑥该槽车上应配置干粉灭火器或者卤代烷型灭火器。

A正确D.错误
161.某汽车加油站内储存了一定数量的汽油、-35号轻柴油、0号柴油、润滑油与机油。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加油站储存的油品中,属于甲类可燃液体。

A.汽油B.柴油C.润滑油D.机油
②该加油站储存的油品中,属于丙类可燃液体。

A.汽油B.0号柴油C.润滑油D.机油 E -35号轻柴油
③假如该加油站储存油品发生火灾,应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
162.现有一煤粉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煤粉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

A.甲类D.乙类C.丙类D.丁类
②假如煤粉发生火灾属于火灾。

A。

A类B.B类 C C类D.D类
③假如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煤粉爆炸,属于爆炸。

A。

物B.可燃气体C蒸气D.粉尘
163.某化工仓库数间库房分别储存有电石、黄磷及少量煤油、苯、硫磺等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黄磷B.电石C硫磺D.煤油E.苯
②该仓库假如发生火灾,能够使用作为灭火剂。

A.水B.泡沫C.干砂土D.二氧化碳
③按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该化工仓库属于。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