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提高教学
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如何有效运用和选用学具,成为老师们在教学中需要面
对的难题。
下面将从低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学具选择和教学方案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目标与学具选择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发展数学思维,提高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初步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如语音数、数量算数、几何图形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不能仅仅注重教学内容的介绍,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
学具的运用。
1. 数量运算:通常小学生没有概念和认知,特别是几个数字的大小以及计算加减法前,可以通过磁性数码盘、算盘、低档次计算器等学具进行教学。
磁性数码盘是当前小学低年级常用的数学教具之一,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效率。
磁性数码盘颜色鲜艳,外形清晰,数字清晰易懂,其相对应数量的关系也非常
好理解,如数字“1”与单元相对应,数字“10”与十位相对应。
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
理解数字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 几何图形:在几何运算中,学具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几何图
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直线、平面图、图形比较判断等。
平面几何具体有很多教具可以选择,其中最基础的有:图形换位板,图形碎片等。
学
生可以通过组合这些碎片,形成完整的几何图形,然后比较出这些图形的大小难度等问题,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3. 数学语言:在数学语言中,学具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加深
记忆、强化理解。
例如数字拼图、数字棋盘等学具可以通过组合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学语
言的兴趣和理解。
综上所述,学具选择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小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选用应考
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课程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因素。
二、有效的教学方案是成功运用学具的关键
除了选取合适的学具外,制定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
低年级学生的记忆规律特点,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案:
1. 预热环节:可以开展一些课前活动,如闯关活动、特色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
自由、愉快地掌握数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 演示环节:老师可以适当结合数字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拼接、穿线、闯关等方
法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规律和知识。
3. 评估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小组或个人测验,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及时
反馈学习结果,做到知识吸取与记忆的巩固。
综上所述,教学方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学历程度、学习动机等因素。
只有在
选择合适的学具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结合,才能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三、落实好学具的有效利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选用学具、设计教学方案之后,如何更好地落实学具的有
效利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需要老师结合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方式将学
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学具的效益。
1. 学具与课程的制定紧密结合:结合每次教学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合理安排学具的使用。
2. 学生自主使用学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独立地使用学具,使用过程
中引导学生做好分类、搜集和整理,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
习动力。
3. 学具与示范视频的结合:老师可结合易错知识点,使用数据库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这些知识点的实例。
四、总结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和选用学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
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学具,因材施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案,落实学具的有效利用,创造好的
教学环境,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