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八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2.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4.下面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A.紫色、苏丹Ⅳ染液、蔗糖B.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D.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
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6.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
C.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2
7.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8.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9.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 和Y 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则 紫色越浅
B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则 所用蔗糖溶 液浓度越高
C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则 越易复原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1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可提高分解尿素细菌的筛选效率
B .设置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与空白对照组结果的比较分析,这样的实验叫做 对比实验
C .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D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前期的正常细胞和变 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
11.蛙的神经元内、外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 和120 mmol/L 。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3
C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12.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13.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 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 =c ,H 2O 2不分解,e 点永远为0 B .pH =a ,e 点下移,d 点左移
C .温度降低5 ℃条件下,e 点不移,d 点右移
D .H 2O 2量增加时,e 点不移,d 点左移
14.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B .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有30~300菌落数的平板 15.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16.下图是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 2O 2分解条件获得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丙所示实验中的自变量分别是催化剂种类、H 2O 2浓度和pH
B .图乙中bc 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的限制
C .图甲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 .图丙中A 点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
17、如图为基因型AABb 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1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19.“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的方法
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种群中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C.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
20.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染色体上的DNA缺失150个碱基对所导致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
B.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但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C.减数第二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其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上的基因差异,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21.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B.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功能来实现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C.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来影响生命活动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花,可获得四倍体果实
C.各种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2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中的不同个体属于同一物种
B.生物自身特点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C.合理密植会增加种群数量并提高K值
D.群落演替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2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4
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研究种间关系,至少应该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
B.生物入侵的初期,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增长
C.防治有害生物时,尽可能降低其K值
D.群落演替的终点都是形成森林群落
25.(每空2分,共10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5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6
26.(每空2分,共10分)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 ~E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产生物质B 的过程④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
(2)图1中细胞呼吸的中间代谢过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释放,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 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
27.(每空2分,共10分)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时,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如图A 、B 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在突
触前
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由上图可知,图A 中由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兴奋/抑制)性递质;图B 中当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后膜膜内为 电位。
(2)氨基丁酸(GABA )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 相同,释放的GABA 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①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___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7
②某种麻醉剂可以与GABA 受体结合,起到与GABA 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 )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28.(每空2分,共10分)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B 、C 、D 是丙中的四种生物。
(1)该碳循环的图示中,还缺少的箭头是 (选用甲、乙、丙、丁和箭头表示)。
(2)写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营养结构 。
(3)图2反映的是该生态系统遭受某外来物种E 入侵后,进行整治的30年中物种E 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物种E 的数量在第 年达到最大值;
②其种群数量呈现“J ”型增长的时间段是 年,若物种E 在入侵时的初始值为N 0,则这段时间内,每一年的种群数量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Nt= 。
29.(每空2分,共12分)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
下面图甲表
示玉米深加工流程,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利用,纤维素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________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________。
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则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在育种过程中,若改变图乙②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则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
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腾八中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25.(每空2分,共10分)(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垂体(3)暗反应
26.(每空2分,共10分)(1) 线粒体 (2) ③(3)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 (4)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7.(每空2分,共10分)
(1)突触小泡兴奋负
(2)①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
②延长
28.(每空2分,共10分)
(1)乙→丁(2分)(2) (2分)
(3)①12 (2分)②0-8 (2分) t0N(2分)
29. (每空2分,共12分)
(1)葡萄糖苷酶梯度稀释
(2)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稀释涂布平板法
(4)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少,细胞分裂素较多(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
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