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作品1简介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单元爱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3、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教材分析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生:“嫦娥一号”升空!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新课学习(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赏歌曲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热情”“奔放”“激昂”“欢快”“奋进”等等,老师总结。

2、第二遍欣赏歌曲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

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

学生回答:“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老师总结。

(二)读歌词(轻声高位置,再次让学生进行发声的练习)。

读歌词时可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老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声的方法和读歌词的情绪,学生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读第三部分。

问题:1、关于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2、你认为能表达歌曲中心的歌词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三)作品分析。

师:我们欣赏了歌曲的旋律,读了歌曲的歌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

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一)-课件-1 咏柳28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一)-课件-1 咏柳28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二首
咏柳
一、导入
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 姿多彩的画,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 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 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
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约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 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 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合称为 “吴中四士”。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 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 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 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 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 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 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 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 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 难忘的一天 •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 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二年级优秀作品集

二年级优秀作品集

任超峰作品:作品1:一件小事有一天,烈日当空。

小刚写完作业后准备去同学家玩。

走着走着,小刚看见前方有位叔叔拉着一辆装着几筐桔子的车往前走,嘴里还“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在上坡时,尽管已经用尽了力气。

但车一点也不动,有时还回倒回去,就会前功尽弃!小刚想:这么热的天,他这样不会累倒吗?想着想着,小刚飞快的追上去帮助叔叔推车,叔叔忽然觉得车变轻了,推上坡回头一看,才知道是小刚在帮他,叔叔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一个爱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刚说:“不用谢,这时我应该做的。

”小刚帮助了别人,心里比吃了密还要甜。

我们应该向小刚学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把生命和一生的名誉奉献给类,人生才会更精彩。

”作品2:我们班的四人帮帮主:学习尖子猜猜他是谁?哈哈,此乃本人也!不要以为我们四个人加起来学习成绩不好,单凭我一人就能顶住那些外来风波了。

大家猜猜他们为什么让我当帮主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哦。

副帮主:一阵风大家听了一定会很奇怪,还是让我来解说一下吧。

把他称为一阵风是因为他做事速度在四个人中是最快的。

如果速度比赛他第二,就没人敢争笫成员一:一代武者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我的仇人,胡景翰。

不过每次比武大赛中,他总会飞奔战场,将敌人消灭己尽。

为他所在队伍加分。

成员二:特种兵把他称为特种兵,是因为他酷爱打战,他对枪、刀有很多收藏品,每当我们不知道干什么,他就会把他的“装备”迁出来。

他很受帮里成员欢迎。

结束语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兄弟。

也许我们不是最完美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全部的实力扩大帮派。

等你再次看到我们时,我们可能己经变成千人帮了作品3:国庆节今天是祖国67周年的生日,也是我盼望己久的国庆节。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所有同学和工人都放了七天长假。

大家有的去旅游,有的去逛超市,还有的尽情玩耍。

街道上,人、车辆川流不息。

而我因妈妈工作繁忙,所以只和朋友平平凡凡的在本地玩,有时我们奔跑追逐,有时互相争论,但很快就会合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必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学习资料(pdf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必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学习资料(pdf版)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阂知识学习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练习1——填空题作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答案】鲁迅、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二、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

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等组成。

抄袭文章的法律责任案例(3篇)

抄袭文章的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抄袭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学术、媒体等领域。

抄袭不仅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还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抄袭文章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背景某大学中文系学生张某,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未经原作者许可,将某知名作家李某的小说《春风十里不如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抄袭,并署为自己的论文。

该论文在答辩过程中被导师发现,经查证属实。

随后,李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承担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侵犯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其中,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在本案中,张某未经李某许可,将李某的作品《春风十里不如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抄袭,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

2. 损害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在本案中,张某抄袭李某的作品,并在论文中署名,给李某的名誉造成了损害。

李某有权要求张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本案中,张某抄袭李某的作品,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和名誉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抄袭李某的作品,虽然没有以营利为目的,但其行为已经构成了侵犯著作权罪。

然而,考虑到张某是初犯,且情节较轻,法院最终没有对其判处刑事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抄袭李某的作品,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和名誉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溺水安全教育手工作品(3篇)

溺水安全教育手工作品(3篇)

第1篇一、作品名称:《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二、作品背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意识,普及防溺水知识,我们设计了一款溺水安全教育手工作品,旨在提醒大家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三、作品内容1. 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2. 材料与工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硬纸板、剪刀、铅笔、水粉颜料、画笔3. 制作步骤:(1)制作防溺水标志①用彩纸剪出一个圆形,代表水域。

②在圆形上画上波浪纹,表示水域的波动。

③用彩笔在波浪纹上画上“禁止游泳”字样,提醒人们不要在危险水域游泳。

(2)制作溺水自救方法①在硬纸板上画一个人物,代表溺水者。

②用剪刀将人物剪下来,留下一个空洞,代表溺水者需要自救。

③用彩笔在空洞处写上“抓住漂浮物”字样,提醒溺水者抓住漂浮物自救。

④用水粉颜料在人物周围画出救援人员的形象,代表救援人员及时赶到。

(3)制作防溺水宣传标语①用彩纸剪出一条长带,代表宣传标语。

②在长带上写上“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字样,提醒人们重视防溺水。

③用彩笔在标语周围画上波浪纹,表示水域的危险。

(4)制作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卡片①用彩纸剪出多个卡片,代表知识卡片。

②在卡片上写上防溺水安全知识,如“不要独自游泳”、“不熟悉水域不要游泳”等。

③用彩笔在卡片上画上相应的图案,如游泳圈、救生衣等,增强视觉效果。

4. 整合作品将以上四个部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溺水安全教育手工作品。

四、作品意义1. 提高人们的防溺水意识,普及防溺水知识。

2. 通过手工作品的形式,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

3. 增强人们的自救能力和救援意识,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

4. 营造全社会关注溺水安全、共同预防溺水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溺水安全教育手工作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以生动的形式,提醒人们关注溺水安全问题,提高防溺水意识。

希望通过这款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掌握自救和救援知识,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范文3篇《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送东阳马生序》是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课,本单元入选的古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

无论是写景、寓理,还是抒情无一不表现出古代贤人的意趣和志向。

本课是作者的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

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的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其学有所成。

教师应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认识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感悟当今中学生应怎样尊师重教、刻苦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古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我们的教学理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语。

2、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4、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好学精神与求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1、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执著的求学精神。

2、学习文章对比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与求学态度。

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习惯。

从这些方面出发,我们选择了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自学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从教师方面来说,主要是选择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的教法。

从学生的方面来看,首先是要学会自主学习。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上的思考、回答。

这些都要求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

其次是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法。

对于疑难问题或者是开放性问题,要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去解决。

三、说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Unit 5 POEMS 写作指导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Unit 5 POEMS 写作指导
Compared with other teachers,Mr Moor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using flexible methods of teaching.In his opinion,we should not only know “what”,but also understand “why”.So,he encourages us to think by ourselves whenever he puts forward questions.With his help,we’ve learned how to analyze and settle problems.What a wonderful world of “why” he leads us to!
He is so learned a person that we all admire him very much.I will remember him forever.
It rhymes at the end of each line. 每行结尾都押韵。
The language of the poem is descriptive and vivid. 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
Whenever we read this poem,some characters appear clearly. 每当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一些人物就会清晰地出现。 Only by reading it repeatedly can we grasp the spirit of this poem. 只有反复阅读,我们才能领会这首诗的精髓。
2.介绍诗歌内容的句子 The poem rhymes at the end of every line. 这首诗在每一行的末尾押韵。 We can appreciate the image of the spring through the piece of poem. 我们可以通过这首诗歌欣赏到春天的意境。 This poem is about nature and life. 这首诗是关于自然和生命的。 It is written with special writing skills. 它是用特殊的写作技巧写成的。

影视制片职称申报工作总结

影视制片职称申报工作总结
程安排。
5. 技术应用
熟练掌握的技术/技能: - {技能1}:具备较高的{技
能1}能力。 - {技能2}:熟悉{技能2}的
操作和应用。
6. 展望和学习计划
6. 展望和学习计划
继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 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学术活动,
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 关注行业动态,紧跟时代发展,积
4. 业绩和贡献
组织能力: - 在影视制片过程中,合理
安排资源和人力,保证项目的 顺利进行。
- 成功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解决了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纠 纷。

4. 业绩和贡献
创新思维: - 提出了具有创意和营销价值的影视
项目构思和策划方案。 - 推动了片场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
制作效率和质量。
4. 业绩和贡献
业务能力: - 精通影视制片的各个环节
和工序,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制 作挑战。
- 具备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敏 锐性,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
5. 技术应用
5. 技术应用
使用的影视制片相关软件和工具: - {软件1}:用于项目管理和进度控
制。 - {软件2}:用于预算编制和财务管
理。 - {软件3}:用于剧本创作和制片日
极与新技术和新方法接轨。
6. 展望和学习计划
拓展国际合作和影响力: - 参与国际性影视制片项目
,拓展国际市场和合作机会。 - 积极参与国际影视交流活
动,提升自身的专业影响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影视制片职称申报 工作总结
目录 1. 简介 2. 工作成果 3. 专业背景和能力展示 4. 业绩和贡献 5. 技术应用 6. 展望和学习计划
1. 简介
1. 简介
制片工作是影视行业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环节,担负着整个制 作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职 责。

桃花笺舞蹈剧目故事情节

桃花笺舞蹈剧目故事情节

桃花笺舞蹈剧目故事情节【原创版3篇】目录(篇1)1.桃花笺舞蹈剧目简介2.故事情节概述3.故事情节详细描述正文(篇1)一、桃花笺舞蹈剧目简介桃花笺舞蹈剧目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古典舞蹈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的作品。

它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桃花笺为创作灵感,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全剧以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多种舞蹈形式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二、故事情节概述桃花笺舞蹈剧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代的传奇爱情故事。

故事围绕着一位年轻书生与一位美丽仙子的爱情纠葛展开,经历了相遇、相知、相爱、离别、重逢等曲折过程。

最终,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三、故事情节详细描述(1)相遇:故事从一位年轻书生在山间偶遇一位美丽仙子开始。

书生被仙子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仙子也为书生的才华和真诚所打动,两人互生情愫。

(2)相知:书生与仙子在山间共度美好时光,彼此了解对方,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以桃花笺为信物,定下了永恒的爱情誓言。

(3)相爱:书生与仙子经历种种考验,最终坦诚相爱。

他们在桃花林中举行了浪漫的婚礼,许下了生死相依的承诺。

(4)离别:书生科举考试后,因遭奸人陷害,被流放到边疆。

仙子为救书生,向天帝求情,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书生的平安。

天帝感动于他们的真挚爱情,同意了仙子的请求。

(5)重逢:书生在边疆度过了艰难岁月,终于得以重返故乡。

在桃花林中,他与仙子重逢,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感慨万分。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爱情得以圆满。

桃花笺舞蹈剧目以精湛的舞蹈技艺,将这段爱情故事诠释得淋漓尽致。

目录(篇2)1.桃花笺舞蹈剧目概述2.故事情节梗概3.故事情节详细描述正文(篇2)一、桃花笺舞蹈剧目概述桃花笺舞蹈剧目是一部富有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浪漫气息的舞蹈作品。

该剧以古代文人墨客书写爱情故事的桃花笺为创作灵感,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幽蓝的天空(合唱)

幽蓝的天空(合唱)

幽蓝的天空(合唱)【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的背景知识,认识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

2.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幽蓝的天空(合唱)》。

3.能够根据训练提示完成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一、作品鉴赏实践:《幽蓝的天空(合唱)》师生共同欣赏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1.作品简介:《幽蓝的天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创作的三声部合唱作品。

2.知识拓展:帕莱斯特里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帕莱斯特里那和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拉索,一同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

拉索主要在世俗音乐方面,帕莱斯特里那主要在教堂音乐方面。

根据一个不能被确认的传说,帕莱斯特里那“拯救”了复调音乐。

他的作品节奏简洁,歌词清晰,注重感情表现,风格清新流畅。

帕莱斯特里那创立了专业创作中的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欧洲史上“伟大的17世纪”到来之前,在“伟大的巴赫”开创广阔的音乐新领域之前,帕莱斯特里那是欧洲乐坛上最响亮的名字。

3.合作探究请学生说说自己听赏过《幽蓝的天空(合唱)》的感受,并分析歌曲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赏析。

4.教师小结(1)复调音乐:歌曲典雅、清纯,含义深沉、隽永,篇幅虽短小,但其中运用的音乐创作手法却相对丰富,声部进出交错频繁,穿插转换顺畅自然,复调手法运用自如,使各声部相得益彰。

(2)情感表达帕莱斯特里那使合唱的声部进行平稳而流畅,形成纯净匀称、清新谐调的风格。

旋律的连断始终契合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的实际需要。

二、实践训练作品摘句练习:训练提示:该练习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分句间安排换气气口,第二个分句的起始音为跨小节,注意时值不能出错。

哼鸣既有助于练习声音的高位集中,又有助于分句的断句演唱。

哼鸣时,双唇轻闭,牙关应适度分开,舌尖后部轻抵上腾,以意念引导带声气流经鼻咽和鼻腔泄出。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单声部歌唱发声练习,注意纠正学生的发声错误。

学生展示训练结果。

三、课堂小结通过赏析《幽蓝的天空(合唱)》,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浅析《在太行山上》的作品分析和处理

浅析《在太行山上》的作品分析和处理

《在太行山上》(案头)《在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救亡为主要题材内容,歌词描绘太行山中游击健儿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纲开朗的性格。

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上现实的战斗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这首二部合唱曲为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

前段抒情宽广,虽是小调色彩,又不乏明朗朝气的情绪。

第二声部回声式的短句,仿佛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此起彼伏, 一呼百应的气氛。

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过了军民间的鱼水之情。

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铿锵有力的旋律、鲜明而富于弹性的竹奏,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员出没高山密林、誓死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

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正奏果敢有力,给人以紧迫感,随着调向上推进,逐渐形成商潮。

歌曲最后结束:在小调上,使作品前后呼应、完整统一。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作者简介1、作曲家冼星海(1905-1945),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一个贫血苦船工的家里。

1928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的高级作曲班。

回国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爱国歌曲及多部电影插曲。

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

冼星海短暂的一生,刻苦勤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拯救民族危亡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顽强斗争英勇献身的精神。

作品有歌曲三百五十余首,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歌剧《军民进行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两部。

2、词作家桂涛声(1901年-1982年),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人,回族。

1919年至1923年,桂涛声在省立曲靖师范学校(今曲靖一中)读书。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松沪事变后, 桂涛声在汉口工作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在太行山上》。

1982年12月16日,他在上海育才中学病逝。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1到9章概括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1到9章概括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1到9章概括(实用版)目录1.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1 到 9 章的主要内容2.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正文《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第二部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安和他的家人、亲朋在农村社会中的生活、劳动、学习和奋斗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将对第二部 1 到 9 章的内容进行概括。

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李向前等。

故事从孙少安在农村劳动中因表现突出而受到上级表彰开始,逐步展开了各个人物的生活。

孙少安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学业,投身农村劳动。

他的妹妹田润叶为了家庭生计,也嫁给了一个农村青年。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故事的情节围绕着孙少安一家的生活展开。

孙少安在劳动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毅力,努力工作,争取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农村的发展而努力。

同时,孙少安和田润叶的感情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们在面对家庭、社会和现实的压力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对劳动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

同时,作品通过孙少安等人物的塑造,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总之,《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1 到 9 章通过讲述孙少安和他的家人、亲朋在农村社会中的生活、劳动、学习和奋斗的故事,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坚韧精神。

全国历届国展章草作品

全国历届国展章草作品

全国历届国展章草作品1. 概述全国历届国展章草作品是指在中国举办的各届国展上展示的章草作品。

章草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精心绘制的篆刻章法字体,结合个人创意和技艺,展现出独特而美丽的艺术效果。

2. 国展概况2.1 国展简介国展,全称国家艺术品展览,是中国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展览之一。

每年举办的国展,旨在展示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章草作品是国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2 国展章草作品的特点国展章草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 精心设计:章草作品融合了艺术家的创意和技艺,通过精心设计创作出富有美感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 丰富多样:章草作品的题材广泛,有的表现自然景观,有的展现人物形象,还有的描绘历史故事; - 高度艺术化:章草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 历届国展章草作品回顾3.1 第一届国展第一届国展于2000年在北京举办。

当年的章草作品以传统题材为主,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该作品由著名章草艺术家张丙创作,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灵感,通过巧妙的章法字体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3.1.2 作品2:《诗词之趣》该作品由章草爱好者李甲创作,以古代诗词为题材,采用精致的章草字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2 第二届国展第二届国展于2002年在上海举办。

该届的章草作品更加多元化,艺术创新成为突出特点。

3.2.1 作品1:《现代之光》该作品由章草艺术家王乙创作,通过独特的字体排列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繁华和灵动。

3.2.2 作品2:《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该作品由年轻的章草艺术家刘丙创作,以创新科技为题材,结合现代艺术元素,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3 第三届国展第三届国展于2004年在广州举办。

这一届的章草作品更加注重细节表现,艺术家追求更高的技艺水平。

3.3.1 作品1:《中国历史人物》该作品由章草艺术家赵丙创作,通过精细的章法字体,生动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形象。

剪辑应届生简历模板

剪辑应届生简历模板

一、封面【姓名】【联系方式】【邮箱地址】【求职意向】【期望薪资】【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二、个人简介1.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年月]籍贯:[籍贯]政治面貌:[政治面貌]身高:[身高]cm体重:[体重]kg2. 个人优势(1)专业素养:系统学习了[专业]相关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快速掌握新知识。

(3)团队协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4)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准确传达信息。

(5)责任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3. 个人爱好(1)兴趣爱好:[兴趣爱好1]、[兴趣爱好2]、[兴趣爱好3]等。

(2)特长:[特长1]、[特长2]、[特长3]等。

三、教育背景[毕业时间] - [入学时间],[毕业院校],[专业]主修课程:[课程1]、[课程2]、[课程3]等。

四、实践经历1. 校内实践(1)[实践项目1]:[实践时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实践成果]。

(2)[实践项目2]:[实践时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实践成果]。

2. 校外实践(1)[实践项目1]:[实践时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实践成果]。

(2)[实践项目2]:[实践时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实践成果]。

五、获奖情况1. [奖项1]:[获奖时间],[颁奖单位],[获奖理由]。

2. [奖项2]:[获奖时间],[颁奖单位],[获奖理由]。

3. [奖项3]:[获奖时间],[颁奖单位],[获奖理由]。

六、技能证书1. [证书1]:[获得时间],[颁发单位],[证书等级]。

2. [证书2]:[获得时间],[颁发单位],[证书等级]。

3. [证书3]:[获得时间],[颁发单位],[证书等级]。

七、自我评价1.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2.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优秀作品集

二年级优秀作品集

任超峰作品:作品1:一件小事有一天,烈日当空。

小刚写完作业后准备去同学家玩。

走着走着,小刚看见前方有位叔叔拉着一辆装着几筐桔子的车往前走,嘴里还“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在上坡时,尽管已经用尽了力气。

但车一点也不动,有时还回倒回去,就会前功尽弃!小刚想:这么热的天,他这样不会累倒吗?想着想着,小刚飞快的追上去帮助叔叔推车,叔叔忽然觉得车变轻了,推上坡回头一看,才知道是小刚在帮他,叔叔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一个爱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刚说:“不用谢,这时我应该做的。

”小刚帮助了别人,心里比吃了密还要甜。

我们应该向小刚学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把生命和一生的名誉奉献给类,人生才会更精彩。

”作品2:我们班的四人帮帮主:学习尖子猜猜他是谁?哈哈,此乃本人也!不要以为我们四个人加起来学习成绩不好,单凭我一人就能顶住那些外来风波了。

大家猜猜他们为什么让我当帮主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哦。

副帮主:一阵风大家听了一定会很奇怪,还是让我来解说一下吧。

把他称为一阵风是因为他做事速度在四个人中是最快的。

如果速度比赛他第二,就没人敢争笫成员一:一代武者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我的仇人,胡景翰。

不过每次比武大赛中,他总会飞奔战场,将敌人消灭己尽。

为他所在队伍加分。

成员二:特种兵把他称为特种兵,是因为他酷爱打战,他对枪、刀有很多收藏品,每当我们不知道干什么,他就会把他的“装备”迁出来。

他很受帮里成员欢迎。

结束语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兄弟。

也许我们不是最完美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全部的实力扩大帮派。

等你再次看到我们时,我们可能己经变成千人帮了作品3:国庆节今天是祖国67周年的生日,也是我盼望己久的国庆节。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所有同学和工人都放了七天长假。

大家有的去旅游,有的去逛超市,还有的尽情玩耍。

街道上,人、车辆川流不息。

而我因妈妈工作繁忙,所以只和朋友平平凡凡的在本地玩,有时我们奔跑追逐,有时互相争论,但很快就会合好。

硬笔书法作品简介怎么写

硬笔书法作品简介怎么写

硬笔书法作品简介怎么写一级【考题自选(正楷)】:1.点画基本合理;2.字形结构较为平正;3.无错别字。

二级【考题自选(正楷)】:1.点画合理;2.结构安排平正、匀称;3.章法比较合理;4.无错别字。

三级【考题自选(正楷)】:1.点画用笔有轻重之分;2.结构安排较为合理;3.能初步协调作品内容与落款位置的关系,整体布局较为统一合完整。

四级(考题自选):1.能掌握用笔的多种技法;2.结构安排合理且能通过点画的伸缩避让来丰富变化;3.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关系处理得体,并且布局上能与落款的大小、位置相协调。

整体布局完整、统一。

五级(考题自选):1.点画较为流畅,无明显败笔;2.结构较为端正、平稳,并且生动活泼,有疏密变化;3.章法横写、竖写均能前后有序,主次分明,落款与正文较为协调,无明显不妥。

六级(考题自选):1.点画的线条明快,用笔精到;2.结构能按照书法结体的法则,讲究字形的造型美观并且有丰富的变化;3.章法要讲究虚实相生,错落变化,落款与正文布局合理、统一、完整。

七级(命题):1.点画遒劲,并应下笔有源,略见毛笔字的功底;2.结构巧妙,在动态中见平衡,疏密关系处理得体;3.章法错落有致,落款与印章位置恰当,作品布局合理协调。

(楷书作品一件,另附其它书体的作品一件,共计两件)八级(命题):本级的具体标准可以参照7级标准,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即要求作品在整体上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并有浓厚的创作意识,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楷书作品一件,另附其它书体的作品一件,共计两件)九级(命题):1.能够掌握多种书法的书写规律;2.点画分明,用笔精到,线条富有力度,并能体现出一定的个人风格;3.结构安排合理妥当,充满生机和活力;4.章法从正文到落款、印等均较为和谐、完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5.不能出现错字、漏字、繁体字与简化字相混等现象。

(楷书作品一件及其他书体作品两件,共计三件)十级(命题):1.具体要求可以参照九级的考核标准;2.在精于一种书体的基础上,擅长多种书体,并有独特的个人风格;3.杜绝错字、漏字、繁体字与简化字相混等现象;4.考核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限时限量完成应用文体的试题(如信函、日记、随笔等)。

安陵中学简介 (2)(2)(1)

安陵中学简介 (2)(2)(1)

景县安陵镇中学简介安陵中学始建于1965年8月,是一所镇办初级中学。

原校址在安陵镇政府驻地,1996年9月迁搬至现址——镇政府西2公里处,景安公路北侧。

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掩映,草茂花繁,鸟语花香,幽雅宜人;教育、教学、实验、电教、文体设施、微机房和校园网络等装备齐全。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422人,其中七年级三个教学班共150人,八年级二个教学班共165人,九年级二个教学班共107人。

学校共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45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教师34人,专科教师10人,学历达标率100%.年级人数残疾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七年级165 1八年级108 1九年级116 1学历31至35岁36至40岁41至50岁51至55岁56岁至60岁合计专科 3 2 4 1 10本科 1 13 18 1 34研究生 1 1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生均占地约95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约22平方米。

学校共有校舍160间:其中教室24间,教学辅助用房63间。

实现了水电双配套,公用课桌凳齐全。

为搞好学校均衡发展,学校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先后投巨资购入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2014年以来,新上物、化、生、音、美实验器材设备,计9543件,2014年以来学校新增图书3000册,投资近9万元,新增体育器材129台、件。

截止2017年我校各个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基本保证了课堂教学和老师们学习、教学的需要。

2014年以来,学校投资15万余元更新微机教室一个。

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及微机室2个、多功能教室一个、音乐室一个、美术室一个设备基本齐全。

学校仪器按基本标准配备,2018年新增图书9000册,图书室藏书18000册。

三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5年我校教师张静、吴铁新马英三名教师分获省、县级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