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开糖果店》托班数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羊羊开糖果店》托班数学教案
第一章:认识糖果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糖果,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学内容:
1. 引入糖果的概念,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糖果。
2. 引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培养他们的数数能力。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名称。
2. 将糖果分成几组,让幼儿数一数每组糖果的数量。
3. 引导幼儿用手指跟随数数,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第二章:学习货币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货币,理解货币的基本用途。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引入货币的概念,让幼儿观察不同面值的货币。
2. 引导幼儿学习货币的计算,如找零等。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真实货币和玩具货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进行模拟交易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货币进行购买。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找零计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第三章:学习加法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幼儿观察加法运算的实物示例。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加法运算,如两个糖果的加法。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糖果,让幼儿观察并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2. 将两个糖果放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找出它们的数量。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将两个糖果的数量相加,培养他们的加法能力。
第四章:学习减法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引入减法的概念,让幼儿观察减法运算的实物示例。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减法运算,如一个糖果的减法。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糖果,让幼儿观察并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2. 拿走一个糖果,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找出剩余糖果的数量。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将剩余糖果的数量与原来的数量进行比较,培养他们的减法能力。
第五章:学习数学概念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如加法、减法等。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糖果,让幼儿观察并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如两个糖果的加法或一个糖果的减法。
3.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糖果接龙,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喜羊羊开糖果店》托班数学教案
第六章:学习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引入比较大小的概念,让幼儿观察糖果的大小差异。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操作,如比较糖果的大小。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操作,如比较两个糖果的大小。
3.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糖果配对,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比较大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七章:学习形状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形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形状的识别和描述方法。
教学内容:
1. 引入形状的概念,让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差异。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形状识别,如识别糖果的形状。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形状识别操作,如找出相同形状的糖果。
3.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形状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形状识别,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八章:学习分类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分类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分类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引入分类的概念,让幼儿观察糖果的属性差异。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分类操作,如按照糖果的颜色或形状分类。
教学活动:
1.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糖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属性。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的分类操作,如按照糖果的颜色或形状将糖果分类。
3.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糖果接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分类,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
教学目标: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认识糖果、学习货币、加法、减法、数学概念、比较大小、形状、分类等。
教学活动:
1. 与幼儿一起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他们学到的知识。
2.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如糖果店模拟经营,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十章:学习评估
教学目标:
1. 评估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掌握程度。
2. 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内容:
1. 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提问,了解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活动:
1.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
2. 对幼儿进行提问和测试,评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糖果分类、加减法计算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以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认识糖果:环节中幼儿需要观察不同种类的糖果,并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糖果的名称和数量的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 学习货币:环节中幼儿需要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并学习使用货币进行购买。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认识货币和理解货币的用途。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货币的计算和找零的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3. 学习加法:环节中幼儿需要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进行实际的加法运算。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加法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4. 学习减法:环节中幼儿需要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实际的减法运算。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减法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5. 学习数学概念:环节中幼儿需要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进行实际的操作。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难
点在于幼儿可能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6. 学习比较大小:环节中幼儿需要观察糖果的大小差异,并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操作。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比较大小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7. 学习形状:环节中幼儿需要观察糖果的形状差异,并进行实际的形状识别。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形状和掌握形状的识别方法。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形状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8. 学习分类:环节中幼儿需要观察糖果的属性差异,并进行实际的分类操作。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分类的概念和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分类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
10. 学习评估:环节中教师需要评估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掌握程度,并进行实际的测试。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难点在于幼儿可能对评估和测试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