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线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石空站35kV供电线路改造工程
放
紧
线
施
工
方
案
宁夏天利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月
编制:审核:审批: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石空站35kV供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2、石空站35kV供电线路改造工程调查记录;
3、石空站35kV供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合同;
4、<<35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5、<<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5年版);
6、《强制性条文管理实施计划》(2009)
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定》(线路部分)
目录
第一章架线施工概括:
一、工程概况
二、耐张段数据统计
三、导、底线型号、重量、长度统计表
第二章放线准备
第三章跨越架塔设
第四章放线施工
一、牵引绳展放程序
二、牵引绳的展放
三、牵引机、张力机的布置
四、导线的展放
第五章紧线
一、紧线准备工作
二、紧线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张力防线主要机具
第六章驰度观察方法的选择
一、弧度观察档的选择原则
第七章附件安装
一、安装要求
二、安装工艺规定
三、防震锤跳线安装
四、耐张塔跳线安装
第八章架线工程安全要求
第九章架线工程质量要求
第一章架线施工概况
一、工程概况
石空站35KV关泵线改接新寺沟变改造,线路全长 2.167km,其中架空导线部分长1.902km,电力电缆线路0.265km,1 具体按照《35KV关泵线改接新寺沟变改造
工程施工图》SXHDSY-12S18S及基础砌护设计变更所有工作内容进行施工,满足送电及可直接交付长庆输油气分公司使用的要求。
二、数据统计
第二章放线准备
1、对于交叉跨越物,应在跨越前做好联系工作。
(1)、跨越重要通讯线路(一、二级)必须在搭架前与主管部门取得联系,搭架时请通讯主管单位派专人协助维护。
对于三级通讯线路,在不允许放下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地形搭设单面或双面跨越架,对于次要电话线、农用广播线经用户同意后可以用皮线过度后开线讲线降下,线升空后负责复原。
(2)、跨越干线及主要公路,为了不影响交通运输,先和交管部门取得联系,施工时两头设警告牌,必须搭设双面跨越架,对于交通不太频繁的简易公路可搭设单面跨越架,夜间跨越架上贴红色反光纸或照明警示灯。
(3)、靠近电力线,应停电施工时,必须办理停、复电申请并设专人负责。
施工时要先验电,后接地,再在工作区两段挂接地线的程序进行。
拆除则相反。
搭设不停电跨越时,应有专人监护,保持足够的带电距离,搭好后应设警告牌或派专人看守。
(4)、跨越河流,应事先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到现场察看后制定放紧线措施。
第三章跨越架搭设
(1)、跨越架与被跨越物之最小水平垂直距离
(2)、跨越架宽度:不管跨越架与线路夹角多少,其宽度必须超出两边线1.5米,并在两边设羊角型支撑木,其高度必须满足导、地线放线后对被跨越物的距离。
跨越电力线跨越架平面、侧面示意图:
电力线跨越侧面图
通讯线跨越架侧面图
电力线、通讯线跨越架顶面图
(3)跨越架搭设需用材料表:
数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
单面双面1铁架△4.0m根6—812—16 2杉木横梁φ120x8.5—0.5根24
(4)跨越架搭设安全规定:
1)、搭设跨越架必须由由经验的师傅负责进行。
2)、如果越线架不完全封顶,则应考虑架空线越架弧度,保证足够的跨越架高度。
3)、临时带电体: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否则要停电搭架。
(5)如果三角钢管跨越架材料不够需用木材、毛竹搭设跨越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雨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60—8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2)、毛竹应用3年生长期以上的。
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
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60—9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3)、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赢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3道。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根,再绑第3根,不得一扣绑3根。
4)、架体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0.5m,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
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
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5)、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m.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
6)、各种材质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第四章放线施工
1、放线就是导线展放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导线在悬空状态下进行展放,为了保持导线上有一定的张力,就要在导线一端用绞机械拉住导线,使导线在一定的张力情况下,通过牵引机进行展放。
2、由于放线的拉力较大,牵引钢丝绳采用防捻或少捻钢丝绳,普通钢丝绳使用后会造成严重金钩和扭曲,甚至报废。
牵引绳采用人力分段展放,牵引绳相互之间与导线头之间的连接用绳箍或蛇皮套连接。
一、牵引绳展放程序
1、人力展放牵引绳(φ11.2少捻钢丝绳,每盘1100米或φ11防捻钢丝绳,每盘800米),逐基穿过三轮放线滑轮的中间轮槽,连接设放线段两端的牵、绞机。
一般在牵张设备进场安装前在将该放段三相的导引绳展放完备用。
2、将牵引绳端头连在与导线相连的放线走板上,然后由牵引场的绞机收卷牵引绳,将导线牵引至牵引场面。
完成导线的展放。
二、牵引绳的展放
1、每相展放一根牵引绳,施工段内同条牵引绳宜使用同型号,同规格、同捻向的钢丝绳,相互连接采用3吨旋转连接器,每根牵引绳端头套子插接不得少于350mm。
2、三相牵引绳展放完毕,工作负责人需调查清楚各档余线,及障碍情况,对余线较多和障碍较多挡,牵引时要派人监视和检查。
3、牵引绳展放一定要在回线架上进行,展放完毕线盘立即送回张力场,以备收卷使用。
4、牵引绳展放发现有硬弯、金钩及严重腐蚀、磨损时,应开断插套连接。
5、牵引绳展放过程中,平地及丘陵地带按1.1~1.2倍线路长度布线,将成筒导引绳尽
可能分散地运到施工段沿线指定地点。
三、牵引机的布置
1、牵引机一般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前面设置导向滑车,使牵引机不受牵引绳摆动的影响,如因地形限制也可通过导向滑车布置在线路附近。
导向滑车、绞磨卷筒和固定绞磨的锚桩应在同一直线上,以防受力后绞磨倾倒。
2、张力机应布置在县里中心上,如因地形限制也可通过导向滑车布置在线路附近。
由于张力机的体积小、重心高,安放时除尾部用钢丝绳加以锚固外,两侧面也要用钢丝绳和双钩加以稳固,使运转过程中不会倾倒。
在张力机前面的适当位置上必须设置导向滑车,使绞机不受导线摆动的影响,进入绞机的导线也要求在同一方向上,并带有一定尾张力,使导线进入绞机后不至于跳槽。
四、导线的展放
1、准备工作
(1)安放绞磨时,机身要摆正,卷筒对准牵引方向,否则会同机动绞磨一样,牵引绳容易掉槽或压死,两个轮胎要平,轮胎前后要掩牢,机身前后的支架和支脚要撑好,前支架下面要用道木顺向垫实,后架脚要成八字形,着地点要相平,使受力后不下沉或移动。
2、再次检查通讯联络是否畅通,线盘架高度,方向是否合适,导线尾绳张力是否一致。
3、检查已上盘的导线外观质量,消除线盘上的铁钉等易挂损导线的异物。
4、往机动绞磨卷筒缠绕钢丝绳时,先将钢丝绳绕入卷筒上,再将卷筒外侧的拉板与锚固钢丝绳连牢。
牵引绳在机身下面进入卷筒受力之后,其高度以不磨损机件为准,否则,应调整机身或导向滑车位置。
5、从线盘上方将导线头引出,用φ15的尼龙绳按导线进入张力轮顺序(右进左出,上进下出)缠满轮槽。
一端连接导线头,另一端引出张力轮,慢速起动张力机,用人力拖住尼龙绳,将导线引出。
6、当走板接近大转角塔时,塔上监护人应提前通知张牵场减速,同时调整滑车及走板的倾斜角度,以保证走板顺利通过滑车。
当走板通过滑车后,应及时通过调整子导线张力将走板调平。
7、当走板接近或刚通过上场塔位时,牵引绳及导线仍可能上扬,塔上工作人员应采取
可靠的压线措施保护好导线,当压线滑车不受力时,通知牵引场停止牵引,待取下压线滑车后方可通知牵引场继续牵引。
8、导线着地点应采取木板。
木棒等保护措施。
9、导线展放完毕后守塔人员应向张力场报告压接管所在位置并作好记录。
10、子导线编号:面向大号侧,每相线从左至右依次为1#子导线、2#子导线。
第五章紧线
一、紧线准备工作:
1、耐张塔紧线前的准备工作:
(1)在耐张塔紧线侧的反向打好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对地夹角30°,最大不得超过45°。
耐张塔两边相线各打一根临时拉线,中相可不打。
(2)临时拉线应打在靠近拉线点附近主材的节点上,并用木头或麻布包好主材角钢,以减少对钢丝绳的磨损。
(3)对杆塔所有螺栓紧固一次,塔材缺件补好。
2、临时拉线安装要求:
(1)、临时拉线方向要求与紧线耐张段成一直线;临时拉线地夹角为30°--45°。
(2)、临时拉线的组装:导线用φ14钢丝绳或GJ—70钢绞线作拉线。
用3T双钩调节,下部配3吨地锚,埋深不得小于1.5m;地线拉用φ9.3钢丝绳或用GJ—35钢绞线作临时拉线,用1.5吨双钩调节,下部配用三联桩固定。
3、紧线前注意事项:
1、检查子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消除跳槽现象;
2、检查直线压接管位置,如不合适,应处理后再紧线;
3、导线损伤的应在紧线前按技术要求处理完毕《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补休预绞丝后可在紧线后装间隔棒时装设;
4、现场校对驰度观测档位置,复测观测档档距,设立观测标志;
二、紧线操作及注意事项
1、当检查各部位准备妥当、人员就位后,即可发出紧线命令。
2、紧线顺序:本工程施工采用双线紧线法紧线。
挂线的顺序是:一般在紧好地线
后,先紧中相导线,后两边相导线。
3、紧线过程中,各中间杆塔要随时注意滑车活动及压接管过滑车的情况(压接管过滑车应采取保护措施,严禁压接管弯曲),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停止牵引,进行处理。
4、挂线端的临时拉线要随时进行调整,保持杆塔横担正直。
5、紧线接近驰度时,应预先发出信号,减慢牵引速度。
驰度观测应从挂线端开始,依次进行,回松往返调整。
6、杆塔调直后,当驰度观测无误,即可话印。
紧线划印其划印点应从挂线孔中点垂直于导、地线交点为准,划印后切割的瓷瓶串长度值必须按实际组合尺寸切割。
7、挂线时,应尽量减少过牵引长度。
本工程的最大过牵引长度不得超过0.2米,孤立档不得超过0.15米。
8、当挂好线后,检查开口销,弹簧销是否正确。
一切正常后,再松出牵引绳。
9、在紧线过程中,严禁有人站在导地线的正下方及转角杆塔导地线的内角侧。
对上扬档应有压线措施,对连续过耐张塔应增设预偏设施,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牵张设备。
10、所有奶张杆塔的地线横担上只允许两个施工人员的荷载(且包含了跳线串上一人的荷载)。
所有跳线绝缘子串只允许一个作业人员。
上下合成绝缘子时,应使用爬梯或软梯。
11、信号人员必须清理前后半档线。
12、紧线工具严禁以小代大;信号必须畅通,严禁私自离岗,在信号不同的情况下,严禁牵引。
13、紧线后,测出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及对地面危险点距离,并换算其弧度至最高温度情况下,看其是否满足规程要求,对不合格要求者应及时处理。
14、如果采用几档观测f时,首先使距离紧线杆塔最远一个观测档的弧度垂达规定值;然后放松导线,再依次使其它观测档的弧垂达到规定值。
这样返复观测,最后收紧导线使弧垂达到规定值。
15、观测弧垂时应待导线处于稳定后再观测。
三、放、紧线主要机具
第六章驰度观测方法的选择
一、驰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
1、观测档位置分布比较均匀,相邻两观测档相距不宜超过五档;
2、宜选择档距离大、悬挂点高差较小的线档作观测档;
3、宜选对邻近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观测站;
4、不宜选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5、观测f的温度,应取不直接被太阳照射处的实际温度。
6、导线、地线的f皆由架空线的悬挂点算起,量尺寸时,应垂直向下量取。
7、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8、弧垂观测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避雷线的温度,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
第七章附件安装
一、安装要求:
为防止导、地线因风向振动而磨损,紧线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
附件安装前必须先将杆塔校正、调直,弧度调平。
1、由于本工程采用玻璃绝缘子,无需用兆欧表对绝缘子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不得自碗头中脱出,验收应清除瓷瓶表面的泥垢。
2、所有挂线金具在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不合要求者不能使用,锌皮脱落者涂刷防锈漆。
3、在杆上进行附件安装,垂直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地面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并对杆上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监护。
4、杆上作业人员必须采用双保险,腰绳应系于横担上,以防止导、地线脱离滑车时,机具故障而发生事故。
所有重要跨越档附件安装时,导线应使用千斤头进行保险,相邻的杆塔不得同时在同一相线上进行附件安装。
5、为了防止导线或避雷线因风振而损伤,弧垂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附件安装时间不应超过5天。
二、安装工艺规定“
A、螺栓穿向:顺线路方向一律由送电侧穿入,横向穿者对单线、单瓷瓶串两边线由外侧向内穿,中线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垂直方向者,由上向下穿。
对双串瓷瓶,本工程统一规定:双串瓷瓶横线路方向的螺栓穿向,由瓷瓶串外侧朝内穿,顺线路和垂直方向按单串
方向穿。
、
B、开口销应对称开口60°--90°,开口后不应有裂纹,且开口销不得用其它线材代替。
C、弹簧销穿向:(面向受电侧)
耐张串:由上向下穿。
即瓷瓶大口朝上;
直线串:边线:由内向外穿(瓷瓶大口朝塔身);
附件安装时,应特别注意碗头大口朝向:其弹簧销穿向按螺栓穿向要求进行。
D、瓷瓶要逐个用2500V兆欧表进行摇测,其电阻值不得小于500兆欧,并应做好记录。
E、导线不能与金具直接接触,两相联处应缠绕包带,缠包长度应超出金具端部10mm,用缠绕式回头压死,其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绕向一致。
F、防振锤安装尺寸误差要求不大于±30mm.
G、合成绝缘子的上下必须采用爬梯,严禁直接攀登。
三、防振锤距离安装原则:
1、直线塔安装距离从线夹出口到防振锤螺栓中心;当直线悬垂金具为双线夹时,同样分别从两侧线夹的出口开始比量;
2、耐张塔安装距离从钢锚环中心到防振锤螺栓中心。
四、耐张塔跳线安装
1、引流线安装后应悬链状自然下垂,引流线弧垂1.5~1.5m.。
2、耐张线夹引流板要求两面光洁,以保证任何一面都可以作为电气接续用,引流板联接时需涂上导电脂。
3、跳线应使用未经牵引的原状导线制作,应使原弯曲方向与安装后的弯曲方向一致,以利外观造型,使其工艺美观。
4、一般安装跳线时,在地面将跳线组装成整体,连同其悬垂绝缘子串一并起吊,在塔上就位安装,起吊绑扎点取在跳线的两端和每串绝缘子的适当位置,各起吊点的提升速度应相互协调。
5、跳线的所有悬挂点和连接点完全装好后,再安装跳线间隔棒并进行外观整形。
6、跳线安装后,测量最小对塔距离,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查明原因,进行改装或重装。
第八章架线工程安全要求
1、吊挂绝缘子串前,应检查绝缘子串弹簧销是否齐全、到位,吊挂绝缘子串或放线滑车时,吊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2、放紧线时的通信必须迅速、清晰、畅通;严禁在无通信及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放线。
3、放线滑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4、线盘架应稳固、转动灵活、制动可靠。
线盘或线圈展放处应设专人传递信号,防止导、地线起金钩和拉翻线盘。
5、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操作。
线盘或线圈接近完时,应减慢牵引速度,并提前做好导线临锚准备。
6、越线架的搭设或拆除,应在被跨越电力线停电后进行,在接到停电通知后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的验电器验电。
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必须立即在作业范围的两端挂工作接地线,同时将三相短路。
搭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或地线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施工结束后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及工器具离开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
7、重要跨越处应设专人监护。
8、导线的尾线或牵引绳在线盘上的盘绕圈数均不得少于6圈;
9、旋转连接器严禁进入牵引轮或绞磨磨筒;
10、液压机压接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前检查液压钳体与顶盖的接触口,液压钳体有裂纹者严禁使用;
2)液压机启动后先空载运行检查各部位运行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压接钳活塞起落时,人体不得位于压接钳上方;
3)放入顶盖时,必须使顶盖与钳体完全吻合,严禁在未旋转到位的状态下压接;
4)压泵操作人员应与压接钳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并注意压力指示,不得过荷载;
5)压泵的安全溢流阀不得随意调整,并不得用溢流阀卸荷。
11、升空作业必须使用压线装置,严禁直接用人压线。
12、压线滑车应设控制绳,压线钢丝绳回松应缓慢。
13、紧线杆塔的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以及导线、地线的临锚准备应设置完毕;
14、紧线前应检查分裂导线不得相互绞扭;
15、紧线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悬空导线、地线的垂直下方;
16、紧线应使用卡线器,卡线器的规格必须与线材规格相匹配,不得代用;
17、挂线时,当连接金具接近挂点时应停止牵引,然后作业人员方可从安全位置到挂线点操作;
18、挂线后应缓慢回松牵引绳,在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察耐张金具串及杆塔的受力变形情况;
19、附件安装前,作业人员必须对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20、相邻杆塔不得同时在同位安装附件,作业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21、双钩紧线器或葫芦应挂在横担的施工孔上提升导线,无施工孔时,承力点应加强且衬垫软物;提升前用挂胶钢绞线或钢丝套子垫胶皮将导线兜住挂在横担上,增加一道保险;
22、拆除三轮放线滑车,不得直接用人力送放;
23、附件安装时,安全带(绳)应栓在横担主材上,不得拴在绝缘子串上;
24、割断后的导线应在当天挂接完毕,不得在高处临锚过夜;
25、装设接地装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1)接地线应采用编织软铜线,不得使用其它导;
(2)接地线不得用缠绕法,应使用专用夹具,连接应可靠;
(3)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或地线端,拆除时的顺序相反;
(4)挂接地线或拆除接地线时必须设专人监护,操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绳)或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鞋;
(5)耐张塔挂线前,应用导体将耐张绝缘子串短接;
(6)附件(包括跳线)全部安装完毕后,应保留接地线竣工验收方可拆除;
26、在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
27、在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后,必须首先进行验电操作,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
验电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相进行,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
28、工作间断或过夜时,施工段内的全部工作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
29、施工结束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器具、材料)撤离杆塔并经检查验收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进入带电危险区;
第九章架线工程质量要求
1、导线在用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可不作补修,只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砂
纸磨光
1)铝、铝合金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2)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伤小于4%;
3)单金属绞线损伤面积为4%及以下。
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要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采用缠绕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缠绕材料应为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
其长度不得小于100mm.
(3)采用补修预绞丝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3个节距,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
3)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盖。
(4)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
3)补修管可采用液压或爆压,其操作必须符合第2)条的规定。
3、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符合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
1)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的截面超过上面第4条的规定时;
2)连续损伤的截面积或损失的强度都没有超过上面第4条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但其损伤长度已超过补修管的能补修范围;
3)复合材料的导线铜芯有断股;
4)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4、作为避雷线的镀锌钢绞线,其损伤应按下表的规定予以处理。
镀锌钢绞线损伤处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