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1724168364.988534.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
1.选择题
第1题.
假如你是一名考古学家,你会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人们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
A:
B:
C:
D:
【答案】C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图片C是纺轮,它是半坡原始居民纺线用的工具。

故选C。

第2题.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答案】C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置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所以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第3题.
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材料,其中反映了唐朝文化辉煌的是()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水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
(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C: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D: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
【答案】D
【解答】
我国古代废丞相,改设六部,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加强是在()
A: 明朝
B: 唐朝
C: 清朝
D: 元朝
【答案】A
【解答】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第5题.
下面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

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 《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
C: 《辛丑条约》之后
D: 《马关条约》之后
【答案】D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这场现代化运动是()
A: 虎门销烟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答案】B
【解答】题干中千余名为求官而来三分钟慷慨派是指当时在北京应试的举人,他们联合发动的公车上书运动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所以这场运动是戊戌变法,B正确;ACD不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第7题.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

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资产阶级也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答】①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错误,资产阶级并没有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
③④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

这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故选D。

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B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项正确。

故选B。

第9题.
某法典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受到它的重大影响。

对该法典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 伯里克利
B: 查士丁尼
C: 孟德斯鸠
D: 拿破仑
【答案】B
【解答】根据题述内容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受到它的重大影响可判断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主持修撰的。

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具有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故选B。

2.材料分析题
第10题.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国理政】
材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医学成就】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医圣是谁?华佗为实施外科手术而发明了什么药物?
【文字之美】
材料三:
(3)图1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2是《兰亭集序》,其作者是谁?
【答案】
(1)原因: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

(2)医圣:张仲景。

药物:麻沸散。

(3)文字:甲骨文。

作者:王羲之。

【解答】
(1)根据材料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原因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第二小问,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

(2)第一小问,根据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及材料图片可知,是甲骨文。

第二小问,根据《兰亭集序》及所学可知,是王羲之的代表作。

第11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三: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远方时有至者……
——《明史•郑和传》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助于当时什么鼎盛局面的形成?此后开通了哪一条沟通亚欧的陆上交通要道?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一座重要的大商港。

结合所学,政府设立了哪一外贸管理机构?列举当时促进海外贸易繁荣的一项技术。

(3)材料三七奉使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外交往的因素。

【答案】
(1)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

丝绸之路。

(2)广州
(或泉州)。

市舶司。

指南针。

(3)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外的友好往来。

(4)交通发展,设置机构,科技发展,历史人物的积极贡献等。

【解答】
(1)据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凿空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有助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此后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宋代的著名大商港有广州、泉州。

宋代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当时促进海外贸易繁荣的是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3)材料三七奉使反映了郑和下西洋,据材料三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远方时有至者……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的友好往来。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促进中外交往的因素是交通发展,设置机构,科技发展,历史人物的积极贡献等。

3.论述题
第12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全球重组
1900~1925年1926~1945年1946~1976

1977~2000年
一战,1914~1918;俄国革命,1917;
大萧条,
1929~1939;冷战,1946~1991;
,二战,
1939~1945;西班牙
内战,1936~1939;
日军侵华,南京大屠
杀,1937;
希特勒与大屠杀,
1933~1945;
印度,不合作运动,
1920~1922;文明不服从运动,
1930;印巴分治,1947;亚洲去殖民化和独立,约1947~1984;
拉丁美洲;美帝国主
义兴起,1895~1941;
朝鲜战争,
1950~1953;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美军参与越南战争,
1965~1973;
后殖民冲突;
苏联一阿富汗战争,
1979~1988;
两伊战争,1980~1988;
海湾战争,1990~1991;
中东,约1947年至今,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6年;邓小平改革,1980
年代。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全球重组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大国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
阐述:20世纪初,英法等国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征服了亚非拉地区。

一战后,建立起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法等国,美国和苏联凭借强大的工业和军事能力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联合一体化进程加快及日本的崛起等因素,冲击了两极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世界格局随之变动。

示例二
论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阐述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一战及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冲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原有的政治格局不断受到冲击,成为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示例三
论题。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对现代全球重组起了重要的影响,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材料中不同时间的事件分开进行提炼阐述,也可以汇总进行总结概述。

论点示例如下:大国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等。

阐述时要结合实际历史事实,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