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
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初步谈话:
同学们,你喜欢发明创造吗?敢于怀疑科学家的话吗?
2、谈话质疑: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我放进一颗石子,水就会怎样?(观察后回答)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你回答的对不对?好,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吧。
答案就在课文中。
二、初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
没有读通的句子再读几遍,然后听听学习伙伴是怎样读的。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水平又巩固了识字,读通了故事)
4、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
然后读音并组词,并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考试的“考”。
(5)编写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5、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6、去掉音节。
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如:抢摘“丰收果”“夺红旗”“猜字谜”等。
7、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识字效率)
三、感悟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2)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要求:让学生反复读一下“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3、课件出示伊琳娜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己读书思考。
(1)、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然后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并说说理由。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读好伊琳娜的话。
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
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围绕郎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课件出示,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示下面几种理解:
a、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去试一试。
b、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c、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d、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四、拓展延伸:
从课外书或者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玻璃杯,小石块、小金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生词卡“朗志万”,请一位同学读出来,他是法国的一位科学家,有一次他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谁就会满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小朋友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
2、对,有一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他是谁呢?谁来叫一叫她的名字?出示生词卡“伊琳娜”。
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谁能在书上找到这个自然段读一读,谁读得既通顺又流利,老师就让他上来做这个实验。
3、请同学做实验
二、朗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
2、出示多媒体生字词
先请一位学生带读,然后去掉拼音齐读,再只留生字让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本。
最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连词齐读。
三、练写生字
1、老师用动作引出“漫”字,让学生说出此字特点,并找出左窄右宽的其他四个字:提、哄、喝、骗。
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分析。
2、学生练习写字
四、再读感悟
1、老师提问: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3、多媒体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读一读。
4、伊琳娜知道了答案后是怎样做的,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地读。
5、请你想一想,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朋友呢?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再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6、开动脑筋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德华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拓展
多媒体出示画面文字“我来做一做”:生活中你有那些事是通过亲手做得到结果的?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通过动手做实验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你知道哪些科学家?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叫朗志万。
教学“朗、志”,给“朗、志”组词,出示图片用“朗志万法国科学家”说一句话。
3、出示伊琳娜图片,再来认识一个女孩“伊琳娜”。
教学“伊”,给“伊”组词。
教学“琳娜”,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左中右结构)。
指出“琳”读前鼻音。
4、在他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学完课文13课《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对话。
②标出课文的小节。
2、检查反馈
学生分节读课文。
ⅰ)朗志万向伊琳娜提了哪个问题呢?请一生来读第一节。
出示这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
请别的小朋友也来提提这个问题。
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
ⅱ)面对这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们有哪些不同反应?
请一生读2、3节,请一生读4、5节,请一生读6、7节。
ⅲ)点评学生朗读
三、探究学文
1、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2、伊琳娜怎么想?她又是怎么做?
学生交流。
妈妈怎么说?指导读好妈妈的话。
出示伊琳娜怎么做的句子。
抽生读、齐读。
3、让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
怎么做呢?
第一步:杯子里装满水;第二步,把金鱼放进去。
请学生上台做实验。
要一边说,一边做。
大家仔细看,水有没有漫出来呢?
4、看到这个结果,伊琳娜非常----(惊讶),让,我们用惊讶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指导朗读
5、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非常生气,她想:()。
第二天,她就去找朗志万,谁能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
齐读伊琳娜的话。
6、你觉得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孩呢?出示朗志万的话,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读6、7节。
7、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她对朗志万说:()。
8、小结:现在,你们明白朗志万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吗?(预设:他就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平时要动手做做看。
不轻信、不盲从科学家。
)伊琳娜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儿。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习伊琳娜,遇到事情都要动手做一做。
四、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给哄、骗组词
五、写字
1、哄、骗: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2、师板写“骗”。
3、学生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朗读深化。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三、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收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四、写字
反思:上好这堂课,简单理理自己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一、感觉今天同学们学习状态比较好,因为后天学校安排同学们去春游,心中不免担心,可能会有个别同学分心,会坐不住。
看来,我的担心是多虑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好,不仅都静下心来,专心听讲,还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二、感觉今天上课比较顺。
从谈话揭题,到随文识字,到探究学文,直至完成写字教学,师生配合比较默契,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三、在本课中,识字教学比较扎实。
能联系学生旧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识字。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文本,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安排了几次比较有效的说话练习。
四、在教学中还是有些遗憾。
如在引导学生读、说朗志万提的问题时,忽视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奇怪”在哪里?要是能落实“奇怪”,可能效果会更好。
探究关注点:课堂教学高效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