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平安区畜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东市平安区畜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斌春
【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6(037)001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李斌春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畜牧局 8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01
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畜牧业紧紧围绕“种优质草、养良种畜、扩饲养量、打富硒牌”这一基本思路,树立生态文明和现代畜牧业理念,积极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海东市平安区面积769km2,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3万,耕地面积32.27万亩,天然草地面积80.72万亩。
2014年,全区实现畜牧业产值1.76
亿元,2015年10月底,全区共存栏各类畜禽40.3万头只,其中:猪4.67万头、羊11.06万只、牛1.21万头、鸡20.28万只、兔3.08万只;肉、蛋、奶产量分
别达到6803t、1028t、6239t,实现畜牧业产值1.78亿元。
2.1 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全区规模养殖场户已达1473户,其中,肉羊现代
生态牧场3家,肉羊家庭牧场200户,已通过省级认定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5家。
规模养殖场(户)存栏畜禽17.36万头只,交上年同期增长14.6%。
2.2 蛋鸡、肉羊两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利用全区富硒资源优势,通过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形成了以平安绿雏富硒蛋鸡养殖场和洪水泉特色养羊示范区为代表的富硒蛋鸡、肉羊两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
目前,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中蛋鸡、肉羊存栏分别占全区总存栏的61%、43%。
绿雏鸡蛋已通过了农业部
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并经青海省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为0.42mg/kg,
达到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农畜产品硒含量分类标准(≥0.15mg/kg),已申请办理了富硒产品标识,并以形成富硒品牌。
2.3 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015年,本区规模养殖企业(基地)重点续建和新建项目共14项,计划完成投资750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277万元。
2.4 国家投资项目争取顺利在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有关国家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加大项目申报与落实力度。
截至目前,落实了牧草良种补贴等项目15项,共争取国家投资及补贴资金2442.37万元,较2014年增长47%。
2.5 硒草种植成效显著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加大对弃耕地等土地流转,2015
年完成富硒饲草种植12.1万亩。
特别是以洪水泉乡为中心的集中连片饲草种植工
作成效明显。
全区饲草种植已基本形成了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销的种草经营模式,已逐步向草产业方向迈进。
2.6 “三品一标”申报认定工作有序开展全区已有6家(绿雏、金阳、伊源、生兰、联胜、宏达)养殖企业通过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今年已有6家养殖企业
申报了认证,认证后全区无公害畜产品养殖基地将达到12家。
2.7 产业化程度不断增大全区共培育建设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其中:生猪3家、蛋鸡2家、肉牛羊7家),实现了在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四大特色养殖产业中,均有一个龙头企业在带动。
以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为依托,以金阳、绿雏等养殖企业为龙头,带动2018户农户(其中,生猪养殖户1018户、蛋
鸡养殖户1000户)发展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
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截止目前,共向项目户发放仔猪3054头、雏鸡70000羽。
3.1 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
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3.2 畜牧业投入不足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企业和农民对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国家项目投资少,而企业和农民自筹资金的能力又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4 畜牧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全区养殖业仍处于粗放性管理阶段,同时,受事
业经费的限制,新型畜牧业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服务技能弱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4.1 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富硒蛋鸡和肉羊两大产业,兼顾肉牛和生
猪产业,并依托龙头企业做好富硒畜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培育。
以平安绿雏富硒蛋鸡养殖场为抓手,通过加强技术措施,让富硒鸡蛋成为我省禽蛋市场上的拳头产品。
以洪水泉村等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创建富硒羊肉品牌。
以平安金阳和平安联胜养殖有限公司为抓手,着力打造富硒瘦肉型猪肉品牌。
以青海文强和平安子诺肉牛养殖场为抓手,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富硒牦牛肉品牌。
同时,积极引导肉牛肉羊养殖企业开展清真牛羊肉屠宰、分割、包装,指导养殖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富硒专用标识”的申报认定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
4.2 积极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以集约化、专业化、
组织化、社会化为基本方向,着力在培育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主体上狠下功夫。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畜牧业经营主体职业化。
以海东市“三农惠民贷款”为契机,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大户参与家庭牧场建设。
狠抓现代生态牧场建设,以洪水泉乡为核心,利用6年时间,通过引进适合本地区
饲养种植的牛羊和牧草新品种,推行杂交繁育技术、自然放牧技术、饲草料种植收割及加工利用技术,拟建成由10个区域小牧场组成的以自然放牧与舍饲半舍饲相结合,具有高原特色的洪水泉富硒现代生态大牧场。
2015年,将重点抓好3家现代生态牧场建设。
4.3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紧紧抓住省、市扶持发展养殖企业的政策机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养殖场,规范原有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大全区规模养殖总量。
“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建规模养殖场5家以上。
4.4 着力抓好饲草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牧草良种补贴等项目为契机,把硒草
种植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首要任务,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燕麦、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箭筈豌豆等饲草,着力打造硒草品牌。
以平安丰得利富硒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十三五”期间将饲草种植面积保持在12万亩左右。
提高饲草料生产、收割、加工、贮藏等机械装备水平,提升生产加
工能力和产品档次。
同时,以青海晨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在1~2年时间内建成年产10 万t以上饲料加工企业1家,开展富硒饲料生产,为发展富硒畜产品提供充足的富硒饲料。
4.5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紧紧抓住省、市扶持发展养殖企业的政策机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养殖场,加强引导、扶持、带动其他规模养殖加速发展,促进畜牧业快速、稳步发展。
“十三”五期间每年争取国家投资较上年增长20%。
4.6 积极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以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种畜
引进、改良点建设、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提高全县畜禽良种覆盖率。
开展杂交改良,扩大生猪、肉羊、奶牛“自繁自育”规模。
继续抓好牛羊人工授精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畜禽品质和个体生产性能。
4.7 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狠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坚决防止乱抛乱扔病死畜禽现象。
指导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引导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引进加工设备和技术,进行有机复合肥和环保燃料的加工。
4.8 在富硒畜产品打造上谋求新突破以富硒蛋鸡和肉羊两大产业为重点,兼顾
生猪和牦牛产业,继续按照《平安县高原富硒蛋鸡产业发展规划》和《平安县洪水泉特色规模养殖示范区建设规划》,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紧紧依托养殖龙头企业全力做好富硒畜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培育。
开展集中连片饲草种植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富硒饲草种植基地,积极引进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饲料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加工、试用、研发富硒饲料,着力打造富硒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