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事随心所欲带来的后 果是什么?
六.作业:当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各种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热能、水、空气、土壤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的环境因素有哪
些?
(2)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 响牧草生存的?
观察、思考、讨论、交 流、回答
用问题引发学生思 考 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归纳能力
生态系统的概念
(3) 用网罩起来的草几 乎被蝗虫吃光了, 而未用网罩起来的 草却生长良好,这 是什么原因呢?这 个例子又说明了什 么?
2. 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 3. 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
(4)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 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 吗?
3.组织学生进一步正确书写 食物链,并引导分析食物 链。板书展示正确的草原生 态系统食物链,引导进一步 讨论。
(1)你数出了几条食物 链?你是怎样数出的?
(2)这些食物链为什么会 出现交叉?
过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 物网逐级流动的。人类是否 也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 员?人类活动是否会影响到 生态系统呢?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 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
4.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
析”,思考。 (1)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
质最多?为什么?
(2)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 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 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补充事例“水俣 病”,这个事例给大家怎样 的启示?
生态系统具有一 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
定的自动调节能

思考”。
以食物链:草→兔→狐为
例,4 人小组进行讨论。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平潭第三中学 林心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1)当雨量充沛、气候适
宜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 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 数量急剧增加,其他生物的
思考、讨论、交流、归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培养学生归纳
总结能力
数量会发生变化吗?
(2)兔的数量会无限制 地增加吗?这个例子说明了 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
2.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 生态系统的影响。
(1)在草原上适度放 牧,草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 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 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 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 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组成 成分,那么生态系统的组 成是怎样的呢?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 “资料分析”,组织讨论。
(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 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让学生自主阅 读和讨论交流,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 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 最终与消失吗?
(3)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 物、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 中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什 么角色?
(4)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 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组 成成分?它们各自有什么作 用?
2.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生态系 统的组成,建构知识框架。
食物链与食物网 1.谚语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我们知道这样的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 米”。这些谚语生动地反映 了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 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叫做食物链。
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如果 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原会 发生什么变化呢?
(2)这个例子又说明了什么 问题呢?
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一员,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
影响到生态环境,你们知道 有哪些实例?
展示实例,交流自己的 通过展示交流,培
看法、观点
养学生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系统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相处 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组织活动“尝试正确书写 食物链”。组织学生展示并 判断自己所写的食物链是否 正确。
加深理解各成分彼 此之间的关系
练习正确书写食物 链,及时反馈并评 价,解决重点,突 破难点
引导讨论。 (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 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 是什么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 么?
(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
四.课时安排:2 课时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二课 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导入新 课
1. 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
学生活动 思考回忆 回答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过渡新知
议一议的插图,出示思考
题。
(1) 图中影响牧草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