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海高速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青海高速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强
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9期
摘要:详细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绿化的必要性,充分论证了青海省高速公路绿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作用及在水土流失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根据青海省内的自然条件,比较详细的罗列出了青海高等级公路的绿化特点与难点,针对难点一一找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高原特性;生态平衡;绿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9-0090-02
1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高速公路绿化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因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公路交通安全而言,道路绿化既能稳固路基边坡,美化环境,诱导行车视线,减少司机的疲劳期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1美化环境
这是高速公路绿化建设最直接的景观效益。

高速公路绿化同时也是国家绿化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绿化率的同时也为司机的安全驾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减弱噪声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周围村庄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很大影响,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可以减弱噪声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净化空气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会污染环境使空气质量下降,公路绿化植物能吸收一部分有毒尾气,净化空气。

同时也吸附尘埃及有害病菌,对空气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1.4保护管线设施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下埋有各种管线设施,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对路面造成破坏,同时也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

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时,必须重视绿化设计及建设,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人文、风俗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植物品种,尽可能地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环境,减少对原有区域内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2青海绿化工程特点及难点
2.1特殊地域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
青海地域辽阔,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空气稀薄、生态极其脆弱。

(1)海拔高: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造成全省植物品种十分单一,公路绿化品种选择十分贫乏;
(2)年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海拔影响,西宁及海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很低只有5℃昼夜温差极大,从零下10℃到零上20℃再到零下10℃均可在一天内体现出来,这样就造成植物日生长不平衡及年生长量少等问题;
(3)土壤差:全省所有区域几乎均为盐渍土,土壤含盐碱量很高,部分地域土壤的含盐量几乎到达15%,在这些土壤上几乎不能满足植物对土壤的各项要求;
(4)年降雨量少:由于受地形,海拔、气候等因素影响造成全省年平均降雨量偏低只有175mm,全省全年70%的时间处于干旱期,这就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5)生长季节短:青海全省绿化季节只有3月中旬至6月中旬3个月的时间,所以青海的绿化季节中的各项绿化任务十分繁重。

综上所有不利因素导致青海高速公路绿化存在植物成活率低及后期养护成本高等困难。

2.2绿化植物材料的适应性选择难度较大
青海地处高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植物品种十分单一。

所以在为高等级公路选择绿化植物物种时,既要考虑到高原气候等自然环境现状,还要考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如,高寒少雨、生长季节短、植物生长缓慢问题,春季风多植物水份吸收和蒸腾的失调问题,漫长严寒冬季的植物越冬问题,不良土壤所造成的“生理干旱”等生长问题。

总之,既要考虑大区域的大气候,又要考虑小区域的小气候,加之,高寒地区公路绿化用材很少,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选择范围很小,所以选择绿化植物就产生了很大难度。

在青海绿化尚难,要做到美化、彩化就更难了。

3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取得经验
3.1科学规划,营造绿色长廊
青海境内多山,公路多蜿蜒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公路用地窄、绿化难度大。

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坚持点、线、面结合,积极探索立体绿化模式。

一是以线路绿化为主线,对不可绿化和难以绿化的路段通过开山、凿岩、整形造地等工程措施创造条件进行绿化,保证公路沿线不断绿,修建花坛、种植片林,提高绿化档次;二是充分利用公路边坡、护坡道、挡土埝等区域,全面覆盖可绿化的公路用地;三是在保护原有野生植被群落的基础上,对公路绿化进行补充完善,提高绿化标准;四是在公路隔离栅上种植攀缘植物(山荞麦),使高速公路形成了一道道苍翠的绿壁长廊。

我们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谋划设计方案,抽调懂技术、会治理的人员对绿化路段进行科学设计,敲定了适宜的绿化植物,形成可绿化用地全部覆盖的一整套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

边坡不稳定路段栽植耐旱的黑刺、柽柳、柠条,用来稳定边坡、路基,保护路面;傍山险路、道路线型变化较大路段,设计种植祁连园柏、青海云杉等醒目树种,以预告线路变化,引导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系数;线形顺畅、平整路段以观赏灌木为主,为行人创造美丽的行车环境。

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了我省高等级公路绿色覆盖率,公路两侧呈现绿色长廊之势。

3.2优化绿化模式,提升绿化品位
多年来,我们针对我省以往干线公路绿化以杨柳树为主、树种单一、效果欠佳等问题,打破常规,开阔思路,先后引进了国槐、白蜡、五角枫、油松、桧柏、云杉、沙棘、柽柳、柠条等多种品种用于公路绿化,极大地丰富了绿化树种,提高了公路沿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过去公路等级低,公路绿化千篇一律。

现在公路等级高了,绿化美化也应与时俱进,上档升级。

我们解放思路、大胆求索,在设计模式上坚持乔、灌、花、草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互补,观果树种与观花树种并重,落叶与常绿共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上乔、中灌、下花草”为主框架的绿化模式。

“上乔”即公路绿化的上层以在公路边坡和护坡道及隔离栅处种植高大的乔木为主,以乔木树冠为主线,形成绵延起伏,错落有致的主绿化带,构筑绿化骨架;“中灌”即在公路两侧绿化平台种植沙柳、黑刺等灌木,形成郁郁葱葱、生气盎然的灌木层,增强绿化功能;“下花草”即在下层栽植不同品种的草本花卉,如荷兰菊、金叶犹、景天等形成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花草长廊。

上述模式使公路绿化基本上实现了四季有景,两季有花的目标,绿化标准和绿化档次都有了显着提高。

3.3精心配置,突出美化效果
青海地域宽广,孕育了许多旅游圣地,如中国最大的内陆及咸水湖-青海湖、黄教圣地-塔尔寺、全国唯一的土族县-互助等都是国内外游人神往的地方。

陆路是游客来去往各个旅游景区的唯一通道。

所以,树立良好的青海高等级公路形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是交通公路部门的首要任务。

3.4特殊路段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经验
(1)盐渍土壤:我们采取换填及改良相结合,植物有针对性选择相配套等措施进行绿化建设及后期养护管理。

换填土壤要求含盐量在3‰以下、PH值在7左右。

(2)植物选择:为保证土壤条件一般路段的绿化建设效果,组织绿化各方面专家级我局工作人员,对全省各种可以用于公路绿化的品种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从海拔、抗盐碱、耐寒、后期养护费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排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特有的柠条、柽柳、骆驼蓬、黑刺、白刺、山荞麦均可以用作我省土壤条件较差区域内的公路绿化,在这些物种中以柽柳作为中央分隔带绿化物种、柠条作为边坡物种、山荞麦作为隔离栅攀援物种,效果最为突出。

(3)种植方式:我们在种植方式上发现,选择抗逆性较强的灌木密植比正常乔灌间植的种植方式具有成本低、修剪便宜、后期养护成本低等特点。

4取得的成效
至今,我省高等级公路绿化里程约达330公里,绿化面积约386.5公顷,种植各类乔灌木600余万株、植草362余万平方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了8条绿化走廊,大大改善了我省区域气候,为我省创建园林绿化及旅游城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省高等级公路绿化自2001年平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今天的西过境绿化开工建设,我们一直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理念,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攻克了一个个高等级公路绿化施工难题,为今后的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养护经验。

面对今后的高等级公路绿化建设,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科学务实的工作理念做好今后的等级公路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庞静.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7年.
[2] 巫启新,夏焕柏.云贵高原东部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种秀灵.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植物的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收稿日期:2011-08-11
作者简介:宋志强(1978-),男,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高等级公路绿化、环保、水保等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