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8期(总第225期)
我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程育杰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李店畜牧兽医站,743409)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20)08-0086-02
摘要:对我县黄牛改良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建议,要切实增强对牛改工作的认识%科学制定黄牛改良规划%努力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和持续加强黄牛冻配改良技术推广,同时要加强牛的疫病防控工作,发挥中兽医药在牛病诊治中的作用$
关键词:黄牛改良;问题;对策
静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处,是传统的半农半牧以农为主的县份,养牛业历史悠久,黄牛品种以秦川牛为主,饲草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活动的主导产业。
1现状
我县黄牛改良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专始,是我省首批开展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县份,题经历了由颗粒冻精改良技术向细管冻精改良技论
迷术的转变过程$目前,黄牛冻配改良工作已经成为全县肉牛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科技支撑,对于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深度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2黄牛改良工作覆盖面窄
我县以西门塔尔为主导品种进行的杂交改良,多年来虽被部分农户所接受,但还是覆盖面太窄,目前,全县333个行政村平均6个村1个黄牛改良冻配点$改良工作的覆盖面约为65%左右,还有35%约2.5万头适配母牛没有进行黄牛冻配改良,严重影响全县黄牛改良工作的整体水平$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县个别山村比较偏远黄牛改良覆盖不上,仍处于空白,这些偏远山村牛的繁育仍靠传统的本交方式$
2.3缺乏科学的黄牛改良计划
牛改开始以来,虽然省上制定了全省黄牛改良方向,确定了一些优良的肉牛品种,但有些地方不按统一规划执行,而是盲目引进$全省已经
近几年,随着牛产业的快速兴起,养牛业的升温,各级政府开始鼓励加大牛改力度,投入了一定财力和人力,力求提高冻配数量,但由于我县起步晚、动作慢,对改良认识不是很到位,因而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2存在的问题
2.1遗传材料供应不规范
受市场影响,冻精价格和质量不一,种质水平差的劣质冻精低价流入各地$忽视种质水平,导致性能低下$全省各地仍然存在劣势育种公牛本地杂交现象,有部分地区仍然严重$
作者简介:程育杰,甘肃静宁县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有超过八个品种肉牛精液,随时不受限制地使用,缺乏统一的规划要求和长期的育种和改进目标$县上也在实施基础母牛保种,但是在实际操作改良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科学的牛改计划,加上授配母牛的品系档案不全、系谱不清,没有有效地推广实施肉牛二、三元杂交技术,影响了全县肉牛品质的提升,不能很好达到黄牛冻配改良技术效益的最大化$
2.4(黄牛改良工作经费不足
近年来,省市业务部门虽岀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只是保障了基础设施配置、器械物资投放和补贴液氮冻精费用等,缺少具体的工作运行经费,全县所有的黄牛冻配改良点经营效益不好
,
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工作连续性和冻配质量不能保证。
2.5黄牛冻配改良队伍不健全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一名技术较高的冻配从业人员都具备2年以上的技术经验。
由于黄牛冻配改良点的效益两极分化,导致了牛改队伍不健全。
条件好的区域,经济效益较好,从业人员比较积极,工作开展良好,黄牛改良数量逐年增加。
自然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艰苦,区域内母牛存栏较少的牛改点,效益不好,不能有效吸引牛改从业人员,牛改工作时断时续,致使从业人员转行流失严重。
3对策及建议
3.1提高对牛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实现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又是精准扶贫和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所以持续提升黄牛改良工作水平,促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所以我们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把黄牛冷配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的硬性指标之中,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2切实制定科学的黄牛改良计划
按照省市黄牛改良方向,结合全县肉牛类群的特点和黄牛改良现状,确定适合我县的肉牛改良品种和改良技术路线,做好基础母牛建档立卡和黄牛改良登记等基础工作。
以红安格斯、南德温为主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在做好平凉红牛新类群培育的基础上,杂交二代推广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改良,区分不同的受配母牛和不同的区域进行科学的冻配改良。
3.3努力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
我县改良母牛数量占存栏基础母牛的65% 左右,还有2.5万头未参与冻配改良,这些是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的重点。
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2020年第8期(总第225期)
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网络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
式,大力宣传改良牛的特点和经济效益,提高群
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落实扶持资金。
建议省市
业务部门每年下拔部分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解决
增设牛改点和液氮冻精定期配送费用,同时,对
部分效益不好和亏损的牛改点给予一定补贴。
三
是淘汰劣质种公牛。
对偏远山区暂未设立牛改点
的区域内种公牛进行定期鉴定,对不符合种用标
准的种公牛依法强制淘汰。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
将黄牛改良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范畴,采取目
标责任管理办法,奖优罚劣。
3.4持续加强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培训
根据当前黄牛改良工作的发展新形势,持续
推进牛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邀请市县肉
牛繁育专家和技术精良的一线黄牛改良操作人
员每年进行2期以上培训,授课,理论结合实践匸
专进行培训。
重点要进行母牛生殖生理、发情临床:
题鉴定、细管冻配技术、产科疾病防治、肉牛三元杂论交等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努力建设适应现代肉牛迷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黄牛改良技术队伍。
3.5牛改过程中加强牛的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
在黄牛改良过程中,牛的疫病防控及检疫工
作不容忽视,要结合岀入防疫制度,搞好牛改人
员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做好免疫工作。
必须对引牛
进行严格全面的检疫,特别是对种牛要彻底全面
的检疫,重视疫苗接种工作,要建立专业的疫苗
接种登记管理体系,确保免疫接种可查可寻。
除
了对重大牛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岀败、布氏杆
菌病、结核病、流行热等要进行重点防控外,对牛
的一些普通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繁殖障碍性疾
病也应予以重视。
而对这些疾病诊治,传统的中
兽医药有它独特的优势,应注意在临床中传承应
用,创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