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7.《练习七》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后记
知识梳理
根据学生的整理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归纳,完善板书(见板书设计)。年、月、日、时、分、秒…
内化理解
初步应用
(一)基础练习
1.(数学书第56页的第1题)
练习时,注意巡查。
2.数学书第56页的第2题
左右对比一下,有什么区别。
左边是夜晚10点半,你怎么知道的?用24时记时法怎么表示。
右边是早上10点半。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用24时记时法怎么表示。
7.思考题
倒过来思考时间,就可以知道最迟应在13:12分从家出发。同时教育学生:乘车应提前一点时间,人等车,车不等人。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提问:通过刚才一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练习:《补充习题》练习七
第二题一般将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比较大小。
第6题《故事王国》播放了15:00-14:20=40(分钟)
第七题1.李娜在路上用了8:45-8:10=35(分钟)
XX区XX学校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
年、月、日(练习七)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P56-57 练习七,补充习题P46-47。
教学
目标
1.通过系统地回忆、整理年、月、日、时、分、秒相关的时间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提高学生合理利用时间、节约时间、统筹安排时间的能力,发展时间观念。
3.灵活运用24时记时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巩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转化。
难点: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学具
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回顾
整理
形成
网络
回顾引入
谈话: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时间的相关知识,谁愿意将课前整理的向大家展示一下。(投影展示)
3.数学书第56页的第3题
确定第一次的时间是9时,第二次是9+4=13时,第三次时13+4=17时。
4.数学书第56页的第4题
从16:39到16:59经过了59-39=20分钟。。
5.数学书第57页的第6题
让学生自主提一些经过时间的问题。
同时教育学生合理、灵活安排时间。
6.数学书第57页的第7题
学生说明题意,填出车站与机场往返几个时间,找出它们的规律,从而知道:王叔叔应乘12:00的班车。
2.李娜一共用了8:45-8:10-10=25(分钟)
上下对比,为什么答案比一样。
延伸
拓展
综合
应用
1.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ຫໍສະໝຸດ ,你又有哪些体会?2.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46-47页.
板书
设计
时间的练习
年:平年、闰年 时:1时=60分
月:大月( )小月( )2月 分:1分=60秒
日: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