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重庆名校通用版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名校【精品】通用版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按意思写词语。
①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名望极大。
________
②群星环绕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________
③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________
④熔化毁掉;烧掉。
________
3.补写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
横野:________。
意思:__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
怪生:________。
意思: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
锄豆________。
亡赖:________。
意思:________。
二、信息匹配
4.选择不是一类的一个。
①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________
②公路铁路马路山路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
三、选择题
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皱纹(zhòu)B.抱怨(yuàn)C.逼迫(bī)D.挣脱(zhēng)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个。
A.爱戴B.俏丽C.凯旋D.婉诺
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茫茫宇宙,人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
B.教室里,老师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C.同学们带着准备好的礼物来到丽丽家,这是大家蓄谋已久的活动。
D.小山似的海浪奔腾着,咆哮着,前赴后继地扑向提岸。
8.课文《飞夺泸定桥》是围绕________展开故事情节的。
( )
A.泸定桥B.“飞”和“夺”C.与敌人的战斗
四、语言表达
9.写一段话,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些词语,夸夸边疆建设者或我们的子弟兵——人民解放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___很穷,____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填关联词语)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判断修辞)________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
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zhān)苔(tái)。
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nián)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zhān)住.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
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交响乐。
日子久了,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茂盛。
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
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
一月后,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30厘米。
此外,还有预报地震的山芋藤(téng),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11.根据短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植物________的小草________的味道
12.用“竟然”、“格外”各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的奇妙之处。
简单地介绍了山芋藤能________,水葫芦能________漆树会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
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
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
”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4.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姿态 ________的歌声
1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16.“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17.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
18.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腾云驾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一泻千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驾、姿、忘、泻”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
【解析】
【详解】
略
3.(1)笛弄晚风三四声宽阔的原野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2)不是遮头是使风怪不得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3)中儿正织鸡笼溪头卧剥莲蓬锄掉豆田里的草亡,同“无”,在这里意思这里指顽皮、淘气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解析】
【详解】
略
4.(1)上海(2)信息高速公路
【解析】
略
5.D
【详解】
略
6.D
【解析】
【详解】
略
7.C
【解析】
【详解】
略
8.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课文是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的。
按照“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
9.哪儿需要你们,哪儿就有你们的身影。
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你们总是像白杨一样,那么坚强,那么勇敢,那么执着。
即使是在人烟稀少的西藏,还是冰冷的南极,只要祖国需要,不管建设任务多么艰巨,不管工作环境多么恶劣,你们总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圆满完成祖国交给的光荣任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
【详解】
略
10.(1)虽然;但是
(2)比喻
(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4)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
【解析】
(1)本题是对关联词语的考查,需要先理解该句子的意思,明白前后两句是转折的关系。
(2)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看到“就像”这样的关键词语,可以知道是比喻句,本题是把菜园比喻成翡翠。
(3)本题考查对拟人句的掌握,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4)本题是病句题,许许多多和无数意思是一样,属于语句重复,所以删除一项即可。
11.奇妙淡红色很甜
12.竟然:他竟然一天没有到校;
格外:晓云今天看上去格外精神。
13.植物能吃虫植物会听音乐预报地震净化水“咬人”
【解析】
11.略
12.略
13.略
14.雪白、高雅、嘹亮
15.稀奇、爽快、格外
16.①④
17.白天鹅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黑天鹅,是稀罕的品种,雍容华贵,端庄秀丽,让人们大开眼界。
18.不能被所谓的常理拘束和限制。
【解析】
14.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解答时带着问题读第一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
15.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6.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17.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