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芝麻轮作春夏季种植管理技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芝麻轮作春夏季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在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及时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保障人民生活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科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出油菜—芝麻轮作春夏季种植管理工作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冬油菜种植现阶段管理工作
(一)防治低温冻害
江西早春季节易出现“倒春寒”异常低温天气。
种植户应养成提前跟踪查阅当地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并做好相应的育苗与大田生产防冻技术预案。
在选用抗寒品种的基础上,可通过施用多效唑、烯效唑等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
若遇低温寒冷天气,应及时清理厢沟、腰沟、围沟,排除雪水,降低田间湿度,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雍根,促进油菜生长;根据苗情长势,可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与硼肥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多菌灵150克混合后兑水50公斤,在晴天均匀喷雾,或撒施草木灰等农家肥。
在春后要做到“三沟”相通,做到下雨天雨停田间无积水,降低田间的湿度,预防菌核病。
(二)蕾薹期管理
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具体时间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油菜早薹早花是油菜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油菜的正常生长。
对已经早薹早花的油菜田,要及时摘除主薹。
一般在晴天摘薹,寒潮来临时不宜摘薹,以免伤口受冻腐烂和感染病菌。
摘薹后,每亩施尿素2~3公斤,促进油菜健康生长。
蕾薹期植株的吸肥量迅速增加,需要大量的无机营养,为给油菜丰产搭好架子,需追施抽薹肥。
施用时间要根据菜苗长势和地力来决定:抽薹期苗体较小,抽薹肥一般要适当早施;对于健长苗,可在薹高20~30厘米时施用。
抽薹肥一般占总施氮量的25%~30%,同时,可将50%的钾肥在抽薹期施用。
春季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加速土壤养分的释放,去除田间杂草,有利于油菜春季稳长。
油菜春发过猛时,通过深中耕可切断部分根系而抑制油菜徒长,从而抑制抽薹。
中耕结合培土,对于加速田间排水、防止倒伏也有一定作用。
二、收获与储藏
一般在油菜终花后25~30天、植株上有2/3的角果呈现黄色时收获最适宜。
这时主轴基部角果开始转为黄白色,籽粒呈现固有色泽,而分枝上还有1/3的角果呈现绿色。
刚脱粒的籽粒含水量一般较高,不宜立即装袋堆放,要晒干后再储藏。
储藏时籽粒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0%。
如脱粒后遇阴雨天气,必须放置室内风干,并经常翻动,防止发热变霉。
三、芝麻播种基础工作
(一)播种安排
江西素有夏、秋两种芝麻的种植习惯,5月下旬到7月上旬均有播种记录,前茬作物主要为油菜、水稻、花生,受土壤墒情影响。
生产上应该防止播种太早,以免遭受寒流袭击。
夏芝麻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宜在7月上中旬,尽量抢早播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芝麻的有效生育期。
最好雨后播种,播后下雨易产生硬壳。
播种方式为条播(每亩用种量350克)、穴播(每亩用种量250克)、撒播(每亩用种量400克)。
撒播时种子均匀疏散,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能控制行株距,单秆型行距为0.3~0.4米,分枝型品种行距为0.4~0.5米,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每穴播5~7粒种子。
(二)品种选择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6月易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芝麻发病频繁,病情严重,主要以茎点枯病、青枯病、枯萎病等为主,其中茎点枯病是我国芝麻普遍性发生的病害,常年发病率10%~20%,重者达8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时颗粒无收。
宜选择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出油率高、增产潜力大的芝麻品种。
(三)精细整地
芝麻种子细小,不能深播,故要求表土层保墒良好、干净无杂质、平整细碎。
适当深耕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减轻病害。
(四)田间管理
1.及时定苗间苗
芝麻出苗数常为所需株数的10倍左右,因此需及时定苗间苗。
幼苗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至3~4对真叶时再按所需株数定苗。
对受渍涝害造成缺苗的芝麻田块,可采取带土移栽办法,及时移稠补稀进行补栽。
由于芝麻生育期短,种子粘上湿土后2天就发芽,所以对于大面积缺苗或死苗的田块,可在排水后迅速撒播补种。
密度控制在每亩1.0万~1.5万株(单杆型),0.8万~1.0万株(分枝型)。
肥力低或施肥少,迟播时还可再密一些。
2.科学管水
芝麻最怕渍,水分偏多会形成高脚苗、根浅、抗逆性差、植株黄化、生长缓慢、容易引发病害,因此雨停后要及时开挖畦沟。
开沟做畦有利于排水,是减轻渍害的有效措施。
畦宽为2~3米,具体宽度视地势而定,畦高15~20厘米,为了便于排灌水,畦长最好控制在30米以内;开好腰沟、围沟和地头沟,清除沟中泥土,使沟沟相通,让水流畅通,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严防积存明水和暗水。
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即应浇水防旱。
3.合理施肥
芝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100公斤产量的大致需肥量为N 6.24~8.13公
斤、P
2O
5
2.19~
3.28公斤、K
2
O 6.24~10.19公斤。
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
左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
由于初花至盛花是芝麻一生中的需肥高峰期,在初花期前后追施速效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地力薄、植株长势弱时,要适当早追肥,可每亩施速效氮肥5公斤。
土壤缺硼的地区,施用硼肥有良好效果。
另外,在始花至盛花期,一般用0.4%的磷酸二氢钾液,选晴天下午喷施,能增加蒴果重量和粒重,提高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