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液体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液体易燃液体种类繁多,使⽤范围⼗分⼴泛。
可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
容易燃烧的液态物质。
凡是闪点在45摄⽒度以下的液态物质属于易
燃液体。
这类物质⼤部是有机化合物,其中不少属⽯油化⼯产品。
我国《建筑设计防⽕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成甲类液体、⼄类液体、丙类液体三类。
⽐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法,可将上述甲类和
⼄类液体划⼊易燃液体类,把丙类液体划⼊可燃液体类。
甲、⼄、
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硫化碳、氰化氢、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烷、1-已烯、2-戊烯、1-
已炔、环已烷、苯、甲苯、⼆甲苯、⼄苯、氯丁烷、甲醇、⼄醇、
50度以上的⽩酒、正丙醇、⼄醚、⼄醛、丙酮、甲酸甲酯、⼄酸⼄酯、丁酸⼄酯、⼄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油醚等;
⼄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苯、正丙苯、苯⼄烯、正丁醇、福尔马林、⼄酸、⼄⼆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等;丙类液体(闪点≥60℃)有:
正⼗⼆烷、正⼗四烷、⼆联苯、溴苯、环已醇、⼄⼆醇、丙三醇(⽢油)、苯酚、苯甲醛、正丁酸、氯⼄酸、苯甲酸⼄酯、硫酸⼆甲酯、
苯胺、硝基苯、糠醇、机械油、航空润滑油、锭⼦油、猪油、⽜油、鲸油、⾖油、菜籽油、花⽣油、桐油、蓖⿇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亚⿇仁油等。
了解闪点对防⽕⼯作的意义很⼤。
液体的闪点越低,⽕灾危险
性越⼤。
根据物质的闪点可以区别各种可燃液体的⽕灾危险性。
因此,⼈们把闪点作为决定液体⽕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前,
按照我国的划分标准:闪点在28摄⽒度以下的为⼀级易燃液体:闪
点在28摄⽒度~45摄⽒度的为⼆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5摄⽒以上
是的为可燃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苯、⼄醇、丙酮、甲醛、⼄醚、甲胺、⼄腈、⾹蕉⽔、⼆甲苯、⼆硫化碳等。
这些物品⽤途⼴,但极易发
⽣⽕灾事故,⼀旦着⽕,燃烧猛烈,延烧时间长,会造成严重后
果。
(a)易燃液体之所以危险,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易燃性。
闪点低,⽐重⼩,挥发性较⼤,着⽕能量⼩。
2.易爆性。
爆炸是瞬间发⽣的。
易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与空
⽓混合,浓度达到⼀定程度时,遇明⽕往往发⽣爆炸,⼈们猝不及防,破坏性很⼤。
3.流动扩散性。
如有渗漏,会很快向四周扩散,扩⼤其表⾯积,加快蒸发速度,提⾼在空⽓中的蒸⽓浓度,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4.带电性。
醚类、酮类、酯类、芳⾹烃、⽯油及其产品、⼆硫
化碳等⼤部分易燃和可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具有荷电能⼒。
在灌注、输送、喷流过程中能产⽣静电。
5.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热膨胀系数⽐⽔⼤得多,受热易膨胀,蒸⽓压⼒增⾼。
当液体贮存在密闭的容器⾥时,有可能会造成
密封容器⿎胀,甚⾄爆裂。
6.忌氧化剂和酸。
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酸类接触,容易发⽣剧
烈反应以致引起燃烧爆炸。
7.毒害性。
易燃和可燃液体,⼤多有⼀定的毒性,有的毒性较⼤。
(b)易燃和可燃液体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与⽕灾危险性有以下
关系:
1.易燃与可燃液体的沸点越低,其闪点也就越低。
⽕灾危险性
也就越⼤。
2.易燃和可燃液体的⽐重越⼩,其蒸发速度越快,闪点也越低,⽕灾危险性就越⼤。
易燃和可燃液体的蒸⽓⼀般都⽐空⽓重,不易
扩散,容易发⽣燃烧爆炸。
3.同⼀类有机化合物中,⼀般是分⼦量越⼩的⽕灾危险性越⼤。
如在醇类化合物中,甲醇的⽕灾危险性要⽐分⼦量较⼤的⼄醇、丙
醇的⼤。
4.在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醚的⽕灾危险性最⼤,醛.酮.酯
类次之,醇类⼜次之,酸类的⽕灾危险性⽐较⼩。
5.在芳⾹族碳氢化合物中,以氯基、氢氧基.氨基等基团取代
了苯环中的氢⽽形成的各种衍⽣物,其⽕灾危险性,相对说来⼀般
是⽐较⼩的。
取代的基团数越多,则⽕灾危险性越⼩。
含碳酸基的
化合物不易着⽕,但含硝基的化合物则很易着⽕,所含的硝基越多,爆炸危险性越⼤。
6.重质油料的⾃燃温度⽐较低(如沥青的⾃燃温度为280摄⽒度),轻质油⾃燃温度⽐较⾼(如苯的⾃燃温度达555摄⽒度)。
7.⼤部分易燃和可燃液体,如汽油、煤油、苯、醚、酯等是⾼
电阻率的电介质,所以都有摩擦产⽣静电放电发⽣⽕灾的危险;醇类、醛类和羧酸不是电介质,电阻率低,其静电⽕灾危险性很⼩。
8.由于不饱和羧酸构成的可燃液体(如⼲性植物油)分⼦中具
有不饱和的共轭链结构,在室温下易被空⽓中的氧所氧化,并逐渐
积累热量,因此具有⾃燃能⼒。
这些不饱和羧酸的不饱和程度越⼤,⾃燃能⼒也越强,存放时的⽕灾危险性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