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实施性教学计划.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实施性教学计划
主笔人:倪贵林
一、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应用写作、外语和计算机办公软件知识,计算机辅助制图、机械基础等必备知识,掌握人造板制造及深加工技术、人造板设备调试与操作技术,人造板生产管理与营销技能,适应人造板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2.人才的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胶合板厂、细木工板厂、刨花板厂、中密度纤维板厂、浸渍纸厂、贴面板厂、集成材厂、科技木厂、LVL厂、胶粘剂生产厂、人造板技术标准部门、人造板机械厂、人造板机械经销店等生产加工与经营性企业。

从事人造板生产工艺设计、工艺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研制、设备管理、生产管理、产品品质管理、人造板设备的操作与调试、浸渍纸生产、人造板贴面、人造板产品营销等岗位的工作,达到人造板行业中等职业资格水平,至少获得一个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具体岗位分析如下:
表 1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毕业生职业岗位分析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1.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备机械基础(机械原理和机械零部件)等基础知识;具备木材检验与识别知识;具备人造板产品质量检验知识;具备生产管理和营销的基本知识。

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
具备外语应用能力。

具备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能力(CAD或Top solid)。

2.专业能力
(1)专业基础能力:
具有机械制图的能力。

具有木材检验与识别的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
具有人造板生产工艺设计与工艺规程编制能力;
具有人造板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能力;
具有人造板深加工技术的操作与开发能力;
具有胶粘剂制造与调制能力;
具有人造板机械操作和调试能力。

3.综合能力
具有人造板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规范。

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修养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实干、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

(二)能力、素质分析与分解
表2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能力素质表
表3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通用能力分解表
专业基本素质分解表
四、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2+1模式)。

修业年限:三年。

五、总学程时间表
三年制总学程表
六、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2006级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木质材料制造与应用)高中起点三年制教学计划进
注:(1)考试课用下划线标出;主干课在课名前加“*”号;实习周数用括号标注。

集中授课用“〔周数〕(周数)”(2)实验含现场教学,实习含课程设计。

七、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注:实训项目包括实验、实习实训项目
八、课程设置(主干课程说明)
主干课程共计6门、474学时、28学分。

1.人造板机械(86学时、5学分)
其内容包括:各种主要人造板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各种人造板机械的调试方法、操作方法;各种人造板机械的维护方法等。

2.胶粘剂制造技术(90学时、5.5学分)
其内容包括:胶粘剂的化学与胶粘机理;胶粘剂原料的选用;胶粘剂的制造技术;胶粘剂的使用调制技术;游离甲醛检测技术与治理技术。

3.胶合板制造技术(86学时、5学分)
其内容包括:胶合板原料的材质标准、产品标准;胶合板生产工艺制定方法;胶合板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胶合板设备与刀具、工具、卡具、量具的选用与使用方法;胶合板刀具的刃磨方法等。

4.刨花板制造技术(78学时、4.5学分)
其内容包括:刨花板原料的材质标准、产品标准;刨花板生产工艺设计与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刨花板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刨花板在线检测技术;游离甲醛控制技术等。

5.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78学时、4.5学分)
其内容包括:中密度纤维板原料的材质标准、产品标准;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设计与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中密度纤维板在线检测技术等。

6.人造板表面装饰技术(56学时、3.5学分)
其内容包括:人造板各种饰面操作技术;人造板表面装饰工艺设计与生
产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浸渍纸制造方法;人造板饰面设备的调试方法;产
品质量检验方法。

九、学生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
1.可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A)级证书;
2.可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
3.须获得木材加工技术类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个。

十、其他必要说明
(一)教学进程
全学程共151周,其中入学、就业教育和军训3周,考试6周,假期31周,理论教学51周,实践教学50周(详见教学进程表)。

实验教学时数属于理论教学,各课程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本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2778学时(实习每周按30学时折合),必修课22门,选修课共3门、90学时、4.5学分。

本专业满学分为159.5学分,最低修满159.5+5=164.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的5学分为获得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证书1个所得学分。

(一)教学计划特点
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人造板设计与制造专业和相关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了应用性。

在教学时间上突出技能环节的教学需要。

(二)考核方法
1.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

2.考核类型:分考试、考查两种。

⑴理论考试课程:共有14门,其中专业课7门。

考试课程按教学进程于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两次,平时测验2~3次;实验课于期末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程实习单独考核记成绩。

⑵理论考查课程:共有8门。

不考核的课程为考查课。

具体考核内容均以实施教学大纲为依据,并注意测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毕业成绩主要依据教师鉴定和实习结束进行的理论知识及具体操作考核的结果来确定,或以毕业设计形式通过论文答辩进行评定。

所有课程考核、考查成绩、实习科目考核成绩、毕业实习成绩等均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生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经考试合格者发给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凡通过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⑶教学实习考核:采取实际操作考核为主、口试和笔试为辅的方法。

⑷生产综合实习和专业实践考核:采取顶岗实习单位和学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重点放在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上。

⑸毕业设计(或论文):毕业实习成绩主要依据指导教师的鉴定和实习结束后进行的理论知识及具体操作考核的结果来评定,或者通过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定。

(三)教学模式
在进一步做好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和要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教学基地,根据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活动,安排教学进度,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

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技术型、管理型专家以及社会产业界的力量为教学服务,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小组成员
系主任:组长:组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