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学期初一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3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春学期初一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考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5、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 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C.隋炀帝灭陈 D.隋文帝灭陈
16、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隋大运河示意图” 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C处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观察上图可知,大运河
的南北两端分别应该是今天的
A.广州、北京
B.北京、杭州
C.杭州、北京
D.广州、杭州
18、以下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有
①隋炀帝的残暴骄奢②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③农民起义的打击④老天爷不助隋朝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9、唐朝建立的时间与建立者分别是
A. 626年,李渊
B. 618年,李世民
C. 618年,李渊
D. 626年,李世民
20、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朕失一镜矣。
”被
唐太宗比为“镜”的人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21、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 B.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C.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D.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2、“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加到380户。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
最快的时期。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大臣廉洁奉公B.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逸D.人口多,粮食少,连年出现灾荒
2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根本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右图)补
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进一步完善科举制B.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C.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25、对“开元盛世”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
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交通便利D.文化发达
2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三者的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
A. 戒奢从简
B. 重用人才
C. 重视地方吏治
D. 虚心纳谏
27、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从这些盛世局面中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劳动人民生活安定,没有剥削和压迫
D.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8、“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你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中所说的“天
可汗”是指谁吗?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9、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A.开明的民族关系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繁荣的农业发展
D.高超的艺术水平]
30、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誉为“诗仙”,这位诗人是
A.王维B.贾岛C.李白D.孟浩然
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
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A.诗圣B.诗狂C.诗魔D.诗史
3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曾写下著名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的白居易,他的诗具有的风格是
A.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B. 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C. 大气磅礴,意境开阔
D. 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33、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
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以下属于“画至于吴道子”的是
A.《步辇图》B.《洛神赋图》C.《送子天王图》D.《辋川图》
34、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5题10分,36题10分,37题10分,共计30分。
)
35、隋朝、唐朝是我国文化兴盛的朝代,社会逐渐形成了尊师重教,读书风气浓厚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部编七下历史教科书(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看重什么?(2分)
材料二: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文帝和隋炀帝如何创立与前朝不同的选官制度?(2分)
隋文帝:隋炀帝:
材料三: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比喻牢笼、范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为完善科举制做了什么贡献?(2分)
材料四:武则天爱惜人才,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做了什么贡献?(2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的创立有何积极作用?(2分)
36、唐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夷狄”指什么?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材料二:见下图
图1:唐朝《步辇图》图2:玄奘西行求法(邮票)(2)图1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入吐蕃?唐蕃和亲对吐蕃有何影响?(2分)
(3)图2中,玄奘向西前往哪个地区取经?(1分)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的哪本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1分)
材料三: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派的使节当时称为什么?(1分)在唐朝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谁?(1分,多写不得分)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2分,一点即可)
37、隋唐时期,科技、文化、重大工程等方面有重大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工程篇】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1)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1分)从哪一年起陆续开凿大运河?(1分)
【工具篇】材料二: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2)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
具名称。
(2分)
A: B:
【瓷器篇】材料三: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中哪种瓷器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而闻名中外?(2分)
【城市篇】材料四:右图是唐朝某座城市的平面图。
它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
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指唐朝哪座城市?(2分)
【文化篇】材料五: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2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19:DACDC 20—24:DDCBD 25—29:BBCAB 30—34:CDACC
二、材料题
35、(1)门第(2分)
(2)隋文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分,出现“考试”即可)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1分)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2分,1点即可)
(4)创立殿试制度(2分)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分,1点即可)
36、(1)少数民族(1分);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2)文成公主;(1分,错字不得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分)
(3)天竺或者印度(1分);《大唐西域记》(1分)
(4)遣唐使(1分);鉴真(1分)
(5)唐朝政权的强大,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2分,言之有理即可)
37、(1)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1分);605年(1分)
(2)A:曲辕犁;(1分)B:筒车(1分)
(3)唐三彩(2分)
(4)长安(2分)
(5)唐诗(2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19:DACDC 20—24:DDCBD 25—29:BBCAB 30—34:CDACC
二、材料题
35、(1)门第(2分)
(2)隋文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分,出现“考试”即可)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1分)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2分,1点即可)
(4)创立殿试制度(2分)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分,1点即可)
36、(1)少数民族(1分);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2)文成公主;(1分,错字不得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分)
(3)天竺或者印度(1分);《大唐西域记》(1分)
(4)遣唐使(1分);鉴真(1分)
(5)唐朝政权的强大,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2分,言之有理即可)
37、(1)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1分);605年(1分)
(2)A:曲辕犁;(1分)B:筒车(1分)
(3)唐三彩(2分)
(4)长安(2分)
(5)唐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