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靠包装还是价值发现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靠包装还是价值发现
包装与价值发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并存的,企业在漫长的上市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些漫不经心的小疏忽而导致上市失败。

通常投行人士在进场做IPO项目时,都会向企业提供一张工作时间表,上面列出了该上市项目所有重要工作你完成日期和预计的申报、审核、上会、发行日期,虽然这个时间表的计划跨度不会超过一年,但是真实的IPO项目经历一年到三年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要折腾多久才能上市?有人说要看运气。

班妮曾遇到这样一家企业,那时候打算在海外上市,他们和香港的财务顾问马不停蹄的做尽调,帮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海外上市的法律架构,眼看就要聘请国际投行启动项目了,六部委联合下发“10号文”《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红筹上市就这样成了泡影。

这家企业后来迅速转战A股,又赶上了证监会暂停审核,经过长达1年的等待,工作重启进发审会审核又遇到经济不景气,相关产业被列入限制发展产业,一上会就被毙掉了。

这就是所谓的时运不济,后来班妮和这家公司遇到了同一天路演,而这已经是5年以后了。

上市的包装,是因为在发行审核制度下,审核标准决定了一家企业如何进行包装以及包装到什么程度。

为了将审核风险降到最低,在辅导和保荐一家企业上市的过程中,投行人需要把审核标准的每一项要求和指标都奉为“圣旨”。

譬如创业板刚推出的时候,对于创业板企业在报告期内盈利成长性的要求,曾被监管机构在某次专业培训时形象地用两种商标来解释:企业报告期内的盈利表现如呈“耐克型”则符合盈利持续增长的标准,如呈“李宁型”则不符合。

因此想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如果在报告期内有业绩波动,就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业绩包装成“耐克型”的增长曲线。

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来调节财务报表,需要合理运用,然而财务造假欺骗投资者和合法地运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一步。

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是,很多企业在决定要上市以后,首先要补缴公司历史上欠缴的税款以满足上市的规范性要求,有很多企业为上市补缴的税款甚至达到几千万元。

补缴税款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企业粉饰业绩、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上市才会产生,而是整个社会商业环境、监管体系、税收制度的系统性问题。

结语
班妮后续的文章还书写了当投行遭遇金融危机时,每个人是去是留情况不一,作者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分清利弊,实属真切的语言。

在中国怎么买股票,资本市场内部的股市以及告别投行该如何选择出处,班妮也花费了精力用大篇幅进行介绍。

本文的读书笔记暂停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想法,而我所做的就是不误导大家对此书的认识。

班妮的文字富有感染力且真实,可以打消我们对投行及投行人的一些疑惑。

可以说,当我们真的进入投行很久以后,翻阅这本书可以获得新的灵感和坚持的理由。

当我们选择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是否坚持,有时候需要作出努力去看清自己工作的本质,这比与旁人的事业进行比较来的更为真实。

很多时候因为时间迅速流转,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会很谨慎也更想先行了解,那么班妮的书的确可以带领我们亲历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