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珊瑚虫B.乌贼C.蜘蛛D.蝗虫
2.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鲍鱼、牡蛎B.海葵、海蜇C.乌贼、鱿鱼D.蜗牛、扇贝
3.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生殖器官
D.以上都是
4.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体表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C.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D.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肺
5.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青蛙、鳄鱼B.大鲵、海龟、青蛙
C.蟾蜍、大鲵、蝾螈D.蟾蜍、海龟、大鲵
6.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粘液,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
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A.外套膜
B.外骨骼
C.贝壳
D.角质鳞片
8.蝙蝠像鸟一样可以在空中飞行,但不是鸟,它区别于鸟的主要特征()
A.体内有脊柱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
9. 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
C.吸收功能差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
10.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种类数量最大的类群是()
A. 节肢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 环形动物
11.人在狂笑时若用力过猛,会出现上下颌不能合拢的现象,是由于()A.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D.关节腔内有滑液
12. 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13.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蜘蛛结网、大雁南飞B.老马识途、猫抓老鼠
C.鹦鹉学舌、公鸡报晓D.黄牛耕地、孔雀开屏
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B.长尾猴发现豹时发出一种叫声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15.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蜗牛——呼吸器官是肺
B.蝴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16.下列家兔的生理特点与其食性有关的是()
A.身体被毛 B.盲肠特别发达C.心脏分四腔D.用肺呼吸
17.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 海葵和寄居蟹共生在一起
B. 一片草地上生活着许多昆虫
C. 昆虫、青蛙、蛇形成一条食物链
D.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释放信息激素,使其他个体迅速聚集
18.对“两栖动物”的正确理解是()
①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②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生活过渡的一个类群;
③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④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20.下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蛙捕食农业害虫保护庄稼B.虾、蟹为人类提供蛋白质
C.果蝇使水果腐烂,没有利用价值 D.蝗虫是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2.蛔虫是常见的动物;乌贼俗称墨鱼,但不是鱼,而是属于
动物。
鳄鱼和娃娃鱼分别是动物和动物。
3.鱼生活在水中,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4.人们将动物按有无脊柱分为动物和动物。
5.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7.哺乳动物的牙齿有、和的分化。
8. 自然界中只有和两类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属于_____________动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是两侧对称。
()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行的动物。
()
(4)从环节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有了分节现象。
()
(5)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
(6)蚯蚓既能适应环境,也能通过疏松土壤,排出粪便而影响环境。
()
(7)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
(8)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9)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达,能够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
(10)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
四、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8分)
(1) 请据图写出鱼鳍的名称:
3、_ 5、
(2)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
二是。
(3)鱼在游泳时, 和主要起平衡作用.尾鳍能控制运动的方向.
(4)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6],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流出该结构的水和流进鱼口的水比较成分减少了。
2.如图是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8分)
(1)请据图写出结构名称:
[1] [2] [3]
(2)鸟的身体呈,前肢变成,
有利于飞行。
(3)鸟的发达,附着在胸骨上,能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4)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呼吸方式为。
3.下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种肌群协调活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共8分)
(1)图中的⑴表示 ,⑵表示 。
两块肌肉一般都是 收缩和舒张,因而可以很好的完成 动作和 动作。
(2)由图看出,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 组肌肉协调配合活动。
完成动作的时候,常常是一组肌肉 ,而另一组肌肉 。
4.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繁殖:请分析回答:(7分)
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捕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
随后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下一枚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即以亲代储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开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
子代黄蜂未见过其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繁殖行为是 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
(2)小明还观察了一 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 。
(4)在蚯蚓走迷宫的试验中的“ ”也是常见的一种学习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ABCDC/DBBDA/ADACB/BDDC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有口无肛门;
2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3尾部、躯干部、鳍4脊椎、无脊椎
5骨、关节、肌肉6生态平衡
7门齿、犬齿、臼齿8、鸟类、哺乳类
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
(6)√(7)×(8)×(9)√(10)×
四、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1)臀鳍、背鳍
(2)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
(3)胸鳍、腹鳍
(4)腮、氧气
2、(1)气管、肺、气囊(2)流线型、翼
(3)胸肌(4)气囊、双重呼吸
3、(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交替、屈肘、伸肘
(2)两组、收缩、舒张
4、(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2)社会、信息交流
(3)观察法
(4)尝试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