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以下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要以预防为主,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整体推进,多部门参与。

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应该由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 法制管理,加强监督。

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必须依法进行,相关法规应该得到严格执行,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

三、责任及分工
1.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包括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和标准,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和检查。

2. 公共场所责任人
公共场所的责任人应当对消防安全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并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定期的演练和培训,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员工和民众
公共场所的员工和民众应当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得擅自操作消防设施,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报告。

四、消防设施和器材
1. 消防设施建设
公共场所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建设相应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灭火器设施、疏散通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2. 消防器材管理
公共场所的责任人应当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组织培训员工,使其熟悉并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五、火灾应急预案
1. 火灾应急预案编制
公共场所的责任人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明确应急组织、应急处置措施以及人员疏散和救助等具体内容,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2. 火灾应急演练
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使员工熟悉火灾发生时的应急程序和逃生通道,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六、消防安全检查
1. 定期检查
公共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责任人应当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

2. 不定期检查
政府部门可以不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责任人应当积极配合并及时整改。

七、宣传教育
1. 定期宣传
政府部门、公共场所和媒体应当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民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

2. 培训工作
公共场所的责任人应当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其熟悉火灾预防、逃生自救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力。

八、违法行为处罚
1. 消防违法行为
对于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公共场所,将依法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2. 违法行为报告
民众可以通过举报电话或举报信件等方式,向相关部门举报公共场所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九、工作机制
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包括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责任人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培训等,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监督和评估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场所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及时整改。

以上为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相关部门和公众应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保障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