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话研究(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神话研究(范文)
第一篇:3神话研究(范文)
第二讲
神话与巫术
本讲内容概述:在远古时期,神话故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巫术活动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巫术是远古时期神话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巫术是远古神话文化的构成纹理。

人们对巫术的不同理解。

1,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文体。

上一讲我们说明,荷马史诗不是原生形态的神话文化,是远古神话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由此必然引来一系列有关神话的问题:远古时期神话文化因为什么而产生?这样的文化有什么功能?
人类学家们告诉我们: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文体。

神话是一种文化的混沌体,是现代诸种分化了的文化之根,之母。

这一讲我们著重分析神话与巫术的关系。

神话与巫术之间的关系,是在研究神话起源时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英国当代宗教学家罗伯特·A·西格尔在《神话理论》一书中,指出:19世纪的理论家关心神话起源问题,20世纪理论家关心神话的重复起源问题。

其实,神话起源问题一直是神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中,有这样一些观点值得注意。

2,有关神话起源的不同理解
一,马克斯·缪勒的“语病说”与“太阳中心说”
二,爱德华·泰勒的“文化遗留说”与“万物有灵观”
1871年泰勒出版其文化人类学代表作《原始文化》其中,泰勒既描述了神话,也谈到了巫术。

泰勒认为:“巫术是建立在联想之上而以人类的智慧为基础的一种能力,但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样也是以人类的愚钝为基础的一种能力。

”(《原始文化》121页)正因为如此,泰勒将巫术看成是
一种古代的文化遗留。

“现代教育发达的社会,把神秘行为作为受卑视的迷信而抛弃了,实际上已经认为魔法是低级文化的产物”。

(同上书,117页)
对于神话,泰勒认为主要产生于对“万物有灵”的信仰。

他说:“日常经验的事实变为神话的最初和主要的原因,是对万物有灵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达到了把自然拟人化的最高点。

”(同上书,285页)泰勒并不想完全否认缪勒的观点,因此,随后,他又说:“把个体生命一般地妄加到全部自然身上的这种幼稚的、原始的哲学观点,和语言对人类智力的早期统治,也许是神话发展的最伟大的两个推动者。

”(同上书,305页)
泰勒没有把神话与巫术相联系,而是将神话看成一种原始的“万物有灵”哲学思想的产物:“对于原始人的部落来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具有人身的灵体。

它们好像人或其他动物一样地生活,并且像动物一样借助四肢或像人一样借助于人造的工具,来完成在世界上预定的职能。

”(285页)
泰勒只是将巫术与神话看成是原始文化中独立的元素,没有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弗雷泽的《金枝》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1890年首次出版《金枝》一书,该书的副标题是“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在泰勒有关巫术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巫术的系统理论。

第一、关于弗雷泽本人詹姆斯·乔治·弗雷泽1854年出生于英国西北部格拉斯哥。

1869年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1874年转入剑桥大学。

本来的专业是古典文学,在古典文学方面也有一些著述。

但是,相比较于后来的民族文化研究,还是逊色一些的。

促使弗雷泽改变专业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1871)一书。

该书所使用的比较研究方法,弗雷泽终身受用。

在很长时间里,弗雷泽仅仅在剑桥大学担任普通研究员。

1907年开始受聘于英国利物浦大学,任社会人类学教授。

不久,又回到剑桥大学任教,在这里一直工作到去世。

弗雷泽1941年去世。

在这个过程
中,他于1914年受封为爵士,1920年起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英国科学院院士。

之所以这样,是与他的人类学方面的著述颇丰有关。

1887年发表小册子《图腾制》、1910年将其扩充为四卷本的《图腾制与族外婚》、1913年出版三卷本的《永生信仰与死人崇拜》、1918年到1919年之间写作《〈旧约〉中的民俗》、1926年出版二卷本《自然崇拜》、1930年出版《火的起源神话》、1933到1934撰写《原始宗教中对死者的恐惧》
第二、《金枝》
《金枝》书名看上去像我们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不是。

该书的副标题为《巫术与宗教研究》弗雷泽之所以用《金枝》来命名他的关于巫术与宗教研究的学术著作,原因在于,金枝本身是特殊的文化符号。

首先,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中,金枝发挥过重要作用。

公元前后,屋大维一统山河,称“奥古斯都”,罗马结束共和进入帝制,开始了伟大的“黄金时代”——是政治、经济的,也是文学、艺术的,屋大维注重文化策略,是西方史上最成功的文艺干预者和文化人士保护人,促使罗马文艺与社会百业一样走向繁荣鼎盛。

黄金时代的诗人三杰,依年序排列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人与统治者的依附关系也由深至浅
维吉尔的主要创作经历一如其墓志铭概括的:“我歌唱过放牧、农田和领袖。

”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以《牧歌》成名,当中已有些诗歌是献给屋大维的了。

他深爱自小在其中成长的田园景色,继后写出《农事诗》,仿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的框架而影响更为巨大、久远(如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反传统著称的法国新小说派作家西蒙,其巅峰之作《农事诗》便与维吉尔相呼应)——不过,这部歌咏乡村生活的名作,乃是配合屋大维振兴农业政策的遵命文学。

而后的煌煌史诗《埃涅阿斯纪》,更是借神话为皇权服务,替帝国奠定意识形态基础
其次,金枝还与古罗马附近内米湖畔一处森林,名叫阿里奇亚丛林中的一座神庙有关。

在希腊神谱中,该神名为阿尔忒弥斯,是月亮之神,与著名的太阳神阿波罗是孪生兄妹,父亲是宙斯,母亲是勒特(leto),爱好狩猎。

阿尔忒弥斯之所以以狄安娜之名安身于罗马附近的丛林里,与阿伽门农的一对儿女有关系。

阿伽门农的女儿叫伊菲戈涅亚,儿子是奥列斯特。

伊菲戈涅亚被阿尔忒弥斯收为祭司,是因为,当阿伽门农率军前往特洛伊报仇之前,射中了阿尔忒弥斯身边的一只赤鹿,引起女神的震怒,指名要求用他女儿伊菲戈涅亚做牺牲祭献给女神,才能平息女神的愤怒。

否则,希腊联军难以成行。

阿伽门农听命于女神的要求,真的让女儿为自己做牺牲。

阿伽门农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有三个:
第一,女神阿尔忒弥斯因为怜惜伊菲戈涅亚而在祭坛上用自己的一只鹿换下了伊菲戈涅亚,使得伊菲戈涅亚成为阿尔忒弥斯忠实的祭司,从此跟随在自己的身边。

第二,就是埋恨于自己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以至于在阿伽门农在外征战期间,与他的堂兄埃癸斯托斯产生私情,并且在阿伽门农凯旋归来的时候,惨遭杀害。

第三,阿伽门农的儿子奥列斯特接受阿波罗的神谕,替父报仇。

,杀死了自己的伯父和母亲。

不曾想,这样的行为,引起远古时代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复仇女神的不满
女神对奥列斯特斯紧追不舍,直到雅典娜出面主持了著名的神界公审。

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判定奥列斯特斯无罪。

尽管在法庭上获得了赦免,但是,由于长期受女神的谴责与追杀,奥列斯特斯精神上出现严重病症。

阿波罗向他示意,如果他能远赴异乡,与他的妹妹伊菲戈涅亚一起将自己的孪生姐妹,月亮神阿尔忒弥斯迎回雅典,他的病就会好的。

然而这样的任务,完成起来,谈何容易。

因为在狄安娜神庙所在地,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凡是外乡人踏上这块土地,都将作为牺牲贡
献给女神。

也就说,这个地方对外人说:“外人莫入”。

好在奥列斯特斯有自己的妹妹做内应,盗取到阿尔忒弥斯的神像,并将它藏在一捆树枝里。

在罗马神话里,他们不是将女神带回到雅典,而是落脚于罗马城外内米湖畔阿里奇亚丛林中。

几经岁月,内米湖畔狄安娜女神的祭司已经不是伊菲戈涅亚,而是可以轮换的。

人们发现,在内米湖畔阿奇里亚丛林的女神神庙边,有一棵大树。

无论白天黑夜,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影,在大树周围孤独地徘徊。

他是个祭司,又曾经是谋杀者。

他总是手持出鞘的宝剑,不停地巡视在大树的周围,显然是防止敌人的入侵。

然而,无论怎样小心,他都逃不出被一个逃亡的奴隶杀死,并被取代的命运。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祭司职位不是终身制的。

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规定:一个祭司的继任者必须杀死前任以后,才能走马上任,直到自己被下一个人杀死。

每一个在任的祭司并不能安生地享受荣誉,无论盛夏严冬,他必须年复一年巡视在大树旁,稍有松懈,就会导致被人杀死的下场。

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杀死现任祭司的,甚至都不能与祭司接上火,能够杀死祭司的必须是一个逃亡的奴隶,这个奴隶只有摘到了祭司守卫的那个大树上的树枝,才有资格与祭司决斗,以胜负决定谁是祭司。

同时,祭司还有一个头衔:“森林之王”。

对这样的奇异习俗,有人根据奥列斯特斯的经历加以解释。

逃亡的奴隶指的是奥列斯特斯、与祭祀的决斗是对以前狄安娜所在地的杀死异乡人祭奠女神的习俗的回忆。

然而,狄安娜神庙所在地,内米湖畔的阿里奇亚丛林留下来的祭品还告诉后人,人们还让狄安娜兼有赐福、使人们能够多子多孙,并使足月临产的妇女顺利产子的神功。

这已经远远超出阿尔忒弥斯作为狩猎女神的职能。

不仅如此,罗马人还将希腊另一位女神赫斯提的神格赋予给狄安娜。

在希腊神话里,赫斯提是一位灶神。

在每一个祭奠狄安娜的仪式上,点燃火炬都是其中必备的内容。

每年8月13日,一年一度的狄安娜的祭典将准时举行。

这往往是当地最热的时候,人们纷纷点起火炬,前来参加盛大的仪式。

因此,圣林被火炬照亮,湖水则反映着火炬耀眼的光芒。

这一天在意大利全境,都要在炉边举行神圣的祭奠灶神的仪式。

他们供奉一尊手举火炬的狄安娜神像,对她祷告一年来的种种苦楚和来年的期待。

事实上,狄安娜在内米湖畔拥有自己的助手之神和伴侣之神。

伊吉利娅是狄安娜的助手。

这是一个清泉之神。

当地的人们经常在伊吉利娅泉水旁修建浴室,用于清洗自己;同时,他们还用泉水治病。

因此,在他们心目中,伊吉利娅也是女神,只不过地位比狄安娜为低。

维尔比厄斯是狄安娜的伴侣之神,他的父亲是忒修斯。

据说,他本名为希波吕托斯,有非凡的狩猎技术,整天陪伴在阿尔忒弥斯左右,深受女神的器重,他也因此对女神忠贞不渝。

然而恰恰因此,招徕灾祸。

据说,阿芙罗狄忒也喜欢上了希波吕托斯,但遭到拒绝和嘲讽。

女神愤怒不已。

唆使他的继母淮德拉与他调情,遭到希波吕托斯的严词拒绝。

于是,女爱神就让淮德拉找忒修斯诬告,说希波吕忒斯调戏自己。

这让忒修斯大怒。

忒修斯找自己的父亲波塞冬,祈求他为自己复仇。

波塞冬答应儿子惩罚孙子。

当希波吕托斯赶着马车经过与丛林相接的萨兰尼克海湾时,波塞冬从海中放出一条神凶猛的公牛,拉车的马因此受到惊吓而狂奔不已,希波吕托斯摔下马车,被活活拖死。

得到消息的阿尔忒弥斯,救起英俊少年希波吕托斯,求助于药神阿斯科拉庇厄斯,用药把他救活了过来。

宙斯却因此震怒,在他看来,垂死之人,居然因为药神的舞弊而逃离死门,一气之下将药神打进地狱冥府。

狄安娜为了保住希波吕托斯,将他改名为维尔比厄斯,并用增添他的年龄的办法将他的容貌改变,并让他执政为王。

这实际上述说了狄阿娜神庙男祭司的产生过程。

从此以后,该丛林对马也有了禁忌,不许任何马靠近。

与此同时,8月13日这个狄安
娜的祭日也有了出处,在那一天,希波吕托斯变成了维尔比厄斯。

弗雷泽认为,与青春美少年希波吕托斯和女神狄安娜之间爱情故事相仿的还有很多,反映了原古人类关于人的有限生命与大自然无限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上述有关金枝的神话故事和传统习俗的介绍中,弗雷泽提出了三个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第一,为什么那位在内米河畔的狄安娜神庙的祭司,必须在杀死前任的前提下,才能就任职位?第二,为什么祭司的前身必须是一位逃奴,逃奴为了取得与现任祭司决斗的资格,必须摘到庙边大树上的“金枝“
第三,为什么祭司同时具有森林之王的头衔?
弗雷泽首先认为,森林之王也就是森林所在地的国王。

国王与祭司合二为一的现象并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他认为这代表着神职与王权的合一。

“例如,在一些曾是伟大宗教发源地的小亚细亚,聚居着千千万万受大祭司统治的神奴,这些大祭司就如中世纪罗马教皇一样,同时掌握着世俗之权与神权。

中国的皇帝们也都主持公共祭奠”
第三、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的关于巫术的理论1.巫术的定义:
巫术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它是一种伪科学,也是没有成效的技艺。

2.巫术遵循两大原理:
(1)“相似律”:同因必同果,或果必同因;
(2)“接触律”:物体一经有过相互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仍然会在远距离保持相互作用。

3,巫术的分类:
基于“相似律”的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基于“接触律”的为“接触巫术”。

两类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

弗雷泽认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古人的巫术实际上又可以分为“理论巫术”和“应用巫术”两种。

所谓理论巫术,是对自然法则的体系,即关于决定世上各种事件发生顺序的规律的一种陈述;所谓应用巫术,就是将理论巫术所陈述的自然法则的体系,转化为人们为达
到其目的所必须遵守的戒律。

最初的巫师仅仅从应用巫术的角度来使用巫术,由于当初的人们根本不会逻辑推理,因此,巫师无力也根本不会想到要对他所从事的巫术活动,进行心理分析。

对于他们而言,巫术仅仅是技艺,而不是科学。

弗雷泽又将“顺势巫术”(“模拟巫术”)和“接触巫术”同称为“交感巫术”。

对于巫术的类别,还可以有积极的巫术和消极的巫术之分。

所谓积极的巫术,也可以称为法术,其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仪式而获得希望得到的结果,通常是“这样做,但愿带来什么后果”;所谓消极巫术,也可以称为禁忌,则在于通过遵守某种禁忌而避免某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通常是“别这样做,以免发生什么事。


应用弗雷泽的这一理论,在中国使用数字168是法术;使用数字147是禁忌。

考虑到巫术的使用范围,弗雷泽把巫术分成个体巫术与公众巫术两类。

所谓“个体巫术”,即一些为了个人利害而施行的巫术仪式或法术。

弗雷泽认为,在野蛮社会中,更常见的是“公众巫术”,即一些为了整个部落里的共同利益而共同施行的巫术。

4,巫术的社会功能分析之一:公众巫术、巫术师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弗雷泽感兴趣于举行“公众巫术”的“巫术师”。

在弗雷泽看来,那些操办“公众巫术”的巫术师已经不是一个个巫术的执行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公务人员。

弗雷泽认为,通过演练“公众巫术”而形成的官吏阶层无论对于人类社会这种制度的发展,还是宗教文化的进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必须承认,人的生活是二分的,除了个人的欲望和要求之外,还有公众的利益和要求,这两者之间并不天然一致,相反,总是处于矛盾与对立状态。

和个人的欲望和要求一样,公众的利益和要求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人类的远古时代,个人非常弱,以致于难以与部落群体分离,个人的福祉要求总是被包容在公众的利益之中。

在弗雷泽看来,当部落的福利被认为是有赖于这些巫术仪式的履行时,巫师就上升到一种更有影响和声望的地位,而且可能很容易地取得一个首领或国王的身份和权势。

因而“公众巫师”往往成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的出现使得部落里一些最能干的最有野心的人们进入显贵的地位。

从事这些专业的人,一方面发现,因为巫师的专业可为从业者带来尊荣、财富和权力,只要能在巫师地位上站住脚,自己个人的利益很容易谋取。

因为在当时,骗取那些不如自己聪明,但很迷信的兄弟姐妹们,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另一方面,并非是一开始人们都能达到这样的觉悟。

男巫并不总是一个恶棍或者骗子,当然也还没有那么精明。

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真诚地确信自己真正拥有他的同伴们出于轻信所赋予他的奇妙的权力。

等他在职业巫师的岗位上,经历足够多的历练以后,他就会变得越来越精明,直到精明到自己察觉:所从事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骗人的把戏。

而只要他能及早地察觉这一点,他就有可能拥有了和常人不一样的优越的能力,正是这个能力使得他有可能为自己赢得最高的威严和最大的指挥权力。

在弗雷泽看来,在职业巫师的前进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作为一条规律,只有头脑最冷静和智力最敏锐的人,才有可能平安地绕过它们。

弗雷泽说:我们必须记住,巫师所提出的每一个简单的宣告和主张只要是虚妄的,就必须进行有意无意的欺骗才可能维持。

因而,那些过于自负的巫师比盘算周到的骗子更易遭遇危险和更可能断送前程。

一个诚实的巫师总是希望他的法术或者咒语能产生他所预期的效果,而当它们无效时(它们不仅常常是无效而且有时明显地带来灾难),他便大吃一惊。

他不会像他的那些无赖的同行一样,事先准备好一套为失败辩解的花言巧语,他可能在还未找到这种花言巧语之前就被他的那些失望而愤怒的雇主们敲碎脑袋了。

一般结果是:在社会进化的这个阶段,最高权力往往趋向于落入那些具有最敏捷的智力和最无耻的心地的人们手中。

如果比较一下他们的诈骗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和他们的聪敏所带
来的好处,我们会发现,好处大大超过危害。

那些居于高位的愚蠢的好人给世界带来的损害,大概比聪明的无赖带来的损害要大得多,一旦那位机灵的恶棍达到其野心的极点,而不再有任何进一步的自私的企求之时,他就可能,并且常常真就这样做:把他的才干、经验、财富转向为公众服务。

对许多人来说,他们愈少处心积虑地牟取权力,他们就愈能善用其权力做出有益于公众的事情,无能他们所追求与赢得的是财富或政治权柄或其他。

弗雷泽因此感概:在政治领域里,那些足智多谋的权术家,残酷无情的胜利者,可能最终成为一个贤明而豁达的统治者。

他们生前受到赞扬,死后受到怀念,名垂青史。

弗雷泽还进一步联想到,民主与专制之间的关系。

他说:“因此,就巫术成为公共职务而影响了原始社会的素质而言,它趋向于将管理权集中在最能干的人手中。

他将权力从多数人手中转到一个人手中;他将一个民主制度更迭为一个君主制度,或者说更迭为一个元老寡头统治。

因为一般来说在原始公社中实行统治的并不是所有的成年男性,而是一个长老议会。


弗雷泽认为,由远古时代的长老议会的民主统治到职业巫师性质的君主政体出现,这样的转变,无论是由何种原因产生的,也无论早期统治者的性格如何,从整体上讲都是十分有益的。

君主制的出现乃是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脱离出来的基本条件。

人类再没有比民主的原始人更加受到旧传统和习俗的严重束缚的了。

任何社会再也没有比在那种状态下前进得更加艰难和缓慢的了。

弗雷泽分析说:“旧的观念以为原始人是人类最自由的人,这恰恰同事实相反。

那时,他确实是一个奴隶,虽然并不隶属于某一个看得见的奴隶主,但却隶属于他的过去,隶属于他已经死去的祖先们的阴魂。

这些阴魂缠着他整个一生,并用一根铁鞭统治着他。

对他来说他们所做过的都是正确的榜样,都是他必须毫不怀疑地盲目服从的不成文的法律。

在这种情况下,极少有可能让有卓越才能的人去改造旧有的习俗。

最能干的人被最无能、最愚笨的人拉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事情只要他能够开发才干,并根据人们的天生能力而调配权
力等级,从而有助于社会进步,那就应受到一切关心人类真正利益的人们的欢迎。


一个部落只要不再被那个胆小的、意见不一的长老议会所左右而是服从于单一坚强果断的人的引导,它就变得比邻近部落强大,并进入一个扩张时期。

这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就十分有利于社会生产和智力的进步。

由于其权势的扩展(一部分是依靠武力,一部分是由于较弱的小部落的自愿投降),这个氏族社会便很快获得了财富和奴隶。

这两者将一些阶级从赤贫如洗的无望的挣扎中解救出来,给他们一个机会去无私地追求知识。

而知识正是改善人的命运的最卓越最有力的工具。

在艺术与科学的成长中和在更加开明的思想传播中显示了人们的智力进步,这种进步又和产业或经济的进展密切相关,因而反过来又使得这种进步从统治和征服中获得莫大的动力。

弗雷泽总结说:“当我们对历史的长河追根溯源时,便会感到,下述情况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即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一大步总是发生在神权政治的专横统治之下,诸如埃及、巴比伦和秘鲁这类政权,他们的最高统治者都曾要求,并且接受他的臣民把他既当成国王又当成天神来加以服从和尊崇。


因此,就巫术公务职能曾是最能干的人们走向最高权力的道路之一来说,为把人类从传统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人类具有较为开阔的世界观,从而进入较为广阔自由的生活,巫术确实作出了贡献。

对于人类的裨益决不微不足道。

当我们更进一步想到巫术还曾经为科学发展铺平道路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如果说巫术曾经做过许多坏事,那末,它也曾经是许多好事的根源:如果说它是谬误之子,那么它也是自由与真理之母。

zjiao的关系:
(1)巫术与科学的关系。

交感巫术,无论信奉同因必同果的顺势巫术(模拟巫术),还是信奉事物一旦相互接触,就具有一种永久的影响力的接触巫术,都奠基于思维中的“相似联想”或“接触联想”。

在弗雷泽看来,无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