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学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 PPT课件

肿瘤 PPT课件


时明显,与皮肤不粘连
暗红斑块/鲜红隆起压之褪

常 见 于 婴 幼 儿 呈青紫色隆起,界不清无搏
头面颈

A-V 瘘,可见粗大迂曲之血
管隆起,可闻及血管杂音
眉梢、枕部
单 个 圆 形 ,下 粘 上 不 粘 ,不 能推动
头 、 面 、 背 、 单个,梨形,上粘下不粘,可

推动
臀、手
单个较韧小囊肿,活动好
手 腕 及 关 节 附 圆形隆起,坚硬,屈曲关节
③氨基偶氮类
④亚硝胺类
⑤霉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 ⒉物理因素: ⑥其它
电离辐射
紫外线
其它
➢ ⒊生物因素:病毒---DNA/RNA肿瘤病毒。
(二)内在因素
➢ ⒈遗传因素
➢ ⒉内分泌因素
➢ ⒊免疫因素
-
3
四、病理
(一)肿瘤生长分期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二)肿瘤细胞的分化
高分化(Ⅰ级) 细胞分化接近正常,恶性度低
6
(四)影像学检查
➢ ⒈X线 透视∕平片、造影检查
➢ 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⒊超声显像
➢ ⒋放射性核素显像
➢ ⒌远红外热像仪检查
➢ ⒍磁共振成像(MRI)
➢ ⒎内窥镜检查
(五)病理形态学检查(确诊依据)
➢ ⒈临床细胞学检查 ①体液自然脱落细胞
②粘膜细胞
③针刺涂片
➢ ⒉病理组织学检查
-
7
七、肿瘤分期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转移 治疗后 对机体危害
良性
似正常细胞 膨胀式(挤) 缓慢 有包膜界限清、 活动度大 无 不易复发 一般无危害
恶性
常呈异型或幼稚型 浸润型(穿) 常较迅速 无包膜、可破坏周围组织 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易发生转移 易复发 大、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肿瘤内科学ppt课件

-肿瘤内科学ppt课件

3.肿瘤的生物治疗: 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过继 性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和特异性 主动免疫治疗为五大支柱。 生物治疗的治疗效应并不强求 对肿瘤的完全杀灭,只要宿主与肿 瘤之间形成了平衡,肿瘤不能继续 发展便达到了效应。
肿瘤疗法的各自特点
• 外科手术:在一段时间内,对局限性实 体瘤仍然必须采纳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治 疗方法。 • 放射治疗:对局部肿瘤的效应则为单位 剂量的细胞指数杀灭. • 化学治疗:在治疗局部性病灶上,化疗 有其不足的地方。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 生物治疗: “理论的巨人、效果的矮子”
现代对肿瘤的认识
(1)绝大多数临床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 来的,不是外来的; (2)80%以上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动物实验早已证明,许多物质可以诱发肿 瘤。这些物质可以是物理的(如X射线)、 化学的(如苯并芘)、生物的(如致瘤病 毒),统称为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引起细 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胞出现正常细胞 所没有的许多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又通 过遗传,传给子代细胞;
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发生的病 人将达1570万,死亡1000万,在发 展中国家癌症总数将增加73%,发 达国家为29%。
肿瘤的定义
生物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众多 内因(包括遗传、内分泌失调和营 养不良等状况、过度紧张等等)和 外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 性等因素) 长期作用下发生了质的 改变,从而具有过度增殖的能力而 成的。
1.局部治疗不彻底及局部复发; 2.远处转移; 3.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各种疗法在肿瘤学中的作用
1.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 法治疗的重点自然放在局部上,也即是 控制局部生长和局部扩散特别是淋巴结 的转移上。 2.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效应的方法。着眼点 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对肿瘤治 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故强 调了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

肿瘤学精华版-ppt课件

肿瘤学精华版-ppt课件
肿瘤相关基础知识
一、肿瘤基础知识
4/66
定义
•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往往形成局部肿块。
•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癌(cancer)则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 特点:不因病因(致癌因素)消除而停止增生。
• 表现在形态上和功能上。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的
1. 病理形态: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多、细胞大小不一、染色不均、不规则巨核等 2. 组织化学改变:核酸增多、酶的改变(活性增高或减少)、糖原减少
20/66
肿瘤的异型性
•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16/66
肿瘤的发病机制
• 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病,引起遗传物质DNA损害(突 变)的各种环境的与遗传的致癌因子可能以协同的或者 序贯的方式,激活癌基因或(和)灭活抑癌基因,使细 胞发生转化,形成肿瘤。
• 癌基因激活(如ras,myc等) • 抑癌基因灭活(如Rb基因、P53基因等) • 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改变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恶性肿瘤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 别大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较快
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 每伴有浸润性生长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常有转移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 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 甚至造成恶病质
9/66

第五章-肿瘤ppt课件

第五章-肿瘤ppt课件
•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 恶性肿瘤生长快 • 生长速度由慢变快,恶性变? 影响因素: • 倍增时间 • 生长分数: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的比例。 • 生成和死亡的比例
(三)肿瘤血管生成
• 通过产生血管生成因子诱导新生血管生成。 •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的途径?
(四)演进和异质性
• 肿瘤生长过程中,其侵袭性增加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 可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
色如绿色瘤
4.肿瘤的硬度
• 肿瘤一般比周围正常组织硬,而且与肿瘤的种类,实质和间 质的比例,有无变性、坏死、出血有关。
• 如脂肪瘤软,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韧,骨瘤硬。实质多,间 质少的肿瘤软,相反则硬。
1.肿瘤的实质(parenchyma)
• 指肿瘤细胞本身,它决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良、恶性)。 • 大多数肿瘤只有一种实质,有的可为二种和二种以上。
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1)淋巴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 • 是癌的最常见转移途径。 • 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局部引流淋巴结。 • 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皮质窦→髓质窦→输出淋巴管。
淋巴结转移路径 表现:受累淋巴结肿大,质硬,切面灰白。
(2)血道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 • 是肉瘤的最常见转移途径。
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瘤之间的肿瘤,称为交界瘤。 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瘤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性肿瘤(tumor of epithelial tissue) (一)良性上皮肿瘤 1. 乳头状瘤 (papilloma)
2. 腺瘤 (adenoma) (二)恶性上皮肿瘤
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肿瘤内科课件ppt

肿瘤内科课件ppt

早期症状
早期肿瘤往往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不适感,如食欲不振、乏力等。
体征
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肿块、结节、溃疡等体征。这些体征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皮肤、乳腺、肺部等。
肿瘤的诊断
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化程度。
通过细胞学检查,对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用于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
避免职业暴露
根据情况接种预防相应肿瘤的疫苗,如HPV疫苗预防宫颈癌。
接种疫苗
具有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高危人群定义
定期进行筛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监测手段
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降低肿瘤发生风险。
管理措施
肿瘤内科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信号,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精准医疗
基因编辑技术
一种能够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同时激发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已有几种溶瘤病毒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溶瘤病毒
VS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分子标志物等,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精准医疗已在多种癌症中得到广泛应用。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其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目前已有多种个体化用药相关的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总结词: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肿瘤内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词:营养支持是肿瘤内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详细描述:肿瘤患者常常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如食欲不振、代谢异常等,这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营养支持包括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及必要时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等,以帮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总结词: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详细描述: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和营养教育。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课件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课件

其他肿瘤内科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内科治疗
针对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采用药物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多 种手段,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泌尿系统肿瘤内科治疗
血液系统肿瘤内科, 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 移植等多种手段,控制肿瘤生长,延 长生存期。
针对肾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 采用药物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多 种手段,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在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 面,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3
肿瘤内科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化疗定义
化疗药物种类
化学治疗是指使用化学药物通过口服、注 射或局部给药的方式进入体内,以抑制或 杀死肿瘤细胞的方法。
包括细胞毒药物、激素类药物、靶向药物 等,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 。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课 件
目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内科治疗简介 • 肿瘤内科治疗方法 • 肿瘤内科治疗的临床应用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而恶性肿 瘤则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随着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人们开始研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
物,这些药物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03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
概念被提出,使得肿瘤内科治疗更加精确和个性化。

第五章--肿瘤ppt课件

第五章--肿瘤ppt课件
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可以直接检查(触诊)得到,故在临床诊断 上更是重要的根据。
临床上判断肿瘤是膨胀性生长还是浸润性生长,主要检查肿瘤的 边界是否清楚和有无良好的移动性。
肿瘤的扩散
• 恶性肿瘤细胞通过直接蔓延和转移等途径扩散到身体的其它器官和 组织,这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吹气球):主要对周围组织器官有挤压和阻塞作用, 并不会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
浸润性生长(树根长入泥土):手术时需做扩大范围的切除,以 免遗留肿瘤细胞而复发。
如乳腺癌手术时,除整个乳腺外,胸大肌、胸小肌及附近的淋巴 结都要一并切除,称为根治术,而且术后还需化疗和放疗。
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或管腔内的肿瘤,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 都可向表面生长。
第五章 肿瘤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我国,肿瘤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呈增加的趋势。(死亡人数80年代为90万/年,90年 代为140万/年)
在我国危害严重和最为常见的肿瘤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 管癌、大肠癌、白血病、淋巴瘤、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等, 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加。
• 直接蔓延:肿瘤细胞借助阿米巴样运动,不断浸润并生长。 • 转移:浸润生长,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而又能逃避机体的免
疫杀伤,即能形成转移瘤。 • 淋巴转移: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其原发部位
多位于胃肠道和肺。
• 在手术治疗癌症时,常施行根治术,即把原发肿瘤、周围组织及 所属几组淋巴结一并切除。
• 一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称为交界 性肿瘤,可有恶性倾向。
• 有些肿瘤虽然确定为良性,但由于未及时治疗或者其它原因, 有时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称为恶性变。

第五章 肿瘤pptppt课件

第五章 肿瘤pptppt课件
2. 增生是有限制的,原因消除后不再增生。
3. 机体所需要的,对刺激或损伤的防御性、修复 反应,对机体有利。
-
4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一)肿瘤的肉眼观形态 1. 数目和大小: 数 目:
通常一个,称单发瘤;也可为多个,称多发瘤(同步性或不同步性多发瘤)
-
5
大小:最小(镜下可见——原位癌、微癌,很难发现 如甲状腺的隐匿癌)。 最大(可达数十公斤)
2. 一旦变为瘤细胞就异常增生→肿块,生长旺盛,呈相对主性。致瘤因 素不存在时仍能持续性生长。
3. 与整个机体不协调,不是机体所需要的,而且有害。 提示肿瘤细胞的遗传异常可传给子代细胞。
-
3
非肿瘤性增生(生理性、炎症、修复反应性增生) :
1. 一般是多克隆性的。增生的细胞具有正常的形 态、代谢、功能,能分化成熟。
*有的肿瘤细胞浆内可见提示肿瘤来源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颗粒,(神经内分泌瘤)张力原纤维 和桥粒(鳞癌),微丝和密体(平滑肌来源肿瘤)。
-
26
第三节 肿 瘤 的 生 长 与 扩 散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 阶段:
度高低的主要形态学依据。
分化(differentiation):指幼稚或者原始的细胞 发育成为成熟的细胞的过程。在肿瘤中是指肿瘤细胞 和组织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 程度。
间变(anaplasia):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 型性显著。
间变细胞:指未分化细胞
间变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 。
与大小有关的因素: 1. 性质: 良性——生长缓慢、 体积 大 恶性——生长迅速、 体积 较小 2. 部位: 体表、体腔—— 大 颅腔、椎管—— 小 3. 生长时间: 长——大 短——小 生长突然加快———恶性变、瘤内出血

肿瘤内科ppt课件

肿瘤内科ppt课件
• 通过调理代谢和调节免疫功能,从结构支持转为功能支
持。。
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
20
肿瘤确诊时
超过50%的肿瘤患者已有营养不良
原因:
经口服摄入食物减少


养 状

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


经 下

代谢紊乱

精神因素
21
肿瘤治疗时
营养状况继续恶化
外科手术
患 者
– 40%的患者有营养不良状况
的 生
化疗
活 质
肿瘤相关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后果
延长平均住院时间
营养良好
可达5.8天
营养不良
可达13.4天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平均住院天数(天)
31
摘自Ottery13
肿瘤相关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后果
显著增加医疗费用
营养良好
$28,631
营养不良
$45,762
上判定营养风险程度为1分。
8
2005年,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将 NRS2002推荐为对中国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 险筛查的工具。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内肠外营养学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16
9
临床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
10
临床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NS)
全志伟等,肿瘤化、放疗期间的营养支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1):26746-649.
没有营养支持,类似这样的病人将很难存活
28 28
肿瘤相关的营养不良…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

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

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

26.10.2019
病理学
23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6.10.2019
病理学
11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尤以恶性 肿瘤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细胞分化不 成熟和生长旺盛的特征。
核酸代谢:合成↑> 分解↓ 蛋白质代谢:合成↑>分解↑,肿瘤蛋白 酶系统:酶谱的一致性 糖代谢:糖无氧酵解过程↑
26.10.2019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遗传、免疫、内分泌、性别年龄、种族因素
26.10.2019
病理学
22
肿瘤的发病学
细胞突变学说(基因学说)
基因表达失调学说(基因外学说)
癌基因学说
•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 的潜在活性基团,可分为病毒癌基因(v-onc,转 化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6.10.2019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肿瘤
(tumor,neoplasm)
26.10.2019
病理学
1
一、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 因调控失常,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Female cancer statistics 2004
Estimated incidence
Estimated deaths
Melanoma of skin 3% Thyroid 2% Breast 30%
Lung & bronchus 12%
Pancreas 2% Colon & rectum 11%
-
5
30年竟上升465% 肺癌已成我国首 位恶性肿瘤死因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 1,食管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 下降趋势,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 2,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 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 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 3,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 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 22.7%)。比较我国城乡肿瘤构成,尤其是城市地区,呈 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
-
8
-
9
Male cancer statistics 2004
Estimated incidence Estimated deaths
Melanoma of skin 4% Oral cavity & pharynx 3%
Lung & bronchus 28%
Pancreas 2% Kidney & renal pelvis 3%
-
11
.
-
12
-
13
-
14
-
15
癌病发病率高的更直接原因
我国空气和水源中的有害物质,化学农药的过量 使用以及食品的添加剂大大削弱了人民的健康, 是直接引发癌症的无法推卸的元凶 我国的许多化工厂直接建在江河岸边,这样工业 废料可以很方面地倒入水里除工业污染外, 农药和化肥都影响土质和水源,这些物质残留在 土壤里,进入食品,被人们吃进体内。有的农民 还使用催生剂,让牲口成长的速度更快。
肿瘤内科学总论
-
1
-
2
内容提要
常见肿瘤的动态变化 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 内科治疗的回顾和评价 当今的热点——靶向治疗 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
-
3
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论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 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 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 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于2006年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 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 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
16
空气污染和肺癌的关系
除空气污染外,中国房屋建筑业以及家具 生产业都普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如甲醛等, 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很大。象甲醛这样的物 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能导 致畸形物品,因此,怎样杜绝这类物质走 进千家万户伤害健康,是一并非新鲜的重 大课题。
-
17
-
18
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
-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 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明显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代 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 2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恶性肿瘤 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 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 为第二位死因(占21.0%)。
-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我国城乡居民 主要死亡原因
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 比90年代初第二次调查死亡率下降了34.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 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农 村则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
-
7
与国际比较表明
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死亡率水平明显偏高, 慢性疾病尤为突出, 脑血管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 倍; 恶性肿瘤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却高于亚洲 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国); 心脏病接近美国、英国,却明显高于法国、澳大 利亚、日本和泰国。
一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 知晓率。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大力 提倡戒烟、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 行乙肝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积 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和职业致癌因素。 二是要针对我国确定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 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8种重点癌症,有计划 地开展筛查工作 三是要认真总结癌症高发现场工作经验,继续加强以病因 研究、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生活方式干预、早诊早治和 肿瘤登记等为核心的综合防治
Colon & rectum 10% Prostate 29%
Urinary bladder 6% Leukemia 3%
Non-Hodgkin’s lymphoma 5% All others 19%
3% Esophagus
33% Lung & bronchus
5% Pancreas 3% Liver & intrahepatic bile duct 3% Stomach 10% Colon & rectum 11% Prostate 3% Urinary bladder 4% Leukemia 5% Non-Hodgkin’s lymphoma 22% All others
Ovary 4% Uterine corpus 6% Urinary bladder 2% Non-Hodgkin’s lymphoma 4%
All others 22%
2% Brain & other nervous system 15% Breast
25% Lung & bronchus
5% Pancreas 2% Stomach 11% Colon & rectum 5% Ovary 2% Uterine corpus 5% Non-Hodgkin’s lymphoma 4% Leukemia 2% Multiple myeloma 21% All ot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