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m
G e
作业
o
g
a
运用国家标准(GB/T 18972-2019),对任
p h
一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y
具体要求:
⒈调查主体: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
⒉调查客体:可任意选择某一区域、旅游城市、风景 区、景点等
⒊调查方式:可采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等不同方式
⒋调查结果:形成一份书面报告,不少于1500字。
18972-2019)
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19)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s m
G
e o
一、楚义芳模型
g
a p
㈠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h
y
⒈选取评价因子
⒉确定因子权重:层次分析法
⒊对评价因子进行体验性或技术性评价
⒋得出结论
⒌对比分析
p
h
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都是旅游资
y
源(孙文昌,2019)。
8.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 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掠奇、考察 研究以及人们有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 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s m
G
e
o g
以上各种有关旅游资源定义的提法各异,
a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
h
y
1.广义与狭义的不同
舒适程度
⒈舒适指数(Comfort index):气温与湿度的 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⒉风效指数(Wind effect index):气温与风 速的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s m
G
e o
案例分析: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g
a p
• 搜集五大连池风景区气候资料
h
y • 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
地的人工创造物。(保继刚、楚义芳) 。
y
⒊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 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国家标准GB/T 18972- 2019)。
s m
G
e
o g
⒋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
a 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
⒊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
s m
G
e
o
g
㈣、旅游资源的特点
a
p h
⒈吸引性
⒉地域性
y
⒊时代性
⒋观赏性
5.不可再生性 6.时限性
7.科学文化性
8.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s m
G
e
o g
二、旅游地(旅游目的地)
a
p
h
y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
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 及相关的其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
s m
G
e
o g
总之,具有以下内涵:
a ⑴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是旅游业发展的
p
h y
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的、历史遗存的或人
工创造的及其附属物。
⑵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 性。
⑶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作用对象,旅游资源 只吸引旅游者,而不是所有的人们。
⑷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 经济效益。
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2019)
s m
G e
二、旅游地分类
o
g
a p
㈠自然风景旅游地
h y
㈡社会文化旅游地
㈢历史古迹旅游地
㈣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㈤运动型旅游地
㈥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㈦综合性旅游地
s m
G
e o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g
a
p h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y
二、美感质量评价
重 点:旅游资源概念;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评 价的标准;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难 点: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分类、评价的理 论与方法
s m
G e o
华山
g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恒山
s m G e o g a p h y
峨眉山
s m
G
e
o
g
a
北海银滩
p
h
y
s
m
附录:淮安市的A级旅游区
g
a p
• AAAA级旅游区(1处):周恩来纪念馆
h
y • AAA级旅游区(1处):盱眙铁山寺国家森
林公园
• AA级旅游区(10处):淮安清晏园、苏皖 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勺湖园风景区、樱 花园、桃花坞公园、韩侯故里景区、楚秀 园、盱眙八仙台旅游风景区、金湖荷花荡 景区、涟水五岛风景区
s m
G
e
o
g
a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p
h
y
s m
G
e
o
g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a p h y
㈠海滩的评价标准
㈡滑雪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s m
G e
案例:滑雪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估
o
g
a p h y
s m
G
e o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g
a p
一、楚义芳模型
h
y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
物,才是旅游资源或称为“现实的旅游资
源”,而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只能是“潜
在的旅游资源”。
s m
G
e
o
g a
3. “旅游资源系统论”的争议
p h
杨振之认为:旅游资源不只是指一定地理
y
空间区域内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风景资
源.它是一个综合体.
旅游资源包括:客源市场-旅游地资源-旅 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三大主要因素.(旅 游资源系统)
p
h 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y
谢彦君)。
5.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物,是旅 游业 存在和发展的凭借条件.(王立纲,1982).
6.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均统称旅游资源.(邓观利,1983)
s m
G
e
o g
7.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
a
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
– 副省级市1个:南京
– 地级市 10个:无锡、扬州、苏州、镇江、徐州 、常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
– 县级市10个:昆山、江阴、吴江、宜兴、常熟 、句容、溧阳、张家港、太仓、如皋
s m
G
e o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g
a
p
h y
㈠坚持客观公正性,不能感情用事
㈡考虑普遍适宜性,不能过于专业
㈢注意区际比较性,不能坐井观天
• 评价结果分析
– 客流量的年内分布与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具有极 强的相关性,说明气候条件是影响游客量的主要 因素,气候资源是本区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
– 1、2月份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与游客量明显偏 离,可见冰雪资源是本区的重要旅游资源。
– 每年3、4、11月气候寒冷,而积雪又很少,不 能滑雪,为淡季,游客很少。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s m
G
e o
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
g
定(GB/T 17775-2019)
a
p
h y
㈠评价因子
⒈ 旅游交通
⒍ 旅游购物
⒉ 游览观光
⒎ 经营管理
⒊ 旅游安全
⒏ 资源环境保护
⒋ 环境卫生
⒐ 旅游资源吸引力
⒌ 邮电服务
s m
G
e
o g
三、评价的理论基础
a
p
h y
㈠体验性评价
㈡技术性评价
㈢综合性评价
s m
G
e o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g
a
p
h y
一、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地分类
s m
G
一、旅游资源分类
e
o
g
a ㈠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
p h
⒈自然旅游资源
y
⒉人文旅游资源
㈡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生命
周期
和
容量
吸引物 旅游目的地
旅游 地的 规划
和 管理
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旅游目的地
s m
G
e o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g
a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p
h y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⒑ 市场吸引力
s m
G
e o
㈡划分等级
g
a p
•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
h
y 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
、A级旅游区(点)。
• 截至2019年,全国AAAA级旅游区共671 处,其中江苏省55处,淮安1处
• 截至2009年全国AAAAA旅游区共66处
s m
G
e o
㈡案例分析:武陵源与衡山旅游开发评价
s m
G
e o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g
18972-2019)
a
p h
㈠评价因子
y ㈡评价标准
㈢评价结果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G
张家界
e
o
g
a p h y
s m
火山口 G
e o g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桂林山水
s m
G e
德天瀑布
o
g
a p h y
黄果树瀑布
s m
G e o
龙脊梯田
g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月亮山
s m
G
e o
温
g
a
泉
p
h
y
s m
G e
s m
G
e o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g
a
p
h y
㈠评价因子
㈡评价标准
㈢划分等级
s
m
G
㈢划分等级
e
o
g • 满分1000分,直辖市850分以上,副省级
a p
城市800分以上,地级市750分以上,县级
h y
市700分以上为优秀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共246个,其中 江苏省21个,其中:
⒉事件吸引物:暂时的、附加的
s m
G
e
o g
㈥国家标准
a
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国家旅游
p h
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2)
y
⒉《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系统修订方案》(中国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2019)
⒊《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
s m
G
e o g
旅游地理学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旅游客源地 旅游通道
旅游目的地
现代旅游
s m
G
e o
旅游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g
a
p
h y
旅
游
者
的
需
求
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 地域分 布、移 动规律 和发展 预测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决策
旅游客源地
s m
G e o g
a
p h
旅游
y
地的
露天温泉
o
g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御温泉
s m
G e o g
a p h y
珠海 御温泉
s m G e o g a p h y
山西民居
s m G e o g a p h y
窑洞
s m G e o g a p h y
玉器
s m
G
金字塔 e
o g
a p h y
s m
广义论者认为凡是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都 是旅游资源;
狭义论者则看重的是“可以开发利用”, 或者强调“有无经济价值”。
s m
G
e
o g
2.“自然”和“开发”的争议
a
这一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旅游资源客体的
p
h y
形成原因上。
一种观点认为,“资源”一词应该解释为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为旅游业所利用并
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所有
物质和条件的总称。
㈡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
⒈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 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陈传康 ,1990)。
s m
G
e
o
g
⒉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
a
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
p
h
G e
兵马俑
o
g
a p h y
s m G e o g a p h y
悬棺
s m G e o g a p h y
少数民族
s m
G
e o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g
a
p
h y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地
三、评价的理论基础
s m
G e
一、旅游资源
o
g
a p
㈠资源(Resources)
h y
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s m
G e
㈢、相关概念辨析
o
g ⒈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Tourist Landscape)
a p
旅游景观是通过旅游者的感官对特定的某一时间
h y
—空间场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人文复合物象
和现象的感知景象。
⒉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经营者向旅游者提 供 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 服务的总和,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等多要素构成。
⒈观光游览型
⒉运动健身型
⒊休闲娱乐型
⒋度假疗养型
⒌特殊型:如科考探险、参观访问等
s m
G
e
o
g
a
㈢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p
h
y
⒈物质享受型
⒉精神享受型
⒊综合享受型
s m
G
e
o g
㈣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