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小麦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当前小麦苗情分析和春管建议小麦苗情

当前小麦苗情分析和春管建议小麦苗情

当前小麦苗情分析和春管建议小麦苗情XX年入冬后气候特殊,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生长和越冬。

针对这一情况,在春节前后,我们分两次进行了麦田考察,范围涉及河北省的8个地区30个县(市),现就实地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春季管理建议。

一、墒情状况总的看墒情普遍较好。

但是整地不好的麦田,由于地暄、秸秆多,透风漏气严重,返浆并不明显,干土层仍有3~4厘米。

随着温度的回升,返浆并不明显。

这部分麦田将要出现旱象。

在次生根少的情况下,出现旱象就会明显影响生长。

二、苗情状况与往年比,今年全省小麦苗情普遍较差,共同特点是群体小、个体弱、冻害重。

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气候因素。

去年11月初,正值小麦生长盛期,强寒流到来,大幅度降温,遭受了霜冻危害,部分麦田叶片被冻枯。

霜冻后尚未得到很好的恢复生长,于11月10~13日突降大暴雪,在基本没有抗寒锻炼,营养积累不足且遭受霜冻危害的情况下,又受到了较长时间的闷盖,光合弱或基本没有光合作用,但此时地温尚高,麦苗在雪下有缓慢的生长和呼吸作用,加大了自身消耗。

在此基础上,雪融后偏偏又遇上持续强低温天气,所以,造成了今年麦苗的严重冻害。

这是今年小麦冻害严重的关键性因素。

(二)管理粗放。

调查发现,粗放的耕作栽培加重了冻害程度。

凡整地质量差、播种浅的麦田冻害都重,死苗率较高。

(三)品种种性问题。

有的品种经受不住这次几十年不遇的异常天气变化,表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枯干严重,甚至死苗。

整体麦田苗情的具体表现为:1.群体小。

全省麦田基本上为亩茎数60万以下,多为40万~50万,比往年少20万~30万,甚至更多。

2.个体弱。

由于XX年冬前生长期为20多天,积温少;麦苗主要表现为“二小二少”,即苗小蘖少,蘖小根少。

全省整体衡量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带蘖越冬,二是“单身汉”越冬。

适期早播的多为3叶1心4叶龄越冬,有1~2个分蘖,单株2~3个茎蘖,1~3条次生根,大体上比往年少1~2片叶,2个分蘖,2条以上次生根。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我地小麦春季管理一般是指春节后到四月二十日这段时间对麦田的管理,这段时间是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时间,尤其进入三月中旬前后将进入小麦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肥水需求的吸收高峰期。

因此,必须狠抓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巩固冬前低蘖位大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晚播二、三类苗情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一、清沟理墒,防止渍害。

“田间一套沟,从种喊到收。

”多年来,人们只重视播种质量,而忽视三沟配套作用,特别是稻茬低洼田块,因春后雨水相对充足,导致明涝暗渍现象发生普遍,有些田块明涝虽排,但暗渍难解,严重地恶化小麦春后根际生长的环境,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

所以必须搞好水系配套,防止旱涝急转。

有沟的要清淤疏通,保证畅通;无沟的要利用农闲时节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沟沟相通。

做到能灌能排,雨住田干,为小麦根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化学除草,化控防倒。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如遇到适当墒情,田间杂草将开始大量萌发。

在小麦拔节前,要抓住冷尾暖头有利天气,选准药剂,抢晴用药化除,确保用药后7天内不遇到0℃以下霜冻低温,以提高药效,避免产生药害。

防除稻茬麦田硬草,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30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防除野燕麦,亩用7.5%金马或6.9%骠马水乳剂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药愈早,草龄愈小,效果愈好。

防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施药。

药剂配方:亩用13%二甲四氯水剂150-200毫升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5-30毫升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注意:春节化除时宜在麦子拔节前,选择晴好无风天气施药,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大麦田禁用骠马、金马等精恶唑禾草灵类除草剂。

小麦种植管理方法

小麦种植管理方法

小麦种植管理方法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大部分农户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种植技术,那么你们知道小麦的种植管理方法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种植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麦种植管理方法一、小麦苗期的田间管理首先,整理田钩。

根据播种出苗后的降水情况,及时的整理田沟,防治水涝。

然后,调整麦苗稀疏,对于过于浓稠的麦苗要移植或疏苗,对于缺苗的地方,可以移植或补苗。

在麦苗3叶之后,进行追肥以促进分蘖,通常一亩地5公斤尿素肥。

如果因为底肥较好,在3叶的时候明显的出现麦苗浓绿,长势过旺,可以采用镇压方法控制长势。

在麦苗的出苗伴随着杂草出现。

农户要分别杂草是单子叶为主还是双子叶为主,进而采用不同的除草剂。

在华南地区,常见的阔叶杂草多为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往往叶子窄或尖。

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需要农户仔细观察叶片才能发现。

常见的病害通过观察叶子,在早期对症喷洒农药就能及时控制。

二、小麦分蘖期的田间管理在华南地区,小麦越冬开始前进入分蘖期,因此农户要在越冬之前,追肥促进分蘖。

在冬至节气到小寒之间,根据麦苗的长势追一遍肥。

仍然提倡农家肥,辅以少量的氮肥。

在越冬后期,根据天气预报,观察是否出现冻害。

如果已经出现冻害,但是分蘖节还没完全冻死,可以用氮肥追肥,促进受冻小麦及时恢复。

而预防冻害的根本措施,还在播种阶段,即深耕早播,施好底肥,才能够有效预防冻害。

三、拔节孕穗期的管理拔节的时候,是小麦成长关键时期,对水肥都有需要。

此时应该施用拔节肥。

考虑到肥力转化速度,化肥比农家肥能更加快速的提供植株养分。

因此,这时的追肥,以氮肥为主,约占60%,辅助磷肥和钾肥,约占40。

拔节期的小麦比较怕干旱。

春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长势,而恰恰在河南地区,春旱灾情最为普遍。

这就需要农户及时灌溉。

农户种植小麦的地块,也应该配套有基本的灌溉设施。

伴随着春季的气温回升,和麦田越来越浓密,病虫害开始发生,例如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和圆蜘蛛的虫害,这些虫害也伴随着干旱发生。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压青苗小麦3叶期压青苗,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用镇压器镇压1~2次。

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

2.化学除草防除阔叶杂草可在3叶期每公顷用72%2,4-D丁酯乳油900ml,或用75%巨星干悬浮剂每公顷10.05g~19.5g,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二防除单子叶杂草野燕麦、稗草可用6.9%骠马浓乳剂每公顷750ml,或10%骠吟乳油每公顷525ml,或65%野燕枯每公顷1.5kg,兑水喷施。

3.防治病虫小麦田每平方米有粘虫30头时,在幼虫3~4龄期,喷施菊酯类杀虫剂每公顷300ml~450ml兑水喷施。

防治赤霉病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或50%多福合剂1.5kg~2.25kg,兑水喷施。

在每百穗有800头蚜虫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g~40g,兑水30kg~60kg喷雾处理。

4.追肥抽穗期和扬花前,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尿素5kg,加50%多福合剂2kg,对水喷施。

若生产富硒面粉,每公顷可用硒肥1.5kg,兑水100kg喷施。

为了节省作业成本,也可将农药与磷酸二氢钾、硒肥混合后兑水喷施。

5.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如遇春旱,于小麦3叶期至分蘖期灌水1次。

每亩从总肥量中拿出0.5kg尿素随水灌施效果更佳。

- 1 -。

2023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2023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2023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目前,立春已过,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

据冬前苗情调查,整体生长情况相对较好,一、二、三类苗比例为4:4:2o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早播面积较常年有所增加,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现象;冬季降水偏少,降温频繁,旺苗和弱苗不同程度受冻;11月份气温偏高,小麦红蜘蛛、玉米螟越冬基数高于常年,给春季病虫防控带来压力。

针对当前苗情形势及存在问题,春季田间管理要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目标,因苗施策,强化分类管理,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一、镇压划锄,提墙保温我镇十年九旱,春季干旱少雨,而且极易发生倒春寒,导致早春死苗死槃,因此早春要把耙糖镇压划锄这项最有效的抗旱防冻措施作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好。

对于长势较旺的旺苗田和壮苗田,要在早春昼消夜冻时及时采取顶凌耙糖措施,去除枯叶,提温保墙,弥合裂缝,促进小麦返青生长;对于整地质量差、土壤悬虚麦田及长势较旺的旺苗田和壮苗田,要在土壤解冻后及早采取镇压措施,消除土壤明暗坷垃,防止土壤空隙跑墙散墙,达到提埔保苗的目的;对于群体偏少、个体偏弱的麦田,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采取划锄细锄措施,提高地温,促苗早返青早生长。

同时,春季浇水后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破除板结。

二、促控结合,分类管理我镇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土壤失墙快,抗旱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要根据不同苗情,进行肥水管理。

对旺苗的管理要以控为主,控旺转壮。

在返青期首先要进行重镇压控旺,镇压后进行深中耕,深度达到10厘米左右,促根控叶,控旺转壮,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期,遇雨(或浇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对三类苗的管理要以促为主,促弱转壮。

这类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麦苗又瘦又弱且根系不发达,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要及早趁雨(雪)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等雨(雪融化)后能进地时,进行浅中耕松土,晚播小麦最好进行两次划锄,第一次在返青开始,尤其是杂草较多的地块要浅锄一次,锄去杂草、提高地温、促进快速返青和春季分菜,促苗转壮。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来源。

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一、小麦种植方法1.土壤要求小麦生长需要土壤的肥沃度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间。

在选址时要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适宜的土地。

2.肥料施用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种植前要进行肥料施用。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春季施用有机肥,秋季施用化肥。

施肥量要适宜,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3.种子处理小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前要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浸种等。

浸种时间一般为6-8小时,浸种液中可加入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

4.播种时间小麦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周期来确定。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季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在播种前要先将土地耕翻,平整,然后进行排水和施肥。

5.播种方法小麦的播种方法有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

手工播种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机械播种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无论是手工播种还是机械播种,都要保证种子的密度适宜,避免过度密植或稀植。

6.浇水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进行适量的浇水。

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避免造成水浸和积水。

二、田间管理1.除草小麦生长期间要进行适量的除草,避免杂草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除草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小麦的根系和叶片。

2.施肥小麦生长期间要进行适量的施肥,保证小麦的营养供应。

在施肥时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性质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或不足。

3.病虫害防治小麦生长期间要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小麦和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和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和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1、顶凌耙耱。

顶凌耙耱能有效的增温保墒,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作物发育和早返青,是渭北旱原地区早春小麦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地要积极发动群众,做好顶凌耙耱保墒工作。

2、耧施化肥。

旱地小麦的追肥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因此早春土壤解冻时,渭北旱地应根据苗情,抓紧趁墒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耧施尿素5-10公斤。

促进小麦早发快长和保证拔节孕穗期养分需要。

3、中耕松土。

中耕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根系发育,确保早发快长,是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积极动员群众做好麦田中耕。

4、促弱控旺。

今年我市小麦苗情普遍较好,但部分田块由于播种质量不高,施肥不足,小麦冬前群体较小,分蘖较少。

对这一类田块要紧紧抓住返青期苗情转化较快的有利时机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促进苗情尽快转化升级,对于一般小麦田块,重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因地制宜,施好拔节肥。

对部分群体较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以控为主,积极采取碾压和深中耕等措施,抑稠控旺。

还可以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施200ppm多效唑30公斤,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倒能力。

亦可在拔节期间,每亩用助壮素15-20毫升兑水50-60公斤叶面喷施,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

5、积极进行麦田化除。

今年由于土壤墒情较好,草害较重,各地要抓住时机,在做好中耕锄草的基础上,加大化除力度,积极发动群众做好化除工作。

化除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0度以上时进行,对阔叶型杂草选用巨星等高效除草剂,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化除;对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严重发生的田块,选用骠马、世玛等除草剂化除。

施用除草剂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以防产生药害。

6、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

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对小麦锈病,应及早选用三唑酮每亩有效成份6-10克或用12.5%烯唑醇每亩有效成份2-4克兑水50公斤喷雾;小麦白粉病每亩有效成份8-10克粉锈宁或有效成份1.5-4克特普唑喷雾防治。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而蒙城县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种植在这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田间管理对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进行讨论。

一、小麦起身期苗情1. 蒙城县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蒙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小麦种植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小麦的产量也相当可观。

2019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数据显示,蒙城县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20000公顷,总产量达到了近30000吨。

小麦的起身期是小麦生长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生长的起始阶段。

起身期的苗情对小麦的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总体上较为良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苗情整体健康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整体上表现为苗情健康,苗势生长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病虫害情况,小麦苗叶绿色且生长势旺盛。

(2)苗情均匀(3)苗情轻病虫害尽管蒙城县的小麦起身期苗情整体良好,但仍有少量农田出现轻微的病虫害情况,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一些褐斑和黄化情况。

二、早春田间管理技术1. 土壤管理早春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管理尤为重要。

2019年蒙城县早春田间土壤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保温保水早春时节气温较低,土壤湿度也较低,因此需要加强保温保水工作。

采取合理的覆盖措施,如覆盖秸秆或地膜,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和气温过低。

(2)施肥早春时期进行合理的施肥对于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蒙城县农民普遍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方法,确保小麦苗期养分供应充足。

2. 病虫害防治(1)化学防治对于一些严重的病虫害情况,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在2019年的早春时节,农民普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

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摘要】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对小麦起身期苗情的调查和早春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水肥管理措施等内容。

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对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于探索更加高效的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提升小麦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实践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而小麦的生长期中,起身期苗情和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蒙城县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大。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环境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题。

了解小麦起身期苗情和早春田间管理技术的情况,探索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管理策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019年蒙城县小麦起身期苗情及早春田间管理技术的调查研究,探讨小麦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总结早春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施肥技术的优劣,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有效性,探讨水肥管理措施的合理性,旨在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管理指导,实现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要点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要点

48小麦春季田间管理要点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小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后期的生长非常关键。

1.预防冻害倒春寒天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3~4月,田间麦苗容易遭受冻害。

可以采取灌溉的方式预防小麦春霜冻害。

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应在寒流到来之前及时对田间小麦进行灌溉,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冻害或低温冷害对小麦的伤害。

寒流过后,及时检查苗情,如果有叶片严重干枯、心叶和幼穗如水浸状等冻害的现象,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并对苗田进行浇水。

水肥的耦合作用不仅可以减轻小麦冻害的损失,并可促进小麦早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

还可以对小麦喷施叶面肥,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促进小麦的冻后恢复,促进麦苗快发,有效降低冻害的损失。

2.麦田开沟选择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对麦田的田边和麦垄进行开沟。

这可以达到雨停田干,预防水量过多时产生的涝渍危害,为小麦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追施拔节肥如果麦田的前期管理很好,肥料充足,麦苗生长较好,可不施返青肥,重点对小麦追施拔节肥。

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麦田追施一次拔节肥,可按照每亩10公斤左右的标准施用复合肥,以有效促进小麦拔节生长。

施用时间掌握在麦苗群体叶色变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

一般情况下,一类麦苗选择在3月中旬。

对已经追施过返青肥的二、三类苗,可推迟到拔节后至倒一叶露出之间,也就是3月下旬至4月初,每亩追施8~10公斤复合肥。

4.防治病虫害小麦的病虫害一般有纹枯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等,应选用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防治红蜘蛛和纹枯病,一般在3月初,当麦田地温稳定在8~10℃时进行;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蚜虫,一般在4月初,当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进行;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一般在4月底,小麦开始抽穗开花时进行。

5.防治草害春季万物生发,不仅小麦生长迅速,田间杂草也在快速生长。

前期进行过除草特别是化学除草的麦田,春季杂草可能较少;没有进行过除草的麦田,杂草可能较多,应及时采用中耕除草等方法进行防治。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一、播种准备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平整。

2.种子选择: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如药剂拌种等。

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

二、苗期管理1.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壮。

2.浇水: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适时浇水,促进幼苗生长。

3.除草:在杂草生长初期,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抢养分。

三、越冬期管理1.浇冻水:在土壤封冻前,及时浇冻水,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2.防寒保暖:对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采取覆盖地膜、施用保温剂等措施,防止幼苗受冻。

四、返青期管理1.浇返青水: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及时浇返青水,促进幼苗返青。

2.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肥等速效肥料,促进幼苗生长。

3.除草:在返青期,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抢养分。

五、拔节期管理1.浇水:在拔节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防病虫害:在拔节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六、孕穗期管理1.浇水:在孕穗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孕穗。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孕穗。

3.防病虫害:在孕穗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七、抽穗期管理1.浇水:在抽穗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抽穗。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抽穗。

3.防病虫害:在抽穗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八、开花期管理1.浇水:在开花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开花。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开花。

3.防病虫害:在开花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旱。
前, 早春易发生冻害 。 拔节 以后 , 易造成 田间郁蔽 , 光照不 良和倒伏 , 春季肥水管理应 以控 为主。 一是 返青期镇压 , 这是控制旺苗生长 , 使其转化为壮苗
虽然去年秋季降水量大 ,目前麦 田墒情普遍 较好 , 但 开 春 以后 , 随着温度升高 , 土 壤 蒸 发 量 加 大, 且“ 春雨贵如油 ” , 降水量存在着不确定 因素 。 因此 , 为了预防春季干旱 , 千方百计保住地下墒非 常关键 。 要及早在早春表层土化冻 2 厘米时( 顶凌 期) 对各类麦 田进行划锄 , 以保持土壤墒情 , 提高 地表温度 , 消灭越冬杂草 , 为 中后期麦 田管理争得 主动。尤其是对群体偏小 、 个体偏弱的麦 田, 要将 划锄作 为早春麦 田管理的首要措施来抓 。 另外 , 春 季 浇水 或 雨 后也 要 适 时划 锄 。划 锄 时要 切 实 做 到 划细 、 划匀 、 划平 、 划透 , 不 留坷 垃 , 不 压麦 苗 , 不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春季管理应该先管三类麦 田, 再管二类麦 田, 进行 , 施肥浇水 , 提高穗粒数。 结合根外追肥 , 叶面 后管一类麦田; 对于旺苗 , 首先要在返青期镇压控 喷施磷酸二氢钾或“ 粮满仓” 。 旺 ,然后根据群体大小在起身期或拔节期施肥浇 ( 三) 促控 结合 , 抓好二类苗管理。 二类麦田返 水。 青始期每 6 6 7 平方米总茎数 4 5 万 ~6 0 万 。春季 ( 一) 以控 为主 , 抓好 旺长苗管理。 旺长苗麦 田 肥水管理 的重点是巩 固冬前分蘖 , 适 当促进春季 般年前每 6 6 7平方米茎数达 8 0万以上 , 植株较 分蘖 发生 , 提高分蘖的成穗率 。 地力水平一般 , 每 高 ,叶片较长 ,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 6 6 7 平 方米茎数 4 5万 ~ 5 0万的二类麦 田,在小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要点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要点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要点浅析[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了肥水方面的管理、病虫害的管理与防治、小麦防冻技术、喷施叶面施肥技术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技术。

[关键词]小麦防冻病虫害防治除草[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73-02自去年十一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小麦播种到越冬期的有效积温明显偏少,加之播期较常年推迟,目前小麦生长量不足,苗情总体偏弱。

为争取早春有利时机,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于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一、施肥方面的管理1.因地制宜,弱苗早施返青肥,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返青至拔节期间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早春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开展分类指导,因苗实施管理,确保小麦返青起身期有充足的肥水供应,以巩固年前分蘖,加快春生分蘖生长,促进分蘖成穗,实现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小麦有足够的有效穗。

对于二、三类苗早施返青肥,一般于2月上旬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用独腿耧穿施或趁雨撒施,促进春季分蘖早生快长,弥补冬前茎蘖数不足,增加亩穗数。

2.普施、重施拔节肥,确保小麦中后期稳健生长拔节期是小麦分蘖两极分化、小穗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期,追施拔节肥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拔节肥追施时间,一类苗于3月中下旬,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已追施过返青肥的二、三类苗,可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追施尿素6-8公斤。

返青肥与拔节肥总量每亩尿素不超过13公斤。

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减少退化,争取穗大粒多。

二、病虫草害管理及综合防治1.化学除草冬前没有进行化除的田块,返青期要及时进行化除。

对于禾本科杂草宜选用每亩用6.9%精嗯唑禾草灵(膘马)水乳剂40-60毫升,于小麦拔节期前,兑水40公斤茎叶喷雾。

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毫升,兑水40公斤茎叶喷雾,或每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小麦拔节前,对水4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75%苯磺隆(巨星)干悬浮剂1-1.5克,于小麦拔节前,兑水40公斤茎叶喷雾。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如何科学地种植小麦,是每个农民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从小麦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两个方面,为读者介绍小麦的种植技巧。

一、小麦种植方法1. 土壤选择小麦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土地时,应注意土壤的质地、结构、pH值等因素,避免选择酸性土壤或者过度耕作的土地。

2. 播种时间小麦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选择来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的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在播种前应注意土壤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寒冷或干旱的环境中进行播种。

3. 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抗病性强的品种适合在北方种植,而耐旱、耐寒的品种适合在南方种植。

4. 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的施肥。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土壤,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即可。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追肥,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5. 控制病虫害小麦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旋耕、翻耕、深耕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侵害,同时还可以采用药剂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田间管理1. 土壤管理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灌溉和通风。

同时还需要注意土壤的松软度,避免土壤过于紧实,影响小麦的生长。

2. 茬口管理小麦的茬口管理主要包括除草和松土两个方面。

在生长期间,可以采用机械除草或者手工除草的方式,避免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

同时还可以采用松土的方式,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3. 病虫害管理小麦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治。

在生长期间,可以采用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同时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

4. 收割管理小麦的收割时间应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春季怎样种植小麦

春季怎样种植小麦

春季怎样种植小麦春季是种植小麦的最佳时机,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春季种植小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准备1. 土壤选择:小麦适宜在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土壤。

2. 根除杂草:在种植前应除去田地中的杂草,防止对小麦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二、育苗1. 播种量:春季播种一般采用稀植,每亩种植5-6千克的种子。

2. 种子处理:种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如用5%的食盐水浸泡种子6-8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晾晒备用。

3. 播种方法: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耕整的土地上,覆盖0.5-1厘米厚的土壤。

三、施肥1. 基础施肥:春季施肥以补充土壤肥力为主,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化肥复合肥。

2. 追肥:小麦苗期生长迅速,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在起苗期和拔节期进行追肥,适量增施氮肥。

四、田间管理1. 管理杂草:小麦生长初期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营养和光线。

2. 灌溉管理:小麦对水分需求较大,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浇水或排水操作。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施农药等。

五、收获1. 收获时机:一般在小麦抽穗期、硬粒期进行收获,根据小麦的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机。

2. 收割方式:收割时要使用专用的小麦收割机,采用割台或割刀将小麦切割下来,然后进行扬场、打捆等作业。

六、后期管理1. 秸秆处理:收割后秸秆要进行合理处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或作为饲料、蘑菇菌床等。

2. 土地整理:收割后要对土地进行整理,清除杂草,修整土壤,为次年春季的种植做准备。

以上是春季种植小麦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农事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麦出苗期管理技术和方法

小麦出苗期管理技术和方法

小麦出苗期管理技术和方法苗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要防治病虫危害,保持小麦能健壮生长,为小麦的稳产丰产奠定基础。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小麦出苗期管理技术和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苗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要防治病虫危害,保持小麦能健壮生长,为小麦的稳产丰产奠定基础。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小麦出苗期管理技术和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去田间查看,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需要及时补苗。

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播种过深或过浅,种子问题、墙情过旱或过湿、拌种剂过量、机手问题等等。

缺苗现象不是很严重,占比不大,可以把过密的麦苗移栽一部分到缺苗的地方,或者还可以补种一些。

缺苗现象比较严重,田间大部分都未出苗,只有少部分出苗,还零零散散,这种情况下,如果超过了半个月,建议尽快重新播种。

二、间苗间苗又称疏苗,当小麦出苗后,由于播种量过大,田间麦苗过密,需要疏苗,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一方面,减少了麦苗过多,互相争水分、争养分的情况,另外一方面,等到中后期,麦苗长势较高,田间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以及严重程度。

另外,间苗还能够有效减少倒伏发生的几率,也就是说,播种过密不仅不会增加产量,还有可能导致减产,因此,苗期时间苗工作很重要。

三、浇水如果小麦苗期田间比较干旱,一些种植户种植较晚或者现在正处于灌溉的情况,小麦在墙情不好的农田中生长,要么不出苗,要么出苗后,苗期生长也不好,而浇水能大大缓解此情况。

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忌大水漫灌。

四、追肥追肥适用于底肥施用不足的情况,比如有些种植户可能为了省一些成本,在底肥上使用过少,导致小麦出苗后,营养供给不足,导致苗弱的症状。

这时候进行追肥,有效缓解苗弱的情况,不过此情况发生概率较小,一般情况下,种植户在施用底肥时,都会施足。

小麦出苗后怎样管理,小麦苗期管理技术.doc

小麦出苗后怎样管理,小麦苗期管理技术.doc

小麦出苗后怎样管理,小麦苗期管理技术
冬小麦出苗怎样管理呢?冬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来年小麦的产量,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小麦出苗后怎样管理,小麦苗期管理技术。

小麦苗期管理技术:
1、查苗补种、疏苗补缺、破除板结。

小麦齐苗后,进行田间苗情检查工作,对于因机播时排种管堵塞而造成较大面积漏播的空行、空地。

应进行催芽补种。

如小范围缺苗断垄,要进行疏密补缺,增加群体中个体的均匀度。

对于补缺的移栽麦苗应适当浇水,以利缓苗。

在小麦播种后至出苗期间,如遇到降雨,待地面干燥后及时松土,破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种子及早萌发、出苗。

2、灌冻水。

越冬前灌水是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浇灌冻水,具有平抑地温,保护麦苗安全越冬的作用,还能够冬水春用,提高春季麦田土壤水分含量,为早春小麦植株生长及推迟第一肥水使用时期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浇冻水的时间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此时正值昼消夜冻时节,所灌水分下渗。

灌水时间忌过早或过晚,如过早,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增多,所起作用减少,
反之,如过晚地表形成冻层,所灌水分易积水结冰,造成窒息死苗。

因此,应掌握好适宜的灌水时间。

小麦出苗后怎样管理,小麦苗期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冬季耙压。

入冬后,对于田间有裂缝的地块,应适时耙压,以防冬季低温期间分蘖节外露导致死苗,耙压措施也具有弥合裂缝、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储水量的作用。

小麦苗期管理要点

小麦苗期管理要点

小麦苗期管理要点小麦是农民朋友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种的人较多。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仔细讲讲小麦苗期的管理要点。

小麦是农民朋友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种的人较多。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仔细讲讲小麦苗期的管理要点。

一、小麦苗期管理要点1、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墙、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10厘米以上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麦种在冷水中浸泡24小时后晾干,加新高脂膜进行拌种,隔离病毒感染,不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苗全、苗匀。

2、控制冬前旺长划锄镇压、深耘断根可有效控制小麦冬前旺长。

越冬前或起身期划锄镇压,可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消除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小麦根系活动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喷施促花王3号,能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控制旺长,提高抗倒能力,减少分廉,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显著增产。

3、水肥管理冬灌要适时,要根据天气、墙情、苗情合理施肥及浇水。

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早播的脱肥旺苗或未施足底肥的麦田,结合冬灌施肥,每亩追尿素5-10公斤,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保墙防止水分蒸发,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薨。

孕穗期可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授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4、防止冻害镇压楼划至返青前要轧麦1—2次,轧碎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能稳定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小麦带绿越冬,减少地面龟裂,弥补裂缝。

二、小麦苗期发黄是什么原因引起?小麦苗期发黄可能是播种不当、施肥过多、病虫侵害、遭受药害的原因,此时要将生长过密的小麦苗摘除,并为其浇灌水分,稀释肥料,如果病虫害较为严重,还要向枝叶喷洒稀释的氧化乐果、百菌清药剂,让小麦恢复健康。

好啦,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小麦苗期通常都需做好上面的一些管理要点,才更容易达到高产效果,觉得还不错欢迎各位收藏,转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受 前 几年干 旱 影响 ,0 1年秋 种时 播量 偏 大 , 21 由于
播 种 时土 壤墒 情 好 , 期适 宜 , 后降 雨及 时 , 播 播 出苗 率高 。 造
成 基 本苗 偏大 。 再加 上 1 1月气 温偏 高 , 照 不足 , 光 导致 麦 苗 徒 长 , 体 偏大 , 片 披长 , 蘖缺 位 , 系 发 育差 , 体 生 群 叶 分 根 个 长 瘦 弱 , 成假 旺 苗 , 形 潜在 倒伏 危 险 。 是冬 前麦 苗 旺长 . 二 土
农艺 学
现代 农 业科技
21 0 2年 第 6期
蒙城 县 小 麦 苗情 及 早春 田 间管 理 技术
魏 强
( 徽 省农 业 广 播 电视 学 校 蒙 城 分 校 , 徽蒙 城 2 3 0 ) 安 安 3 5 0
摘要 分析 蒙城 县 当前 小麦 苗情 , 出其存 在的 问题 , 指 针对 生产 现状提 出切 实可行 的 田间管 理措施 , 以指 导 3前 小麦 的生 产。 - ' 关键 词 小麦 ; 苗情 ; 田间管理 ; 安徽 蒙城 中 图 分 类 号 ¥ 1. 5 21 文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0 — 18 0 0 7 5 3 (0 2)6 0 1— 1
喷雾 以看麦 娘 、 燕麦等 禾本 科 杂草 为主 的 田块 用 69 野 .%骠
马 乳 油 1 0 Lh 加 水 4 0k /m 雾 。 除 单 、 子 叶 5 0m / ̄ 5 gh 喷 防 双 混生 的杂草 田用 75 . %啶磺 草 胺水 分散 剂 ( 先 )8 . 优 175 m , 2 也 可 用 69 .%精 恶唑 禾 草 灵 浓乳 剂 1 0 /m . 1 %炔 0mLh 或 5 5 草 酸可 湿性粉 剂 4 0 60g mZ2 %氯氟 吡 氧乙 酸乳 油 7 0 5 ~ 0 / + 0 h 5
1 苗 情
力 。 旺苗 和壮 苗 都 要化 控 , 对 当气 温 回升 到 日平 均温 度 5℃ 以 上 , 1 :0 1 :O可 喷 施化 学 调节 剂P 一 般 用 1 %多 于 0 o— 60 l 。 0 效・ 甲哌 翁 ( 丰 ) 湿 性 粉剂 6 0 7 0gh 或 壮 丰 安 7 0 矮 可 0 ~ 5 ,m , 5 mLh 或 1 %多效 唑 7 0g1 , 择 以 上任何 一 种药 剂对 /m , 5 5 /m 选 , 水 4 0k /m 5 gh 于小 麦 返 青一 起 身 期 间 均 匀喷 施 麦 苗 。 麦 小
2 存 在 的 问 题

拔 节前 结 束 。 中 , 猪殃 殃 、 娘 蒿等 阔 叶 杂草 为 主 的 田 其 以 播
块 , 用 7 %巨 星 1 .~ 25g l , 2 %使 它 隆乳 油 7 0 可 5 50 2 . /m2或 0 l 5~ 9 0mLh 或 58 0 /m , .%麦 喜悬浮 剂 1 0m / m 对 水 4 0k /m 5 th 5 g} l
麦纹 枯病 等病 虫 害 的加 重发 生 。
3 田 间 管 理 措 施
3 1 控 旺 防 倒 .
21 0 2年小 麦群 体偏 大 , 田间郁 闭 , 有利 于小 麦 纹枯 病 等
病 虫害 发 生危 害 。 以防 治纹 枯病 为 重点 , 治 蚜 虫和 红 蜘 要 兼 蛛 等病 虫 害 。 小麦返 青 至拔 节 期间 , 在 当纹 枯病 发病 株 率达 到 2 %1 , 2 %井 ・ 0  ̄ 用 0 蜡芽 ( 纹真 清 ) 悬浮 剂 1 0 0mLh I 或 5 /I T,
播 种量 过大 的麦 田 , 苗拥 挤 , 高旺 长 , 片细长 , 麦 蹿 叶 弱 而 不壮 , 易造 成基 部 节间 过长 和穗 子 变小 。 采取措 施控 制旺 长, 有利 于减轻 后期 倒伏 、 取大 穗i 争 1 】 。 ( ) 压 。 压具 有 控 上 ( 伤 地 上 部 叶 片 , 1镇 镇 挫 延缓 生 长 )
m /m 对 水 喷 雾 Lh 0 33 综 合 防 治 病 虫 害 .
壤 中的 养分 消耗 较 多 , 期往 往脱肥 早衰 。 农民 担 心后 期 后 但 倒伏 , 节 期 往往 不 愿 追施 肥 料 , 易造 成 后 期脱 肥 早 衰 。 拔 容 三 是在 低 温 寡 照 的天 气 形势 下 大 播量 、 群体 田块 利 于 小 大
次 生 根 57条 ; 旺 苗 占 5 , 本 苗 5 1万 株 /m2茎宜迟 , 日均 温 度 回 升 到 5℃以 上 时 当
即可 开 始 , 严格 按 照 推荐 药 量 使 用 , 止 产 生药 害 , 握 在 防 掌
数 12 6万 个/m , 株 分蘖 1 3 h 单 . , 茎 77叶 , 生 根 73 5个 主 . 次 . 条 , 21 为 0 2年小 麦 丰收 奠定 良好 的苗情 基础 。
2 1 年蒙 城 县小 麦播 种期 间 , 01 土壤 墒情 充足 , 主播 期 集 中 , 上播 后 的几 次 降 雨 , 小 麦 出苗 齐 全 , 加 使 无缺 苗 断 垄现 象发 生 , 情长 势 明显 好 于常 年 。 2月 1 苗 据 0日调 查 , 全县 一 类苗达 8 .%, 51 比上年 同期 多 1 . 基本苗 3 5万株/m . 21 %, 7 h 茎 蘖 数 115万 个/m 单株 分 蘖 22个 , 茎 78叶 , 生 根 8 h , . 主 . 次
化 控 必 须在拔 节 前 结 束 , 用多 效 唑要 在拔 节期 前 2 使 5d结 束, 以免对 穗部 发育 产生 不 良影响 。
32 化 学 除 草 .
1 0条 ; 类 苗 占 1 .%, 二 19 比上 年 同期 少 91 基 本苗 3 0万 .%, 6
株/m , 蘖数 8 0万 个/m , 株分 蘖 1 h 茎 7 h 单 . , 茎 67叶 , 4个 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