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精选文档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要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小麦春季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田间翻耕
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进行田间翻耕以改善土壤松散度
和透气性,促进小麦的根系生长。
一般在小麦出苗前进行翻耕,深度
以10-15厘米为宜。
二、施肥
小麦春季的田间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是施肥。
在翻耕后,需在土壤表面
撒上基肥,以提供养分供小麦吸收。
同时,需根据小麦生长状况和土
壤情况进行追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三、防治病虫害
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春季的田间管理中,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其对小麦的
危害。
一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农药喷洒等方法。
四、灌溉管理
小麦生长需要水分的供应,在春季田间管理中需要注意灌溉。
要注意
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的情况,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同时,也要
注意避免小麦叶子和茎部的浸泡,以免影响小麦的生长。
五、人工修剪
小麦生长过程中,有些枝叶生长过于茂盛,或有些叶子生长不良,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在春季田间管理中需要进行人工修剪。
一般可以选择在小麦拔节期进行修剪,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以上就是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步骤介绍。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小麦是春季农田里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要抓好田间管理,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期内受到足够的养分、水分、气候和环境等方面
的保护。
下面将介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犁地耕作
小麦春季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犁地耕作,将秋季收割后留下的残余植株
和根系清除干净,将土地犁松、耕细,保证土壤结构松散、通气、保
湿等。
二、施肥浇水
小麦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春季管理中应及时进行施肥。
一般地,建
议在播种后10-15天左右进行施肥,以控制配比,并对于施肥进行均
匀作用。
同时加强浇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出现干旱现象。
三、除草防虫
在小麦的生长期内,注意杂草等杂质的清除。
常常会有不同的虫害、
病害影响小麦生长,因此需要进行防治。
建议在季节早期进行预防和
防治处理,如通过轮作、调整田间配比、选择对应的农药进行防治等。
四、冬化处理
在春季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于小麦进行冬化处理,以提升冬季耐寒能力、避免冻害等。
一般地,建议在播种后15-20天左右进行冬耕、压
实处理等,同时注意保持适应性天气。
总结:以上是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春季管理过程中,注意犁地耕作、施肥浇水、除草防虫、冬化处理等,全面维护农田的生态环境,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创造更优秀的条件。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我地小麦春季管理一般是指春节后到四月二十日这段时间对麦田的管理,这段时间是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时间,尤其进入三月中旬前后将进入小麦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肥水需求的吸收高峰期。
因此,必须狠抓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巩固冬前低蘖位大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晚播二、三类苗情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一、清沟理墒,防止渍害。
“田间一套沟,从种喊到收。
”多年来,人们只重视播种质量,而忽视三沟配套作用,特别是稻茬低洼田块,因春后雨水相对充足,导致明涝暗渍现象发生普遍,有些田块明涝虽排,但暗渍难解,严重地恶化小麦春后根际生长的环境,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
所以必须搞好水系配套,防止旱涝急转。
有沟的要清淤疏通,保证畅通;无沟的要利用农闲时节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沟沟相通。
做到能灌能排,雨住田干,为小麦根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化学除草,化控防倒。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如遇到适当墒情,田间杂草将开始大量萌发。
在小麦拔节前,要抓住冷尾暖头有利天气,选准药剂,抢晴用药化除,确保用药后7天内不遇到0℃以下霜冻低温,以提高药效,避免产生药害。
防除稻茬麦田硬草,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30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防除野燕麦,亩用7.5%金马或6.9%骠马水乳剂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药愈早,草龄愈小,效果愈好。
防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施药。
药剂配方:亩用13%二甲四氯水剂150-200毫升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5-30毫升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注意:春节化除时宜在麦子拔节前,选择晴好无风天气施药,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大麦田禁用骠马、金马等精恶唑禾草灵类除草剂。
春季小麦管理技术要点.doc
春季小麦管理技术要点我们都知道今年小麦遭遇了持续干旱的天气,为了夺取夏粮的丰收,春季小麦管理要坚持“立足抗旱,分类管理,促蘖成穗,防止倒伏,搞好预测,防病治虫”的指导思想。
春季小麦管理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措施:1、锄划增温保墒,促进小麦早返青。
锄划可以增温、保墒,促进小麦早返青以及分蘖的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
返青前后应对所有麦田锄划1~2遍,保墒增温,促苗早发。
特别是苗情差、旱情严重和放牧啃食的麦田更应加强锄划管理,增加锄划次数,以促进早返青、早分蘖、早转化升级。
2、依苗情墒情分类管理,运筹好春季肥水。
由于今年麦田群体较大,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要因墒、因苗适当推迟进行。
一是苗情较差、群体偏小的三类麦田,春一水时间在起身初期进行,肥料在起身、拔节期分两次施,每次施入尿素7~8公斤;二是对苗情一般、群体适中的二类麦田、冬前旺长叶片黄枯严重的麦田和放牧啃食的麦田,于小麦起身中期浇第一水,结合浇水施入15~17公斤尿素;三是对苗情较好、群体较大的一类麦田,肥力低的应推迟到拔节初浇第一水;肥力高、长势偏旺的应推迟到拔节以后五天浇第一水,亩追施尿素16~18公斤。
春二水要与春一水间隔20天以上,切忌春季氮肥施用量过大,以免造成倒伏和贪青晚熟。
3、监测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早动手防治。
根据今年的苗情及天气特点,植保部门应密切注意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早预报,早防治。
春季重点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全蚀病、吸浆虫以及越冬性杂草等,对越冬性杂草发生严重,冬前未施用除草剂的地块可在3月20日以前用苯黄隆(巨星)防治,不能用药过晚,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对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发生的地块可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进行人工拔除,消灭在杂草结籽之前。
4、因苗控制旺长,防止小麦倒伏。
对群体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一是运用肥水调控技术,春季第一次肥水应推迟到拔节以后进行。
二是运用化控防倒技术,可在起身期亩用壮丰安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或在拔节前5~10天(3月底4月初)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小麦作为世界粮食作物中重要的一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作物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一、田间管理1、选种。
小麦的选种对于种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田间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2、施肥。
在小麦春季种植前,要根据土壤肥力以及种植品种进行肥料施用调配,以保证小麦株型美观,且叶片绿度高,同时营养充足。
3、病虫害预防。
由于小麦生长期较长,对温室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春季的防病虫害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有效预防小麦受病虫害危害,应根据小麦病虫害的具体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植保管理1、田间杀虫。
小麦的田间杀虫是植保管理的重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田间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危害。
2、授粉管理。
授粉是一项重要的农民操作,它可以提高小麦花粉的凝集度和凝聚力,以保证小麦植株能够获得足够的穗粒,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
3、田间施药。
田间施药管理是保障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步骤,将农药施用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及时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防止病害的产生,从而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三、种植技术1、播种标准。
小麦的播种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以控制病虫害发生和提高小麦生长水平。
2、播种技术。
小麦播种技术应采用机械播种,以确保种子的深度和分布均匀,并保证产量的较高水平。
3、生育期管理。
小麦的生育期管理应根据田间条件,及时施肥、浇水、培育耕作、收获等,以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质量检测小麦的质量检测要根据主要成分、水分含量,对密度、面筋含量、发酵特性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合格,保证用户满意度。
以上就是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正确的小麦春季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因此,农民要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小麦作物的经济价值,助力粮食安全稳定发展。
太和县小麦高产栽培操作技术
5 适 宜 品种 .
半冬性 品种 1 月 中旬 ; 0 春性 品种 1 月 1 0 5—2 日。 5
52 密 度 .
在选 种原 则上 , 一定 要选 择适 合气候 以及 生长 条件 的
适 宜品种 。 在选 用早 茬时 , 一般 选用半 冬性 品种 , 比如洛麦 2 、 麦5 、 麦6 、 麦 1 、 3皖 2皖 8周 6 周麦 2 等 ; 选 用 中晚茬 时 , 2 在
l ~ 2 万 /6 m 8 0 67 。
42 种 子 质 量 .
53 播 种 质 量 .
机 播 , 距2 行 0~2 c 播 种 深度 3~5 m, 种均 匀 , 3 m。 c 播
43 种 子 处 理 .
播 量准确 , 深浅一致 , 覆土严 密 , 后镇压 。 播
种 子处理 主要 包含种子包衣 和药剂搅拌 。 431 种 子包衣 种子包衣必 须用种衣剂对 种子进行处 理。 ..
一
影 响播 种密 度 的因素 主要有播 种时 期 以及土壤 肥力 , 在确 定密度 的时候 要综合 考虑这两 个 因素并作适 当调整 , 比如在 土壤 肥力 水平 较低 、 整地 质量 较差 时 , 可适 当增加
般 选用春性 品种 , 比如平安六号 、 阜麦 9 6 。 3等 在 选 种 过 程 中, 选 取 的种 子 的 质量 必须 符 合 条 例 所
G 4 0 .的相关 规 定 指标 , B 4 41 比如种 子 纯度 要 大 于9 %、 9 水 分小于 1 %、 3 净度大 于9 %、 9 发芽 率必须大 于8 %。 5
播 种量 ; 在播 期推迟 时适 当加 大播量 , 适宜播 期范 围 内, 在 基本 苗半冬性 品种 要求密度在 1 5~ 1 万/6 m , 8 6 7 春性 品种
小麦开春田间管理
小麦开春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时镇压划锄,增温保墒控旺长。
春季麦田镇压是增温、
提墒、保墒、防旱、控旺的有效措施。
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及养分。
对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及旱地麦田,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增温保墒,避免早春寒潮降温冻伤麦苗;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及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划锄要因地因苗制宜,对晚播弱苗宜浅划锄,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弱苗转壮,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2.因苗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
对于受冻麦田,春季管
理应以促为主,及早追施氮肥,促苗早发快长。
对于旺长麦田,应采取镇压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控制旺长。
对于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浇水,促根增蘖保穗数。
3.防治病虫,化学除草。
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麦蚜
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注意在返青期化学除草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早发现,早防治。
4.护膜护苗,严防啃青。
春季麦田管理还需要注意保护地
膜和麦苗不被动物啃食。
综上所述,小麦开春的田间管理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小麦春季管理措施
小麦春季管理措施春季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营养供给三个方面,介绍小麦春季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田间管理1. 土壤处理春季是进行整地和土壤修复的关键时期。
在春季开展前,应先实施耕种措施,将田间积水排除,并确保土壤达到适合小麦生长的湿度。
对于酸性土壤,可施加生石灰或石灰粉进行中和处理,以保证土壤的酸碱平衡。
2. 播种春季适宜进行小麦的冬季播种。
在播种前,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入基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同时,选择病虫害抗性好的小麦品种,以提高抗病能力和产量。
3. 灌溉管理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促进小麦生长和根系发育。
此外,及时疏通排水沟渠,防止积水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春季是小麦病害易流行的季节,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非常关键。
对于常见的小麦病害如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防治,注意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2. 虫害防治小麦春季也容易受到各类害虫的侵害,如蚜虫、螟虫和蓟马等。
及时观察小麦苗情况,一旦发现虫害,可采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如手工捕虫、采用天敌等,减少对小麦的损害。
三、营养供给1. 施肥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肥料,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2. 叶面喷施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可以直接将营养物质施加到小麦叶片上,提高养分吸收效果。
此外,叶面喷施还可以携带杀虫剂和抗病剂,对小麦的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结论小麦春季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营养供给三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春季管理,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措施,确保小麦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要点
48小麦春季田间管理要点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小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后期的生长非常关键。
1.预防冻害倒春寒天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3~4月,田间麦苗容易遭受冻害。
可以采取灌溉的方式预防小麦春霜冻害。
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应在寒流到来之前及时对田间小麦进行灌溉,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冻害或低温冷害对小麦的伤害。
寒流过后,及时检查苗情,如果有叶片严重干枯、心叶和幼穗如水浸状等冻害的现象,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并对苗田进行浇水。
水肥的耦合作用不仅可以减轻小麦冻害的损失,并可促进小麦早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
还可以对小麦喷施叶面肥,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促进小麦的冻后恢复,促进麦苗快发,有效降低冻害的损失。
2.麦田开沟选择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对麦田的田边和麦垄进行开沟。
这可以达到雨停田干,预防水量过多时产生的涝渍危害,为小麦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追施拔节肥如果麦田的前期管理很好,肥料充足,麦苗生长较好,可不施返青肥,重点对小麦追施拔节肥。
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麦田追施一次拔节肥,可按照每亩10公斤左右的标准施用复合肥,以有效促进小麦拔节生长。
施用时间掌握在麦苗群体叶色变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
一般情况下,一类麦苗选择在3月中旬。
对已经追施过返青肥的二、三类苗,可推迟到拔节后至倒一叶露出之间,也就是3月下旬至4月初,每亩追施8~10公斤复合肥。
4.防治病虫害小麦的病虫害一般有纹枯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等,应选用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防治红蜘蛛和纹枯病,一般在3月初,当麦田地温稳定在8~10℃时进行;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蚜虫,一般在4月初,当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进行;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一般在4月底,小麦开始抽穗开花时进行。
5.防治草害春季万物生发,不仅小麦生长迅速,田间杂草也在快速生长。
前期进行过除草特别是化学除草的麦田,春季杂草可能较少;没有进行过除草的麦田,杂草可能较多,应及时采用中耕除草等方法进行防治。
太和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0期2010年9月27日以来,太和县已连续4个多月无有效降雨。
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加之2010年冬季强寒流南下频繁,形成旱冻叠加,造成部分地块苗情青枯和黄苗现象,冻害级别达1~3级。
太和县大部分小麦在越冬前浇灌1~2遍,但2010年由于受上述因素特别是持续旱情的影响,又出现旱情导致苗情降级。
未浇水的麦田受害更重,已有个别地块出现青枯死亡现象。
在砂礓黑土地中旋耕整地、镇压不实的田块,小麦根系缺水造成植株长势不良,群体不足甚至干枯死亡。
立春季节已过,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决定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了使麦田苗情有效转化,稳健生长,夺取丰收,结合太和县生产实际,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科学浇水,抗旱保苗1.1适期灌溉小麦的灌溉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在立春前,当气温回升时,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在立春之后,要大面积对小麦进行灌溉,防止出现干旱现象。
一般要求在2月20日前对缺水麦田进行第1次浇灌。
为避免浇水后土壤结冰,宜在10:00—16:00进行灌溉。
1.2适量灌溉在对小麦进行灌溉时要控制灌水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一般灌水量为450m 3/hm 2左右,一般灌溉以田块表面不积水为宜。
1.3按照次序灌溉首先应该浇灌旱情较重的砂礓黑土、淤土地以及秸秆还田的地块。
然后浇灌沙土、两合土地;弱苗、黄苗要比旺长苗、壮苗先浇水。
高岗坡地先于洼地、河滩地浇水。
2因苗追肥,促弱转壮春季的4个月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
小麦起身期是争穗数的关键时期;拔节期是争大穗的关键时期。
春季田管要达到“保穗数、争大穗”的预期目标,在做好抗旱浇麦的同时,还要看苗追肥。
追肥时间掌握在3月20日至4月20日,以3月底4月初追施最好。
追施量视苗情而定,一般施尿素75~150kg/hm 2。
瘦弱发黄、群体不足的麦田多追,旺长苗少追并延迟到清明以后追施[1-2]。
有雨趁雨撒施,无雨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用独腿楼隔行穿施。
太和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21 0 0年 9月 2 7日以来 , 和 县 已连 续 4个 多 月无有 效 太 降雨。 由于 干旱 持 续 时 间长 , 之 2 1 加 0 0年 冬季 强 寒 流 南 下 频繁 , 成 旱冻 叠 加 , 形 造成 部 分 地块 苗情 青 枯和 黄 苗现 象 , 冻害 级 别 达 1 3级 。 和 县大 部 分 小 麦在 越 冬 前 浇 灌 1 2 ~ 太 ~ 遍 , 21 但 0 0年 由于 受 上述 因素 特 别 是持 续 旱 情 的 影 响 , 又
墒 , 根生 长 , 壮植 株 , 能消 除 杂 草 , 少病 虫发 生 , 促 健 又 减 深
锄 还可 控 旺 。 结合灌 溉进 行 中耕 , 要 宜在 浇水 后地 皮 泛 白时 进行 。 一般 中耕深 度 为 3 5c 三 类苗 田块 应浅锄 , ~ m, 苗稠 、 苗 旺 的 田块 适 当深锄 。 中耕划 锄应 在 2月底 前结 束 。
61 起 身 拔 节 期 .
苗 、 苗先 浇水 。 岗坡 地先 于洼 地 、 壮 高 河滩 地浇 水 。
2 因 苗 追 肥 。 弱 转 壮 促
2月下 旬至 4月初 , 以麦蜘 蛛 、 纹枯 病 为主 治对 象 , 治 兼
白粉病 、 麦蚜 等 。 小麦 拔 节初期 , 小 麦纹枯 病病 株 率达2 % 在 0
E 前对 缺水 麦 田进行 第 1 浇灌 。 / 次 为避 免 浇水后 土 壤结 冰 , 宜在 1 :O 1 :o进 行灌 溉 。 O0一 6o
1 . 适量 灌溉 2
以 阔 叶 杂 草 为 主 的 田块 , 7 %巨 星 ( 用 5 阔叶 净 )50 l .
2. 25 m 或 2 %使 它 隆 乳 油 7 0 9 0mLh 2 除 ; 禾 本 2 0 5 ~ 0 /m 防 以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做到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实现中期稳健生长保大穗,后期不早衰增粒重,达到“穗多、穗大、粒重”,为整个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就春季小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措施提出如下管理:一、因地制宜,科学调控肥水,加快苗情转化对苗小苗弱、次生根少、群体不足、受到干旱的田块,要抓住春季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肥水齐攻,两肥并用;一类、二类苗早追施拔节肥,喷施叶面肥,因地制宜应用肥水调控措施,加快苗情转化升级。
一是早施返青肥,肥水齐攻,加快三类苗转化升级。
返青期是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行肥水齐攻,促进三类苗转化升级。
旱情较重的田块,要及时浇水并结合施肥,追施尿素120~150kg/hm2,如有降雨,可趁雨撒施,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春生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促进分蘖成穗,争取较多的有效穗数。
二是早施、普施拔节肥,争取穗大粒多。
追施拔节肥可以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
三是喷施叶面肥,加快灾后恢复。
受旱的麦田,立春后可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喷施美洲星450mL/hm2对水187.5kg,或喷施容大丰生态活性肥300mL/hm2对水300 kg。
叶面肥的常规用法:一般于小麦抽穗-灌浆期连续进行2-3次叶面喷肥,可选用0.5-1%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对于高产超高产小麦必须进行叶面喷肥,因为高产超高产小麦亩穗数较多,且穗大、粒饱,后期遇干热风易倒伏,所以结合防病治虫可起到“一喷三防”的效果。
小麦后期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因此要抓住扬花-灌浆这段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广泛推行“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即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通过在小麦叶面供养以补根系吸收下降造成减产,达到延缓根系衰老,延长剑叶功能期,减轻干热风为害,防止倒伏,增加小麦灌浆速度,增加粒重,从而增产,根据土肥站近年来叶面肥试验结果,小麦扬花至灌浆喷施两次叶面肥,可增产5%-8%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太和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太和县有150万人口,小麦种植面积达10万hm 2,是全国小麦种植大县。
近几年来,小麦高产攻关种植与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使单产超过9090kg/hm 2的面积逐年增加。
要实现目标定位产量9090kg/hm 2、穗数682万穗/hm 2、每穗粒数35粒、千粒重45g ,需采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合适的高产、优质、抗性强、达国标小麦品种,如周麦18、周麦22、皖麦52、皖麦53、济麦22、许科1号、洛麦23、淮麦22、淮麦23等主推品种。
同时,采用包衣种子防治病虫害,杜绝使用混杂种与退化品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采用包衣种子防治病虫害;二是用50%辛硫磷乳油50mL 加15%粉锈宁75g 对水3kg 拌种子50kg ,堆闷3~4h ,晾干即可播种。
2深松整地提倡深耕深松、培肥土壤,整地应先机深耕深松后旋耕,旋后多耙,耙实。
为保证小麦一播出全苗,杜绝旋耕后直接播种。
高产麦田要求做到土层深厚,耕层应达到20~23cm ;土地平整,上虚下实,无大坷垃,无脊沟之分;表土疏松,沟渠配套,排灌方便。
施土杂肥37.879t/hm 2、纯氮273kg/hm 2、五氧化二磷91kg/hm 2、氧化钾106~136kg/hm 2、锌肥122.7kg/hm 2。
氮肥基追比例为7∶3。
3机械播种适时足墒播种,以确保培育壮苗越冬。
周麦18、周麦22、皖麦52、皖麦53、济麦22、许科1号、洛麦23等半冬性品种宜播期为10月5—15日,基本苗273万~303万根/hm 2;机械播种,播深3~5cm ,播后镇压;整地质量差,适当增加播种量;墒差播种深度稍深;杜绝前后耧腿播种。
一般要求越冬时长到6叶至7叶1心,主茎上出现3~4个低位分蘖,次生根6~8条,总茎蘖不超过1060万个/hm 2,以充分发挥分蘖穗的作用。
小麦正常出苗、分蘖,需有充足的土壤墒情作保证(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果墒情不足,一定要造墒播种,任何等雨推迟播种或凑合勉强出苗、底墒不足的做法,都难以保证小麦优质高产。
2019年太和县小麦配方施肥实施内容及应用效果
2019年太和县小麦配方施肥实施内容及应用效果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谷物作物之一,肥料的施用对小麦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太和县为例,介绍了小麦配方施肥的实施内容和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小麦配方施肥能够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
关键词:小麦;配方施肥;作物产量;作物品质1. 引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谷物作物之一,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的品种和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其中,肥料的施用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小麦种植中,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生长期,精确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小麦生长发育的目的。
本文以太和县为例,介绍了小麦配方施肥的实施内容和应用效果。
太和县属于鲁南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根据不同的小麦品种和生长期,太和县农民采用不同的配方施肥方法,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2.1 春季配方施肥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太和县农民采用了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混施方法,施用量以每亩成熟肥为准。
具体施肥配方为:(1)基础施肥:氮肥50kg、磷肥25kg、钾肥20kg、有机肥1200kg。
3. 应用效果分析太和县农民通过配方施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1 增加小麦产量通过配方施肥方法,太和县农民有效地增加了小麦的产量。
2019年,太和县小麦每亩平均收获量达到450kg,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
3.2 改善小麦品质小麦配方施肥方法还能够改善小麦的品质。
2019年,太和县的小麦质量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蛋白质含量、筋度、色泽等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小麦的品质提高为小麦加工提供了更好的原料。
4. 结论小麦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能够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精确补充养分,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太和县农民通过配方施肥方法,成功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小麦生产和加工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摘要介绍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除草、化控、中耕、清沟、追肥、叶面喷肥与激素、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由于受冬季干旱和冻害的影响,太和县小麦苗情与2008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现阶段小麦正处于春季管理阶段,即小麦返青至抽穗前。
且前正是返青拔节期,即年后分蘖高峰期。
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
当前麦田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少。
主要原因是受干旱影响三类弱苗群体增多。
二是部分麦田杂草偏多。
由于部分麦田冬前没有开展化学除草,天气转暖后,杂草生长较快,与小麦争水争肥的矛盾突出,将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三是部分麦田红蜘蛛发生趋重。
据近期调查,一般麦田有红蜘蛛60~240头/m,少数田块已接近600头/m的防治指标,个别重发区田块高达1 800头/m以上。
四是春后存在多种隐患。
随着天气转暖和雨水增多,低洼地区存在涝渍隐患,各种病虫危害也可能趋重发生,后期还潜伏着倒伏、脱肥等隐患。
因此,加强小麦田间管理是保证2009年午季小麦丰收的关键。
1除草对年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应在3月上旬之前即小麦拔节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
防除以猪殃殃为主的滋阔叶杂草,用20%使它隆750mL/hm2,或75%巨星悬浮剂15.0~22.5g/hm2,或40%快灭灵干悬浮剂56.25~75.00g/hm2,对水600kg茎叶喷雾;防除以看麦娘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用6.9%骠马600~900mL/hm2,对水600kg茎叶喷雾;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将上述药剂混配使用进行防除。
3月上旬后,就不能再进行化学除草,而应采取中耕或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除草。
因为此时小麦主茎、大蘖已陆续进行生理拔节,不再适合化学除草,否则会造成不抽穗或抽穗不结实的现象。
2化学控制降秆防倒这项技术措施是针对过旺麦田或植株过高的小麦品种,化学药剂的使用时期在返青至拔节前。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14-04-01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然高产品种、配方施肥及其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和田间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小麦产量徘徊不前。
为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抓好小麦田间管理,特别是春季田间管理尤为重要,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就2014年的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预防冻害春季冻害有2种:一是早春冻害,二是低温冻害。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
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突然寒潮到来,故称为倒春寒。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二是灌水防早春冻害;三是早春冻害后追施氮素化肥与浇水。
低温冻害是在小麦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0℃左右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冻害。
预防措施:在低温来临之前灌水可预防和减轻低温冻害的发生;遭受低温冷害后的补救措施:及时浇水,酌情追肥,保证小麦正常灌浆,提高粒重[1]。
2控旺促弱袁培育壮苗由于播期和播量的原因,形成早旺苗和晚弱苗,因此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采用氮肥调控、化学调控和其他方法控旺促弱,培育壮苗。
除对早播偏旺的小麦采取中耕、镇压等方法控制旺长外,还可进行化学调控。
中耕不仅能控制旺长,还可以散墒,降低植株下部湿度,提高地温,控旺转壮。
镇压可用小四轮拖带小石磙或铁磙子碾压控旺,化学调控是当日平均气温达到5℃,对旺长麦田可用10%多效·甲哌嗡可湿性粉剂(国光矮丰)600~750g/hm 2,或5%多效唑300~600g/hm 2,对水450kg/hm 2均匀喷雾,化控应于小麦返青至起身期进行,小麦进入拔节期再施用含有多效唑的药剂会对小麦造成药害[2]。
对晚播弱苗,在倒3叶露尖前后,根据麦苗长势追施尿素75~105kg/hm 2,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千粒重。
太和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太和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国审洛麦23由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9008,国家植物新品种品种权号:CNA20070348.X)。
南乐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10年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冻抗病、适应性广、灌浆快、落黄好、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1-2]。
为加速该品种的推广,现将其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植表现1.1特征特性洛麦23属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品种。
幼苗习性近直立,叶色浓绿。
叶片直立,苗期长势长相较理想。
单株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
冬季抗寒性较好,拔节早3 d左右,灌浆时间较长。
株高71 cm,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旗叶短宽,上冲直立,株型很紧凑,适于麦垄套种。
穗长方形,半长芒,穗多、穗匀,结实性较强。
穗层整齐,小穗排列紧密,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粉质、商品性好。
茎秆蜡质层较厚,较抗白粉病,轻感赤霉病。
1.2产量表现2010—2011年在贡乐县杨村乡许庄参加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穗数633万穗/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1.5 g,平均产量9 798 kg/hm2,比对照增产12.8%,达显著水平,居7个参试品种第2位;同期在谷金楼乡韩村进行示范,平均产量9 058.5 kg/hm2,比对照增产8.6%。
2配套栽培技术2.1整地施肥深耕可以加厚土壤活土层,改良土壤结构,扩大小麦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抗灾、抗倒能力。
因此,对洛麦23种植地块进行深耕细耙,以提高其抗灾防倒能力。
施足底肥,一般要求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以上,化肥施尿素225~300 kg/hm2+磷肥750~900 kg/hm2+钾肥120~150 kg/hm2+微肥15~30 kg/hm2或尿素150~225 kg/hm2+二铵150~300 kg/hm2+钾肥120~150 kg/hm2+微肥30 kg/hm2或施45%三元复合肥750 kg/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2010年9月27日以来,太和县已连续4个多月无有效降雨。
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加之2010 年冬季强寒流南下频繁,形成旱冻叠加,造成部分地块苗情青枯和黄苗现象,冻害级别达级。
太和县大部分小
1~3 麦在越冬前浇灌1~2 遍,但2010年由于受
上述因素特别是持续旱情的影响,又出现旱情导致苗情降级。
未浇水的麦
田受害更重,已有个别地块出现青枯死亡现象。
在砂礓黑土地中旋耕整
地、镇压不实的田块,小麦根系缺水造成植株长势不良,群体不足甚至干
枯死亡。
立春季节已过,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决定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了使麦田苗情有效转化,稳健生
长,夺取丰收,结合太和县生产实际,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科学浇水,抗旱保苗
1.1适期灌溉
小麦的灌溉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在立春前,当气温回升时,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在立春之后,要大面积对小麦进
行灌溉,防止出现干旱现象。
一般要求在2月20日前对缺水麦
田进行第1次浇灌。
为避免浇水后土壤结冰,宜在10: 00—16: 00 进行灌溉。
1.2适量灌溉
在对小麦进行灌溉时要控制灌水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一般
灌水量为450 m3/hm2 左右,一般灌溉以田块表面不积水为宜。
1.3 按照次序灌溉
首先应该浇灌旱情较重的砂礓黑土、淤土地以及秸秆还田的地块。
然
后浇灌沙土、两合土地;弱苗、黄苗要比旺长苗、壮苗先浇水。
高岗坡地先
于洼地、河滩地浇水。
2 因苗追肥,促弱转壮
春季的4 个月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
小麦起身期是争穗数的关键时期;拔节期是争大穗的关键时期。
春季田管要达到
保穗数、争大穗”的预期目标,在做好抗旱浇麦的同时,还要看苗追肥。
追肥时间掌握在3 月20 日至4 月20 日,以3 月底4
月初追施最好。
追施量视苗情而定,一般施尿素75~150 kg/hm2。
瘦弱发黄、群体不足的麦田多追,旺长苗少追并延迟到清明以后追施[1-2] 。
有雨趁雨撒施,无雨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用独腿楼隔行穿施。
中耕划锄既能疏松土壤,消除板结,提高地温,通气保墒,促根生长,健壮植株,又能消除杂草,减少病虫发生,深锄还可控旺。
要结合灌溉进行
中耕,宜在浇水后地皮泛白时进行。
一般中耕深度为3〜5 cm,三类苗田块应浅锄,苗稠、苗旺的田块适
中耕划锄应在2 月底前结束。
4 预防倒春寒
太和县4 月上中旬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形成小麦冻害或冷
害,造成损失。
要做好预防倒春寒或低温冷害的准备工作,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采取浇水、熏烟,叶面喷施磷酸氢钾、全面正佳叶面复混肥等防冻剂进行预防。
其中,灌溉是预防小麦春霜冻害的有效措施。
在寒流结束后采取补施氮肥、喷施
叶面肥(美洲星或容大丰)、浇水等措施,改善小麦叶片严重干
枯、心叶、幼穗如水浸状等现象,降低冻害损失[3-4] 。
5化学除草,控制草害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75%巨星(阔叶净)15.0~22.5 g/hm2或20%使它隆乳油750〜900 mL/hm2防除;以禾本科杂草为
主的田块,用6.9%骠马乳油600〜900 mL/hm2或36%禾草灵乳油1 950〜3 000 mL/hm2 防除;以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用75%巨星乳油15 g/hm2+6.9%骠马乳油600~900 mL/hm2
对水450〜600 kg/hm2,在小麦拔节前喷雾防除。
6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坚持“防”、“控”结合的原则,混合用药,实行总体防治。
重点抓好小麦返青起身期、拔节抽穗期和扬花灌浆期防治。
6.1 起身拔节期
2 月下旬至4 月初,以麦蜘蛛、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白
粉病、麦蚜等。
小麦拔节初期,在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20%的麦田,可喷用12.5%井?蜡芽(纹霉清)3 L/hm2,或12.5%烯唑醇750
g/hm2,或20%井冈霉素750 g/hm2,或20%三坐酮乳油750 mL/hm2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
到麦株基部。
重病区首次喷雾后隔10 d 再喷1 次。
用20%扫螨
净乳油4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麦蜘蛛。
6.2抽穗期
4 月中下旬,小麦“露脸”至扬花前,主要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麦蚜、吸浆虫,兼治纹枯病、麦叶蜂、黏虫等。
可选用
20%三唑酮乳油750 mL/hm2 或12.5%烯唑醇750 g/hm2 加25%吡
蚜酮悬浮剂300 g/hm2,或加24%%< ?吡虫啉可湿粉300 g/hm2,
或加10%比虫啉可湿粉300 g/hm2,或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
mL/hm2,对水450 kg/hm2 喷雾。
6.3灌浆期
在4 月底至5 月中旬小麦灌浆期,防治方法和用药量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数量来确定。
若田间白粉病、锈病、麦蚜发生仍较严重,可以按照抽穗期的防治方法进行补治;锈病、白粉病发生重但麦芽发生较轻的田块,防治药剂可以选用三唑酮或烯唑醇;麦蚜发生较重、其他病害较轻的田块,适合的防治药剂主要有抗蚜?吡虫啉、吡蚜酮、吡虫啉或高效氯氰菊酯等[1] 。
持续
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会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可选用80%多
菌灵超微粉1 200 g/hm2 对水450 kg/hm2 喷施小麦穗部。
喷药方法对药效有显著影响,为了使药剂混合更加均匀,配药时一般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
应避免在田间试喷、漏喷、重复喷药,要保证植株下部也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