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易反复发作且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孩子的发育。
本文分析了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并给予了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小儿的发病感染率。
标签:小儿肺炎;发病原因;预防措施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
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小儿肺炎有典型症状,也有不典型的,新生儿肺炎尤其不典型。
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
目前可通过疫苗预防小儿肺炎。
1小儿肺炎的病因
1.1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1.2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2小儿肺炎的症状
2.1轻型肺炎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道症状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分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4)全身症状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2.2重型肺炎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发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
两肺
可闻及密集的细湿啰音。
(2)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①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
②昏睡,甚至昏迷、惊厥。
③球结膜水肿。
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⑤呼吸节律不整。
⑥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严重者颅压更高,可出现脑疝。
(4)消化系统症状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酸中毒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3小儿肺炎的预防
3.1室内空气新鲜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让孩子休息好。
3.2饮食及排痰
在饮食上要吃易消化、高热量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以软的食物最好,有利于消化道的吸收。
咳嗽时要拍拍孩子的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拍背时从下往上拍,房间内不要太干燥,孩子要适当地饮水,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的排出[1]。
3.3加强锻炼,注意适当增加衣服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
社会上感冒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
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接触。
3.4增强婴幼儿的抗病能力
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小儿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
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
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让婴幼儿多晒太阳。
不断地增强婴幼儿的抗病能力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4小儿肺炎的护理
4.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病儿休息
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肺炎的康
复。
建议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穿堂风,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4.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
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
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呼吸次数较快及发热,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需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4.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尤其是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
对痰多的病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4.4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
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要防止粘稠痰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引起窒息。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4.5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口唇四周发青,面色苍白或发绀时,说明患儿已缺氧,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必须及早抢救[2]。
4.6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小儿呼吸功能,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定期健康检查,定期预防接种。
对年长儿说明住院医注射等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鼓励患儿克服暂时的痛苦,与医务人员合作。
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原菌污染空气及传染给他人。
参考文献:
[1]万秀艳.小儿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127.
[2]何梅.新生儿肺炎护理应当注意的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10,(30):89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