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s circle
理论广角
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文/蔺欢
【摘要】岭南画派是现代文化史上首创的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画派,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广东已成为标志性的象征。
从它的成立到此刻已有80多年的历史,至今谈到当代美术史仍然是人们存在的话题,并且超出了绘画涉及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岭南画派;艺术特征;文化精神
继海上画派之后,岭南画派崛起成为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其对画坛巨匠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蒋兆和、潘玉良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作为岭南画派的初创人,他们提出“取材于生活,反映实际”进行题材内容的选择,和“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艺术追求。
最终创作出全新的绘画体系,开创出岭南画派。
后来者,尤其是“二高一陈”的门生及再传门生们,深得“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精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进行传承和革新,创作出岭南地区特有的新国画。
下面就岭南画派产生的时期背景、艺术特性以及对现代文化艺术的贡献等方面作扼要的论述和分析。
一、岭南画派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要研究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首先要了解居巢、居廉(世人将他们合称为“二居”)。
清朝末年,因为古人创立的笔墨图式以及绘画技法过于稳定和成熟,后人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画坛呈现出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
“二居”面对这种情况,力主写生,将宋人的双钩技法和没骨晕染相结合,独创了撞水撞粉的绘画技法。
同时,“二居”不满足传统文人画的梅兰竹菊的单一题材,他们主张不论是名花珍果还是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都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
他们描绘了大量前人都不曾画过的岭南地区的花卉蔬果,数量之多,品种之广,犹如一部岭南物象图谱大全,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首开先例的。
后来,随着国运的衰退、西方经济贸易的入侵,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变得锐不可当。
作为通商口岸的广州、香港、澳门,贸易来往比较频繁,很容易就会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
当时西方绘画的光影写实、色彩缤纷进入人们的眼帘,让闭关锁国的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让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反思自己绘画的不足。
同时广州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广东的美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的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岭南画派富有革命的特征。
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在政治改革之余,希望岭南画派在艺术方面能够摆脱传统窠臼,则提出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理论,并且将理论付诸实践,开创了形式新颖独特、内容题材丰富的艺术风格。
总结起来,关于岭南画派的风格,高剑父在《我的绘画观》中这样表述:“要把中外古今的长处来折衷地和革新地整理一遍,使之合乎实际的中国当代环境之须要。
既有国画的精神气韵,又有西画的科学技法。
艺术革命并不是要打倒古人,推翻古人,消灭古人,而是要‘取古之
长,舍古之短’,舍弃其‘不合现代的,不合理的’
部分。
”高剑父提倡艺术的时代性和大众化,提
倡将西方科学的写实绘画技法融入到中国画的
创作当中,这无疑给20世纪初盲目而且混乱的
画坛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精神
岭南画派提倡绘画题材平民化、大众化、关
注民生和社会现实。
体现了画家的爱美心、同
情心、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和批判意识。
《国画
题材论》中提道:“我们应具忠厚老实的态度、灵
敏的感觉,去认识现实,一切被欺压的、抵抗的、
建设的,都市的繁华杂乱生活、农村的单纯俭朴
生活,都是我们绘画的好资源,由这一切接触到
我们的观感内心深处里,引起我们的共鸣,我们
应该立刻抓住它的最主要的内容,使与自己的
情感融化起来,真实地、深刻地表现于画面之
上,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歪曲现实,而且要表现
民族精神和大众化,把现实经过熔炼然后以绘
画表现出来,这才是今日国画应选择的正确途
径。
”
(一)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
岭南画派是岭南地区最具体现性的文化之
一,是革命性的画派,也是继海上画派之后体系
最成熟、影响最大的画派。
岭南画派由高剑父、
高奇峰和陈树人首创,后续不断涌现赵少昂、杨
善深、黎雄才、关山月等现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
物。
岭南画派的艺术特征,一般借用关山月、黎
雄才、杨善深、赵少昂等的观点:1.主张创新,以
岭南特有景物来丰富题材;2.主张写实,引入西
洋画派;3.博取诸家之长;4.发扬国画的优良传
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染画法而用“没骨
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二)岭南画派的文化精神
岭南画派的文化精神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
容:1.岭南画派产生和成长的思想基础的革命
精神;2.岭南画派区别于旧国画派别特性的时
代精神;3.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和革新路径的
兼容精神;4.岭南画派成长动力的创新精神。
这四种精神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组成了岭南画
派完整的体系,也是岭南画派经久不衰的重要
原因。
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根本,其来
自于岭南画派首创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
时代
精神体现了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果敢创新,
也是其留传于世的重要原因。
兼容精神,即“折
衷中外,融汇古今”,这是岭南画派最重要的主
张及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
创
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是岭南画
派至今存留的奥秘。
三、岭南画派对当代文化艺术的贡献
博取诸家之长,鼓励创新,是美术教育的根
本理念。
高剑父先生不但是很有成就的艺术
家,同时也是十分优秀的美术教育家。
高剑父
先生办过“春睡画院”,并培养出关山月、黎雄才
等杰出的画坛巨匠,他对诗、书、画全面修养方
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不少精辟见解和经验。
这些对当代中国画的教学发展仍具有实际意
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岭南画派作为广东的区域性画派,明显受
到本土文化的影响。
而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质则
是积极开放、兼容并包、变革创新以及热衷追求
趣味性和猎奇性的。
历经几代人,岭南画派对
广东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有着积极影响。
从文化
传承的角度来看,岭南画派领军人物高剑父、高
奇峰广收门徒,传播他们的思想,而他们的学生
像方人定、关山月、黎雄才、方楚雄都是广东现
代中国画教师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影响了
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
画派是文化的载体,同
时画派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他们的思想以
及他们的经验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
生们对岭南画派的了解。
一方面,学生学到了
技艺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对本土
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而且岭南画派摒弃了传
统中国画的师徒式的单一的教育模式,没有完
全模仿西方美术学院式的教学方法,而是探讨
出一套既符合国情又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
法,成功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美术英才,给中
国当代美术院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教育教学的
经验和方法,为中国美术教育的成长做出了很
大的贡献。
结语
岭南画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产物,
它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有益之处数
不胜数。
另外,它在历史、地域、民俗、绘画思想
方面也是存在着局限性的。
需要后人博取诸家
之长并善于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
的继承和发展上迈出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王丹.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M].广州:广
东人民出版社,2009.
[2]卢辅圣.岭南画派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
版社,2003.
【蔺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8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