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提升工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提升工程方案
一、项目简要说明
在现有国际合作基础上,投入50万元,用于国际化办学体制建设、国际项目合作及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三大工程建设,达到完善国际化办学管理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二、建设基础
学院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坚持开放办学理念,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统筹推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一定成绩。
(一)健全的国际交流机制,明确国际化办学战略。
依托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学院较早开展国际化办学尝试。
2003年,学院成立之初,即引进留美博士担任学院副院长并领导对外交流工作;2006年成立外事办,配备了专业的外事管理人员,统筹全院对外交流工作,对外合作走上制度化轨道。
(二)持续开展教师的双向互派,拓展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建院以来,先后邀请美国老岭地大学国际知名教授艾伦博士到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引进6国15人名外籍教师,承担外语教学工作;选派3批9人次教师赴美国进修;选派3人次教师参加孔子学院项目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国际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通过项目三年整体建设,统筹推进国际化办学体制建设、国际项目合作及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三大工程,建成一套完善的国际化办学管理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教师,服务地方政府“一带一路”项目,国际合作办学实现零的突破,师生双向交流有序开展,国际合作水平明显提高。
(一)推进国际化办学体制建设。
研究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完善学分互认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奖助学金为主的学生管理及资助制度,丰富文化交流方式,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
(二)拓展干部职工的国际化视野。
依托国家、省、市外事部门开展的对外合作项目,全面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升管理人员及师资的国际水平,建设国际化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人才培养对接国际通行标准,探索以悉尼协议为范
式,开发国际标准课程,引进国际资格证书;加强对外深度交流,推动师生双向交流常态化,开拓学生国际实习、就业新局面。
四、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完善国际化办学管理体制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院国际合作工作,根据学院“十三五”规划,制订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中长期规划,将相关精神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院改革发发展的重要内容。
2.确定合作院校
积极参与山西省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主动对接省市对外合作项目,结合学院骨干专业建设规划,选定1-3所国(境)外高校作为国际合作对象,商定合作项目,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尝试,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
3.营造国际化氛围
坚持文化自信,邀请国(境)外合作院校师生体验文化生活,举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开设与国际文化交流相关的院级选修课,增进全院师生参与国际办学的主动性,营造浓厚校园国际化氛围。
(二)推进国际合作项目
1.推动与国际合作机构的合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完成与国际合作机构的对接,拟定合作方案,签定合作协议。
在完成政府企业家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选择1-3个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同时,根据合作需要,选派1-3名教师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海外学习培训,开阔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国外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提升参与国际合作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参加对外交流项目
积极申报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领导干部海外研修项目,力争每年选派1-2名中层以上干部出国(境)进修,了解职业教育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综合素质优良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对外汉语教学项目。
3.引进国(境)外专家到校任教
结合重点专业群建设需求,按照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柔性引进或聘请1-3名外籍教师或具有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公司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员,参与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合作授课或研究,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增强专业群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1.对接国际标准,服务专业发展。
依托合作院校,认真研究骨干专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3门以上国际标准课程,引进1个以上国际资格证书,推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
2.多措并举,服务学生留学。
依托合作院校,建设1个以上境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学分互认制度,开拓留学项目;建立留学生奖助学金和合作院校免费互换生制度,减轻留学生经济负担;通过语言、文化培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境外生活。
3.热心服务,建设优质留学生培养基地。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留学生破零工程;加强学院软硬件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学习生活场;接收合作院校免费互换生,加强特色文化交流,讲好晋城故事,传播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增进互信和理解。
五、预期效益
经过三年项目建设,学院国际化办学体制基本建立,师生对外交流常态化,力争建立一个企业家培训平台,建立一个境外实训基地,开发3门以上国际标准课程,引进一个以上国际资格证书,国际合作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能力大大增强,学院国际影响力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一)国际化办学体制基本建立
国际合作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健全;全院上下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国际合作氛围初步形成,国际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每年有3-5名领导干部或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领导干部了解职业教育最新动态及前沿理论,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大大提升,教师双向交流常态化、制度化、深层化,国际化育人质量稳步提高。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1-3个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国际化化人才培养要求,开发3门以上国际标准课程,引进一个以上国际资格证书。
国际校际交流、学生互派有序开展,学生出境实习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服务“走出去”企业能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