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的探讨
一般来说,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综合化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辅助设施,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体现出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利用、人口增长趋势等内容,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对保障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满足城市建设需要,也是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整合与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要对城市所有人员、资源、环境等协调分配与规划,要确保城市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同时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相互统一与共享,也就是说,要体现出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趋势。

为此,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开始出现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规划,为此,出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缺少区域性的统筹与规划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融合,城市空间区域逐渐朝着集群化的趋势发展,为此,市政基础设施布局要从当前的城市变化角度考虑,尤其要加强考虑的是:城市水文变化、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城市供电系统布设等。

但是,由于大面积的分散区域导致城乡结构日渐不平衡,使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存在困难。

(二)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随着城市集群化趋势的增强,城市可用土地日渐减少,各个行业之间独立化程度较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彼此间的合作与监督非常少,协调性较差。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也在单独开展,政府不能对规划做出整体的合理分配,导致土地使用的随意性较大。

并且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集约用地意识,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地区建设项目用地都不能进行合理开发。

人们对土地的需求量非常大,用地是否体现出集约缺少考虑。

(三)基础设施规划缺少规范
本文以某城市加油站设计规划为例,该地出台了《汽车加油站设计规划规范》在规范中是这样指出的:“加油站要与铁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中,最小的距离
要控制在200米。

而该市的垃圾处理厂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也以本市为例,其设计标准,要按照垃圾处理的数量确定车辆的用地面积,其标准用地面积为300立方米。

一般来说,处理的垃圾越多,对用地的需要就会越小,具体见下表1:
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方法
(一)对区域进行统筹
从城市区域划分上来说,这种覆盖统筹有非常强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研究的增强,在市政主体划分也充分考虑到封闭条件下的诸多弊端,从而更好的实现了城乡覆盖,对各项基础设施的整合也变得非常有效。

比如,在对城市基础设施走廊进行设计时要首先对排水、供水等问题进行考虑,这样在设置排水管道时才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二)构建出协调统筹机制,从而确保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得以落实
随着我国区域划分变得日趋完善,行政划分对区域规划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难度较大。

比如,我国某地区首先成立了严格的规划监委会,并出台了监委会制度,通过监委会的规范能够使该市城市基础实施规划变得可行,还能够有效监督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能够在城市区域环境下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机协调化和规范化。

在该市的水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接收、并购、兼并等多模式的供水设施,有专门的供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使全市形成了统一化的供水体系。

(三)探索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指标
当前,在城市规划当中,对城市土地的控制一般都在商业建筑用地、办公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等方面,而很多城市鉴于用地规定较弱、规范较为落后等问题,想出了很多加强的办法。

比如,北京在全国首次出台了《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指标》对城市用地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与控制,这些指标的出台使北京市的用地变得更加规范,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
1、市政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的整合
城市的高架桥是市政设施中的停车场、环卫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经常考虑的地点。

下图中就是我国某城市的一些高架桥闭合所建设,这样建设能够使城市空间大大节省,并能够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开发整合
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开发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应用的手段也非常多。

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会在城市中建立能源中心、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垃圾清理系统等,都是扩宽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使城市污染大大降低,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我国北京市就在王府井地下开发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餐饮娱乐等一体的城市空间模式,使城市空间得以合理利用。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集约用地背景,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在日趋减少,人们的不合理开发、建设等没有合理的规范进行约束,导致城市建设与规划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浪费了非常多的资源。

而通过更新管理规范、合理开发城市空间、构建集约用地指标可以使城市规划减少上述弊端,是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可见,要想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要做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整合,以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闫萍,戴慎志.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109-115.
[2]翟俊.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礎设施[J].规划师,2012,28(9):71-74.
[3]张佳炜.可持续的城市水系统规划应用研究——以泾渭工业园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