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越秀区高一上学期末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铝可以制成多种建筑型材。

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密度小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向碘水中加入适量的CCl4并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形成均匀的无色溶液 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C.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D.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3、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散剂都是水
B.都是具有颜色
C.都是透明的液体
D.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CuSO4和CuSO4·5H2O都属于纯净物
B.H2SO4和NaHSO4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6、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生成物中均有气体产生的物质是()
A.NaHCO3
B.Al
C.Al2O3
D.Al(OH)3
7、某同学用100mL容量瓶配制0.1000mol/LNaCl溶液,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加热容量瓶以蒸发掉过量的水
B.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NaCl固体
C.用胶头滴管吸出超过刻度线的过量溶液
D.重新配置
8、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A.Fe
B.Na
C.Mg
D.Cu
9、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
C.Fe2O3溶于水生成Fe(OH)3
D.Fe(OH)3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的Fe2O3
10、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1000m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A.500 mL容量瓶,58.5 gNaCl B.500 mL容量瓶,117 g NaCl C.1 000 mL容量瓶,58.5 g NaCl D.1 000 mL容晕瓶,117 g NaC1
11、下列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B.Al(OH)3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
C.用食醋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D.用盐酸可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
12、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是()
A.加热
B.溶解、过滤
C.溶解、分液
D.加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13、下列各物质所含的原子总数最多的是()
A.9gH2O
B.0.5molNH3
C.3.01×1023个O2
D.22.4LN2(标准状况)
14、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CO3受热分解产生CO2
B.NaHCO3水溶液呈中性
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酸反应产生CO2
D.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大
1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C.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D.铝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6、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a2+、Na+、OH-、CO32-
B.K+、Ca2+、SO42-、NO3-
C.Na+、Ag+、SO42-、Cl-
D.Mg2+、H+、Cl-、CO32-
17、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叙述正确的是()
A.镁和铝在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
B.铜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铜高
C.硬铝和碳素铝都是合金材料
D.生铁和不锈钢中只含金属元素
18、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B.用激光笔检验豆浆的丁达尔现象
C.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
20、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
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B.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C.每生成2molAlN转移6mol电子
D.反应中N2是还原剂,C是氧化剂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到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B.铜与稀硫酸反应:Cu+2H+=Cu2++H2↑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H+ +OH-+SO42-=BaSO4↓+H2O
22、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列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和操作正确的是()
A.加BaCl2溶液→加NaOH溶液→加Na2CO3溶液→过滤→加盐酸
B.加NaOH溶液→加BaCl2溶液→加Na2CO3溶液→过滤→加盐酸
C.加Na2CO3溶液→加NaOH溶液→加BaCl2溶液→过滤→加盐酸
D.加BaCl2溶液→加NaOH溶液→加Na2CO3溶液→加盐酸→过滤
2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NaCl 溶液含有n A 个Na +
B.标准状况下,22.4LH 2O 中含有n A 个H 2O 分子
C.常温下,22gC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
D.2mol 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3n A 个H 2分子 24、下列叙述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金属钠焰色反应呈黄色 B Al 2O 3熔点高
Al 2O 3可用作耐火材料 C 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
明矾可作净水剂 D
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
Fe 2O 3可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25.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Ⅰ Ⅱ Ⅲ Ⅳ A.实验Ⅰ: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B.实验Ⅱ:试管中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实验Ⅳ: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6.(8分)呼吸面具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Al 2(SO 4)3溶液
氨水
NaOH 溶液
FeCl 3溶液
NaOH 溶液
FeSO 4溶液
KSCN 溶液
FeSO 4溶液
(1)反应管A 中加入 固体,写出反应管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B 中加入NaOH 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 。

(3)试管C 中收集满气体后,取出试管C ,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

27.(12分)明矾石热料是制取氢氧化铝和钾肥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热料含有Al 2(SO 4)3、K 2SO 4和少量氧化铁杂质。

实验步骤如下:
(1)操作①为 。

操作②的主要目的是 。

(2)溶解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 。

(4)沉淀物加入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无色溶液A 中除K +
、NH 4+
外,还有SO 42+
,检验溶液中存在SO 42+
的实验步骤是取少量无色溶液A 于试管中 。

28.(20分)某酸性腐蚀液中含有大量CuCl 2、FeCl 2、FeCl 3, 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

以废腐蚀液为原料,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 3溶液。

测得某酸性废腐蚀液中含CuCl 2 1.5mol/L ,FeCl 2 3mol/L ,FeCl 3 1mol/L ,HCl 1mol/L 。

取该酸性废腐蚀液200mL ,按如下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蒸发结晶
操作①
溶解
沉淀物
无色溶液A
NaOH 溶液
操作②
无色溶液B
Al(OH)3
……
钾氮混合肥料
过量氨水
明矾石热料
(1)腐蚀液中加入过量Fe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检验废腐蚀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废腐蚀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由滤渣得到铜除杂所需试剂是。

(4)FeCl3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室用固体KClO3与浓HCl反应制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O3 + 6HCl(浓)===KCl + 3Cl2 +3H2O
若反应生成6.72L(标准状况)Cl2,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6)按上述流程操作,加入Fe粉的质量应不少于 g。

参考答案:
1-5 D C D D A
6-10 B D A D C
11-15 A A BD C D
16-20 B C D B C
21.AC 22.AB 23.CD 24.BC 25.CD
26.(1)反应管A中加入Na2O2固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Na2O2;2Na2O2+2CO2=2Na2CO3+O2;
(2)由于生成的氧气中混有未二氧化碳气体,应用NaOH溶液洗气,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防止影响氧气的检验,
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证明过氧化钠可以作供氧剂,
故答案为: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实验设计,关键是根据装置图理解实验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27.解:明矾石热料含有Al2(SO4)3、K2SO4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加足量的稀氨水,明矾石中的铝离子与氨水反应,过滤后沉淀A中含Fe2O3、Al(OH)3,溶液中含钾离子、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则无色溶液通过蒸发结晶过滤得到得到硫酸钾和硫酸铵作化肥,Fe2O3、Al(OH)3中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通二氧化碳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1)难溶物和溶液分开采取过滤的方法,通过操作2把氧化铁和偏铝酸钠溶液分开,
故答案为:过滤;把氧化铁和偏铝酸钠溶液分开;
(2)明矾石加入足量的稀氨水中浸出时,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
(3)氧化铁不溶于氨水,铝离子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沉淀A中含Fe2O3、Al(OH)3,故答案为:Fe2O3、Al(OH)3;
(4)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该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5)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一般是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若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证明含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若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证明含硫酸根离子.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及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8.解答:解:(1)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中的CuCl2、FeCl3与铁粉反应生成Fe2+、Cu;CuCl2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FeCl3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故答案为:2Fe3++Fe=3Fe2+、Fe+Cu2+=Fe2++Cu;
(2)检验溶液中Fe3+存在通常用KSCN溶液,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发生反应
Fe3++3SCN-?Fe(SCN)3,溶液变红,说明Fe3+存在,
故答案为:变红;
(3)滤渣中含有过量的铁粉Fe和反应Fe+Cu2+=Fe2++Cu生成的Cu,若要除去其中的Fe选用盐酸,然后过滤,
故答案为:Fe、Cu;盐酸;
(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化亚铁溶液通入氯气得到三氯化铁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C12=2FeCl3,
故答案为:2FeCl2+C12=2FeCl3;
(5)n(Cl2)=
6.72L
22.4mol/L
=0.3mol,由KClO3+6HCl=KCl+3Cl2↑+3H2O中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中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当有6个HCl参加反应时,5个HCl作还原剂,失去5个电子,则转移电子数为5,因此可以得到关系式:5e-~3Cl2,因此当产生0.3mol氯气是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
5
3
=0.5mol,
故答案为:0.5;
(6)废液中含有Cu2+0.3mol、Fe3+0.2mol、H+0.2mol,消耗的铁粉分别为:0.3mol、0.1mol、0.1mol,则要将铜全部回收,需加入Fe粉的质量应不少于0.5mol×56g/mol=28g,
故答案为: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