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前期设计措施,即安
全防火设计整体思路、安全疏散设计要点、规划消防分区、完善安全疏散设施。
并探索了健全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后期运营措施,即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构建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体系、加强消防监督,以此构建消防防护强、安全疏
散快的消防体系,提升地铁车站建筑消防运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消防知识;安全疏散
地铁车站建筑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含有建筑多样化功能的项目,能够顺应
人们对地铁车站消费、饮食娱乐的各项需求,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然而,
丰富的建筑空间、复杂的装饰材料,也增加了消防工作难度。
因此,本文将对地
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在前期设计方案中的合理性、后期地铁车站运营中的
安全性进行研究。
1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前期设计措施
1.1安全防火设计整体思路
(1)确定安全疏散方案。
在方案设计阶段,应结合地铁车站项目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地铁车站建筑适用的消防规范。
明确地铁车站的形式、首层的最远
疏散距离要求、单个铺面的面积需求等,进而确定安全疏散的方案。
(2)确定
防火重点位置。
在安全防火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应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的结构特点,确定建筑前期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统筹分析地铁车站建筑的建筑细节,分别从
车站出口、入口、中庭、后勤员工通道、货物仓储等视角,综合策划消防方案,
制定有效的安全防火、人群疏散方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很多城市将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置于地下,将节省的地面空间作为公园绿地使用或进行综合开发,而现行相关设计规范对
于地下车辆基地的消防设计尚未完全涵盖。
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地下车辆基地库
区、生产办公区、咽喉区、洗车线、消防车道等各个组成部分从防火分区、安全
疏散、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建筑防火设计。
1.2安全疏散设计要点
1.2.1安全疏散路径的设计原则
安全疏散路径的设计原则,应以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相对安全区域→室
外安全区域为基本原则,风险逐级递减,这是所有安全疏散路径应遵行的准则,
是安全疏散设计的基础。
1.2.2安全疏散通道的使用效率
一般情况下,除了地铁车站建筑的主次出口、入口外,在建筑边角、电梯附
近等位置还会设计疏散楼梯,作为消防疏散的关键。
与此同时,消防通道不作为
应急开放通道,地铁车站建筑管理人员需确保其在日常地铁车站建筑经营中正常
使用。
比如将消防安全通道作为员工通道,员工上下班时以此为路径,在各岗位
就位,以此提升车站员工对消防通道的认识,熟记消防通道的车站建筑位置,便
于发生火灾事故时及时逃离车站建筑;以每个周五为车站活动日,加强消防通道
宣传,关闭车站电梯,引导顾客使用消防通道,增强周边顾客对车站消防工作的
了解。
1.2.3安全疏散宽度的科学设计
(1)明确安全疏散总宽度。
由于国家规范与部分省、市相关规范存在不同,现列举计算方式的差异。
各地地铁车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完善和补充了地铁车站
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地铁车站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及其他应首先执行当地的现行
地铁车站建筑防火规范,若当地没有相关规范的情况下,执行国家现行建筑防火
规范。
(2)明确室内疏散通道宽度。
在国标基础上,应加强室内疏散要道设计标准。
以《车站防火技术规定》为例,对固定铺位疏散要道的宽度要求最小净宽
2.20m,双侧通道最小净宽2.80m。
(3)地铁车站建筑各防火区域应符合疏散距离标准。
同时在每个防火区内
增设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若部分防火分区存在疏散困难时,可借用相邻防火分区
进行疏散,此措施各地规定不同,故需要结合当地消防政策设计。
1.3规划消防分区
在地铁车站建筑内部发生火灾事故时,建筑内部工作人员、顾客人数较大,
疏散要道宽度、人流疏散能力有限。
因此应对地铁车站建筑进行消防分区设计,
便于在短时间内完成人群疏散,提升疏散效率。
由于地铁车站建筑具有结构复杂
的特点,在商户变化、商户装修等各项活动中会在地铁车站建筑中留存一定数量
的火灾隐患。
针对各类火灾隐患问题,合理划分消防区,以保障消防工作的有效性。
1.4完善安全疏散设施
(1)喷淋设施设计。
针对地铁车站建筑开展的消防工作、高效疏散工作,
应配置相应设施。
在排烟设计完成时,选择高效率排水形式,提升地铁车站建筑
内部排水效率,为灭火提供辅助。
地铁车站建筑可采取自然排烟形式完成烟雾疏散。
与此同时,在自动扶梯相关位置增设喷水设施,以此形成多角度排水设计效果,增强地铁车站建筑内部灭火效果。
(2)消防排烟窗设计。
若地铁车站建筑内部发生的火灾具有较大火势,消
防排烟窗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连接,当有火灾事故发生时,窗体自动开启,可以
迅速排出浓烟,为人群安全疏散增加时间,便于消防工作的全面部署。
(3)防火门设计。
在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内部配置若干数量的防火门。
使用
防火门能够有效划分建筑各区域。
在火灾火势较大时,能够采取防火门关闭措施,加强建筑区划分,控制火灾发展速度;在火灾火势较小、可燃物数量较少时,防
火门能使火灾控制在发生层,减少其他建筑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低了火灾影响。
2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后期运营措施
2.1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提升安全疏散有效性
地铁车站建筑管理人员可在建筑各醒目位置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采取告示张贴、广告宣传等形式,提升人们对消防要道的关注,增强消防操作的合理性,以
期从多角度提升消防的有效性,达成安全疏散的目标。
2.2构建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体系,增强安全疏散工作响应能力
(1)消防监督部门。
阶段性检查车站库存,确定可燃物的安全存储情况,
减少可燃物摆放不规范、堆积严重等问题的发生。
(2)消防演习。
设定每月第
二周的星期一开展消防演习活动,加强消防技能训练,逐步构建完整的消防流程,以适应地铁车站建筑的消防需求。
针对每次演习,统计疏散时间,以此作为消防
演习成绩,逐步增强地铁车站建筑的消防能力。
2.3加强消防监督,为安全疏散创建便利条件
(1)第三方单位监督制度。
地铁车站建筑在进行防火设计时,面临的问题
多样化。
因此在防火设计时,应邀请地铁车站建筑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保障防火
设计的可操作性。
借助第三方设计监督机制,加强地铁车站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性,提升安全疏散设计的合理性。
(2)政府消防检查机制。
同时,相关政府单
位应介入消防设计的检查工作,切实提升地铁车站建筑的消防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地铁车站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整体规划,应分别从前
期方案设计、后期地铁车站运营两个方面落实。
一方面,建筑设计人员应重点关
注安全疏散的整体策划,确保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地铁
车站自运营过程中,地铁车站管理人员与监管部门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的运营情况
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及检查,促进提升消防实战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岩.对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分析[J].山西建
筑,2018,44(10).
[2]欧阳婧.对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
[3]关忠慧,刘新,李丽.对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
[4]侯琪.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
[5]陈晓冬.简析地铁车站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