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探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升级,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建筑工程已然初步具备信息化、规范化、产业化特征。

在此种建筑项目中,沿用传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无法契合项目特点,难以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状态。

因此,应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引入先进技术,从而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探讨
1建筑工程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1组织体系不健全
目前,建筑智能化项目所应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多为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能够有效缩短信息传播路径、掌握项目整体情况、信息传递的真实性较强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稳定性差、沟通不畅以及组织成本高等问题,造成项目管理混乱,无法基于实际项目,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1.2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晰
不同部门人员的职能存在差异,同一部门人员间工作性质也有所不同,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不同部门、岗位人员的具体责任,出现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晰的问题,无益于建筑智能化项目进行质量管理。

其中,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借助此项技术审核工程质量的人员无法从部门责任书中获取有用信息,自然无法实现高效工作。

1.3思想制度约束性不强
思想是指导个体进行相应行为的关键要素,就建筑智能化项目来讲,部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难以被约束。

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相应制度体系中缺少细致规范人员行为条例,难以构建人与物行为被约束的管理环境。

1.4工作体系不智能
工作体系建立没能借助先进理论及思想,所生成的体系无法满足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难以使项目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认知不清,同时缺少建立工作模型所需的知识基础,无法从技术层面支持工作体系形成。

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对策
2.1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持续时间较长,施工难度较大,涉及的利益主体较为广泛,因此,必须要做好对施工过程各个主体的协调统筹安排,对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

工程施工从设计、绘制到施工验收都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配合完成,充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交流和沟通。

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需要各部门共同研究,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尽可能控制施工建设成本。

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记录,做好质量监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

在前期施工准备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提出规范流程和要求,施工后期的维护需要按照工程施工管理规范进行。

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安排技术人员对技术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管理,以保证技术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保证施工建设质量的达标。

在验收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将施工质量进行严格复核,对比工程建设是否与设计初衷相符,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设计质量检查表格,对相关问题的细节进行记录,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工程问题。

2.2规范施工图纸交底
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理念较新,相对于传统施工来说,工作人员需要注意
和深入研究的方面更多。

从工程整体施工过程来看,施工操作较为复杂,工序较多,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警惕施工问题的出现,避免工程建设与图纸的偏差。

在施
工前期,技术人员需要与设计人员进行图纸交接和工程对接,从图纸交接方面把
握施工,管理施工图纸交底工作。

首先,执行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清
楚工作要求,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避免施工图纸交接过程中,对设计内容
理解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项目技术
人员、项目设计人员、项目监督控制人员等,都应该积极调整工作状态,参与到
工程图纸研读和核对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对图纸的设计和修改提出建议,保证图纸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减少偏差,保障后续施工的规范可靠。

对于施工图
纸交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各部门的协调管理下进行协调控制,改进设计中的
不合理之处。

2.3管线材料验收控制
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所有管线材料的选择、铺设和连接都应该规范选择,严格控制管线的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人员在管线采购的过程中,
需要进入市场,选择适合建筑施工和机器运作的零部件,做好质量监测。

由于管
线材料的使用类型较多,施工人员需要列出管线使用清单,采购人员严格把关管
线的采购,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严格按照施工建设要求,对管线材料进行选择。

这样能够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进行,控制项目实施的进度,杜绝管线采买数
量和型号的偏差。

在所有管线材料使用之前,相关技术顾问需要对管线的质量进
行再次监测,审查核对清单所列出的管线材料,确保管线材料不存在不合规格的
情况。

2.4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
建筑施工过程是否顺利,建设智能化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关键在于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和施工人员施工操作是否规范。

当前企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对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

施工管理过程需要对工作
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进行考核,保证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达标,以认真负责的态
度完成工作。

针对各阶段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提出相应的要求,严格管理施工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施工人员应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能力,更加能够应对复杂的施工问题,解决施工难题。

另外,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更加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更好地掌握现场施工环境。

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以控制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人员配置和安排,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2.5加强施工监管力度
目前,智能化建设的理念越来越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肯定,但是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仍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智能化的运用虽然在逐渐普及,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施工管理能力不足,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管理方法不熟练,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由此,相关单位必须要考虑到施工管理的过程、进度、控制和质量审核问题,加大监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管任务,在优秀的团队指导下实施管理策略,保证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控制标准作为限制,设计全面的监督和管理方案,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给出相关控制方案以及预备方案,避免工程施工监管的漏洞。

2.6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智能化工程施工建设有时候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施工操作返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施工操作违反流程,必须要构建完整的工程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对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做好管理和监督。

从材料使用确定、材料购买、材料检查、材料分类和核对,到材料选择使用,以及相关设备的调试和使用,都需要各部门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相互配合、积极参与。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要时刻以安全为标准,坚持质量放在首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制定施工监管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使得施工人员更加符合当前智能化设备使用和智能化工程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孝田.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
究,2022,7(13):130-132.
[2]韩亚兵.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设备工
程,2022,(06):42-43.
[3]王宏彬.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研究[J].建筑,2021,(20):69-70.
[4]刘德会,谭彬媛,朱俊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8):144-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