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制度中保险公司与政府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在线
巨灾保险制度中保险公司与政府的责任
张新
(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202)
摘要:中国是重的国一,,多、发%广。
70%的 、50%的人重的 '(。
经济社会和人民的 财产安全了严重,I好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重。
本文保的 和经验,对中国保险制度的出建议。
关键词:巨灾保险制度;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 64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18)05 —0067 —02
中国是 最 的国 一"
多、发 率高、分布 #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
人口分布在 的地区[1]。
20 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新的 多发期"力n,旱灾
交织"性增强" 。
对经 会和人民 的财产安全造成了 〔影"应对 风险,是经 会发 一 I*期的重要 。
中国人保财险长 注 风险,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理论 和,本文对中国 保度的相 一 法。
一、政府和市场的两难境地
1. 单纯依靠政府难以满足灾害管理的现实需要。
传统上,国内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 管理的 管理 ,是 迅速而高效的协 方
力量,集中应对突发事件。
在历次 中"在人员救助、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 :会经济发展和 发,传统的 管理 的弊端相
应 ,越来越难以适应 会管理的需要。
传统 I 下,政府 不清晰、责任宽泛,几乎包揽了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补偿重建的全部流程,商业保 、居民个人未能充分发挥其在 管理中应有的作用,突出表现
是(补偿手段单一,补偿水平 ,融资
渠道缺失,造成财政负担 ,大量挤占公共资源;未能建立效的 补偿机制,补偿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欠缺-
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术 不足,灾害防范措施未 效落经 。
人民 依赖思想 ,风险管理意识
淡漠,对 主动防御、自我救助能力 。
2. 单纯依靠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的保险供求。
国家提出建立 保 度,以丰富 补偿渠道,健全 救
助体系,提高全社会风险管理能力。
建立 保 度的关
键是引入 机制应对 ,机 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是能否形成有效的 保险供给和需求。
结合理论和实,单纯依 则会导致 保险供求不足,市场萎缩。
(1) 供给方面原因。
一是 风险可保险性低,保 :品定价困难,可解释性弱。
中遇 保主体因不理价逻辑,出现强势议价,短 益评判的思维倾向,一 度 了保险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保险供求的最终
达成。
二是 风 本占用率高,等量的资本金支撑
普通保险业务更加经济,股东和管理层倾向于减少或避免巨 保险供给,保监会偿二代 后"加 。
三是再保险人 中度远高于原保 ,议价能力强,对于原保 来说再保成本高,原保 保险供给意愿进一*步降低。
(2) 需求方面原因。
一方面,部分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对 保 品可负担性弱。
另一方面,人民 :普遍风险意识较低,人们缺乏一 的态度来应对和处理身面临的潜在风险,保 普遍的当作风险管理和融资的有效 。
,巨灾保 具 性、准共品的特点,巨灾风险可能引致国家系统性风险,进一步 强了居民对政府的依赖。
依靠政府,或 依 ,均不是 应对 :的合理 。
建立 保 度,引入 力量,转变
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和 领域内的特长,充分协调平是 道[2]
二、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分工协作
保 度是一个 的系统工程,兼具商业行为和
政府行为的双重特征,清晰 政府和保 的分工
是开 保险的起点。
保 度框架下的基本要素
一般 (十划发起、产品设计、服务递送、后台运营、损失分担、立法、监管、相关政策工具等。
划分政府和保
的基本任务是 这些领域应当由谁来提供,以口何提供+]。
1. 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划分。
一方面,政府和市场的先天特 了在领域应 的区分开来。
保 r 技术 、服务资源和管理经验,巨灾保 品设计、务递送和运营管理应 保 的范围,这也是保 度引入 机制的主要任务。
立法、监管和支持
保险发展的政策 和于政府 范围。
另一方面,政府和 的共性 在 领域(计划发起和 分担)均可介入,在这些领域,政府和
不 在 突,的力越 ,保 度 的
施效果越好。
2.政府和 作为。
不 保 度的主要特
点基本可以归结为政府和保 在 领域的配置结构
全国流通经济!
7
金融在线
和配置程度。
结合中国实际,巨灾保险制度设计应注意以下 问题(
(1)巨灾保险立法是确立 保 度的前提,而立法内容的针对性和具 是确保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关键。
的 准,政府和保 的 分工,国家对 :保险政策支持方式和支持标准,损失分担 方以 方的
范围等均是应当在立法中 的关键 。
(2) 相比于发达国家,国内 保 发展的因素更为突出,应 效的政策措 保险供求。
国际 的 保险政策工具 :价格管理、半强制保、强制保险、税收 、损失分担和保费补贴[4"。
这些政策工具对 保险的 力度各不相同,政府应当在充分评
区风险、居民收入水平、财政资源和保 发 度,
多元化的政策工具[6]。
我们认为以下措施对 J
国内保 度 发 要:政府 分担并作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对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定性提供保 补贴-咸免相 ;实施价格管理确保经营 。
(3) 保 经营 保险要 充分的准备。
一是合理设计产品,重视渠道建设,降低 成本,提高 利。
二是产品定价要以数据和技术为基本依据, 率充足率的基本要求,确保 保 度可持续发展。
三是后台运营要 务,权 ,流程清晰,操作合规。
四是理 务要 机制保障, ,注 效, 。
五是巨灾风 保规模要和偿 力 ,避免 风险,, 进。
保 难度大, 范围广,突发性强, 中度高,这对保险业服务体系、服务效率和服务 提出了多
,国内保 要 不断的 从逐步建立
起一套适 保险的经营模式。
(4) 巨灾保 度安排应充分发挥再保 作用。
一是 引入再保 争因素,再保险价格管理等手段,充分降低再保险成本,把经济利益更多的输送 人民群。
二是加 保 保险技术支持,跟进针对政府门的 风险评估和定价的技术辅导,努力推进 主在同一平台上交流。
三、巨灾保险的开展情况 几年,中国的保险行业在应对 风险、建立 保度方面进行了 ,在理论 和 经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保险主要在全国和地方两个层面推进。
1.全国性 保 度。
2013年底,国家提出建立巨 保 度 , 以 居 民 保 作为 保 度 的 突,逐步建立起 性 保 度,并 入国家防减 系。
共 是由行业内财产保 在愿 发起成立的合作 ,采取 的模式运作,负责提供 保 品和服务,并承担一定的 分担。
我 们 , 保 共 , 步 建 立保 营范式,逐步 应对 的资金储备,逐步 行业 保险协 务体系, 务社会经济,改善民生保障[7]。
"%.地方性 保 。
由于中国地区风 ,经 发 不 平 , 区 保 的 求 和 保 障 度 均
区别。
为 个性化的保障需求,近年来,部分省市开
区 保 ,深圳、宁波! 后 ,
四川、广东 在 划中。
地方性 保 的本模式是商业运作,政策支持,保障本,分层负担。
四、巨灾保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保险作为一 事物,需要在不断 和 中
步 , 几 年 保 , 围 几 年保 的 和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
1. 建立灾害分类管理机制。
保险公司并不能应对和处理 的 或人为 ,为 国 管理和推进
保 发 , 要建立一 理 的 分系,列明主要 ,划分保险(商业和政策性)能够涉足和无法 的领域,在 进一步区别政府和 的责范围, 保险立法规范的 ,以及国家政策支 持的 。
这 效风 管理 ,置 共 源 。
2. 加强居民风险管理意识。
一方面, 统 救助模式, 保 本 补偿标准,减少居民对损补偿的过度 ,引导居民 管理风险,筹划财务安排。
另一方面, 经验和 ,加强社会宣传,潜移 的
居 民 风 理 和 。
3. 发挥财政资源杠杆效应,提高公共资源投放效率。
一是地方政府立足本地特点,并 方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居民购买保险。
二是中央财政作为地方财政补偿,有针对性 的 区,追加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保障覆盖率和保障平 。
是在 本 保 的 , 开 发 业 补 充 保, 进 一 步提 高 保 障 平 。
4. 增进行业协作。
巨灾风险损失程度大、波及范围广,一家机构都难以 应对,行业协作对 保险尤为重要。
保 应树立社会 感,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短期和长期利益关系,减少冲突与对立,增进 作,更
务社会经济,改善民生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2] 政府、市场与社会 建设公 体 保险
的宁波样本(倾听?转型中国)[N ].人民日报,2015 —8一 5.
[3] 王银成,王和.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丛书[M ].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2013.
[4 ]Francis Ghesquiere ,Olivier Mahul "Sovereign Natural
Disaster Insura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 A Para digm Shitt in Catastrophe Risk Financing Working pa per , the World Bank ,2008.[5 ]Freedom , Paul K .,^Hedging Natural Catastrophe Risk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 ,26(3),2001,373一385.[6 ]Froot Kenneth A ,and Paul G . J . O ^Conell,The Pricing
of U . S . Catastrophe Reinsurance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BER conference on the Financing of Property /Cas - ualtyRisks ,1997.[7] 王和.我国地震保 案 [J ].保 ,2008,(6).[8] 卓志,王琪.中国 基金的构建与模式
基于 融资体系的视角[J ].保 ,2008,(1).[9] 王琪.中国 融资 [D ].西南财经大
学,2009.作者简介:张新,供职于 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级经济师& :保险经济理论及其应用。
!8全国流通经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