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三册期中模拟测试试卷.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2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夙(sù)兴夜寐罾(zēng)网殷(yān)红多财善贾(gǔ)
B.动人心弦(xián)画舫(fǎng)渚(zhǔ)洲岸芷汀(tīng)兰
C.靡(mǐ)日不思厢庑(wú)与(yù)会否(pǐ)极泰来
D.锲(qì)而不舍渐(jiān)染信札(zhá)博闻强识(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拊掌渡假薄暮瞑瞑揆情度理
B.嘉宾沧桑乔妆打扮拙嘴笨腮
C.阑珊纨裤寥若晨星声名鹊起
D.售磬贻误娇奢淫逸细大不捐
3.下列加点字解释含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不是)来贸丝伶俜
..(孤单的样子)
美人迟暮
..(将尽,衰落)
..(晚暮,指衰老)阑珊
B.载.歌载.舞(一边……一边……)总角
..(指少年时代)
觉.(睡觉)时枕席经年
..(许多年)
C.暴殄.(灭绝)天物左迁
..(降职)
始速.祸焉(招致)葳蕤
..(繁盛的样子)
D.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年华罹.(遭遇)难
耽.(沉溺)于享乐伯仲
..(兄弟,引申为差别大)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个别塑胶厂商采取偷工减料或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进行生产,由此带来了环保问题,但绝不能因噎废食,从此不再在学校建塑胶场地。

B.不瘟不火的土木工程专业,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C.国内保险业从业人员缺额相当大,抢夺有限的人才成为各保险公司目前的当务之急。

D.彩色印刷、华美的封面、近似暴露的写真照等粉墨登场,制作费用也一再攀升。


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些又能引起他们多少关注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有竞争力
B.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的毕业生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C.随着我国经济过渡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传输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层出不穷,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设置已达到一种白热化的状态。

D.2003年,所有人,所有的心都不平静,2003年的高考充满着史无前例的风险、挑战、机遇和考验。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还会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吗?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体坛明星、舞星……
等众多的星。

C.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属于古体诗的歌行体。

B.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
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钟嵘的《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

“乐
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
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由西汉王逸编辑,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诗经》和《楚辞》都是儒家经
典“五经”之一。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卢梭的绘画,是一种想像,想像的风景,想像的风景中的动物……只有想像是个无底洞。

洞的四周,长满潮湿的东方美人藓、月光苔、紫金木、玻璃柚枝、黑茶树,还有大片小片的锯条。

卢梭的绘画,像一座照相馆和一座标本室。

悄无人声的诡异,或者说鬼气。

不正常的氛围让一部分人不能自拔,一部分人敬而远之。

他的风景像是乡村照相馆里画的红红绿绿的俗不可耐的布景,他的动物像是学院标本室里做的大大小小装模作样的标本。

而卢梭的人物,又统统都像蜡像,滑稽中有种逼人的呆头呆脑。

卢梭是一个创作多年对自己的艺术感觉极其良好而别人总觉得他不在路子上的画家,正是这一点,卢梭独一无二。

卢梭的绘画,它是俗不可耐的,装模作样的,呆头呆脑的,但却荡漾出常人难以道出的诗情。

卢梭既不是点石成金,也不是化腐朽为神奇。

在卢梭的绘画里,俗不可耐还是俗不可耐,装模作样还是装模作样,呆头呆脑还是呆头呆脑,卢梭只是把他们加在一起,卢梭只是不厌其烦地做着加法,一会儿笔算,一会儿口算,只是答案总不对。

正是这一点,卢梭说三道四。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一本俗不可耐的作品中,除了发现它的俗不可耐之外,一无所有。

我们如果能在发现它的俗不可耐之外,还能发现它是装模作样的,那么,这基本上已不是拙劣之作。

我们如果能在发现它俗不可耐装模作样之外,还能发现它是呆头呆脑的,那么,这基本上已是一本杰作了。

因为它坏出了性格,坏出了丰富多彩,坏出了名。

庞德的诗,在我看来之所以好,就因为写得很坏,所以比写得好的艾略特和写得很好的威廉斯要出奇得多。

尤其对一位成熟的作家而言,写坏一本作品,其实和写好一本作品一样困难,甚至更加困难。

因为他常常写得不好不坏,瘟了。

8.对第一段中“只有想像是个无底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想像是人们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B.卢梭在作画的过程中,只会画想像中的事物,不会画现实中的事物。

C.卢梭的绘画,充满了丰富的想像,能把人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D.卢梭的绘画中离开了想像,就只有俗不可耐,呆头呆脑,装模作样。

9.第四段中的“别人”具体是指哪种人()A.看了卢梭的绘画不能自拔的人。

B.看了卢梭的绘画敬而远之的人。

C.像庞德那样写得很坏的人。

D.像艾略特和威廉斯那样写得很好的人。

10.对第六自然段中“只是答案总不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卢梭“一会儿笔算,一会儿口算”,但是他的计算水平太低,因而答案总不对。

B.卢梭在作画时不知该画几个景物,几个人物,几个动物。

C.卢梭的作品总是把景物、人物、动物算对以后才进行绘画。

D.卢梭总是不被别人承认他是在路子上的画家。

11.根据本文内容指出下面的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A.作者高度赞扬了卢梭的“加法”式的绘画风格,说卢梭的“加法”是独一无二的。

B.作者赞扬卢梭的画是因为他的画是呆头呆脑,俗不可耐,装模作样,而且坏得出奇。

C.作者在文中提倡要像卢梭那样用想像去作画。

D.作者赞扬卢梭的绘画风格,是在提倡无论是画家,还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都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

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帝大悦。

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

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

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

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

先菽秫,次黍麦,次稻。

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

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乃令风宪官以时稽察。

”诏行之。

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

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

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

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

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

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

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即迁本部尚书。

(《明史·于谦谦传》)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小有水旱,辄上闻.闻:禀告皇帝
B.一岁凡.数上凡:总共
C.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是:肯定
D.乃令风宪官以.时稽察以:介词,拿
1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威惠流行
..B.明年
..秋,也先大入寇
C.京师天下根本
..去矣
..D.一动则大事
14.根据文意,全部反映于谦勤政为民的一组是()
①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②小有水旱,辄上闻③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
④迁左侍郎,食二品俸⑤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④
15.下面对文意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于谦初为御史时,奏对声音洪亮,语言流畅,皇帝很用心听。

B.顾佐因为于谦才能胜过自己,所以把于谦看成低于自己的人。

C.皇帝信任于谦,亲手把于谦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D.对待都城南迁一事,于谦抗言反对,表现了他的志在为国的操守。

第Ⅱ卷(非选择题105分)
四、(18分)
16.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①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②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

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③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17.填写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4分)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诗经·氓》)
②,来吾道夫先路也。

(屈原《离骚》)
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④六国破灭,,,。

(苏洵《六国论》)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词后问题。

(6分)
卜算子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作品的抒情方式是:。

“梅花”象征了:。

(2)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18分)
时令已是初冬,静儿从城郊采来一束野花儿,兴冲冲地让我辨识。

“皮菜花。

”我一下便认出来了。

这是一种在荒碱里生长的野生植物。

春上,它开始抽芽,油亮、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从菜心向四下一层层铺展开。

入夏不久,就会从根部娉娉婷婷地拔出两根、三根细长的梗儿,长到尺余,分出许多枝丫,入秋,就开出一簇簇白色的小花儿。

秋冬之季,它虽然也风干了,但梗细瘦而坚挺,花虽枯而不谢,在诸多经不住严霜而纷披衰萎的野草丛中,它便隐隐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王者气质。

静儿挑拣出几枝,经过整修制作,扎成一束取代案几上花瓶里那束塑料花。

皮菜花也真有几分不俗,豆般大小的花儿,花瓣薄如蝉翼,几百朵、上千朵花儿密密挤挤而井然有序地结满枝头,成团成簇,瘦骨铮铮的花梗儿疏密有致,洁白如云的花簇高低错落,宛如一支素静典雅的白珊瑚。

插一束在案头,别有一番情致。

我喜爱上皮菜花了,并且,还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

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

第二年的深秋,比头一年早一些日子,静儿又去野外采回来一束皮菜花。

一进门,就嚷嚷说她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她把花束凑近我:“爸爸,你瞧,你仔细瞧。


女儿不无神秘地把手里的花束轻轻一拍,从上面星星点点飘落下一些什么。

我仔细看那茶几上的飘散物,竟是一朵朵鲜黄的有五个瓣的小花儿。

我再察看静手中的花束,尚没飘落的黄色小花,就嵌在那所谓的“小白花儿”的怀抱里。

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哦!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花的,竟是皮菜花的花托,真正的皮菜花是这些小黄花。

不知怎地,当我的视线再落到那束曾被我形神兼爱、赞叹不已的皮菜花上时,却顿觉黯然了。

什么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紧密团结的精神,全是人造的。

我好像受了那“小白花”的欺骗,不由望之生厌了。

我对静儿说:“新的不用换了,去年的那一束,也扔掉!”
“为什么?”静儿不解而不平地盯着我,“它还不是原来的它?它哪一点变了?为什么您就不喜欢它了呢?”……
是呵!不还是那束皮菜花吗?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一变化,而我何以说不喜欢它了呢?我对它喜欢与厌恶的分野,意在于它是花不是花!哦,我,还有人们,有多少认识仅是
从概念出发呀!
19.第5自然段写作者“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其中“神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5个字,4分)
20.我对皮菜花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6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超过18个字,4分)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喜欢皮菜花是因为不仅形美而且神美。

B.“我”厌恶皮菜花是因为它竟是一朵朵鲜黄的五个瓣的小花儿。

C.“我”对皮菜花的态度是由喜欢变厌恶,其实不关花的事儿。

D.对客观事物的喜爱,要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

E.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不断变化的。

六、(12分)
23.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单句。

(4分)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写了十多篇有关李白的考证文章,其中大部分在各刊物上发表过,后来这些文章汇集成书,名之曰“李白丛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作为《唐代文学研究丛书》的第一种出版。

24.仿照下面一首以《蛇》为题的寓言诗,以“鼠”“蜗牛”或其它某种动物为题再写一首寓言诗,行数基本与例诗相同即可。

(4分)

再笔直的路
也会留下曲折的足迹
让你总结教训
你却总是报怨
行程不按自己的思路设计
2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4分)
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将首次采用冠名权拍卖的方式,对演唱会进行市场化运作。

2004年4月24日,《同一首歌》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健康主题音乐会”。

组委会委托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此次演唱会的冠名权公开拍卖。

据悉,本次冠名权拍卖的参考价为300万人民币,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演唱会的制作,企业得到的宣传回报将达21项。

该演唱会将是《同一首歌》栏目创立4年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演出阵容最强的主题晚会,拍卖公司预计,此次演唱会将吸引4.5万人在现场观看,电视观众将超过3.5亿人。

七、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题为“活出本色”的文章,以“生活的真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我们熟悉的弱智儿舟舟,这个只能写出自己名字的孩子,靠着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学会了指挥,有他参加的演出几乎都是他压轴,而他的每一次表演都能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他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尊重,除了激情四射的指挥外,就是他能把真实的自我展示给世人,而绝不去矫饰和掩藏。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能有先天的缺陷,也可能有后天的不足。

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敢不敢以本色示人,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去欺骗,不去隐瞒,不去作伪,不去讳饰,不搞装腔作势,不玩虚情假意,活出一个本色的人生。

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A 5.D 6.C 7.D
二、8.C 9.B 10.D 11.D
三、12.D(介词,应是“按照”意)13.A(“明年”古义为“第二年”,“根本”语境义有“国家的
根基”意,“大事”古义为“国家大计”)14.B(④句言其官职升迁,⑤)句言其劝谏之事)15.B(“看成低于自己的人”与文意正好相反)
四、16.①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②等秋
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

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

③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
17.①夙兴夜寐,靡有朝矣②乘骐骥以驰骋兮③万里悲秋常作客④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1)托物言志;作者孤高耿介、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性格。

(2)词人以梅花明志,表示不管遭到任何险恶的命运,甚至粉身碎骨,他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怀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五、19.神美的含义是指它有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谢的情致、紧密团结的
精神。

20.“我”的态度是先喜欢,后厌弃。

因为“我”先入为主地对皮菜花形成了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看法,甚至是一厢情愿地不断赋予皮菜花以新的内涵,直到成为概念,形成思维定势,所以当新发现打破了自己原先的概念时,又主观地“望而生厌”了。

21.只从概念出发认识事物是错误的。

22.AC
六、23.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作为《唐代文学研究丛书》的第一种出版的《李白丛
考》一书,汇集了我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写的有关李白考证的,其中大部分在各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文章。

24.《鼠》谁说/掉进米缸是个美梦/当坐吃山空/却再也出不来的时候/我的肠子都悔青了《蜗牛》走得慢些没什么关系/别让敌人掳去/稍有风雨/便可躲进安乐窝里
25.《同一首歌》首拍演唱会冠名权
七、26(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