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1 海船船员评估大纲和规范(船长与甲板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和规范
第一篇驾驶专业第一部分评估大纲
航次计划
海上搜救与海事案件分析
货物积载与系固(大副)
货物积载与系固(二副/三副)
气象传真天气图分析
海图作业
航线设计
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
备注:《船舶定位》、《测罗经差》两个评估项目的内容纳入到《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评估项目中。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第二部分评估规范
航次计划
(适用对象:无限、近洋航区船舶船长)
1.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在世界航区内是否具有熟练评估航次计划及对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
2.1 图书资料的配备要求及信息获取
2.2 审核计划航线
2.3 对预定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
3.评估要素及标准
3.1图书资料的配备要求及信息获取(30分)
3.1.1 熟悉世界各主要航海国家对海船船舶应配备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15分)
(1)评估要素:
世界各主要航海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对海船船舶应配各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5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12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回答较差(6分);
⑤回答差(3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1.2 应用英版《航路指南》、《无线电信号表》和《进港指南》获取预定航次相关信息。

(15分)(1)评估要素:(三项选一)
①利用英版《航路指南》获取港口附近水文气象资料;
②利用英版《无线电信号表》获取港口VTS或港口通讯资料;
③利用英版《进港指南》获取港口资料;
(2)评估标准:
①查阅准确、熟练(15分);
②查阅准确、比较熟练(12分);
③查阅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查阅较差(6分);
⑤查阅差(3分);
⑥不能查阅(0分)。

3.2 审核计划航线(30分)
3.2.1 审核英版航海图书和海图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15分)
(1)评估要素:
应用《英版航海图书总目录》、《航海通告》、《年度摘要》、《航海通告累积表》等检验英版航海图书和海图选取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

(2)评估标准:
①查阅熟练、检验正确(15分);
②查阅比较熟练、检验正确(12分);
③查阅熟练程度一般、检验正确(9分);
④查阅较差、检验正确(6分);
⑤查阅差、检验正确(3分);
⑥不会检验(0分)。

3.2.2 审核计划航线的合理性(15分)
(1)评估要素:
①离岸及碍航物距离的安全性
②转向点设定的合理性;
③复杂航区和重要航段航路选择的合理性
④航线标注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2)评估标准:
①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熟练(15分);
②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比较熟练(12分);
③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较差(6分);
⑤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差(3分);
⑥不能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0分)。

3.3 对预定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40分)
3.3.1 航次风险识别(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船舶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
②船舶外部存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2 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主要航行风险识别;
②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航行风险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3 狭水道、岛礁区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狭水道和岛礁区存在主要航行风险识别;
②狭水道和岛礁区航行风险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4 恶劣天气条件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5分)
(1)评估要素:(三项选择一项)
①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②冰区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③大风浪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5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4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
④回答较差(1分);
⑤回答差(0分);
3.3.5 特定水域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5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海盗多发区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②战争区域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5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4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
④回答较差(1分);
⑤回答差(0分);
4.评估办法
4.1评估形式
(1)评估员根据评估要素及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计分方法组成题卡由考生抽选进行评估;
(2)考生根据要求进行实操并用笔答问题结果或将结果直接口述给评估员。

4.2成绩评定
总分100分,得80分以上者视为及格,否则不及格。

4.3评估时间
每人次不超过70分钟。

航次计划
(适用对象:沿海、近岸航区船舶船长)
1.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在中国航区内是否具有熟练评估航次计划及对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
2.1 图书资料的配备要求及信息获取
2.2 审核计划航线
2.3 对预定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
3.评估要素及标准
3.1图书资料的配备和信息获取(30分)。

3.1.1 熟悉中国海事主管机关对海船船舶应配备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15分)
(1)评估要素:
中国海事主管机关对海船船舶应配备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5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12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回答较差(6分);
⑤回答差(3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1.2 应用中版《航路指南》获取预定航次相关信息。

(15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一项)
①利用中版《航路指南》查阅航区的水文气象和航海注意等资料;
②利用中版(航路指南)查阅推荐航线资料。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查阅熟练(15分);
②回答准确、查阅比较熟练(12分);
③回答准确、查阅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回答、查阅较差(6分);
⑤回答、查阅差(3分);
⑥不能回答、查阅(0分)。

3.2 审核计划航线(30分)
3.2.1 审核中版航海图书和海图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15分)
(1)评估要素:
应用改正完整的中版航海图书目录、每年年末中版《航海通告》等检验航海图书和海图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
(2)评估标准:
①查阅熟练、检验正确(15分);
②查阅比较熟练、检验正确(12分);
③查阅熟练程度一般、检验正确(9分);
④查阅较差、检验正确(6分);
⑤查阅差(3分);
⑥不会检验(0分)。

3.2.2 审核计划航线的合理性(15分)
(1)评估要素:
①离岸及碍航物距离的安全性
②转向点设定的合理性;
③复杂航区和重要航段航路选择的合理性
④航线标注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2)评估标准:
①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熟练(15分);
②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比较熟练(12分);
③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
④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较差(6分);
⑤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差(3分);
⑥不能应用航海图书资料审核计划航线安全性和合理性(0分)。

3.3 对预定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40分)
3.3.1 航次风险识别(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船舶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
②船舶外部存在的风险因素;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2 狭水道、岛礁区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狭水道和岛礁区存在主要航行风险识别;
②狭水道和岛礁区航行风险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3 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10分)
(1)评估要素:(二项选择一项)
①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主要航行风险识别;
②沿岸航区、通航密集区航行风险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2分);
⑥不能回答(0分)
3.3.4 恶劣天气条件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10分)
(1)评估要素:(三选一)
①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②冰区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③大风浪航行主要风险识别和控制;
(2)评估标准:
①回答准确、熟练(10分);
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8分);
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
④回答较差(4分);
⑤回答差(0分)。

4.评估办法
4.1评估形式
(1)评估员根据评估要素及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计分方法组成题卡由考生抽选进行评估;
(2)考生根据要求进行实操并用笔答问题结果或将结果直接口述给评估员。

4.2成绩评定
总分100分,得80分以上者视为及格,否则不及格。

4.3评估时间
每人次不超过70分钟。

海上搜救与海事案件分析
(适用对象:无限、近洋及沿海航区船舶船长)
1.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海上应急反应与海事案例分析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
2.1应急反应(50分)
2.1.1船舶碰撞
2.1.2 船舶搁浅
2.1.3 船舶失控
2.1.4 人员落水
2.1.5 海上搜救
2.2海事案例分析(50分)
2.2.1海事报告的撰写
2.2.2海事案例分析
3.评估要素及标准
3.1应急反应(50分)
3.1.1 船舶碰撞(满分25分)
(1)评估要素:
①碰撞前紧急措施
②碰撞后的应变措施
(2)评估标准:
①采取行动正确、熟练:25分;
②采取行动正确、比较熟练:20分;
③采取行动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5分;
④采取行动情况较差:10分;
⑤采取的行动情况差:5分;
⑥采取行动完全不正确(0分)。

3.1.2 船舶搁浅(满分25分);
(1)评估要素:(二选一)
①搁浅前紧急措施;
②搁浅后的应变措施;
(2)评估标准:
①采取行动和措施正确、熟练:25分;
②采取行动和措施正确、比较熟练:20分;
③采取行动和措施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5分;
④采取行动和措施情况较差:10分;
⑤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情况差:5分;
⑥采取行动和措施完全不正确(0分)。

3.1.3 船舶失控(满分25分);
(1)评估要素:(二选一)
①失控后紧急操船;
②失控后的应变措施;
(2)评估标准:
①采取行动正确、熟练:25分;
②采取行动正确、比较熟练:20分;
③采取行动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5分;
④采取行动情况较差:10分;
⑤采取的行动情况差:5分;
⑥采取行动完全不正确(0分)。

3.1.4 人员落水(满分25分)
(1)评估要素:(二选一)
①人员落水紧急操船
②人员落水后的紧急措施
(2)评估标准:
①采取行动正确、熟练:25分;
②采取行动正确、比较熟练:20分;
③采取行动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5分;
④采取行动情况较差:10分;
⑤采取的行动情况差:5分;
⑥采取行动完全不正确(0分)。

3.1.5海上搜救(满分25分)
(1)评估要素:(三选一)
①单船搜寻
②多船搜寻
③船舶与航空器协作搜寻
(2)评估标准:
①采取行动正确、熟练:25分;
②采取行动正确、比较熟练:20分;
③采取行动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5分;
④采取行动较差:10分;
⑤采取行动差:5分;
⑥采取行动完全不正确(0分)。

3.2海事案例分析(50分)
3.2.1海事报告的撰写(满分20分)
(1)评估要素:
①海事报告的内容;
②海事报告的有关要求。

(2)评估标准:
①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正确、熟练:20分;
②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正确、比较熟练:16分;
③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2分;
④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完成情况较差:8分;
⑤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完成情况差:4分;
⑥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无法完成(0分)。

3.2.2海事案例分析(满分30分)
(1)评估要素:(七选一)
①分析船舶碰撞事故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②分析船舶搁浅、触礁和沉没事故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③分析船舶火灾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④分析船舶油污染事故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⑤分析弃船事件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⑥分析非法行为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⑦分析医疗紧急事故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得当、船长职责、经验教训;
(2)评估标准:
①分析正确、熟练:30分;
②分析正确、比较熟练:24分;
③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 18分;
④分析情况较差:12分;
⑤分析情况差:6分;
⑥分析无法完成(0分)。

4.评估方法
4.1评估形式
4.1.1评估手段:
应急反应:抽取题卡,利用船舶模拟器;根据所抽取的题卡内容在模拟器上进行具体操作;
海事案例分析:抽取题卡,采取笔答形式。

按照海事报告的内容及有关要求写出所抽取案例的海事报告;对所发生案例进行分析;。

4.1.2内容选择
应急反应:
(1)船舶碰撞为必选内容(此内容必须达到及格分,即15分),其他项四选一;
海事案例分析:
(2)海事报告的撰写为必选项,海事案例分析七选一
4.2成绩评定
满分100分,80分以上及格
4.3评估时间
每人不超过70分钟,其中应急反应部分30分钟,海事案例分析部分40分钟。

货物积载与系固
(适用对象:无限、近洋及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1.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正确进行货物积载、合理制定系固方案的能力,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
2.1杂货船积载
2.2固体散货船积载
2.3散装谷物船积载
2.4集装箱船积载
2.5非标准货物运输单元系固
3.评估要素及标准
3.1 杂货船积载(100分/180分钟)
3.1.1核算船舶载货能力(10分)
3.1.1.1核算船舶的载重能力(6分)
(1)评估要素:
①根据航线所经海区确定可使用的载重线;
②计算航次净载重量并核算船舶的载重能力。

(2)评估标准:
计算完全正确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1.1.2核算船舶的容量能力(2分)
(1)评估要素:
由装货清单所列货物总体积及船舶货舱资料核算船舶的容量能力。

(2)评估标准:
核算正确者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1.1.3核算特殊载货能力(2分)
(1)评估要素:
根据船舶条件和航次特殊货物的种类,核算船舶的特殊载货能力。

(2)评估标准:
核算正确者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1.2分配各舱货物重量(6分)
(1)评估要素:
按舱容比分配各舱货物重量,并计算出相应各舱装货重量的上下限。

(2)评估标准:
计算完全正确者该项满分,每错一个计算数据扣2分,直至0分。

3.1.3向各舱配装货物(30分)
(1)评估要素:
向各舱配装货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各目的港货物顺利卸出;
②不同种类货物的舱位合理选择;
③不同种类货物间的隔离;
④货物装卸及安全作业的考虑;
⑤各货舱配货重量和体积的考虑;
⑥船舶性能的考虑。

(2)评估标准:
①完全符合以上原则得30分;
②较小错误每一处扣2分;
③一般性错误每一处扣4分;
④较严重性错误每处扣10分;
⑤货物整体配装较差者,以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论。

3.1.4全面检查初配方案(10分)
(1)评估要素:
①按上述货物配装所考虑的因素对初配方案进行核查;
②填写重量、体积核查表,核查其各货舱配货重量及体积的可靠性、准确性;
③校核实际负荷较大处的甲板局部强度。

(2)评估标准:
①重量、体积及局部强度核算完全正确者得满分,错一处扣2分,直至扣完;
②有关其他方面的核查,其分值已包含在3.1.3中;
③甲板局部强度不满足要求者以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论。

3.1.5校核船舶稳性、吃水差和总纵强度(30分)
3.1.5.1校核船舶航程中最不利状态下的船舶稳性(12分)
(1)评估要素:
①船舶稳性计算(4分)
首先根据初配方案及船舶航程中最不利状态下的油水情况算出船舶重心高度,然后求得装载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

②船舶稳性核算(4分)
利用临界初稳性高度曲线图或其他相应资料,核算船舶稳性。

若不满足要求,应通过移货或加压载水予以调整。

③计算船舶摇摆周期并使其满足摇摆性的要求(4分)
(2)评估标准:
①上述每项计算正确者各得4分,否则不得分;
②计算方法未掌握者,以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论。

3.1.5.2 计算船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10分)
(1)评估要素:
①计算船舶重心纵标,求取装载状态下的船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

②判断吃水差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应通过移货或调整压载水的方法予以调整。

(2)评估标准:
船舶重心纵坐标计算正确者得5分,船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计算正确者得5分;吃水差不满足要求且未调整者不得分。

3.1.5.3校核船舶总纵强度(8分)
(1)评估要素:
①利用船舶强度曲线图进行核算;
②若不满足要求,应通过移货或调整压载水的方法予以调整。

(2)评估标准:
①载荷对中弯矩之和计算正确者得4分,利用船舶强度曲线图进行核算正确者得4分;
②总纵强度不满足要求且未调整者以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论。

3.1.6绘制正式配载图(14分)
(1)评估要素:
①充分考虑货物包装、衬垫、隔票通风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具体货位;
②图示清楚,标识全面正确;
③备注合理全面。

(2)评估标准:
符合以上三项要求得14分,每一处错误扣2分,直至0分。

3.2固体散货船配载及装卸计划制定(100分/60分钟)
在装载计算机上完成本项目评估。

3.2.1计算航次货运量(10分)
(1)评估要素:
根据所使用的载重线、限制吃水及货物的积载因数确定航次货运量。

(2)评估标准:
方法及结果正确得10分,否则不得分。

3.2.2分配各货舱货物重量(10分)
(1)评估要素:
按舱容比适当分配各货舱货物重量,或隔舱装载并满足最大装货重量的限制及总纵强度的要求。

(2)评估标准:
货物分配合理,计算结果正确者得10分,否则得0分。

3.2.3绘制货物配载图(10分)
(1)评估要素:
①图示清楚,标识全面正确;
②备注合理全面。

(2)评估标准:
符合以上两项要求者得10分,每一处错误扣2分,直至0分。

3.2.4编制货物装舱顺序表(70分)
3.2.
4.1确定装载期间所允许的船舶最大吃水和最小吃水(10分)
(1)评估要素:
船舶允许最大吃水按计及潮高的泊位水深为准,船舶允许最小吃水由装船机高度及船舶尺度算出。

(2)评估标准:
以上两项结果计算正确者得10分,每错一项扣5分直至扣完。

3.2.
4.2编制货物装舱顺序和压载水排放顺序表(60分)
(1)评估要素
①合理确定货物装舱顺序和压载水排放顺序;
②满足船舶最大吃水及装舱位置的最小吃水要求;
③合理调整船舶吃水差;
④满足所限定剪力和弯矩要求;
⑤满足各舱装载轮回数要求。

(2)评估标准:
①每轮计算方法及结果正确者得10分,最多得60分;
②凡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评估不及格:
ⅰ船舶最大吃水及最小吃水要求不满足;
ⅱ船舶总纵强度和剪力不满足
3.3散装谷物船舶积载(100分/80~120分钟)
3.3.1编制谷物积载计划(30分)
3.3.1.1计算航次货运量(10分)
(1)评估要素:
根据所使用的载重线及货物的积载因数确定航次货运量。

(2)评估标准:
方法及结果正确者得10分,否则不得分;
3.3.1.2编制谷物积载计划(20分)
(1)评估要素:
①按除留有1-2个部分装载舱外其他货舱装满并适当考虑船舶总纵强度的原则,初步确定各舱谷物重量。

②计算船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若吃水差不满足限定数值的要求,应予以调整。

(2)评估标准:
方法及结果正确者上述每项得10分,否则不得分;
3.3.2填制散装谷物船稳性计算表(70分)
(1)评估要素:
按下述方法之一正确填写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专用散装谷物船稳性计算表:(3选1)──谷物许用倾侧力矩法(80分钟)
──简化条件法(100分钟)
──剩余面积法(120分钟)
(2)评估标准:
①方法及结果均正确者得满分;
②方法正确但结果误差较小者,每错一处扣5分,否则每一处扣10分;
③填表方法不正确者,应视为本项目评估不通过。

3.4集装箱船配载(100分/120 分钟)
在装载计算机上完成本项目评估。

3.4.1核算船舶载箱能力(20分)
3.4.1.1核算船舶的载重能力(8分)
(1)评估要素:
①根据所使用的载重线,计算航次净载重量并核算船舶的载重能力。

(2)评估标准:
计算完全正确得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4.1.2核算船舶箱容量(8分)
(1)评估要素:
由集装箱清单所列各类货箱总量及船舶箱容量资料核算船舶箱容量。

(2)评估标准:
核算正确者得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4.1.3核算船舶特殊载箱能力(4分)
(1)评估要素:
根据船舶载箱条件和航次特殊货箱的种类及数量,核算船舶的特殊载箱能力。

(2)评估标准:
核算正确者得该项满分,否则不得分。

3.4.2编制集装箱积载计划(50分)
(1)评估要素:
①保证卸货港序,避免倒箱;(10分)
②合理安排轻重箱位置,保持良好稳性,保证甲板局部强度;(10分)
③合理配装各类特殊集装箱并满足隔离要求;(10分)
④保证中途港船舶总纵强度;(10分)
⑤正确填制集装箱重量箱位总图及港序箱位总图。

(10分)
(2)评估标准:
①上述中各项要素正确者均按10分计;
②上述各项中每错一处扣4分,直至扣完;
③若不满足上述中的1)项或3)项的要求,应视为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
④集装箱箱位总图整体填制不正确者,应视为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

3.4.3校核船舶稳性、吃水差和总纵强度(30分)
(1)评估要素:
集装箱装载重量输入后,
①判断船舶稳性、吃水和强度的各项指标的含义(10分);
②如船舶稳性、吃水和强度不满足限定数值的要求,应进行调整(20分);
(2)评估标准:
①对船舶稳性、吃水和强度的各项指标含义的判断,按每项扣分;
②如不满足要求而未进行调整,或调整方法不正确者,应视为本项目评估不通过。

3.5非标准货物运输单元系固(100分/90分钟)
3.5.1制定货物系固方案(40分)
(1)评估要素:
根据船舶系固设备资料、货物资料及货物配装舱位,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非标准货物系固方案,系固方案包括:选用系固设备、确定系索道数及系固位置、提出系固操作要求等;
(2)评估标准:
①系固方案合理可行得满分;
②选用的系固设备不恰当、确定的系索道数不合理、系固位置不可行或未提出适当的系固操作要求者,每项扣10分;
③系固方案整体不合理者,应视为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

3.5.2评判货物系固方案(60分)
(1)评估要素:
①根据货件资料及配装位置计算货件移动力及货件倾覆力矩;
②根据系固方案计算货件约束力及货件约束力矩;
③依据CSS CODE 2002修正案,对所制定的系固方案进行评判;
④根据评判结果,若需要应对系固方案进行修改。

(2)评估标准:
①计算及评判方法和结果正确、方案修改合理者得满分;
②上述中,1)项、2)项错误者各扣20分,3)项、4)项错误者各扣10分;
③经评判系固方案不合理且未修改者,应视为本项目评估成绩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