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一口腔颌面部发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嵴的早期演变
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3、神经管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将分化为脑 和脊髓以及松果体、神经垂体、视网膜、内耳、 嗅上皮和味觉上皮等。
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4、神经嵴形成:神经管外侧的神经上皮细胞 不进入神经管壁,而形成一条位于神经管背侧 的细胞索,该细胞索很快分为左右两条,分列 于神经管的背外侧称为神经嵴。
以后会消失或发生结缔组 织细胞转化
二、腭的发育异常 1、腭裂〔cleft palate):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
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局部融合〔80%伴唇裂〕 2、颌裂(cleft jaw) 〔1〕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局部联合。常伴
唇、腭裂〔上颌裂〕 〔2〕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局部联合〔下颌裂〕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唇裂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第三节 腭的发育
一、腭的发育过程 4W末: 鼻凹 5、6W:a、嗅囊和口腔相通
b、球状突向后-前腭突-两侧前腭突联合-前 腭骨、上切牙、牙周组织
7W: 两上颌突口腔侧长出-侧腭突垂直生长 8W: 侧腭突水平生长 9-12W:a、前腭突向后,侧腭突向内联合〔切牙管〕
b、左右侧腭突在中缝处与鼻中隔融合-硬 腭中后部、软腭、悬雍垂
第二页,共五十七页。
第一节 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一、神经嵴的分化 1、三胚层的分化:第四到八周,三个胚层逐渐
分化为各种器官的原基。 2、外胚层分化:神经板(18 ~19 天) →神经沟→
神经褶→神经管〔22天左右开始闭合〕,前、 后神经孔,分别于第25和第27天闭合。
第三页,共五十七页。
第17天胚盘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授课教师:孙燕玲 授课学时:2学时
第一页,共五十七页。
复习
一、胚龄
受精龄:266天、38周,9.5月
月经龄:280天、40周,10月
二、人胚三阶段
〔1〕增殖期:受精-2周末 受精、植入、三胚层形成
〔2〕胚胎期:3-8周末 三胚层分化、器官原基形成
〔3〕胎儿期:9周-出生 生长为主
变浅、消失 融合(fuse):各突起之间外表外胚层的接触、破
裂、退化、消失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面突的联合与融合
〔1〕联合 〔2〕融合
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
1、球状突与球状突联合-人中 2、球状突与同侧上颌突联合-上唇〔上唇角隅外〕 3、侧鼻突与上颌突联合-鼻侧鼻翼、局部面颊 4、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口角、面颊部
第五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B. 侧腭突、前腭突的融合点 C. 融合后的生长方向
D. 侧腭突已联合至腭垂〔悬雍垂〕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腭 的 发 生 及 口 腔 与 鼻 腔 分 分 隔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侧腭突间的融合 黑箭头示融合处可见中缝上皮 白箭头示侧腭突与鼻中隔的融 合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侧腭突融合处残存的上皮
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人 胚 外 形 实 物 图 , 示 鳃 弓 演 变
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
第4周人胚头部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第5-6周人胚 头部冠状切面
二、鳃弓及咽囊的演变:表1-1 第1 对:内侧份→咽鼓管;外侧份→ 中耳鼓室;鳃膜→鼓膜
2. 鳃弓 3. 咽囊
4. 口凹 5. 口咽膜 6. 融合 7. 联合
8. 原腭 9. 奇结节 10. Meckel 软骨
11. 问答:
12. 何谓咽囊?它们分别分化为成体哪些结构?
13. 简述面部发育有什么面突参与及其最后演变 结局? 14. 试述在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哪些畸形及这些畸形形成的原因?
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第五十页,共五十七页。
第五十一页,五十七页。
二、舌的发育异常 1、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2、甲状舌管上皮残留形成囊肿 3、侧舌隆突未联合—分叉舌
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第五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作业
名词解释:
1. 外胚间叶
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二、鳃弓及咽囊的发育 第一对鳃弓-面、腭的发育
第一、二、三、四对鳃弓-舌的发育
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一、鳃弓及咽囊的发生:第4~5 周 额鼻突、心突出现 鳃弓:背腹方向的6 对柱状突起 鳃沟:鳃弓间的5 对条形凹陷 咽囊:原始咽侧壁5 对囊状膨出 鳃膜:鳃沟和咽囊间的薄层组织 鳃器-鳃弓、鳃沟、鳃膜、咽囊的统称
第2 对:腭扁桃体 第3 对:背侧份→下一对甲状旁腺;腹侧份→胸腺
第4 对:上一对甲状旁腺 第5 对:后鳃体→滤泡旁细胞 原始咽的其余局部形成咽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咽囊的演变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第二节 面部的发育
一、面部突起的生长分化
〔1〕3W起:额鼻突出现,两侧下颌突联 合
〔2〕3W半起:两侧上颌突出现+下颌突+额鼻 突-口凹
〔3〕4W末:额鼻突末端形成两个浅凹,即 鼻凹〔嗅窝〕→中鼻突一个、侧鼻突二个
〔4〕5W起:中鼻突末端出现两个球状突
共10个突起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第4周人胚头部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颜面形成过程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二、各突起的联合、融合〔6-8W完成〕 联合(merge):各突起之间的沟在进一步生长后
腭发育异常的部位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腭裂 〔A 双侧前腭裂合并唇裂 B 正中腭裂 C 腭裂合并单侧唇裂〕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腭裂
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第四节 舌的发育
一、舌的发育过程 4W:下颌突长出三个突起-两个侧舌隆突、一个
奇结节 6W:a、两个侧舌隆突增大、联合-舌体
b、二、三、四腮弓中线处增生在背侧形成联 合突-舌根 c、舌体、舌根联合-界沟 d、奇结节上皮向深部凹陷-甲状舌管〔退化〕下端形成甲状腺
15. 试述腭的发生.
第五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内容总结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5、神经嵴分化为①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节,脊神经节、自主神经 节及周围神经。鳃沟:鳃弓间的5 对条形凹陷。鳃膜:鳃沟和咽囊间的薄层组织。二、鳃弓及咽囊 的演变:表1-1。原始咽的其余局部形成咽。1、球状突与球状突联合-人中。侧腭突〔LPP〕在舌的 两侧呈垂直方向生长〔NS:鼻中隔。黑箭头示融合处可见中缝上皮 白箭头示侧腭突与鼻中隔的融 合。d、奇结节上皮向深部凹陷-甲状舌管〔退化〕-下端形成甲状腺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前腭突的形成 前腭突来自于中鼻突的口腔侧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侧腭突的发育 侧腭突〔LPP〕在舌的两侧呈垂直方向生长〔NS:
鼻中隔;T:发育中的舌〕
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
两侧的侧腭突〔LPP〕已经融合 NS:鼻中隔 T:发育中的舌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腭突的发育及融合 A. 侧腭突及前腭突的生长方向
神经板 原条 泄殖腔膜
第四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板 神经沟 神经褶
第五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沟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第六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沟
脊索
第七页,共五十七页。
围心腔 胚内体腔
第八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沟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第九页,共五十七页。
神经嵴
神经沟
第十页,共五十七页。
脊索
神经嵴的早期演变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2、面裂(facial cleft)
〔1〕上、下颌突未联合-横面裂
〔2〕上、下颌突局部联合-大口畸形 〔3〕上、下颌突联合过多-小口畸形
〔4〕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斜面裂
〔5〕中鼻突发育不全-纵行的侧鼻裂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面裂发生的部位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表1-2:颌面部各组织的来源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三、面部发育异常 原因:致畸因子使外胚间充质细胞生长停止或
减慢,面突不能如期联合〔6-8W时〕→面部 畸形 1、唇裂(cleft lip) 〔1〕一侧或两侧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上唇 角隅处唇裂 〔2〕两侧球状突未联合-正中裂 〔3〕两侧下颌突未联合-下唇正中裂
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5、神经嵴分化为①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节, 脊神经节、自主神经节及周围神经;②肾上腺 髓质细胞,黑素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颈 动脉体的I型细胞;③头面局部骨、软骨、肌 肉及大动脉根部。 神经嵴的形成及外胚层细胞的广泛迁徙和分化: 形成神经、皮肤、局部内分泌组织及颌面部大 局部结缔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