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篇一: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当有的人感慨岁月无情的时候, 有的人却在流年中出脱得越发美丽, 闾丘露薇便属于后者。
七年前的版本, 被大家标签为“战地玫瑰”的闾丘, 呈现在封面上的照片太漂亮了, 漂亮得让人不想读她的书了——这样一朵玫瑰, 开在战地上, 红得没有悬念。
七年后的版本, 封面上的闾丘变了, 不漂亮, 不妩媚, 不甜腻, 不用摄影的虚光滤去皱纹, 却生动耐看, 颇有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风范。
在一个没有睡意的午后, 泡上一杯红茶, 躺在沙发上开始读这本《行走中的玫瑰》, 等到茶汤淡得没有颜色的时候, 这本两百多页的书也读完了。
书中的文字密度不够, 甚至有的地方显得重复啰嗦, 观点也并非独到, 不过如果当是和一个闺蜜聊天, 这几个小时还是非常享受的, 至少不做作不自恋, 真诚地和你分享成长的经历。
与其和无趣的人在茶馆聊天耗去一个下午, 不如捧这样的一本书安享宁静。
“关于大学”的这个话题, 闾丘的认识比较深刻, 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下去。
文字上和思想上, 如果摆脱名气的影响
力, 闾丘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 给读者更完美的呈现。
不过, 今天的闾丘还是能给我激励的, 经历, 思考, 沉淀, 绽放, 行走中的玫瑰才扛得住流年。
【篇二: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读到了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以后, 深深为她的独立、理性和优秀所折服。
闾丘露薇——著名的电视记者, 现供职于凤凰卫视。
她曾因XX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 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 被誉为“战地玫瑰”。
《行走中的玫瑰》生动地展示了闾丘最真实的一面:平凡、朴实、沉稳、干练, 低调而不张扬, 敏锐而不尖刻, 极具亲和力而没有丝毫名人架子, 闾丘露薇的成长轨迹, 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
通过这些文字, 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 一起学习, 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 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闾丘可以说是我的同龄人, 对问题的看法观点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例如闾丘写到:很多时候, 我的心会觉得很孤独。
越是人多的时候, 站在人群中, 越是觉得自己看不清楚。
我很有同感, 不是自己不合群, 而是对别人的热闹, 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我可以和一个两个朋友神聊, 但超过三人, 我便无话可说了, 不
知为何会这样。
我审视自己多次, 是不自信?还是没有共同的话题?似乎都不是, 最后我总结为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别人, 做一个倾听者也很好。
闾丘说她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闾丘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 无论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她终于就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她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她真是一位智者, 她生活在自己的聪明才智里。
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我每时每刻的都在问自己, 很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 幻想着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 重新打拼一番, 将会是什么样子?想归想, 一旦要打破现状, 从零开始, 又退缩了, 有一大推的理由阻止自己行动, 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自己的精力还行吗?毕竟不是小青年了, 就这样一次次的幻想一次次的破灭, 近段连想也不想了。
既然选择了平淡, 就这样孩子老人兼顾, 自己就将就着过吧。
真的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闾丘关于“机会”的观点我很赞同, 她写到:我相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争取到了机会, 而没有做好准备或自己不具备那个能力, 有机会并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 只有充分准备, 把握住机会, 放手一搏,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不然的话从此这条路就被堵死, 很长时间翻不过身。
闾丘一再说自己不漂亮, 其实女人的漂亮与长相关系不大。
我有这么一句话送给爱读书学习的女人:有文化的女
人越老越漂亮!
【篇三: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作文】
一口气看完了《行走中的玫瑰》一书, 看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之前也有说过, 人到感觉非常迷茫、非常彷徨的时候, 会不自觉的被各种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指导书所吸引, 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好的选择, 它不会像网络上那些没有出处的励志文摘无迹可寻, 还要质疑作者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他所能做到的, 而这本书是记者闾丘露薇多年工作和生活的总结, 我也相信闾丘本人也是个智慧的女人, 这是一部她个人的奋斗史。
全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 总结性的话语也不多, 多半都是各种事迹, 以及对各种事迹的看法, 但就是这样的书以一种话家常的口吻, 像一位长者坐在身边给你讲述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一样, 很亲切、很真实。
书中有一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 “年轻的好处, 那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 要让自己有点改变, 顾虑会越来越多, 而改变, 意味着必有所失, 但是是否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又不是有百分之百的保证。
但是年轻, 特别是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 可以毫无负担地进行选择。
错了, 或者走不通, 走得很累, 可以尝试另外一种选择”。
我想, 这就是我这半个多月以来一直想要的答案。
曾经我也有像闾丘那样在工作的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校园, 倒不是为了逃避工作的压力, 只是在工作了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 以前没有工作经历的时候在校园里面的学习都是广泛而不深入地, 只求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东西, 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现在工作了之后就不一样了, 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一方面进行补充了, 我想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加的好。
当我把这样的想法说给身边的朋友家人时, 大家总是抱以不理解甚至嘲笑的眼光, “你都有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证, 还有必要再去那个研究生学历么”, 但是闾丘的经历告诉我, 我要的不是所谓的学历证书, 我所需要的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补充, 以便我在工作上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
这样更加坚定了我在合适的将来, 我想应该也是不远的将来, 去把我这个人生之路上的小小规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