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第4章地球与宇宙单元自测科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第4章地球与宇宙单元自测科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
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行星
B.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
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D.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
2.关于月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发生月偏食
B.当月球全部位于地球的本影区时,发生月全食
C.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D.月食分为月全食、月环食、月偏食三类
3.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恒星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层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4.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空是蔚蓝色的,飘着一片一片的白云
B.经常可以听到陨石撞击月面的巨大声音
C.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
D.夜晚的月球一片冰天雪地
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与地球的环境条件无关的是
A.地球距太阳的远近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有大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D.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互相碰撞,给予地球足够的能量
6.如图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A.天王星—木星—太阳系
B.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C.月球—地月系—太阳系
D.哈雷彗星—地球—太阳
8.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开普勒22b”,它可能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如图为美国航天局【最新】12月5日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的假想图。
下列关于“开普勒22b”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开普勒22b”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开普勒22b”表面温度与地球的表面温度相似
C.“开普勒22b”上存在着大气层
D.“开普勒22b”上存在着液态水
9.如图表示杭州市(约北纬30°)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刻太阳高度最大,a的数值为90°
B.t时刻太阳高度最大,a的数值小于90°
C.t时刻为正午12时,a的数值大于90°
D.t时刻为正午12时,此时杆影朝南
10.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大量的黑奴从南方逃向北方寻求自由。
在夜间悄悄行走时,他们互相传达:“朝着像饮水瓢的那个星座走。
”这个星座是
A.大熊座B.小熊座
C.大犬座D.猎户座
11.下列属于地球公转特点的是
①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②自西向东绕着太阳旋转
③公转方向从北向南,再从南向北
④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⑤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⑥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⑦公转过程中,地球北极始终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A.②④⑥⑦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D.③④⑤⑥
12.【最新】5月21日,有个美丽的“金戒指”(如图所示)悬挂在天空,其实是日环食现象。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它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夜晚也可以看到日环食
D.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看到日环食
13.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B.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因
C.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D.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
14.日食与月食发生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B.日食、月食都从日轮、月轮的西面开始
C.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D.在地球上任何地区都可以看到
15.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16.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后,我们看到的月球呈
A.红色B.古铜色
C.黄色D.无法看见
17.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形成的
B.陨星撞击形成的
C.雨水冲刷形成的
D.月球表面隆起
18.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9.如图所示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球运行到D处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B.当地球运行在A→B之间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
C.当地球运行在B→C之间时,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D.当地球运行到B处时,全球昼夜平分
二、填空题
20.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最新】6月5日是农历五月初八,下列最接近当晚月相的是
21.据图回答问题:
(1)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的月面面积将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画出日、地、月三者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的月相示意图:_______;图中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定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现象,则最先出现的是_______。
22.七夕节(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在七夕节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相会,故又称中国的情人节。
如图所示为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指出七夕节时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试列举一个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_______。
23.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
图中表示水星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各项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有___________(可多选)。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24.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
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
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代表光球层的字母是___________,代表色球层的字母是___________。
(2)北美、中国等地区发生的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信短时间突然中断事件与_______有关。
(3)图乙中反映许多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与_______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变化周期约为__________年。
26.下面是某同学在寒假期间写的一篇日记,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其中明显存在三处错误,请依次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2009年1月25日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也就是说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
今天的晚餐特别丰盛,妈妈做了好多菜。
吃完饭后,我和爸爸一起到外面赏月,今天的月亮可真圆、真亮。
天上也有许多星星,他们眨着眼睛,好像在对我说话。
突然,爸爸对我说:“快看,北极星,就在我们的正南方!多么明亮!”
我看了以后说:“当然了,它可是大熊星座最亮的一颗星呀!”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三、探究题
27.“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预示着我国科学家将实现翱翔太空、登上月球的愿望。
(1)下表中所提的问题,应在A、B两个选项中选择___________实验思路来验证。
(2)现代科学已经找到了自然界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许多疑问至今还没有解开,许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答,请你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有关宇宙的问题:_______。
四、简答题
28.读太阳光照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昼半球是_______(填“C”或“D”,下同),夜半球是_______。
(2)图中晨线是_______线,赤道是_______线。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_______;②_______。
2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出现的现象为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期是_______前后,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3)我国的国庆节,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运行在图中的______(区间范围)。
(4)地球公转至_________点时,我国的白昼最长。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太阳是一颗恒星,故A错误;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靠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故D错误;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故C正确,选C项。
2.D
【分析】
根据月食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故D选项错误。
结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太阳内部在发生热核反应,所以太阳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恒星;故A正确;
B.八大行星离地球的距离不同,所以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的辐射能不相等,故B错误;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传有关,故C错误;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故D错误。
4.C
【详解】
A.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任何天气现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月球上引力小,所以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月球上没有水,不会由冰和雪,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5.D
【分析】
根据地球产生生命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距太阳的远近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属于地球产生生命的自身条件,故A错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有大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属于地球产生生命的自身条件,故B错误;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属于地球产生
生命的外部条件,故C错误;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不会发生碰撞,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分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结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天王星,木星都从属于太阳系,天王星和木星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故A不符合题;B.太阳系从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从属于宇宙,故B不符合题;
C.月球从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故C符合题;
D.哈雷彗星,地球,太阳之间无相互从属关系,故D不符合题。
8.A
【分析】
根据“开普勒22b”行星猜想,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开普勒22b”行星距离地球600光年,不是太阳系中的行星,该猜想不合理,故A错误;“开普勒22b”表面温度与地球的表面温度相似,故B正确;“开普勒22b”上存在着大气层,故C正确;“开普勒22b”上存在着液态水,故D正确;故选A。
9.B
【分析】
本题考查一日之间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详解】
图示内容为夏至日杭州(30°N附近)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出时刻,太阳高度角为0,直到正午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到日落时分太阳高度角为0。
整个过程中t时刻太阳高度最大。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同为南半球
或北半球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地点所处的纬度—太阳直射的纬度)。
此时的杭州太阳高度角为90°—(30°—23°26′)=83°26′。
且正午太阳直射点在杭州南侧,影子朝北。
选项A,a的数值为90°错误;选项C,a的数值大于90°错误;选项D,杆影朝南错误。
只有选项B正确。
【点睛】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同为南半球或北半球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地点所处的纬度—太阳直射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分列南、北半球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地点所处的纬度+太阳直射的纬度)。
例如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为90°—(30°—23°26′)=83°26′
冬至日为90°—(30°+23°26′)=36°34′
10.B
【解析】
【详解】
北极星是北半球夜晚指北的最好参照物,它位于形状像饮水瓢的小熊座。
11.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识记地球公转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地球公转是指自西向东绕着太阳旋转,公转轨道近似圆形,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公转过程中,地球北极始终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故A符合题意。
12.A
【详解】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部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在地球的部分地方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现象,它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
夜晚看不到太阳,不能看到日食现象,选项C说法错误。
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在同一时间有的能够看到太阳,有的不能看到太阳,所以并不是地球上
所有区域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看到日环食,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当地球、太阳、月亮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月亮上面。
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便有一块区域出现了阴影,这就是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14.C
【详解】
因为月食是满月,不可能是初一,A错误;B是不可能的;因为想看到日食和月食的话日,地,月三者肯定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接近与一条直线,C正确;由于地球与月球的公转轨道中间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D不一定,故选C。
.
15.B
【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 错误;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B正确;太阳活动除了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C错误;太阳活动强时,在高纬度附近出现极光现象,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
16.B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月相的观测。
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黄色,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黄色,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
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时。
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古铜色。
故B正确,ACD错误。
17.B
【分析】
根据月球表面月貌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由于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
故选B。
18.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详解】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而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到达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
教师节是9月10日,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故选C
19.A
【详解】
关于图中地球公转的说法,当地球运行到D处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当地球运行在A→B 之间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北移动;当地球运行在B→C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当地球运行到A和C处时,全球昼夜平分,故选A。
20.B
【解析】
【详解】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如图中B。
21.变小日食
【分析】
根据日、地、月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的月面面积将逐渐变小;
(2)图中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定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现象,则最先出现的是日食;22.D 端午节(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七夕节(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在七夕节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相会,故又称中国的情人节。
如图所示为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指出七夕节时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D。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根据农历确定的端午节。
23.1 BC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1)读图可知,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水星为图中1位置。
(2)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两极出现“极光”现象等;长江口河道向南偏是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故本题选BCD。
24.太阳夏至
【详解】
[1]茂密的树叶缝隙形成许多小孔,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我们看到的圆形光斑,地上的圆斑就是太阳经此小孔成的像。
[2]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也最接近正圆形。
25.A B
太阳活动增强(或耀斑增强)
太阳黑子数
11
【详解】
(1)本题考查太阳的大气分层,由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因此代表光球层的为A,色球层的为B。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影响地球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中断。
(3)本题考查太阳活动与降水之间的关系,直接读图可知,许多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变化周期约为11年
26.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
【详解】
(1)[1]除夕日是农历三十,当时的月相是新月,故看不到月亮;
(2)[2]在北半球北极星之所以是北极星,就是指朝北的;
(3)[3]北极星并不是大熊星座,而是小熊星座。
27.B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详解】
(1)A.月球对物体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跳高比在地球上跳高较高,与月球表面有无空气无关,不符合题意;
B.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产生摩擦现象,故流星现象看不到.可以来验证月球上没有空气,符合题意,
(2)现代科学已经找到了自然界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许多疑问至今还没有解开,许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答,例如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
28.C D
AB EF
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昼半球是C,夜半球是D。
(2)图中的晨线是AB线,赤道是EF线。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
29.全球昼夜平分
3月21日春分
DA之间
C
【详解】
(1)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日期是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秋分日,此时昼夜平分。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期是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3)我国的国庆节为10月1日,地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是离9月23日较近,因此靠
近秋分日的位置图,位于DA之间。
(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位于图中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