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9基础知识综合(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09 基础知识综合
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题型,综合字音字形、词语运用、衔接排序、语言运用等集中考查。

复习备考时把握这些基础题型的答题要领即可。

(含热点溯源和模拟预测)
热点溯源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砾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忽.(hū)然毯.(tǎn)子更.(gèng)紧
B.矗.(chù)立寂.(jì)静捉摸.(mō)
C.洪.(hóng)大细切.(qiē)呜咽.(yè)
D.波涛.(tāo)澎湃.(bài)睡着.(zhuó)
2.文中画线句子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B.天上闪砾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

C.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D.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D.澎湃.(bài)——pài;睡着.(zhuó)——zháo;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B.闪砾——闪烁;辍着——缀着;故选B。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造就青年,奋斗成就青年。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甲】青年一代多经历一些摔打、磨练、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即使面对暴风骤雨
....,青年人也
应无所wèijù①,坚韧不拔
....地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更应慷慨激昂
....地行走在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耀武扬威
量。

【乙】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广阔的成长空间。

广大青年应zīzībújuàn②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在时代的宽广天地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负韶华的青春诗篇。

【丙】不仅青年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而且要在内心深处扎根,持之以恒为之奋斗。

【丁】广大青年只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最大的力量。

3.请用规范汉字写出文段中①②两处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暴风骤雨
B.坚韧不拔
C.慷慨激昂
D.耀武扬威
5.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畏惧孜孜不倦 4.D 5.C
【解析】3.考查字形。

畏惧,wèi jù,害怕,恐惧。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考查成语运用。

A.暴风骤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正确;B.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正确;C.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正确;
D.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不符合“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的语境;故选D。

5.考查病句修改。

丙句:语序不当,把“不仅”放在“青年人”的后面。

故选C。

(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告诉我,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真理的强光。

这束光,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

星星之火,可以liáo原。

这束光,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

雄关màn道,万水千山。

这来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这束光,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翻地覆,正道沧桑。

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6.给选段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dàn 燎漫yào
B.yán 嘹漫yuè
C.dàn 嘹慢yuè
D.yán 燎曼yào
7.依次填入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A.照亮映照点亮激发
B.点亮映照激发照亮
C.点亮激发照亮映照
D.照亮激发映照点亮
8.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中加黑的词语“火种”“真理”“理想”都是名词。

B.“播撒信仰”“保卫黄河”“横渡长江”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C.从句子语气分类看,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祈使句。

D.“天翻地覆,正道沧桑。

”这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答案】6.A 7.C 8.D
【解析】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诞生(dàn shēng):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降生,出生;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燎原(liáo yuán):火焰烧原野,比喻事态不可阻挡;比喻盛大;指代大火。

雄关漫道(xióng guān màn dào):面前的道路曲折艰险。

辉耀(huī yào):光辉,光耀。

故选A。

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照亮:照射使明亮。

点亮:点火使发亮光。

映照:呼应;照射;映射。

激发:激之使奋起。

第一空:“真理的强光”应该是被“火种”点亮,应使用“点亮”;第二空:在此形容使之树立革命理想,应使用“激发”;第三空:在此形容照亮长征道路,应使用“照亮”;第四空:“天翻地覆,正道沧桑”表现了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气势磅礴,雄壮有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指的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之间的战斗,据此应填“映照”;故选C。

8.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D.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天翻地覆”是并列短语,“正道沧桑”是主谓结构,结构不对称,未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天翻地覆”形容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带来的变化,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D。

9.(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广播站开展了“青春向党”主题活动。

下面是小语写的广播稿部分内容。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在美好的春光中,我们澎勃向上;在浩瀚的学海里,我们尽情傲游;在广袤.(mào)的天地间,我们奋力拼搏。

哪怕遇到坎坷,也会勇敢坚强,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哪怕经历挫折,也会持之以衡,满腔热忱.(chén)地拥抱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将奋斗的足迹,镌.(juān)刻在岁月的年轮上;我们将炽.(zhì)热的情怀,书写在青春的诗篇里;我们会继续担负党和国家赋与的使命,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1)小语在试读时,给文中的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袤(mào)
B.忱(chén)
C.镌(juān)
D.炽(zhì)
(2)小文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并进行了修改。

她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澎勃”改为“篷勃”
B.“傲游”改为“遨游”
C.“持之以衡”改为“持之以恒”
D.“赋与”改为“赋予”
【答案】(1)D (2)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D.炽(zhì)——chì;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A.澎勃——蓬勃;故选A。

10.(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到了初二,丘成桐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对数学的兴趣yǔ rì jù zēng。

1966年,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开启了他aó yóu“数海”的壮美航程,他的数学才华开始璀璨耀眼。

①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让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丘成桐的数学天赋也令老师()。

1969年,②大约20岁左右的丘成桐赴美,师从微积分几何巨擘陈省身教授。

他在这里(),大量地学习数学经典著作,揣摩前代大师们的奇思妙想,找到了喜欢的方向——几何学。

③他觉得能否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关键在于和其他学科建立密切的联系。

_______。

2020年,丘先生被聘.为北京某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说,作为数学家,④我们追求的不是财富,更不是权力,我们追求的乃是简朴的真理。

(摘编自钟秀斌《几何无双士奔腾有余音》,《新华文摘》2022年2月5日出版)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jiāo pìn
B.jiào pìn
C.jiào pìng
D.jiāo pìng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与日俱增熬游
B.与日具增遨游
C.与日具增熬游
D.与日俱增遨游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如鱼得水
B.惊叹不已如梦初醒
C.惊叹不已如鱼得水
D.叹为观止如梦初醒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处修改为“使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B.②处修改为“大约20多岁的丘成桐赴美”。

C.③处修改为“他觉得是否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

D.④处修改为“我们追求的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力”。

【答案】(1)B (2)D (3)C (4)D
【解析】(1)考查词语注音能力。

教——jiào ,任教:担任教师、教练等工作;聘—— pìn,聘:请人担任某种职务;故选B。

(2)考查词语的积累和辨析。

yǔ rì jù zēng——与日俱增,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aó yóu——遨游,意思是游历、漫游;故选D。

(3)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

联系句子“丘成桐的数学天赋也令老师”的内容和语境,应选“惊叹不已”;第二空,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如梦初醒:好像做梦刚醒。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联系句中“他在这里……大量地学习数学经典著作,揣摩前代大师们的奇思妙想,找到了喜欢的方向”的内容和语境,应选择“如鱼得水”;故选C。

(4)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A.有误,①句缺主语,应改为:当斯博士来校任教时,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

或:斯博士来校任教时,让丘成桐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当代数学;B.有误,②句语义重复,应改为:大约20岁的丘成桐赴美或20多岁的丘成桐赴美;C.有误,③句两面对一面,应改为:他觉得能否学好这一门深刻的学问,关键在于是否和其他学科建立密切的联系;故选D。

(2022·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在端午节期间开展“穿越千年古镇,感悟家乡变化”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的潮汐一浪高过一浪,生活的印痕还没有被完全冲刷湮没。

幸存的一处处古镇老街,让我们幸运地触摸到历史的脉bó【】,得以凭吊有根,回望可依。

在唏嘘感叹之后,更能感知到这古色岁月的温度。

千年码头,续写繁华。

历朝历代在恩阳设郡置县,古镇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繁华的通商。

浩如烟海的古街古巷横陈,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川北民居矗.立,恩阳古镇几乎差不多完整地保存着传统格局。

古镇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安详沉静。

俗话说“客人哪里歇,早晚恩阳河”,恩阳河()。

而今,“恩阳船说”美轮美奂,“空港花海”缤纷绚烂,“未来之眼”俯瞰全城……千年米仓道上的重镇恩阳,在开发和保护中,以旧貌新姿闪光亮彩。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文星闪shuò【】。

白衣是集自然美景和地理优势的风水宝地,是一个古风浩然、文峰激荡的古镇。

白衣历代人才辈出,尤以清代更是人文蔚.起科甲盖世。

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别具一格的古代建筑在白衣绽放奇异的光彩。

感受白衣的古意古韵,就是感悟巴山文化的包容,就是领悟移民而来的风情。

如今,围绕白衣古镇核心区为中心,政府规划打造的旅游景点,给游客留下“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有深度”的全新旅游体验。

1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搏chù烁wèi
B.搏zhù烁yù
C.博zhù铄wèi
D.博chù铄yù
1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望可依
B.浩如烟海
C.层层叠叠
D.饱经风霜
1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镇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繁华的通商。

(在“通商”后加“口岸”)
B.恩阳古镇几乎差不多完整地保存着传统格局。

(删除“差不多”)
C.千年米仓道上的重镇恩阳,在开发和保护中,以旧貌新姿闪光亮彩。

(将“开发”和“保护”互换)
D.围绕白衣古镇核心区为中心,政府规划打造的旅游景点,给游客留下“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有深度”的全新旅游体验。

(删除“给”)
14.依次填入文中小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到了恩阳河,脚步停下来,人就放松了,心才能安闲。

②是一个地域标记,从此到彼,是目标所在。

③恩阳,是旅人的归宿,是重新上路前行的起点,更是繁华的去处。

④其间包含着距离和时间,意即不论时间早晚,只有到了恩阳河才算告一段落。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1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的印痕还没被完全冲刷湮没”句中的“印痕”“还”“湮没”分别是名词、介词、动词。

B.“凭吊有根”“饱经风霜”“安详沉静”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C.“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别具一格的古代建筑在白衣绽放奇异的光彩”句子主干是“建筑绽放光彩”。

D.“感受白衣的古意古韵,就是感悟巴山文化的包容,就是领悟移民而来的风情”,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16.探究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衣古镇名士吴德潇进士,任官知县。

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中华诗文卷帙浩繁,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万钟”指优厚的俸禄,“桑梓”指故乡,“南冠”指俘虏,“扶摇”指旋风。

D.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独特习俗,如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除夕守岁等。

17.同学们在恩阳古镇举行“红军入川9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即兴书写了“红军精神”。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B.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

C.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D.丁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

18.日子不停向前,人心总在思变,古镇变化令人欣喜,同学们即兴赋诗。

阅读其中一首小诗,请你将画线处补写完整。

六月
古镇的六月
演奏夏的序曲
我的六月
①______
你的六月
②______
【答案】11.A 12.B 13.D 14.B 15.C 16.A 17.C 18.渴望着远方拥有一切希望。

【解析】11.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

第一空,bó——搏,脉搏: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

第二空,矗—— chù,矗立:高耸地立着;第三空,shuò——烁,闪烁: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第四空,蔚——wèi,蔚起:兴旺地发展起来;故选A。

12.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回望可依:回头看的时候有所依据、依靠。

使用正确;B.浩如烟海: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

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不符合“古街古巷”的内容和语境,使用错误;
C.层层叠叠:重复,连接不断。

形容层次繁多、错综复杂。

使用正确;
D.饱经风霜: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使用正确;故选B。

13.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D.有误,“围绕白衣古镇核心区为中心”句式杂糅,应把“围绕”改为“以”;故选D。

14.考查句子排序。

结合前一句主语“恩阳河”,后面应该紧跟谓语,②④两句的主语都是“恩阳河”,②句点明“恩阳河”的重要位置,所以为首句,④解释了前文“客人哪里歇,早晚恩阳河”的含义,因此④句承接②句,接下来①句描写来到恩阳河的感受,最后③承接①句进行总结。

故正确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

15.考查语文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辨析。

A.有误,“还”是副词;B.有误,“饱经风霜”是动宾短语;D.有误,“就是感悟巴山文化的包容”“就是领悟移民而来的风情”是并列关系,此句应为并列关系的复句;故选C 。

16.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辨析。

A.“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有误,进士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故选A。

17.考查对字体的理解和辨析。

A.有误,甲是行书,特点是笔法灵活,字体舒展,自然流畅;B.有误,乙是隶书,特点是圆起圆收,提笔运转,粗细一致;D.有误,丁是楷书,特点是横平竖直,方正有力,严谨端庄;故选C。

18.考查诗歌内容的补写。

根据题意,这首诗要抒发的是写作者在参观古镇后的欣喜之情。

古镇的变化令人欣喜,也让参观者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并对未来的生活无比憧憬。

据此补写的句子与“演奏夏的序曲”结构相同,表达出人物对未来的憧憬,充满正能量即可。

示例:充满夏的激情;谱写夏的赞歌。

(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

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

”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

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

“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

19.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21.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2.下列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学而不厌
B.温故知新
C.不求甚解
D.不耻下问
【答案】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通“智”,聪明,智慧。

zh
ì21.C 22.C
【解析】19.此题考查抄写。

抄写时要做到准确、工整,注意标点符号的占格。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读作zhì。

21.“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是并列关系的选择问句,这种情况只在最后加问号,而并列的句子间用逗号隔开。

故选C。

22.此题考查成语出处。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故选C。

(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百年征途中,党和中华民族面对重重挑战,以炽热
..出一批发挥着兴国之魂①强国之
..的心锤练
根作用的精神法宝,例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科学家精神②这些精神如璀灿
..星光闪耀苍穹,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科学事业是一项精神事业,科学发展至今,学界先贤已塑造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
....精神等
时代丰碑,踊现
..,他们在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举重若轻/举足轻重)..出钱伟长、屠呦呦等一大批民族脊梁
的作用。

科学精神有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③崇实、贵确,为科学家精神的发展指明方向。

科学家精神,
表现为交通大学师生在特殊年代怀揣着拳拳热枕
....,西迁黄土地;表现为近年来科学产出由
....,越过重峦叠嶂
(一穷二白/山穷水尽)到全球瞩目,取得骄人成就;表现为邓稼先在核试验中因受到辐射
..重病的感
..而罹患
人事迹。

科学家精神除在科技领域闪光外,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任何地方都熠熠生辉
....,全社会都亟须从中
汲取力量,进而执如椽大笔
....,把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2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chì)热锤练拳拳热枕
B.载.(zǎi)人航天璀灿重峦叠嶂
C.脊.(jí)梁踊现熠熠生辉
D.罹.(lí)患辐射如椽大笔
24.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一穷二白
B.举足轻重一穷二白
C.举足轻重山穷水尽
D.举重若轻山穷水尽
25.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处:顿号第②处:省略号第③处:冒号
B.第①处:顿号第②处:分号第③处:逗号
C.第①处:逗号第②处:省略号第③处:逗号
D.第①处:逗号第②处:分号第③处:冒号
【答案】23.D 24.B 25.A
【解析】23.A.锤练——锤炼,拳拳热枕——拳拳热忱;B.载.(zǎi)人航天——zài,璀灿——璀璨;C.脊.(jí)梁——jǐ,踊现——涌现;故选D。

24.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

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第一处,形容钱伟长、屠呦呦等一大批民族脊梁在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用“举足轻重”恰当;一穷二白:比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山穷水尽: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第二处,形容我国原先的科学产出极其落后,因此要用“一穷二白”;故选B。

25.①处,“兴国之魂”“强国之根”是并列的两种作用,中间要短暂停顿,因此用顿号;②处,“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科学家精神”,后边的标点表示列举的省略,因此用省略号;③处,“两大要素”包括“崇实、贵确”,此处的标点是对“两大要素”的具体解释说明,因此要用冒号;故选A。

模拟预测
(2022·广西南宁·二模)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
奋斗写科技新章
奋斗努力的中国人,不断谱写科技新篇章。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充满先进科技和科普推广元素的。

小到冬奥火炬“飞扬”高压储氢难题的攻克,大到“冰丝带”里环保、智慧型移动冰场的研制……赛场内外的点点滴滴着中国自主研发科技进步的足迹,着奥运主办国的责任担当,着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付出。

我们一起共赢科技创新的时代发展,共享世界进步的美好明天。

(二)
实干创美好未来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实干才能看见远方。

实干是共产党人yù()。

血奋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精神;实干是中国人民白手起家,改造山河的行动;实干是脱贫攻坚路上印下的一个个泥泞.脚印,是疫情防控前线一个个辛劳奔忙的身影……“乔木亭亭倚盖
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梦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选择了实干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三)
责任聚前行力量
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志士先贤虽去,言犹在耳,深入人心。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①,”为新时代奋斗者立下行为准则;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②,”为奋斗者明确了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③,”两句诗,为前行路上一时迷茫的人们指点迷津;李白的《行路难》中“④,”让多少逆境中的奋斗者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⑤“,”两句诗歌颂了奋斗者甘愿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星光不问赶路人,新时代属于奋斗者。

我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开创美好的未来汇聚前行力量。

1.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A.彰显记录承载
B.记录彰显承载
C.承载彰显记录
D.记录承载彰显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yù( ) (2)泞( )
3.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二个。

4.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宾小阳要将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化为对联,他拟了以下几句话,请你从选出最合适的一组。

①绘百年画卷②奋楫笃行逐梦想③应立鸿鹄高远志④先行砥砺勤苦功⑤续千秋伟业⑥脚踏实地创未来
5.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6.下列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充满先进科技和科普推广元素的。

B.梦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选择了实干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C.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志士先贤虽去,言犹在耳,深入人心。

D.我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开创美好的未来汇聚前行力量。

【答案】1.B
2.浴 nìng
3.点点滴滴白手起家栉风沐雨一帆风顺浴血奋战
4.上联:奋楫笃行逐梦想下联:脚踏实地创未来
5.①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A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