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导学案
【课标要求】: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点落实】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改良和应用:(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80年代,制成联动式蒸汽机,并可自动调节速率,适应工厂需要。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3.影响:(1)促使工场手工作坊转变为机器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2)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3)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应用,使世界联系紧密,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过程:(1)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电力被广泛使用。

3.影响:(1)工业获得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电气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1)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奠基)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

(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发展)
2.影响:(1)积极:①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传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

(2)消极: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重点突破】
1.近现代以来科技的发展历程
(1)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则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突破: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
汽时代。

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3)飞跃: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
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课堂探究】
1、质疑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
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11.(1)特点:实用性,继承性。

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理解: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

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巩固练习】
1.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建成全球信息网
B.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C.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出现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
D.互联网给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挑战
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①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②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低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④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促成上述科学成果诞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4.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5.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奥斯特创立电磁学理论③格拉姆发明电动机④狄塞尔发明柴油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
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9.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
巴黎举行。

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
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

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
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
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
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以下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
片的剧照。

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最恰当的是( )
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
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答案:1——5:ADBCA 6——10:DBABD
《花木兰》 《功夫熊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