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计划大全(PPT-55个)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读书时扬长补短,工作时扬长避短。 ……“补短” 是指补习你不擅长的知识,因为这些知 识对你的事业也非常重要,并不能因为你不擅长就可以甩掉它,如果不补短的话,短处 将常常拖你的后腿。 ……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效益,要给企业和自己多多赚钱, 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扬长避短”。
分别为25岁左右、30岁左右、35岁左右。第一阶段比较容易实现,第二阶段需要一定程度的努 力,第三阶段则靠奋斗了。
3. 理工科大学教育的缺憾
u 中国大概只有几所大学才有那样的气魄:我们培养的是国家栋梁之才,而且的确做到了! u 国内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们成为出色的工程师,毕业后找份好工作。说
– 第一阶段,做个职业程序员,主要工作是编程、测试和维护,领导让他干啥就干啥。 – 第二阶段,成为项目经理或同等级别的技术负责人,从事项目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
计之类的工作,带领一批程序员干活。 – 第三阶段,成为机构(企业或者事业部)的领导,成天琢磨怎样让机构赚更多的钱,决
定产品的发展战略,然后让别人去开发产品。 u 软件白领处于第一阶段为合格,处于第二阶段为良好,处于第三阶段为优秀。比较合适的年龄
4. 成才要素:学习和应用强势知识
4.2 把事业建筑在强势知识之上
u 由于人的精力和特长都有局限,所以人们常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同理,我们应当“有所学而 有所不学”。一般地,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毅力、悟性(天赋),发掘适合自己的强势知 识,并把事业建筑在强势知识之上。
u 要好好分析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当然,你感兴趣的东西未必都能学得好,更未必成为你的 事业。在读书的时候换专业,工作的时候改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年轻人切勿过多地受正统教 育观念的束缚。我并不推崇“干一行爱一行”这样的口号,因为爱和不爱都是发自内心的,无需 听从口号。我更不赞同在事业上“择一而终”,因为这可能使生命失去色彩。人是易变的,只要 朝着更加适合你的方向改变,就叫“与时俱进”。
– 按照目前国内大学教育的水准,根本没有能力培养如此至多的博士生。毫不客气地说, 最近几年生产出来的博士生,极少数是精英人物,小部分是合格人才,绝大多数是不合 格的。国内大部分博士真的是很可怜。从硕士读到博士出头,这六七年时间,尽干些自 欺欺人的学问,真本事没学多少,倒学会“眼高手低”甚至“弄虚作假”;毕业时学问既不 深也不博,被企业拒之门外后,蓦然回首,发觉青春已被虚度,心灵已呈老态,唯有长 叹短嘘,强把自负作自信。博士生“阿溃”的遭遇……
– 程序员不能老是捧着旧饭碗,年龄大到不再适合于编程时,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无用了, 而是应当去做更加有价值的事情。
u 可恶的励志古训“三十而立” ,其含义是男人到30岁时应当:(1)建立安全的家庭,也就是让 老婆孩子过上小康的日子;(2)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不再是无名小卒。
– 由于古时候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而且都是男人当家,所以如果男人活到30岁 还不能立起来,基本上就没有指望了。但是现代中国男人基本上能够活到70岁,读书时 间花得很长,因此“四十而立”是比较符合现代国情的。
u 对狂热考研、考博的人们一个忠告……
4. 成才要素:学习和应用强势知识
4.4 为事业而学习
u 如果你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特别是在IT行业,事业将毫无疑问成为男人的重心。尽管事 业成功并不见得就使你幸福,但是事业却是幸福的基础。如果男人在事业上无所建树,那么他 十有八九活得很失败。
u 一般地讲,除了运气之外,你所掌握的强势知识决定了事业状况。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企业 里,都要懂得为了事业而学习
– 这就是目前普通软件白领的生活写照,如果他不能在事业上有大的跃进,生活的压力将 逐渐磨灭他的斗志,后半生就平淡如水。
u 大多数人并不甘心平庸,所以他不停地奋斗,不停地承受更多的压力,这种“死循环”程序在 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编写好了。
u 《读者》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叫“中国的男人为什么不浪漫?”,估计是悠闲女人写的。其实 不必写那么长的文章,一句话就可以解答:因为他太累了。
2. 软件白领的职业发展
2.1 编程这活究竟该干多久?我们是否要一辈子编程?
u 这不是愿意不愿意一辈子编程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 编程这活儿可以算是青春饭,合适的年龄是20至30岁之间,比女孩子的青春还要短。20 来岁在大学里学编程,虽然刚开始时水平比较臭,但是学习劲头很足,进步比较快;到 25岁左右时编程技能、编程效率达到高峰;之后,编程水平基本停滞不前,但是编程效 率逐渐下降,到30岁左右已经不是编程主力军了。
由男士来挑,女士的主要本事将用在有房子之后治理这个家。
– 工作才两三年的小伙子全靠自己的积蓄难以支付“房子的20-30%首付”。在亲人和朋 友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买了房子,接下去每月都要还银行贷款。
– 当他的工资扣除税收、缴掉各种保险金、还银行住房贷款之后,顿时所剩无几。这时如 果再让他肩负家庭的生活费用,他就不再是白领了。我已经多次听到一些小伙子们恨恨 地说:自从买了房子后,我就活得像个民工,开始为家庭的温饱而奋斗。
参考书:《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解析》,林锐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 软件白领的现状
1.1 青年白领阶层小康了吗
u 改革开放20年之后,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现在国家提出了“全民奔小康”的奋 斗目标。所谓“小康”是指全国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你千万不要觉得“全民奔小康”这 个目标很容易实现。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大约有10亿人在拖小康的后腿啊。所以发达地区 至少要有10倍于落后地区的经济能力,才能抵消落后地区的负担。
u 世界上的知识无穷无尽,没有人能够学得完。然而人的寿命却是有限的,对于世上的绝大多数 人而言,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家庭、乃至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听惯了“知识就 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的格言,殊不知劣质的知识就是垃圾。万一我们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学 习或制造垃圾知识,那人生岂不可悲!
u 知识的价值可以用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衡量。所谓强势知识就 是“能够最快地为社会创造最多财富的知识”。我们应当在短暂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时间里学 习和应用强势知识,而不是垃圾知识。
u 据大致估计,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的软件白领平均年薪为10万元左右。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 ,年薪5万元左右的称为灰领,年薪20万元以上的称为金领。
u 对于生活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的人而言,如果他的年收入只有1000美元的话,那么 他就是赤贫阶层了。面对高昂的房价和不低的物价,年薪10万元左右的人也许有胆量谈小康。 所以大部分白领人士将和农民一样,不得不为小康而长期奋斗。
– 根据事业的目标,确定对应的强势知识结构,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这些强势知识。(在 大学里所学的仅仅是专业基础知识而已,只够让你成为工匠挣口饭吃,不要以为自己是 个本科生、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就翘尾巴。 )
– 学好基础知识。把事业比喻为高层建筑,那么基础知识就相当于地基。 ……虽然我们强 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过度地推崇,基础应该与事业目标匹配起来,要考虑 机会成本。
4.3 真才实学优于学历
u 在十几年前学术还比较纯洁的年代,学历代表着学问,高学历者受人敬仰。我在读中小学的时 候,对学士、硕士、博士无比地向往。然而世风日下,如今市场上到处可见假冒伪劣产品,与 此呼应,中国大学也大量生产假冒伪劣的人才,令人愤慨,令人伤心。
u 学生毕业之际,谁都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对于IT相关专业而言,90%以上的学生要到企业工作 ,因为只有企业才能接纳千军万马。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了一身的屠龙之技,精通了纸上 谈兵,可是企业不欣赏屠龙之技,更加讨厌纸上谈兵。
得难听一些,就是培养出色的打工仔。 u 这种教育方针导致无数有天赋并且勤奋的青年学生逐渐演化成为只懂技术、没有思想、缺乏抱
负的平庸之辈。 u 学校正规教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人生有益的,但是也夹杂了不少愚昧的教导。遮蔽人生精彩的
通常不是困难和挫折,恰恰就是愚昧观念。书呆子呆就呆在全盘接受了“好的和愚昧的”教育 ,结果让自己成为有知识的无知者。 u 我分析自己以及许多同行人士的成败得失,经多年思考之后,总结了“让普通人成为优秀软件 人才”的简要模式。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外,我还言传身教于所认识的软件人员。虽非真理,但 比起学校里面冗长乏味、空话连篇的政治、成才教育等课程更具实用价值。
– 如果年长的程序员不能在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发挥优势,那么他的前途可能比较黯 淡了。
u “编程至上” 的观念不利于职业发展。
– 程序员出身的人往往对编程情有独钟,很难接受“软件人员不再编程”的观念。几年前 我也是成千上万个狂热程序员中的一员,信奉“编程至上”。我到企业工作几年后,逐 渐改变了“编程至上”的观念。英名的领导会根据团队利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而不能把编程当作团队工作的核心。
– 我放弃编程并不是因为自己老得编不动了,或者偷懒,而是因为我继续编程的话将使自 己没有精力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机会成本”实在太高。
2. 软件白领的前途
2.3 软件白领的常规职业发展
u 在外界看来,做个程序员是蛮光彩的。但是我们自己切勿轻易满足,软件行业还有许多比编程 更有价值的工作。
– 有个朝鲜官员第一次到中国参观学习,感叹万分… u 软件白领的常规职业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 不幸的是,女士们不仅广泛接受了“三十而立”这个观念,而且还把它升华为考核男人 成败的标准。因此,男生一离开学校就要为“三十而立”奋斗,时间紧迫,压力太大。
2. 软件白领的前途
2.2 软件人员三十岁该干什么?
u 如果30岁了,他还天天编程,估计他很难完成“三十而立”这项艰巨任务。如果完成不了,只 好向家庭领导申请延期,被家庭领导捏住把柄。
– 林锐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回顾十多年的读书和工作生涯,我不断地改变兴趣,常 常在付出努力之后再放弃,得失参半。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过程,没 有放弃就不能轻装前进。尽管目前自己干得不错,几年之后我仍然会放弃,继续探索新 的兴趣,掌握更多的强势知识。
4. 成才要素:学习和应用强势知识
u 更糟糕的是,30岁的程序员比起25岁左右的新生代程序员,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序员在掌握新技 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 30岁的程序员面临的家庭事务比较多,压力大,上班时常感困乏,工作老是分心,编程 效率自然落后于更年轻的小伙子们。所以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而言,绝对无法倚老卖老 。
u 企业对毕业生的一些看法:
– 有2~3年工作经验的名牌大学本科生是干活的主力军,他们正当青春、干劲十足、不摆 架子、不耻下问、要求不高、奉献甚多。可见国内名牌大学的本科教育相当好,令人放 心。
– 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却是鱼龙混杂,好的很好,差的极差。究其原因是,有半数以上的硕 士是改行过来的,专业基础很差,所以这类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好用。
4. 成才要素:学习和应用强势知识
4.1 什么是强势知识
u 在解释什么是强势知识之前,我们先举例说明它的反义词——垃圾知识。
– 《读者》有一篇文章说,国内有个杜甫研究专家在国际上拥有一项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 ,他用了19年时间研究证明杜甫是吃牛肉死的,因此成为权威。
– 人们总以为研究杜甫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高雅的诗词,没想到有人执著到用19年时 间研究杜甫是吃什么死的。这个研究成果不是学问,它对人类社会毫无价值,称之为垃 圾知识最恰当不过了。
1. 软件白领的现状
1.2 男士白领成家立业的艰辛
u 尽管软件白领是令社会大众羡慕的阶层,但是男士们成家立业的艰辛程度丝毫不亚于农民和蓝 领。这是因为他们所负的压力远远超过了经济收入。
– “月光王子”的潇洒日子是短暂的。 u 家的三大构成要素是“男主人、女主人、房子”。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买房子这个重任主要
培训计划大全(PPT 55个 )26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目录
1. 软件白领的现状 2. 软件白领的职业发展 3. 理工科大学教育的缺憾 ❖4. 成才要素:学习并应用强势知识 ❖5. 成才要素:提高表达能力 ❖6. 成才要素:提高管理能力 ❖7. 成才要素:提升人格魅力 8. 小结,引申,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