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打糍粑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年打糍粑作文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这是一句有关过年的谚语。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腊月二十八日要打糍粑,做年糕,贴对联、门神等。
总之,这一天的事情很多,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打糍粑了。
这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把事先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在一个蒸笼里,用旺火蒸。
不多久,一股糯米的清香便从蒸笼里飘了出来,我们便知道,糯米蒸熟了。
妈妈便下了蒸笼,开始打糍粑了。
由于糍粑要趁热打,所以妈妈便把邻居们请来了,和着大家一起打。
打糍粑的场面可热闹了,只见妈妈用熟糯米放在洗净的石槽里,然后爸爸和邻居们开始用力打,每打一下,妈妈便要翻一下,直到把糯米饭打成一胶状,然后他们便合力把这一团胶状糯米饭放在竹筛上。
这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挤压糍粑。
只见爸爸和伯伯、叔叔们,手上都抹上了植物油,然后一人拿一把特制的木铡,围着竹筛,把筛子里的糍粑往外挤压,直到把糍粑压成圆饼状为止。
这种圆饼状的糍粑我们叫它糍粑团。
我最喜欢吃这种糍粑团了,又软又糯,很有嚼劲。
随后,妈妈又把做好的糍粑团放在蒸笼里蒸,大约十几分钟后,糍粑团便蒸熟了。
蒸熟后的糍粑团变得更软了,也更香了。
我们小孩子终于能大饱口福了,一个个吃得满嘴是油。
打糍粑,是我国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也是我家每年春节前的必做之事。
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更能让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除了打糍粑外,我们还要做年糕。
做年糕和打糍粑一样,也要先将糯米蒸熟,然后再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一根大木棒反复杵打,直到将糯米饭打成胶状。
不过,做年糕时,我们会在糯米饭里加入一些红枣、蜜饯等东西,这样做出来的年糕不仅好看,而且味道也更好。
当然,做年糕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年糕要比糍粑大得多,所以杵打起来也更加费力。
但是,每当看到自己做出来的年糕又软又糯、香甜可口时,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除了打糍粑和做年糕外,贴对联、门神等也是我们这里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习俗。
对联是一种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两句诗,一般分为上联和下联,贴在门框两侧。
门神则是贴在门上的画,一般画有两位威武的将军或神仙,寓意着保家卫国、驱邪避灾。
贴对联和门神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每当看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门神时,那种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
当然,过年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活动,比如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
但是,对于我来说,打糍粑和做年糕却是最让我期待和兴奋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是一种美食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家庭的团聚。
在打糍粑和做年糕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更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这种温暖和和谐不仅来自于美食的享受,更来自于家人之间的互相协作和关爱。
总之,过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也是一种家庭的团聚和温暖。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让我们一起享受美食、传承文化、感受家庭的温暖吧!而打糍粑和做年糕则是这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和意义的活动之一。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些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传承下去。
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多关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让家庭的温暖和和谐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
最后,我想说一句:“过年好!”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努力,让这些美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