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试剂盒(GPO-PAP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TG-SO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油三酯试剂盒(GPO-PAP 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实验室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
试剂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4 检验方法
本试剂盒采用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浓度。
5 检验原理
样品中的甘油三酯在试剂中脂蛋白脂酶(LPL )的催化下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在甘油激酶(GK )和三磷酸腺苷(ATP )的作用下生成的甘油被磷酸化,形成3-磷酸甘油,并经试剂中磷酸甘油氧化酶(GPO )的作用与氧产生过氧化氢和磷酸二羟丙酮,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OD )的催化下与苯胺类色原物质和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产生水和醌亚胺色素,醌亚胺色素的生成量与样品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特定波长处反应最终生成的色素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甘油三酯 + H 2O 甘油 + 游离脂肪酸
甘油 + ATP 3-磷酸甘油 + ADP
3-磷酸甘油 + O 2−−→−GPO
磷酸二羟丙酮 + H 2O 2
H 2O 2 + 4-氨基安替比林 + 苯胺类色原物质−−−→−POD 醌亚胺色素 + 水 6 标本要求
6.1样本为血清或血浆。
样本应在禁食10~14小时后采取,不应溶血。
采血管应避免使用甘油成分润滑的物品。
6.2血清分离后,请于当日测定,如当日不能完成测定,样本在2℃~8℃可稳定3天、-20℃可稳定数周。
6.3请勿在室温保存样本,以免引起测定值偏高。
7 试剂及配套品 7.1试剂来源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油三酯试剂盒(氧化酶法) 7.2试剂组成
−−→−LPL −−−−−→
−++
2Mg G K
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
7.3.1试剂在2˚C~8˚C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18个月。
7.3.2开封后在2˚C~8℃可稳定30天。
7.4试剂的变质指示:若试剂混浊,或以水为空白在520 nm处吸光度值大于0.100A时,则不能使用。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
8.1 实验仪器
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2试剂性能指标
8.2.1 空白吸光度:A≤0.100。
8.2.2 分析灵敏度:样本浓度≥0.30 mmol/L时,样本吸光度会与空白吸光度产生差别。
8.2.3 线性范围:0.30mmol/L~9.04m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00;[0.30,1.80] mmol/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36 mmol/L;(1.80,9.04] mmol/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8.2.4 准确度:相对偏差应在±15%范围内。
8.2.5 测量精密度
重复性:CV≤5.0%。
批间差:R≤6.0%。
9 校准程序
9.1校准品来源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临床化学校准血清
9.2校准品的组成:人血清
9.3校准品使用
9.3.1 小心打开瓶盖,避免内容物的任何损失;
9.3.2在20-25℃的室温下,准确量取5ml蒸馏水复溶1瓶校准血清;
9.3.3拧紧瓶盖,避光放置30分钟,使之完全溶解;
9.3.4轻轻混匀,确保溶液均一性。
勿摇晃小瓶,避免泡沫产生;
9.3.5使用时,移取所需的体积后,把校准血清盖紧瓶盖放回冰箱中保存;
9.3.6复溶后的校准血清可用于手工测试,也可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9.4校准品使用注意事项
9.4.1 若该复溶血清受细菌污染,将会降低许多成分的稳定性。
9.4.2 不同批号的校准血清不能交叉使用,因为批号于批号之间的赋值不同。
9.4.3 请勿用嘴直接吸取试剂,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及粘膜,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9.5 校准程序
建议使用试剂盒配套的校准品,以纯化水和校准品进行2点校准测定。
测定后仪器自动拟合成校准曲线。
当试剂批号更换或质控失控时,需要重新校准。
10 质量控制
10.1质控品来源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临床化学质控血清(水平I和水平II) 10.2质控品组成:人血清
10.3质控品存贮
未复溶的校准血清在避光条件下,2~8℃可稳定至标签失效期。
复溶后校准血清在避光条件下,2~8℃可稳定7天;15~25℃可稳定1天;-20℃可稳定30天。
10.4质控品使用注意事项
10.4.1若该复溶血清受细菌污染,将会降低许多成分的稳定性。
10.4.2请勿用嘴直接吸取试剂,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及粘膜,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0.4.3 因批与批之间的质控血清赋值不同,所以不同批号的质控血清不能当做校准血清使用。
10.4.4 复溶后,甘油三脂和无机磷在4℃下可以稳定5天,在-20℃可以稳定1个月。
10.5 质量控制:
建议使用迪瑞公司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自行建立质控区间和限值。
若质控值失控,每个实验室应采取纠正措施。
11操作程序
11.1试剂配制
试剂1和试剂2均为液体试剂,可直接使用。
11.2
11.3样本检测步骤:
11.4 计算方法:
单位换算:mmol/L×88.5=mg/dL。
11.5注意事项:
11.5.1 本品仅用于体外诊断。
11.5.2 避免测试中途添加试剂。
11.5.3 试剂和样本用量可根据不同仪器的要求按比例改变。
11.5.4 4份试剂1与1份试剂2混合后,可作为单试剂使用。
混合后的试剂溶液避光储存于2℃~8℃可稳定7天。
11.5.5 反应颜色可稳定1小时。
11.5.6 若试剂混浊,或以水为空白在540nm 处吸光度值大于0.100A 时,则不能使用。
12结果判断
12.1样本中甘油三酯浓度>9.0mmol/L (或800mg/dL )时,可用生理盐水稀释,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12.2如反应温度为30℃,孵育时间延长至15分钟。
12.3人血清或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检测只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指标之一,临床医师还要根据患者的体症、病史以及其它的诊断项目、诊断手段进行
(mmol/L)
(mmol/L)校准液浓度校准管△样本管△甘油三酯浓度⨯=
A
A
温度:37℃ 主波长:540nm 副波长:700nm
记录吸光度A1 加试剂R2:60μL
样本用量:3μL
试剂R1用量:240μL
综合判断。
13 参考区间
男:0.45 ~ 1.81 mmol/L40~160 mg/dL
女:0.40 ~ 1.53 mmol/L35~135 mg/dL
引用的参考值范围代表本法的期望值,仅供参考,建议各实验室验证这一参考范围或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14 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为脂类物质,可从食物中吸取,或由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产生。
测定甘油三酯的重要意义在于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
这些疾病可能是原发性的,或者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肾病变、糖尿病和内分泌失调。
甘油三酯升高已被确定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5复检操作程序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复查操作。
16 方法局限性
16.1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16.2当样本中黄疸>513μmol/L、血红蛋白>10g/L、抗坏血酸>456
μmol/L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17 注意事项
样本、废液等有潜在生物传染性,操作者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并按当地医疗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产业废弃物等规定处理废液。
18 个人防护
18.1 请把标本当作可能感染HIV、HBV、HCV等的危险物质处置。
为了避免或减少相关的传染风险,请使用一次性手套。
18.2 若本试剂误入眼内或口中、或接触到皮肤时,请迅速用水冲洗,必要时请接受医生治疗。
19当检测系统不能工作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当仪器发生故障时,迅速联系仪器厂家进行维修。
20 参考文献
20.1Young DS. Effects of Drugs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 Third Edition. 1990; 3:19~25.
20.2 Schettler G, E Nüssel. Arbeitsmed Sozialmed präventivmed,1975, 10:25.
20.3 Bergmeyer.Methods of Enzymatic Analysis. Third Edition.VolⅧ:12~18.
20.4 Michal W. McGowan,et al,A Peroxidase-Coupled Method for the
Colormetric Determination of serum Triglycerides,CLIN. CHEM. 29/3, 538~542(1983) .
20.5 稻川雅信等,甘油激酶的稳定方法,日本专利昭59-21390。
20.6 NCCLS.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Approved Guidelin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