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镇龙山穹窿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浅谈广西镇龙山穹窿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张武饰,黄 锐,梁明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三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
摘 要:镇龙山穹窿位于广西宾阳、横县、贵港三县市交界位置,穹窿中、南部产铜矿为主,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共同
控制本区的成矿。

铜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活动,部分来源于地层;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严格控制本区矿化分布,近东西
向褶皱参与控制矿体在走向上的分布,当地潜水面影响近地表矿体品位的贫化与富集。

关键词:镇龙山;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铜矿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97-2
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zhenlongshan dome copper deposit in Guangxi
ZHANG Wu-shi, HUANG Rui, LIANG Ming-jian
(273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gang 537100,China)
Abstract: Zhenlongshan dome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Binyang, Hengxian and Guigang in Guangxi. Copper deposits 
are mainly produced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of the dome. Strata, structures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jointly control the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copper ore are derived from magmatic activities and partly from 
strata; NWW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strictl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and the nearly EW 
trending folds participate in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along the strike, and the local phreatic surface affects the 
dilution and enrichment of ore body grade near the surface.
Keywords: zhenlongsha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copper deposit
镇龙山穹窿位于广西宾阳、横县、贵港三县市交界位置,是广西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富集区。

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已知矿床矿点众多,穹窿中、南部产铜矿为主。

笔者根据在该区的找矿工作经验,结合已有资料,试图分析总结该区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南丹~大明山~昆仑关北西向深大断裂南东端北东侧,桂中~桂东凹陷南端,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泥盆系、第四系,出露岩浆岩有白垩纪花岗斑岩、石英斑岩。

本区经历了加里东—燕山期多期次构造运动,其中加里东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抬升,沉积间断,缺失奥陶、志留系,使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寒武系之上,华力西—印支运动继承加里东运动,使基底地层隆起,形成镇龙山穹窿。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地层和泥盆系地层。

寒武系地层分布于镇龙山穹窿核部,出露有小内冲组、黄洞口组。

岩性为一套类复理石沉积建造的呈韵律性变化的杂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页岩组合。

泥盆系地层分布于镇龙山穹窿翼部,出露有莲花山组、那高岭组、郁江组。

岩性为滨海一浅海陆棚沉积的陆源碎屑岩,与寒武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1]。

镇龙山穹窿呈一近等轴圆形,轴长30km左右,轴部为寒武系,围翼为泥盆系,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轴部基底寒武系发生强烈褶皱,呈紧密线状分布,走向近东西,主要褶皱有大站复式短轴背斜,那龙复式背斜和望田复式向斜。

穹窿区内发育北西西向、近南北向和北北西向断裂。

北西西向断裂主要有:羊角山~长帽岭断裂带、那叶~干江~马头断裂带、铜巷~古麻~昌六断裂带、田寮~那旭~云表断裂带、六花~六房断裂带,该组断裂与基底褶皱轴锐角斜交,多为断距小,强烈挤压破碎硅化的压扭性断层。

南北向断裂与基底褶皱轴直交,断距小,沿断裂具角砾岩化,断面较陡,多为张扭性断层。

北北西向断裂大角度斜切基底褶皱轴,断距小,沿断裂硅化、各种透镜体发育,多为压扭性断层。

本区岩浆岩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出露在镇龙山穹窿北侧,主要沿羊角山~长帽岭断裂带侵入,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

已发现大小岩体(脉)有十余个,规模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有壮帽山岩株、大圣岩株、洗马塘-灯盏山岩墙及龙弓山-三安岩墙等,岩性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时代均为燕山晚期。

区内矿产以热液充填型为特征,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和泥盆系下统,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

矿产分布有分区产出特点,穹窿中、南部以铜矿为主,次为铅、锌、锑矿,主要由北西西向断裂控制;穹窿北部以银、锑矿为主,次有铅、锌、砷矿、少量铜矿、伴生金矿,主要受南北向、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

2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1 地层条件
本区铜矿绝大部分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寒武系地层多为砂岩,砂岩物理性质刚脆,在应力作用下容易挤压破碎,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提供通道和空间。

本区寒武系黄洞口组岩石中Pb含量较高,平均45.44×10-6,是克拉克值的2倍多;Cu、Ag元素在黄洞口组底部的含量增高,Cu元素含量高达324×10-6,Ag元素高达0.69×10-6,为克拉克值的10倍左右[2],高背景值说明地层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

大站铜矿和大吾铜矿的H-O同位素测定显示,两者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可能是岩浆水,后期可能有大气降水的混入[3],说明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有部分由地层中溶滤而来。

2.2 构造条件
本区铜矿矿床、矿(化)点主要赋存于北西西向断裂
收稿日期:2020-11
作者简介:张武饰,男,生于1991年,广西百色人,本科,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97
矿产资源
M ineral resources
中,如那叶~干江~马头断裂、铜巷~古麻~昌六断裂、田寮~那旭~云表断裂、六花~六房断裂等,并严格受该组断裂的控制。

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寒武系地层发生断裂、破碎,为成矿流体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通道和场所。

断裂构造还控制着岩浆的侵位,如穹窿北部岩浆沿羊角山~长帽岭断裂侵入形成的岩墙、岩株便是实证,而本区铜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因此,断裂构造对岩浆活动的控制间接影响本区矿化分布。

本区寒武系地层中近东西向褶皱发育,并与北西西向断裂小角度斜交。

断裂与背斜核部交汇处成矿空间变宽,利于形成大而富的矿体。

同时,断裂与背斜小角度斜交,增加了背斜核部被断裂切割的截面,意味着成矿有利空间增大,有利于成矿流体的富集。

另外,强烈的褶皱使寒武系地层重复出现,在一定的空间内,成矿元素富集层位的面积增大,有利于成矿元素从地层中溶滤。

2.3 岩浆条件
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分布于穹窿北部,沿羊角山~长帽岭断裂及其次生断裂侵入。

受岩体影响,穹窿北部矿化分布以岩体为中心,向外具有高、中、低温分带[3],而穹窿中、南部铜矿距离北部岩体较远,受其影响较小,成矿所需的热源、物源或来自深部的岩浆活动。

2.4 成矿规律
通过分析本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成矿规律:
(1)本区铜矿绝大部分产于寒武系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地层中,极少产于泥盆系地层。

这或许与寒武系地层局部层位富含铜、铅、银等成矿元素有关。

(2)本区铜矿主要产于北西西向断裂带中,该组断裂带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断裂带的宽度影响矿体厚度。

该组断裂(矿体)于近地表多倾向北北东,在深部均倾向南南西或近直立,但具体在多少标高倾向反转,有无规律可循有待进一步研究。

(3)在赋矿断裂走向上,地表已知矿床、矿(化)点呈近等距产出,产出位置多在赋矿断裂与近东西向褶皱核部交汇处,在交汇处矿体常常变宽变富。

(4)根据以往找矿经验,本区地表见矿的地貌多为沟谷,原因可能是赋矿断裂规模较大,容易剥蚀成沟谷。

在垂向上,高于当地潜水面为淋滤贫化带,矿体品位变贫,潜水面以下40m左右为淋滤富集带,矿体品位变富。

(5)本区铜矿富矿位置多具碳酸盐化(主要为白云石化)、重晶石化,在野外工作中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3 结论
本区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部分来源于地层。

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严格控制铜矿的矿化分布,受近东西向褶皱的共同影响,地表富矿位置在走向上呈近等距产出。

在垂向上,矿体于近地表多倾向北北东,深部倾向南南西或近直立;矿体在当地潜水面往上易淋滤贫化,潜水面以下淋滤富集。

[1] 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1:20万贵县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R],1970.
[2]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1:5万双桥幅、覃塘幅(西半幅)区域地质调
查报告[R],1995.
[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三地质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广西
镇龙山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及成矿预测研究报告[R],2020.
图1 镇龙山穹窿地区地质及矿产分布简图
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二叠系;5-石炭系;6-泥盆系;7-寒武系;8-石英斑岩;9-花岗斑岩;10-实测整合界线;
11-实测角度不整合界线;12-断层;13-金银矿点;14-银矿点;15-金银铅矿点;16-砷矿点;17-锑矿点;18-铜矿点;
19-铜铅矿点;20-铅矿点;21-铅锌矿点;22-多金属矿点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