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第1节功教案3粤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功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理解功的公式W=Fscosθ,会使用这个公式讨论及进行计算。
(3)、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力在什么情况下做正功,在什么情况下做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恒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5)、理解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做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做功”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理解外力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通过交流与讨论,展现学生思维过程,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分析和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
(2)、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做功的公式,做正功和做负功的条件,通过例题讨论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做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概念及公式的建立与理解。
(3)、正功与负功的理解。
(4)、重力做功的特点。
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功的公式W=Fscosθ的建立及理解应用。
(2)、做正功和负功的条件理解及判断。
(3)、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由物体重量及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决定的理解。
教学建议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是概念课,分析、推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则没有,在本节教学中,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
这样能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怎样才算做了功?
演示1(内容:堆物、搬花、举重等)
师生共同讨论。
怎样才算做了功,得出:物理上“功”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概念不同。
总结做功的的条件。
导入二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
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
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硏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来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每隔中生长线是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条,侏罗纪是18条,奥陶纪是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地球半径为6400km,现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
A.8.4×108m B.1.7×108m C.1.7×107m D.8.4×107m
2.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理想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0,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0∶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0 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用户端电压为220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 A
B.电站输出的功率为7500 kW
C.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90 kW
D.用户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3.如图所示,一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穿在杆上的两个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定滑轮通过轻杆固定于天花板下方,且它的转轴为O。
平衡时OA绳与直杆的夹角也为α,OB绳竖直。
定滑轮的大小、质量均不计,小球孔的内径略大于杆的直径,所有摩擦均可忽略,
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直杆对B球有作用力
B.沿直杆建立坐标系可得小球A的重力与轻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4:3
C.沿直杆建立坐标系可得小球A、B的质量之比为3:4
D.悬挂定滑轮的轻杆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2 J变化到-6 J,重力势能增加了
B.弹簧弹力做负功,弹簧系统的弹性势能一定减小
C.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小
5.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第一次小于第二次
C.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小
6.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v-t图像如下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物体、Ⅱ物体的加速度都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Ⅱ两个物体在t1时刻相遇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一定相同
B.物体的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
C.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内能为零
D.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E.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8.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入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
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9.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带电小球相连接,小球静止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向右运动的这一过程中(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超
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 )
A.小球动能最大时,小球电势能最小
B.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大
C.小球电势能最小时,小球动能为零
D.当电场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10.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青少年欢迎的运动。
弹跳杆的结构如图所示,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跳杆的底部,上端与一个套在跳杆上的脚踏板底部相连接。
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脚踏板上保持静止不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
设小孩和弹跳杆只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跳杆的质量为m,取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弹簧和脚踏板的质量、以及弹簧和脚踏板与跳杆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某次弹跳中,弹簧从最大压缩量3x0开始竖直向上弹起,不考虑小孩做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
B.弹簧从压缩量3x0到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的功为C.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D.小孩在上升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平台上的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进入光滑的BC斜面,经C点进入粗糙平面CD时速率不变,最后进入悬挂在O点并与水平面等高的弧形轻质筐内。
已知小球质量为
=0.2kg,A、B两点高度差h=0.2m,BC斜面高2h,倾角。